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0年去享福 第45节

  邓世荣道:“明天我打算做清蒸,你们别看它现在看着挺恶心的,但等把它清理干净,然后再清蒸出来后,那模样就跟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保证让你们看了就有食欲。”

  对于邓世荣的厨艺,在场的就没有不服的,原本看了这泥虫的模样就没什么胃口的人,心中都有了不小的期待。

  ……

  坡心村。

  在空荡荡的闺房里,张秀萍婚前最后一次跟两位小姐妹相聚。

  此时,姐妹三人的心情都有些低落,因为张秀萍明天一旦出嫁,她们再想见面真的就很不容易了。

  欧国芳叹了口气道:“萍姐,明天你就要嫁人了,以后我们三姐妹恐怕是很少有机会相聚了!”

  张秀萍振作精神道:“这个可说不准哦,阿花这边等我嫁过去后,就开始帮忙撮合撮合,要是一切顺利的话,我们还会继续当邻居的。至于阿芳你,我也会帮你在那耶村或者附近的几条村物色,一旦有适合你的对象,我也会帮你撮合,希望我们三姐妹出嫁后,还能像现在这样随时可以相聚。”

  欧国芳点头道:“那就看萍姐你的了,你明天嫁过去了,就帮我好好物色一下,哪怕是嫁得差一点,我都愿意嫁过去,要不然你们两个嫁到同一个地方,我一个人嫁到其他地方,那太没意思了!”

  张秀萍道:“放心吧,我一定帮你好好物色!”

第99章 最后一次回应工资与物价,有疑虑

  的大佬请进来一观!

  看到书评区有人质疑说本书的物价蹦得厉害,还有人说缸瓦厂的大缸师傅工钱不可能这么高,还拿四合院八级钳工一个月才一百多来举例。

  在这里,作者先回应一下大缸师傅的工钱,作者的父亲1979年高中毕业,1980年开始到缸瓦厂做工,刚开始是挑泥,从早挑到晚,一天赚一块五。然后是踩泥,一天赚两块钱。

  当时他看到人家做大缸的,一天只干半天活,也能轻轻松松赚几块钱,每天吃肉喝酒,追求上进的他便利用空闲时间去观摩大缸师傅干活,看了一段时间后,便拿一些泥尝试着做。

  在这里,就不得不说一句,我父亲在这方面的天赋,真是老天爷追着喂饭,他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成功把做大缸的技术学到手,不过当时就算你懂做大缸,但如果没有师承的话,你出去干活也没有人肯收的。

  所以,我父亲还特地去拜了一个师傅,直白的说就是挂个名就行,不用他教什么。

  从那以后,我父亲就成为了一名大缸师傅,由于他天赋确实好,手脚比其他大缸师傅都快得多,别人一天只能赚六七块最多八块钱,而我父亲一天能赚十一二块钱,比其他大缸师傅的收入多了一半。

  那是我父亲这辈子少有的高光时刻,所以从小到大在我们面前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也详细的询问过我父亲,所以请质疑缸瓦厂工钱的大佬可以闭上嘴巴了。

  再怎么说,我也是写了十五年书的老作者,不至于写书不做调查,直接拍脑袋就写。

  还有就是说其他物价蹦得厉害的,作者也不知道他具体指的是什么,但猜测应该还是指海鲜,作者在书中已经明确写了,卖三块多一斤的沙虫与鱿鱼,那是海鲜干货,一斤沙虫干要十斤新鲜沙虫才能晒出来,一斤鱿鱼干要五斤新鲜鱿鱼才能晒出来,平均下来一斤新鲜沙虫只需要三毛多一斤,这物价哪里蹦了?这比鸡蛋都便宜了啊!哪怕是鱿鱼平均下来一斤也就七毛多,比猪肉都便宜,真不明白哪里蹦了?

  这些价格,都是作者从博白县志1988年的价格推算出来的,当时鱿鱼干的价格是70-90块钱一公斤,平均下来就是40块钱一斤,现在是1980年,卖三块多一斤,已经缩减了十多倍了,说作者写的是九十年代的物价,简直可笑。

  而沙虫干,1988年是50-70块钱一公斤,平均下来30块钱一斤,现在卖三块三,虽然没有缩减十倍,但也有九倍,这价格谁要是质疑,直接拿出证据来打我的脸吧!

  说本书物价蹦得厉害,真不知道你们的根据是什么?

  作者不敢说书中所有物价都能百分百真实,但就算是有差距,也只是微小的差距,因为每一种物价,作者都是查了无数资料得出来的价格,其中最主要的参考资料,就是博白县志,因为书中写的就是博白县,所以博白县志就是最标准的参考资料。

  之前有人质疑县志,作者看了只想笑,如果县志上面的价格都没办法作为参考标准,还能拿什么资料来当标准?

  难道正史不相信,非得信野史?

  还有,出来质疑的各位大佬,们是真的了解那个年代的物价吗?恐怕你们的质疑只是“想当然”吧?

  暂时就说这么多,如果还有质疑的,可以拿出证据来,别无头无尾的来一句物价蹦得厉害,又不说是什么,就像猜谜一样。

第100章 张秀萍出嫁

  庚申年十一月十二日,星期四。

  坡心村张家。

  张秀萍早早便起来,洗漱换上红色嫁衣后,便拿出二十块钱放到凳子上,然后拿一块布压住,再一屁股坐到布上面。

  根据习俗,这布跟钱自然是留给她弟弟的。

  给张秀萍梳头的,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一个妇女,她一边帮忙梳头一边说一些吉利话,这种事情她也不是第一次做了,作为父母双全夫妻和谐儿子又多的人,无论村里谁家的姑娘出嫁,都请她来帮忙梳头,好讨个好彩头。

  等张秀萍梳完头,张母便进来陪自家闺女说话。

  看着长得水灵灵的闺女,张母满脸感慨的说道:“秀萍,你打小就懂事,一直都是妈妈心中最听话的孩子,可惜爸爸妈妈没有本事,只送你读了几年的小学。”

  听到这里,张秀萍连忙伸手握住母亲的手,说道:“妈,你可别这么说,们能送我去学校读了几年书,让我认识了字,不至于像村里不少姐妹一样大字都不识一个,我已经很感激了!”

  张母笑道:“当时送你去读书,你奶奶还骂我们说是浪费钱呢,事实证明我们送你读了几年书是非常正确的选择,要不然就算你长得再漂亮,大字都不识一个的话,恐怕人家邓家也看不上你,你就嫁不到这么好的人家了!”

  张秀萍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说道:“这倒是真的,要是不认识字的话,那人家还真未必看得上我。当然还要感谢你跟我爸没有草率把我嫁出去,要不然之前媒人上门的时候,人家男方给的身价钱也不低,要不是你们一直坚持,那我同样没有今天。”

  张母叹了口气道:“这个你不怪我们就好,当时我跟你爸也是没办法,为了娶你两个嫂子,我们家那点家底早就掏空了,实在是没有余力帮你两个弟弟娶老婆,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

  幸亏,我们的坚持有了好的结果,要不然我跟你爸就真的对不起你了!”

  见母亲提起这个,张秀萍也有些庆幸,虽说当时父母的做法她没有反对,但要说心里真的乐意,那也不见得,毕竟娘家索取这么高的身价钱,等她嫁到男方家了,天然就矮了人家一截,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想说句硬话都没底气。

  也就是她幸运的遇到了邓家,人家不仅仅家里的条件好,也是真心喜欢她,所以才不计较那么多,甚至她公公还主动多给了她娘家三百八十块钱,用来当她出嫁时的压箱钱,可以说是极为照顾她的面子了。

  毕竟,如果没有她公公多给出来的三百八十块钱,她父母撑死就给个几十块的压箱钱,嫁到邓家那样的家庭,那是绝对不敢给人看压箱钱了,要不然不止她娘家这边丢脸,婆家那边估计也没多少面子。

  母女俩聊了一会后,张母便出去端了碗饭进来,饭面上赫然是一只鸡腿。

  “秀萍,今天你是新娘,等到了婆家之后,肯定会很忙,基本上是没时间让你吃东西的,所以趁现在吃多点,免得到时肚子饿得难受。”张母说道。

  张秀萍是听母亲讲过出嫁规矩的,此时看到饭面上的那只鸡腿,原本今天出嫁一点都不伤感的她,心中忽然就抽了一下,一股要与过去彻底分割的感觉就浮上了心头。

  从今以后,她就不再是张家的姑娘,而是邓家的媳妇了。

  等踏出这个家门之后再回来,这里就不再是她的家了,她的身份也将转变成为客人了。

  想到这里,张秀萍的眼睛便红了,接过碗筷之后,不由得轻声说道:“妈,我舍不得你!”

  原本女儿出嫁,大部分做父母的心中都挺难受的,不过由于自家女儿嫁得实在是好,所以张母今天一直都挺高兴的。结果女儿这简单的一句话,却直击张母的心灵。

  想到从今以后乖巧懂事的女儿就是别人家的媳妇了,以后她这个做母亲的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见一次女儿,张母的心中不由得有些难受起来。

  “秀萍,妈也舍不得你!”

  说着说着,母女俩都控制不住的流泪了!

  半响,张母才收拾心情道:“好了,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你应该高兴才对,而且你嫁得这么好,妈心里也高兴,你婆家有单车,以后想爸妈了就骑车回来看看我们。”

  张秀萍抹了抹眼泪,点头道:“今天是应该高兴,妈你放心,我会经常回来看你们的。”

  “不说那么多了,你快抓紧时间吃吧,要不然饭菜都冷完了。”

  “嗯!”

  ……

  由于男方家送来的猪肉与鸡鸭数量足够多,张家今天的酒席也办得挺丰盛的,等大家饭吃得差不多了,新娘也该出门了。

  房间里,张秀萍在两位多儿子妇女的搀扶下起身,弟弟张守军便接着坐了下去。

  一直到姐姐出门了,张守军才把屁股下面的布以及二十块钱收起来,交给母亲后就和两位哥哥与弟弟一起抬姐姐的嫁妆,根据博白这边的婚嫁习俗,女子出嫁基本都是由自家兄弟帮忙抬嫁妆的。

  张秀萍的嫁妆还真不少,各种布、剪刀、尺子、雨伞、保温瓶、茶壶、桶、口盅、脸盆、牙刷、面巾、棉被、枕头等日常用品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大部分都是亲戚朋友送来的。

  俗话说花花轿子人抬人。

  如果张秀萍今天嫁的是那种普普通通的家庭,那她的嫁妆最起码得少一半,亲戚朋友们出手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大方,但她嫁的是邓家这个在农村无出其右的富裕家庭,一众亲戚朋友送的东西自然就贵重了不少。

  今天送嫁的人里面,除了张秀萍的小姨以外,其他人都在列。

  倒不是张家小姨不想来送嫁,而是在博白县的婚嫁习俗中,姑跟姨都不适合送嫁,毕竟姑音同孤,姨谐音遗,所以该避讳的时候就要避讳。

  看到女儿远去的背影,张振发只感眼角有些发酸。

  即便是在重男轻女思想横行的博白,这唯一的闺女出嫁,做父母的心中终归是不舍的。

  虽然张振发没有像后世很多嫁女的父亲那样躲起来哭,但看到闺女的背影渐渐远去,泪水在这一刻还是模糊了他的眼睛。

  感谢各位大佬的支持,对比一下新书月票榜,咱们暂时排在第十名,如果能保持这个名次到这个月结束,那就有2500块大洋的奖励。现在月票马上就破四百张了,还有月票的大佬请投上几票,等书上架了,作者会努力码字更新的,拜谢!

第101章 爸爸,您喝茶!

  龙潭圩是整个博白数一数二的大圩,今天虽然不是圩日,但在龙潭街的人数仍然不少,跟双旺这种不是圩日就只有小猫两三只的地方相比,可谓是天渊之别。

  上午十点,一辆贴着大红喜字的中型拖拉机便停在龙潭圩某个路口,瞬间就引起了众人的围观。

  这个年代的农村人结婚,新娘十有八九都是自己走路,有自行车接新娘的,已经是条件非常不错的家庭了,如今看到有人用中机来接新娘,就跟后世用劳斯莱斯这种豪车接新娘一样,看到的人自然都要停下来围观一下。

  大概等了十几分钟的时间,众人便看到新娘在七八个人的护送下走了过来,后面还有几个人帮忙抬嫁妆的。

  在看清楚新娘相貌的那一刻,围观的众人都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我的天啊,这新娘也太漂亮了吧!”

  “是啊,真是太漂亮了,跟电影里面那些漂亮的女演员都有一拼。”

  “难怪新郎那边会动用中机来接新娘,能娶到这么漂亮的新娘,这新郎家的条件用屁股想都知道差不到哪里去。”

  “快看,那位长得一般般的就是新郎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一朵鲜花插哪里了?”

  “一朵鲜花插到牛屎上了!”

  “我记得好像是插到牛粪上吧?”

  “我问你,牛粪跟牛屎,它有区别吗?”

  “好像是没什么区别……”

  “那不就得了!”

  “……”

  在围观群众的议论声中,邓允泰这个新郎倌接到了他的新娘。

  看到美到了极点的新娘,这一刻的邓允泰就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甚至以前做梦都不敢想能娶到这样的老婆。

  根据当地习俗,新郎来接新娘,那是要给红包的,这个邓允泰自然是早有准备,从新娘那超高的颜值中回过神来后,他一一向送嫁客们打招呼,然后从口袋中掏出一个红包塞给张秀萍这个新娘。

  有些新娘,在收到红包后,还得翻开红包看看里面是多少钱,如果没有达到她的心理预期,那想让她乖乖的跟着新郎回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必须要拿到她想要的红包数额才肯走。

  有的新郎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身上没带有这么多钱,又得急匆匆的派人回去筹钱,那场面说有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当然,张秀萍没有那些新娘这么作,她按照规矩收到红包后,连看都不看里面的金额,就在接亲人员(一般都是两位好命妇女)的搀扶下上了车。

  然后,接亲的人便帮忙把嫁妆搬到车上,再请送嫁客们上车。

  随着众人全部上车,车上也被挤得满满的了。

  这还是控制接亲人数的结果,要不然这一辆中型拖拉机,还真挤不下那么多人。

  等车启动离去,围观群众也慢慢散去。

  当天,有中机在龙潭街接新娘的消息,便在龙潭公社各个大队流传开来,尤其是美貌的新娘让人津津乐道。

  ……

  哪怕中机开得并不快,但从龙潭回到那耶村,还是比单车快上不少,不到一个小时就回到了。

  博白县这边的婚嫁习俗,在民国的时候,新娘到家,要先鸣放地雷三响,紧接着长笛、鼓乐、鞭炮齐鸣,如今这个年代倒没有那么讲究了,只是放鞭炮就搞定。

  新娘就在鞭炮声中,由两位好命妇女牵扶着下车。

  新娘前行的时候,有撒彩纸的人紧随其后,一边撒彩纸一边说道:“一撒如花似锦,二撒金玉满堂,三撒百年好合,四撒升官发财,五撒夫荣妻贵,六撒永结同心,七撒福寿安康,八撒子孙兴旺,九撒凶神远避,十撒吉祥如意。”

  在进屋之前,新娘和送嫁客们一起依次走到男方家准备好的洗脸盆前擦脸洗手,张秀萍在意思意思的擦了擦脸和洗了一下手后,就按照规矩往洗脸盆中丢了两个硬币。

首节上一节45/3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