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0年去享福 第8节

  在邓世荣借车去长田说媒的时候,邓允泰也跟他的发小邓昌元来到了离家比较远的一座矮山。

  邓昌元戴着一顶草帽,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顶着阳光有些无精打采的说道:“阿泰,之前咱们天天有做不完的工,这两天难得休息一下,你又拉我出来爬山烧马蜂窝,你不嫌累啊?”

  邓允泰同样戴着一顶草帽,笑骂道:“你这懒货,上山烧个马蜂窝有什么累的?前两年跟你追着山鸡满山跑的劲头哪里去了?”

  “这能一样吗?”邓昌元翻了个白眼道:“这马蜂哪能跟山鸡比啊,山鸡吃着多香啊,马蜂蛹顶多拿来煮粥,味道也就那样。如果是在外面碰巧遇上了那还好说,可特意出来寻找我想就没那个必要了吧,毕竟这都是小孩子玩的东西。”

  邓允泰用棍子打了打前面的草丛,说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马蜂蛹可不仅仅只是用来煮粥,用油炸香来喝酒那可是一绝。”

  邓昌元惊讶道:“不是吧?蜂蛹还可以炸来喝酒?你听谁说的?”

  邓允泰道:“这是我爸告诉我的,你就别废话了,赶紧分开来找,今天要是顺利找到马蜂窝,晚上你就可以到我家来尝尝炸蜂蛹是什么味道了!”

  听到发小这么一说,邓昌元瞬间来劲了,这年代再没有比好吃的更让人动心了,尤其是听到“油炸”这两个字,感觉就不一样了!

  “行,那咱们就分头找,我还真想试试这炸蜂蛹到底是什么味道。”

  “嗯,一会在前面的那个山头汇合,谁找到马蜂窝了就喊一声。”

  “好,看我的吧,今晚这炸蜂蛹,我吃定了!”

  ……

  白平大队的长田村,距离邦杰大队的那耶村,还是有很长一段路的,再加上路比较陡,邓世荣哪怕是骑着单车,也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抵达目的地。

  前世邓世荣其实是来过张抗美家的,但在他的记忆中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早就不记得他家到底是在哪个位置了。

  看到前面有位中年男人在劈柴,邓世荣便骑着车上前问道:“阿表,请问张解放家是在哪个位置?”

  张解放,就是张抗美的父亲。

  中年男人放下斧头,拿挂在肩膀上的毛巾擦了擦汗,然后问道:“阿表你是哪里来的?找张解放有什么事吗?”

  面对陌生人,该有的警惕心,这个年代的人还是有的。

  邓世荣笑着说道:“我是邦杰大队那耶村的,来找张解放是想给他的大儿子张抗美做媒。”

  “原来是媒人登门啊!”

  中年男人恍然大悟,随即指路道:“你往前面走,到路口了左拐,再往前走几十米有棵荔枝树,那里就是张解放家了。”

  邓世荣道了声谢,然后便骑车按照中年男人指的路前进。

  很快,一颗高大的荔枝树,便出现在邓世荣眼前,那里有一座崭新的泥砖屋,想必就是张解放家了。

第16章 嫁上嫁下,都无比那耶共那巴

  厅堂里,张解放父子正在联手打造一张架子床,这是替村里的一户人家打造的。作为村里有名的木工,村里谁家要添置什么家具,基本都是由张解放父子帮忙打造。

  架子床是汉族的传统卧具,起源于远古时代,在明代正式出现,是我国家具与传统建筑趋同的典型例子,在结构、工艺技术和装饰方法上都有极其相似的地方。

  在古典家具界,架子床一直受到研究学者和收藏家们的极力推崇,被称为最科学的床。

  它的式样颇多,结构精巧,装饰华美。

  装饰多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花马山水等为题材,含和谐、平安、吉祥、多福、多子等寓意。

  风格或古朴大方,或堂皇富丽。

  现在张解放父子联手打造的,自然是最简朴的那种架子床。

  就在父子俩认真做工的时候,一个声音忽然从门口传了进来:“请问这里是张解放家吗?”

  张解放停下手中的工作,看向门口那个扶着单车的陌生中年人,他迎出去问道:“我就是张解放,阿表你是哪位啊?找我有什么事吗?”

  邓世荣把单车停好,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糖果饼,递过去说道:“我是邦杰大队那耶村的九叔,听说你的大儿子张抗美今年已经二十二岁了还没有成家,所以我想帮忙保个媒,不知道你们家有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原来是媒人登门,张解放当即热情的招呼起来。

  张抗美不愧是脑瓜子灵活的,不用父亲吩咐,他就第一时间帮媒人拿来了凳子跟烟筒。

  邓世荣烧了两筒烟,双方又一番客套过后,才开始谈起了正事。

  “后生,我想给介绍的,是我们村的一个姑娘,名叫邓昌梅,她比你小一岁,拥有高中学历,这文化水平在姑娘当中算是少有的了。”

  邓世荣简单的介绍道:“她身高大概有1米6左右,人长得挺不错的,性格也比较开朗,脸上经常挂着笑容……”

  张解放父子一直认真倾听,结果不知道是姑娘的条件本身就好,还是邓世荣这个媒人的口才太好了,反正父子俩是越听越觉得满意。

  “九叔,你说的这个姑娘确实不错。”张解放先是赞了一句,然后看向自家大儿子道:“这是你的终身大事,你觉得这姑娘怎么样?要是合适的话就让九叔安排你们见上一面。”

  张抗美心中自然也是满意的。

  别的不说,光是女方拥有高中学历,在他这里就加了不少分,至于其他的也都符合他对另一半的幻想。

  当然,现在只是媒人的一家之词,具体是不是真有这么好,还得另外找人打听打听,然后双方见上一面才知道。

  心里这样想,嘴上张抗美则点头道:“我没问题,那就麻烦九叔你安排我们见上一面了。”

  邓世荣笑道:“没问题,具体安排你们什么时候见面,我得先问问你们生产队什么时候割禾?”

  张解放道:“队长没说是哪一天,不过大概就这两三天吧!”

  “原本后天是圩日,安排打相识是最合适的,只是后天我要安排别人看家门,时间就有冲突了。”

  邓世荣沉吟道:“这样吧,时间太赶了也不好,就等割完禾之后,我再安排你们打相识,趁这个时间,你们也可以安排人到我们村去打听一下,看看我介绍的姑娘风评怎么样,是不是像我说的一样。”

  张解放道:“还是九叔你考虑得周到,像你这么实在的媒人,还真是挺少见的,那就听九叔你的安排。”

  邓世荣笑道:“这姑娘按辈分算毕竟是我的侄孙女,我当长辈的做媒肯定是希望他们过得幸福,所以有什么我就说什么,肯定不会为了撮合这桩姻缘而恶意隐瞒。”

  张解放父子闻言就更加放心了。

  谈完正事,双方又闲聊了一番,邓世荣便起身告辞。

  此时已经快到中午了,张解放父子自然是极力挽留,说什么也要他吃两碗粥再走。

  邓世荣推辞不过,便留下来吃了两碗粥,又吃了一块煎的木薯,才心满意足的骑车回去。

  ……

  下午,邓世荣刚回到家,邻居五婶便左手拿着纸笔右手提着米袋走了过来,说道:“九叔,明天百公(土地神)做社,你们家做不做?”

  邓世荣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当然做,我家做两份。”

  做社,这是当地一种传统民俗,规模有大有小。

  小则数家,多由同姓、同邻里或耕作同一字圩农田的农户自愿结合;大则聚集一村,数村农户合办。

  邓世荣他们这里做社的规模就比较大,是以那耶村为中心的几条同为邓姓的自然村合办。

  在这一两个月都吃不上一次肉的年代,做社可以说是最让村民们高兴的日子了,因为代表这一天能吃上肉了。

  在后世,都是先收钱后做社。

  但现在做社只是提前收米,不提前收钱,换句话说,现在做社是可以赊账的,这也是村民们喜闻乐见的原因,哪怕是一分钱都拿不出来的家庭,也可以先报名做社,搞点社肉回去祭一祭五脏庙。

  至于欠的社钱,等有了再给就是了,这也导致不少卖社猪的人家几年都收不回猪钱。

  做社,是整个博白县都有的风俗,不过每条村做社的规定都不一样,有些地方一年只做两次社,分为春社与秋社。

  大部分地方,都是一年做四次社,分别是春夏秋冬四次。

  然而,那耶村跟其他地方都不一样,它一年是要做十二次社的,平均一个月一次,这做社的频率可把其他村的人给羡慕死了。

  因此,还有好事者给编了顺口溜:“嫁上嫁下,都无比那耶共那巴,无有猪肉都有碗饭挖。”

  意思是说,无论嫁到哪里,都比不上嫁到那耶村与那巴村,就算没有猪肉吃都有碗饭吃。

  这那耶村与那巴村,都是一年做十二次社的。

  听到九叔说要做两份社,五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这年代做社,能单独做一份的家庭,在村里已经是生活水平不错的家庭了,大部分都是跟人合伙做一份,稍微解解馋就可以了。

  能够开口说做两份社的,九叔可以说是村里的头一个。

  五婶瞪大眼睛问道:“九叔,我没听错吧,你要做两份社?”

  邓世荣笑着点头道:“嗯,家里儿女多,做一份社根本不够吃,还是做两份比较合适。”

  五婶闻言嘴角不由得抽搐了一下,这年代谁家的儿女不多啊?大家做社都只是稍微解解馋,谁家有条件放开肚子吃肉啊?

  半响,五婶才一脸羡慕的说道:“九叔,你还真舍得啊!”

  请大佬们追读支持,还有积极发表评论,感谢

第17章 好吃到停不下来

  下午。

  邓世荣家的天井里摆着一张桌子,桌子上面是一个竹子编织的盖子,盖子上铺满了密密麻麻的虫子,正是邓允泰与发小邓昌元烧回来的马蜂蛹。

  此时,邓世荣正带着几个儿女以及邓昌元一起把蜂蛹里面的内脏与粪便清理出来,这是一个极为繁琐的工作。

  虽说也有不少人嫌麻烦,直接就把蜂蛹下锅炸来吃,但想要吃到味道完美的炸蜂蛹,清理内脏与粪便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

  尽管蜂蛹有点多,但动手的人也多,大概花了四十分钟左右,终于把蜂蛹全部清理干净了。

  而放学回来的邓允嵩等三小只,也剥了满满的一大碗花生米。

  邓世荣端起盛放蜂蛹的盖子,对大女儿说道:“阿珍,可以烧火了!”

  邓允珍应了一声,便回厨房开始烧火。

  邓昌元以及邓允泰几兄妹见状,也都跟着走进了厨房,这蜂蛹到底怎么炸的,他们从来没见过,自然想长长见识。

  很快,邓允珍便把火生起来了,锅之前就已经洗干净了的,邓世荣直接用锅铲往油罐里面铲,连铲了好几锅铲的油出来,那手笔让在场的小辈们看得惊叹不已。

  在高温作用下,凝固的猪油快速化开,邓世荣没有急着炸蜂蛹,而是先把花生米倒进去炸。

  炸花生,是一道非常讲究火候的下酒菜,火候不到则不够香酥,火候过了又容易焦,必须是经验老道的人,才能炸得刚刚好。

  作为喜欢喝两杯的人,炸花生米是邓世荣前世经常做的一道菜,火候拿捏那是不用多说的,基本只要看一眼花生米的色泽,就能准确的判断出火候是否合适。

  很快,油锅里的花生米就变得微黄了,因为没有合适的漏勺,邓世荣也不敢多等,吩咐大女儿停火后,他便快速的用锅铲把花生米打捞出来。

  因为速度够快,自然没办法把油沥干,在把所有花生米捞起来后,邓世荣才慢慢的把花生米沥干,装到另一个碗中。

  搞定花生米后,邓世荣见锅里的油不太够,干脆就把油罐里的油全部铲到锅里,同时让大女儿加大火力,等油温升高了才把足足好几斤重的蜂蛹倒了进去。

  顿时,锅里发出了的响声,香味也开始散发出来。

  炸蜂蛹一开始火力要大一些,等蜂蛹炸得稍微变色了,才把火力调小慢慢炸,邓世荣等锅中的蜂蛹炸到金黄色了便让大女儿停火,然后把蜂蛹沥干油分装到几个大碗里。

  最后再撒上提前用工具捣碎的生盐,把它捞拌均匀后,一道鲜美的炸蜂蛹便制作完成了。

  邓世荣端闻着香喷喷的炸蜂蛹,满意的说道:“阿珍,把锅里的油装回油罐里,准备开饭了!”

  “知道了!”

  邓昌元赞不绝口的说道:“这蜂蛹闻着好香啊,而且这颜色看了就非常的有食欲,以前我们烧回来的那些蜂蛹都拿来煮粥了,真是暴殄天物,还是九公你会吃啊!”

  邓世荣笑道:“炸蜂蛹好吃,我估计村里不止我一个人知道,只是没几个人舍得像我这样用油,所以才没人炸来吃而已。”

  说话间,几人已经把炸蜂蛹端到饭桌上了。

  此时,桌上的菜已经极为丰盛了,三碗炸蜂蛹,一碗炸花生,两碗凉拌黄瓜,一碗酸菜,三碗凉拌蕹菜,摆了满满的一桌子。

  接下来,盛饭的盛饭,倒酒的倒酒,邓昌元作为邓允泰的发小,两人从小一起玩到大,没少在邓世荣家蹭饭吃,所以他是一点拘束都没有。

  “开吃吧!”邓世荣夹了两条蜂蛹率先品尝起来,口感跟记忆中一样鲜香酥脆,而且越嚼越香,让人一吃便停不下来。

首节上一节8/3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