重回1980年去享福 第171节

  肖老板答应下来,随即说道:“邓老板,你也知道我们这行的竞争激烈,我想成为你唯一的合作伙伴,希望你不要去联系其他水果批发商,可以吗?”

  邓世荣道:“这一天半的时间我可以不去联系其他水果批发商,到时就看你的进货量了,如果进货量大的话,那在天津你肖老板就是我们唯一的合作伙伴。”

  肖老板信心十足的说道:“放心吧邓老板,我的进货量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他祖上在民国时,柑橘一天的批发量就能高达200吨,他现在的销售渠道虽然没办法跟祖上比,但地菠萝这种首次在北方市场出现的水果,一天批发个一百几十吨,他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肖老板你忙你的吧,我后天早上再过来。”

  “好的,邓老板你慢走,期待我们的合作。”

  ……

  跟肖老板谈完正事,邓世荣便直奔狗不理包子店。

  来到天津,狗不理包子这道驰名中外的百年老字号美食,那是一定要尝一尝的。

  现在是八十年代,狗不理包子的声誉还是好的,不像后世狗不理真正的变成了狗不理,给食客留下的印象是又贵又难吃,白瞎了祖上传承一百多年所积攒下来的声誉。

  来到狗不理包子店,邓世荣便看到顾客们在排队,如下图:

  这个年代的狗不理包子作为天津三绝之首,不仅价格亲民,味道也是绝佳,生意自然是好得很。

  邓世荣跟着排队,很快又有顾客排在他的后面,他便好心告知对方:“同志,你明天再过来买吧,今天的包子我全要了。”

  趁现在的狗不理包子味道还在线,赶紧多买一些存到空间里,到时想吃就可以随时拿出来吃,这样不仅可以解馋,而且出门在外也多了一份可以选择的美食。

  排在邓世荣后面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他惊讶的问道:“同志,你没开玩笑吧?”

  邓世荣笑道:“不开玩笑,今天的包子我真的全要了。”

  中年人闻言没有离开的意思,也不知道他是不相信呢,还是想留下来看热闹。

  对此,邓世荣也不管他,反正他提醒一句,只是不想对方排队浪费时间,既然他不在乎这个,那就随他去吧!

  接下来,还陆续的有顾客过来排队,基本上每一个顾客邓世荣都会提醒一下,免得浪费别人的时间。

  不得不说,爱看热闹或许是国人的天性,邓世荣都明说包场了,但顾客却没有一个愿意提前离开的,都跟在后面继续排队,显然是闲着也是闲着,当当吃瓜群众也挺好。

  几分钟后,终于轮到邓世荣了,他直接对卖包子的人说道:“你们店今天的包子我全要了!”

  卖包子的妇女闻言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震惊的问道:“你说什么?”

  邓世荣重复了一遍道:“我说,你们店今天的包子我全要了!”

  这下卖包子的妇女听清楚了,她又惊又喜的说道:“客人,你说的所有包子,包括还没有上蒸笼的包子吗?”

  邓世荣点头道:“对,全都包括在里面,已经蒸好的全部给我用油纸打包好,还没上蒸笼的也可以上蒸笼开蒸了!”

  看到邓世荣玩真的,后面那些吃瓜群众自然是议论纷纷,毕竟一次性购买那么多包子的顾客,还真是不多见,他们今天也算是开了眼界了。

  确认这事的真实性后,众顾客也就相继离开了!

  接下来,包子店的员工便忙碌起来,计数的计数,打包的打包,蒸包子的蒸包子。

  经过统计,海鲜包、酱肉包、素包子等六大类一共有837个包子,邓世荣付了钱之后,就一趟一趟的往外运,出门就往人少的地方钻,看到四下无人就把打包好的包子收进系统空间。

  如此一次次往返,足足运了十几次,才把包子全部收进了系统空间。

  在离开狗不理包子店的时候,邓世荣拿出一个热气腾腾的包子吃了起来,这刚出笼的包子鲜而不腻,清香适口,口感柔软,味道在包子中确实是一绝,难怪就连慈禧那个老太婆在尝了之后,都会赞不绝口的说:“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

  ……

  马家口。

  肖老板的水果批发部。

  双方互相打过招呼后,肖老板便开门见山道:“邓老板,我这边的进货量已经确定了。”

  邓世荣问道:“需要多少?”

  肖老板笑容满脸的说道:“600吨!”

  邓世荣闻言还真有些意外,没想到随便找到的一个水果批发商,其批发实力竟然有这么强,看来以后得多和肖老板这样的批发商合作,这样就不用辛辛苦苦的跑完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了。

  “没问题,600吨就按最低的5毛5/斤的价格给你,我的货今晚就能运到,不过卸货需要不少的时间,肖老板你明天早上再带足钱以及人手来提货吧,地址是XXXX。”

  “好的,我知道了,那咱们明天见!”

  “嗯,明天见!”

  ……

  次日一早。

  肖老板便带上足够的人手来提货,与他一起去的还有几十位小批发商和个体商户,每个小批发商要么开了大货车过来,要么开了拖拉机过来,场面浩浩荡荡的。

  抵达约定的地点后,肖老板等人都有些惊讶,因为货没有在仓库里,而是堆放在眼前这片荒无的空地上,几百吨的地菠萝堆成了一座小山,看起来还是非常震撼的。

  接下来的流程就是过秤,装车,结账。

  等邓世荣拿到钱时,已经是五个小时后的事情了。

  600吨的地菠萝,按5毛5/斤的价格计算,一共是66万元。

  卖给周胜利三人的30吨地菠萝是42000元,加起来就有70.2万元进账了。

  而邓世荣的系统空间里,还堆放着足足576吨的地菠萝呢!

第289章 身家破百万【下】求追订

  离开天津后,邓世荣又接连跑了石家庄、太原和济南这三座城市。

  因为有了天津的成功经验,他专门寻找水果批发商合作,可惜这三座城市的水果批发商都处于起步阶段,实力远不能跟天津那位肖老板比,在这三座城市也只销售了400吨地菠萝。

  这400吨地菠萝的销售价格是6毛6/斤,又是52.8万元进账,加上前面的70.2万,一共进账123万元。

  还剩下176吨地菠萝,邓世荣也懒得继续跑了,便坐上了前往京城的火车,准备把剩下的货全部甩给周胜利三人,相信那30吨的地菠萝早就被京城的市场消化完了,以京城那庞大的人口,再来176吨完全没有压力。

  “不是吧?电视在长江里泡了一个月都不坏?这真的假的啊?”

  “你看,这都上报纸了,哪可能会有假啊?”

  “妈呀,那这牡丹牌彩电的质量真是太好了,可惜我没有电视票,要不然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买一台回去。”

  “……”

  邓世荣走出京城火车站,便听到这样的一番对话,他不由得上前问道:“两位同志,电视在长江里泡了一个月都不坏?你们聊的是什么新闻啊?”

  那个拿着《京城日报》的人闻言回答道:“是这报纸上面登了个新闻,说是一台牡丹牌彩电沉江整整一个月,打捞上来后,维修人员仅更换了电视机扬声器的纸盆和音圈,电视机依然图像清晰、色彩鲜艳、声音悦耳,收视效果与出厂产品所差无几,不得不说这质量实在是太好了。”

  邓世荣惊讶道:“同志,能把报纸借我看看吗?”

  “当然可以。”

  那人爽快的把报纸递过来,还把这新闻的位置指出来让邓世荣看。

  这是一条新闻社训,字数并不多,邓世荣很快就看完,然后把报纸递回给对方,叹道:“如果这新闻是真的,那这牡丹牌电视的质量确实是太厉害了!”

  那人说道:“这可是《京城日报》,不是那种喜欢捕风捉影的小报,真实性应该是不用怀疑的。”

  前世的邓世荣倒是没关注过这样的新闻,不过他知道牡丹牌电视曾红极一时,当时很多人都以买一台牡丹牌电视为荣,而这个年代很多东西的质量都是吊打后世的。

  所以有这样让人咋舌的新闻爆出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想到二儿子国庆将有幸参与建国35周年大阅兵,到时他要在电视上观看这场封神大阅兵,那现在就必须买台彩电回去了,要不然只是黑白电视机的话,那画面终究是差了点意思。

  想到这里,邓世荣跟那两人打了个招呼,就坐公交车直奔王府井的百货大楼。

  半个小时后,邓世荣便溢价从别人手中购买了一台14英寸的牡丹牌彩电。

  电视票只是限制经济条件小康以下的人群,对于有钱人来说,只要舍得花钱,买台电视机那是很简单的事情。

  ……

  某破旧的四合院。

  蒋小雪把削好皮和内刺的十只地菠萝冲洗干净,再一个个破开成几乎相等的十份,放到盛着盐水的木桶里浸泡。

  另一只木桶盛着干净的半桶清水,再放着两只干净的搪瓷盆。

  接着用两块木板把水桶盖好,木板上面放着打包好的辣椒盐和竹签,然后用扁担挑起两只木桶,对儿子说道:“小峰,带上小板凳,咱们走了!”

  今年已经七岁的李峰应了一声,便拿着两张小板凳,跟着母亲一起出门做生意了。

  带着儿子走了十多分钟的路,终于来到了一个人气颇高的街口。

  寻了一棵能够遮阴的风景树,蒋小雪把两只木桶并排着放,把两只搪瓷盆从盛着清水的木桶中拿出来,用一只搪瓷盆舀上一盆清水放在其中一块木板上,另一只搪瓷盆则装满泡着盐水的木菠萝,放在另外一块木板上。

  最后,再把装着辣椒盐的油纸放开,这简简单单的小生意就这样做起来了。

  蒋小雪坐在小板凳上,拿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汗,挑着这近百斤的东西走了十几分钟,累不累先不说,但热是真的热,汗水把衣服都湿透了。

  不过蒋小雪并不在意,相比起她这些天赚到的钱,这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蒋小雪在李昌盛的帮助下,做这门生意已经有半个月了。

  这地菠萝的进货价是9毛钱/斤,李昌盛帮她借钱进了600斤的货,一只地菠萝的重量基本是2.5-3斤之间,取个中间数2.75斤,那成本就是2.5元左右。

  然后她把一只地菠萝分成十块,一块卖3毛钱,十块能卖3块钱,毛利润大概是5毛钱。

  刚开始的两三天,一天下来就只能卖掉几只地菠萝,后来她慢慢的摸索出了一些做生意的诀窍,生意就越来越好了,现在一天她能卖掉二十只地菠萝,毛利润高达10块钱。

  而这玩意除了进货成本,也就辣椒盐跟竹签需要一点成本,算下来一天能赚9块多。

  如此高的利润,让蒋小雪每天像打了鸡血似的,这生意她是越做越起劲。

  可惜,这门对于她来说极为赚钱的生意,马上就要结束了,今天这十只地菠萝,已经是她最后的存货,卖完就没有了。

  而且想进货也没地方进了,因为别人的货也早就卖完了。

  不过,蒋小雪也知足了,她早就计算过了,把今天的地菠萝全部卖完,她的总利润大概有一百块钱出头,这个收入是她来京城这两年来最大的一笔收入,可以好好的缓解一下她一直窘迫的经济状况了。

  “你这地菠萝怎么卖啊?”

  就在蒋小雪把摊子摆好,没一会就有顾客过来询问了。

  蒋小雪露出笑容,说道:“3毛钱一块。”

  顾客仔细看了一下,发现地菠萝的块头不小,满意的点了点头,掏出3毛钱道:“那给我来一块吧!”

  蒋小雪收了钱,抽出一根竹签递给对方,说道:“你自己看好了,想要哪块就挑哪块,挑好了可以直接吃,如果想要沾辣椒盐的话,就放到旁边这盆清水这里过一下水,洗洗盐分,要不然就咸了。”

  顾客接过竹签,高兴的挑了一块自认为是最大块的,然后放到旁边的盆里过一下水,再撒上一层辣椒盐,美美的咬上一口。

  啧啧,甜辣之间还带着微酸,那口感真是过瘾。

  有了第一个顾客,很快又有第二个顾客、第三个顾客。

  当地菠萝卖了一大半的时候,蒋小雪无意间瞥见儿子一直盯着顾客手上的地菠萝,眼中透着渴望,她心中不由得一震,暗骂自己为了多赚一点钱,忽略了儿子的感受。

  蒋小雪连忙拿竹签戳了一块地菠萝,递给儿子道:“小峰,拿去吃吧!”

  李峰见状眼中不由得一亮,但他还是懂事的说道:“妈妈,我不吃,咱们留着卖钱吧!”

  蒋小雪有些心疼的说道:“小峰,我们现在有钱了,你想吃就吃吧!”

  李峰闻言再也忍不住了,接过地菠萝开开心心的吃了起来,味道似乎比在老家时吃的还要美味。

  就在此时,一道惊讶的声音从旁边传了过来:“小蒋?”

  蒋小雪循声望去,一脸惊喜的站起来道:“邓叔,我们又见面了!”

首节上一节171/3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