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0年去享福 第278节

  这笔钱,除了10块钱的人口钱以外,剩下的大家就自愿捐款吧!”

  邓昌玉闻言,第一个响应道:“九公,我捐20000块,给大家抛砖引玉。”

  这次食品公司的分红,除去之前投入的钱,还赚了足足12万。

  而且他身为食品公司的总经理,自然清楚方便面厂现在的利润有多惊人,只要不出什么意外,以后的分红肯定会越来越多,他是注定不会再缺钱了。

  因此,对于族里的公共建设,九公既然有想法,他自然要大力支持。

  邓允强在食品公司的股份,跟邓昌玉是一样多的,在客运公司的股份还超过邓昌玉,如今邓昌玉出手就是20000元,他自然也不甘示弱,便也跟着开口道:“九公,我也捐20000块钱。”

  邓允贵笑着说道:“我捐30000块钱。”

  这一波赚了二十几万的邓昌雄也不小气,直接道:“我捐50000块钱。”

  赚得仅次于族头的邓昌宝笑道:“那我就捐60000块钱吧!”

  有他们带头冲锋,手头上比任何时候都宽裕的族人,出手也都相当的大方。

  不到十分钟,捐款的总数就突破了180万,看得邓世荣满意不已。

  族里有事的时候,族人们的捐款积极性,是跟全族人的凝聚力密切有关的,捐款表现得越积极,这凝聚力自然越高。如果都害怕掏钱,生怕自己吃了亏,那这样的族群自然没有什么凝聚力可言。

  如今族人们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那耶邓氏的凝聚力,已经非常强大了。

  随即,邓世荣便大手一挥,说道:“行了,剩下的我负责兜底,等过完年了,咱们就开始修路,还有村河也要开挖了,等把路修好河挖好,再集资修建别墅群。”

  邓允贵道:“九叔,这铺水泥路的话,肯定要用到沙石,反正现在距离过年还有十多天呢,大家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就先弄一部分沙石,等过完年了咱们再接着弄,免得干等着浪费时间。”

  其他族人闻言也纷纷附和,干活的积极性很高。

  邓世荣见状,便点头道:“行,那明天一直到年廿八,闲着没事的就去挖沙或搬运碎石,等过完年再接着干。”

  众族人纷纷答应下来,至此这场分红大会就算是结束了。

  接下来族人们把刚刚报名捐款的数目上交给负责收钱记账的族人后,就各自拿着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人民币,和家人以及同村的叔伯兄弟一起开开心心的回家。

  这些钱,有一部分要拿来还亲戚朋友以及银行贷款,剩下的钱有些家庭喜欢藏现金,有些家庭想要存银行,这个邓世荣是任由他们自己处理的。

  现在分红之所以要分现金,倒不是为了装逼,主要是这个年代不像后世,可以直接把钱打到卡里,简单方便。

  这个年代大家用的都是存折,想要把钱打进存折里面,是要拿存折去银行办理才行。

  除了拿存折到银行办理,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办理汇款。

  这个年代的汇款一般是通过邮局来办理,分为电报汇款和普通汇款这两种。

  普通汇款,简称普汇,是指邮政部门以信件方式邮寄汇票,将汇款人交汇的汇款兑付给指定收款人的汇款方式。

  电报汇款,简称电汇,就是收汇局拍发电报给兑付局,由兑付局凭以开发电报汇票,并用电报汇款通知请收款人来局领取汇款的方式。电报汇款的速度比普通汇款要快,但用户使用此业务时,需加付电报费,如有附言(一般字数有限制)还需另付附言费。

  之所以这么麻烦,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个年代的电脑还没有普及,银行各支行还没有联网,只能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办理汇款业务,等再过几年银行实现联网了,才不用这么麻烦。

  所以,这个年代如果谁家的孩子在广东打工,那父母就经常会收到广东寄回来的汇款单。

  这两种汇款方式都极为麻烦,根本就不适合用来分红。

  因此,族里的分红才会采用现金分红,只要让银行运钞车帮忙把钱运回去,那就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

  至于分到族人的手里后,这些钱肯定也是安全的。

  毕竟这个年代乱归乱,但在博白县的农村,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主要是农村跟城市不同,城市龙蛇混杂,在自家门口看到陌生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在农村,一个村都是同一个祖宗的,出现一个陌生人就如黑夜里的萤火虫一样亮眼。

  最重要的是,这个年代还没禁枪,村里的土枪土炮还是有的,还有村里的民兵虽然解散了,但该有的战斗力还是有的,寻常几个人想进村抢劫,欺负一些不团结的村或许可以,但一旦碰到团结的村时,那绝对是要完蛋的。

  而以那耶邓氏如今的凝聚力,等闲几个抢劫犯进村抢劫,那完全是找死。

  ……

  邓昌玉和老婆一起提着22万现金回到了家。

  让老婆把现金藏好后,邓昌玉便说道:“老婆,明天我陪你一起回娘家还钱吧,去年多亏你娘家的兄弟帮忙借了不少钱,要不然我们哪有现在的收获啊!”

  卢桂英道:“老公,咱们这个人情欠得有点大,我觉得应该给我那些兄嫂们送点什么礼,你觉得呢?”

  邓昌玉连连点头道:“这是应该的,要送什么礼你有想法了没有?”

  卢桂英道:“我想给我四个嫂子一人打个金手镯,再给我四个哥哥一人送块手表,你觉得怎么样?”

  邓昌玉大手一挥道:“再替你爸妈也准备一份。”

  卢桂英笑道:“行,那就这么定了,先把礼品准备好了,再拿钱去还。”

  邓昌玉点头道:“嗯,我明天就回县城办这个事。”

  ……

  类似邓昌玉夫妇的对话,不断的在那耶邓氏其他家庭上演。

  去年食品公司成立,族人们为了多搞一些股份,十有八九都找自家的亲戚朋友借钱了,如今有钱还亲戚朋友了,很多族人都念着亲戚朋友的好,在还钱的同时都盘算着送亲戚朋友一些什么礼品,用来表示感谢。

  当然了,像邓昌玉夫妇这样的手笔,还是比较少的。

  他们夫妇也算是特殊情况,卢桂英不仅找娘家的兄弟借钱,还让他们到银行帮忙贷款,所以才欠下了大人情。

  其他族人都只是找亲戚朋友借一些钱,自然不用搞那么贵的礼品去表达谢意,只要去还钱的时候带上一百几十块钱的礼品就已经是相当大方的了。

  ……

  下午。

  武汉某家属院。

  书房里,顾采薇仍然在绣她还没有完成的那副花鸟作品,而母亲也在练她的毛笔字。

  母女俩是昨天回来的,这次回来母女俩没有坐火车,而是直接坐的飞机。

  以顾采薇外公的身份地位,哪怕现在已经退下来了,给她们母女俩买个飞机票,还是很简单的事情。

  由于顾父的身份地位,顾母甘当家庭主妇,只是在省妇联挂了个闲职,平时在家做做饭,写写字,偶尔去上一下班,日子过得相当的悠闲惬意。

  至于顾采薇,她没有参加工作的意思,目前的心思都放在刺绣上,随着刺绣技艺越来越精湛,她的刺绣作品拿到市场上卖,也能让她有着不菲的收入,比其他上班的人强多了。

  这样既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又能赚到钱养活自己,对此顾采薇还是非常满意的。

  很快,顾母写完了一往篇诗词,搁笔问道:“薇薇,今天你想吃什么?”

  顾采薇抬起头来,想了想说道:“那就蒸个武昌鱼吧,有段时间没吃,有点馋了。”

  顾母点头道:“行,那我这就出去买。”

  顾采薇嗯了一声,继续低头绣她的作品,现在作品已经到了收尾阶段,大概明天就能完工了。

  人一旦沉浸在工作当中,时间是过得非常快的,不知过了多久,顾母的声音从厨房传了过来:“薇薇,你过来一下。”

  顾采薇把刺绣放下,站起来伸了伸腰,才走向厨房,问道:“妈,什么事啊?”

  顾母说道:“以前一直没让进厨房,但你再过一两年或者两三年就要嫁人了,到时你身为妻子,丈夫要忙工作,如果你自己不会做饭的话,那一家人吃什么啊?

  总不能一直到外面吃吧?

  所以,我想了想,还是得教你一些简单的菜,免得你嫁人后连吃的都解决不了。”

  顾采薇闻言微微有些意外,不过母亲这话说得也有道理,这个年代可不像后世,大部分都是男人做饭,现在一百个家庭里面有九十九个是女人做饭,这是社会风气所决定的。

  “行吧,那要怎么做?”

  见女儿同意,顾母便兴趣盎然的说道:“你从没进过厨房,肯定不能直接上手,今天你先看着,我会一边做一边讲解,等你把菜的做法记下来了,到时再让你尝试着去做,多做几次自然而然的就懂了。”

  顾采薇点头道:“我知道了,那你开始吧!”

  于是,顾母便开始了现场教学。

  因为顾父今天有饭局,不回来吃晚饭,所以顾家母女只准备了一条武昌鱼和一道青菜,都是制作方法比较简单的菜。

  顾母是一边做准备,一边讲解。

  虽说清蒸武昌鱼确实比较简单,但这个简单是相对而言,对于新手来说其实还是挺复杂的。

  好在,顾采薇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连刺绣这么复杂的技艺她都能做到登堂入室,这烹饪一道也没有多难,听母亲讲解再看母亲操作,她心中多多少少有点数了。

  下次依葫芦画瓢,只要多做几次,有经验了,相信做出来的味道不会比母亲差到哪里去。

  很快,顾母便把这两道菜做好了。

  在上菜的时候,顾母问道:“怎么样,具体步骤都记住了吗?”

  顾采薇道:“记住了,看起来挺简单的,回头我试着做一下,看看能不能做成功。”

  顾母笑道:“行,那明天咱们继续吃这两道菜,到时全程让你来动手,我就在旁边看着,你要是哪一步做错了,我就第一时间给你纠正过来。”

  顾采薇颇有信心道:“做法的步骤应该不会错,就是在调味上放多少,这个恐怕要多试几次才能把握住分寸。”

  说话间,母女俩盛饭,开吃。

  吃着口感滑嫩的武昌鱼,顾采薇感慨道:“这清蒸鱼,还得是我们武昌鱼啊,这味道真是一绝,难怪当年领袖会写出‘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这样的诗句。”

  顾母笑道:“咱们武昌鱼,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名扬天下了,如唐代岑参写出了‘秋来倍忆武昌鱼,梦魂只在巴陵道’这样的诗句,而宋代苏轼也写出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这样的诗句。”

  顾母是书法爱好者,而练书法的人,最喜欢拿那些有名的诗词来练,所以这些诗词她完全可以做到脱口而出。

  母女俩一边吃一边称赞,等饭吃得差不多了,顾母才提醒道:“薇薇,这几天你要注意信件,我猜邓允衡已经给你写了信,就是不知道哪一天会寄到。”

  瞧母亲这积极劲,顾采薇失笑道:“知道了妈,我会注意的。”

  ……

  顾母猜得没错,邓允衡确实给顾采薇写了信,并且已经寄了出去。

  邓允衡对父亲的眼光还是极为信任的,既然父亲在电话里再三强调说这是个优秀的姑娘,让他千万不要错过了,那他当然会重视起来,费了不小的心思去写了一封信。

  这是第一封信,肯定不会有什么暧昧语言,也没有一上来就急匆匆的表达爱意,那样太轻浮了。

  写信,讲究的还是循序渐进,等双方通信的次数多了,话题自然而然的就会深入。

  什么时候双方都开始每天期待收到对方的回信时,那这段感情十有八九就能成了。

  要是收到信之后,连回信的冲动都没有,那证明两人是真的不合适,趁早另寻良缘吧!

  临近年关的时候,从京城回来的邱永年再次向邓允衡发出邀请,请邓允衡这个二哥到他家过年。

  对此,邓允衡也没有推辞,而是答应了下来。

  ……

  转眼,又到了除夕。

  今年邓世荣一家没有回老家过年,也没有在县城过年,而是到南宁过年。

  之所以到南宁过年,主要也是为了顺应他们这边的风俗习惯,那就是搬新家的第一年,要留在新家这边过年。

  尽管二儿子和三儿子都没有回来过年,大女儿也已经出嫁了,仍然有四个儿女陪着邓世荣过年,这就是孩子生得多的优势,要是独生子女的话,一旦孩子不回来过年,那家里就真的非常冷清了。

  每一年的除夕,邓世荣都亲自下厨弄一大桌丰盛的饭菜,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等开始吃饭的时候,儿女们也开始了年终总结。

  邓允泰率先汇报道:“爸,今年博白跟南宁的超市,因为你让我们提前备货,所以在顾客们抢购物资的时候,我们超市也是大赚特赚,今年一年的利润超过了200万,是这么多年来最赚钱的一年了。”

  邓世荣问道:“柳州的超市,你筹备得怎么样了?”

  今年大儿子并没有闲着,而是走了不少城市,最终在柳州物色到了一个适合开超市的场地,那是某家工厂的废弃厂房,邓允泰砸钱把地皮连带厂房都买了下来,准备把厂房改建成超市。

首节上一节278/3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