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218节

  还不犯法,毕竟,博物馆记录真实历史,有啥问题?再挂几张照片,又有啥问题?

  PS:求月票

第276章 双胞胎

  “时间方面.”柏立基顿了顿说道:“来得及吗?”

  “来得及。”杨文东说道:“我这边,已经邀请内地的相关专家来香港这边寻找合适的位置,也同时商量博物馆的大小;

  设计方面,我也与一家美国的建筑公司联系好了,他们早就开始考察欧美的博物馆,然后会因地制宜,来快速设计符合香港的博物馆;

  至于建筑方面,港督先生您应该比我还清楚,香港的建造速度,是极快的,这一点,就更不需要担心了。”

  “看来杨生早就准备好了。”柏立基笑了笑说道。

  他已然知道,杨文东建这个博物馆,主打的肯定是华人文化,这也正常,人家本身就是华人,且他也答应可以引入英国文化的一些古董。

  不过这件事不是他答应就行了,需要英国那边配合才行,能不能成功,他这个港督也没有把握,现在看来,内地这边已经与他合作了。

  作为港督,他本身也不好强行干涉这件事,不然容易被留下口舌。

  而对他吸引最大的,还是在博物馆上留名与留画像,虽说历任港督的画像与人生功绩在港督府内部有记录,但这种记录谁会去看?跟博物馆比起来,差了万倍不只啊。

  杨文东道:“当然,当一切准备好了,我才来告知您,有了您的支持,我想这个博物馆,必然会成为香港历史上,最有意义的文化资产;

  就算过了百年,博物馆的建筑或许会老旧,需要拆掉,但文化遗留不会。”

  “说的很对。”柏立基说道:“作为港督,我自然也支持香港有自己的文化博物馆。”

  他是真的心动了,怎么说也会是香港著名建筑,在自己的任内完成了,那以后的书籍,记录自己的时候,也会提上一笔。

  甚至,以后人们记录博物馆历史的时候,还会提一嘴他,这才是更重要的。

  杨文东笑说道:“多谢港督先生,有了您的同意,我想博物馆在明年年底之前,一定可以完工开业。”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那柏立基会在64年初离开香港,结束了他15年的港督生涯,这个时间之长,可以说是香港之最了。

  只不过,在历史上,所有港督的光环,都被麦理浩给压制住了,如果博物馆里留下柏立基的名字及画像,那对他来说,意义真的是重大了。

  所以这个项目,能不动心的港督真的不多,反正又不要他花钱,甚至港府都不用花钱,还能赚上一块地皮钱,以及未来的税收,和个人的名望。

  柏立基又问:“杨生,博物馆的面积,我知道还没有定下来,但你的初期打算是多大?”

  “这不好说。”杨文东回道:“当然是越大越好了,我相信香港未来绝对会成为堪比东京的大城市,所以不仅仅是本地人,未来还会有很多旅游的人来香港,他们也会成为未来博物馆的客人。”

  虽说他不准备靠著博物馆来囤地,但这本身的确也是一门不错的生意,那拿地的面积自然越大越好。

  特别有了港府支持,就可以从政策上便宜拿地。

  柏立基道:“我也非常看好未来香港的经济,所以,这个博物馆的面积,就建的大一点,地皮的话,只要不是经济中心位置,我会帮你解决。”

  “那可就太好了。”杨文东笑说道:“那等位置确定好后,我会尽量建的大一点。”

  如今港督与自己在一条船上了,毕竟博物馆建的大,建的宏伟,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也能提高他的名气,何乐而不为?

  柏立基又道:“资金方面你也不用担心,我会让汇丰给你一个合适的额度及利息,这怎么说也算是公共工程了。”

  “那多谢港督先生了。”杨文东又道谢道。

  博物馆也的确算是公共工程了,在很多国家,都是政府控制的。

  但在香港,除了自来水外,各种涉及公共基建、民生的业务,都是有著专营权的公司。

  柏立基说道:“应该的,希望杨生能够遵守今天所承诺的,我也非常感谢了。”

  “这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杨文东淡笑说道。

  今日的“交易”,虽然不违法,但真的传出去,也不是什么好的事情,所以不可能以纸面方式形成协议。

  那也就只能寄希望于杨文东遵守承诺了,毕竟等柏立基从港督之位退下,那也就管不了香港的事了。

  不过,他也不会违约的,哪怕是口头承诺、或者没有外人知道,这是一个人基本的道德,且也没必要那么做。

  “OK。”柏立基也很是满意:“我也会安排人参与这件事,港府也是需要参与公共工程的选址过程的,最多大家一起协商。”

  “没问题。”杨文东答应道。

  这件事有港府参加了,那就更名正言顺了

  三天后,内地的人抵达香港,港府也从英国请来了两位博物馆方面的专家,外加长兴地产与贝津铭建筑事务所,四方组成了联合考察队;

  他们会对香港进行气候、位置、交通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察,然后定下博物馆的位置及大小。

  而杨文东唯一的要求,就是这个博物馆需要在港岛,毕竟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港岛的人口密度、人均消费能力、交通道路、海外游客等数量,都是一直遥遥领先与九龙半岛的。

  时间很快就到了月底,4月30日,杨文东再一次举行婚礼,这一次自然是与白玉姗了。

  办酒的地址,在美丽华酒店,也就是前世90年代,四大家族之中李嘉成与李兆基为之翻脸的地方。

  杨文东更是在很早时候,就豪气的包下了美丽华酒店的一栋楼,在今天,这里只有婚礼双方的客人,才能进来。

  “恭喜、恭喜~~~”

  不少人相继的来到会场,并向著新郎新娘道贺。

  杨文东与白玉姗也是一个一个的接待。

  不过,比起之前一次,有身份的贵客,也来了不少,还有就是自己两边的普通朋友,或者生意上的合作伙伴。

  “杨生、白小姐,恭喜恭喜。”汇丰银行的大班桑的士,手上拿著一个精美的盒子,笑呵呵的走了过来。

  “桑的士先生,你好。”杨文东也是礼貌回道。

  这位可以说是这场婚宴之中,前来身份最高之人了。

  “这是我的一点小礼物,还请收下。”桑的士将自己准备的礼物递了上去。

  杨文东接过礼物,说道:“谢谢。”

  桑的士又道:“杨生,白小姐可是我汇丰银行最年轻也最有能力的职员,你以后可要好好待她。”

  “桑的士先生放心。”杨文东笑说道。

  桑的士又道:“那我就先进去了,不打扰两位了。”

  “好,请。”杨文东指引著方向。

  随后,待所有宴客都到齐了,婚礼也就按照既定方式进行,直到9点左右才结束。

  待各个宾客离开,杨文东与白玉姗才乘坐著婚车离开。

  第二天,二人便也前往了欧洲,度了一次蜜月。

  十天后,5月10日,杨文东才再一次返回香港。

  下了飞机之后,白玉姗脸色不是很好,杨文东关心问道:“怎么了,晕机?”

  “不应该的,我之前坐飞机很多次,也没有晕机过。”白玉姗摇摇头说道。

  杨文东想了想,道:“难道是因为之前的气流?”

  “应该也不是。”白玉姗顿了顿,说道:“其实,我那个已经晚了一周了。”

  “一周?”杨文东顿时明白了意思,道:“那你怎么不早说?”

  白玉姗解释道:“我也不确定啊,我以前也出现过这种情况,但就是可能身体原因,就算现在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了。”

  “那直接去医院。”杨文东说完,随后对著身边一名生活助理道:“走,去机场附近最近的医院。”

  “好的。”助理连忙答应。

  随后,车队转向,驱向了附近的一间医院。

  “这里的医院小了点。”来到医院后,这是杨文东的第一感觉。

  助理解释道:“九龙半岛的医院都这样,比不了港岛,这里人少经济也不行,自然会这样。”

  “倒也是。”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先去看看吧。”

  九龙半岛这边,经济的确在起飞,特别是长兴集团在这边的大量工厂带动了经济发展。

  可比起港岛还差的太远了,因此,除了少数城镇中心,其他地方连商业配套、道路都不是很好,医院自然也是一样了。

  杨文东并没有利用自己的身份特权,而是装作了一个普通有钱人,花了钱插了队,很快也就看上了医生。

  一名约50岁的老中医,手搭在白玉姗的脉搏上,沉吟很久。

  “怎么样?”杨文东小声问道。

  没有B超,那在可能刚刚怀孕的时候,也就只能采用最传统的方法:中医把脉了。

  不得不说,真的很神奇,靠著一跳一跳的脉搏,中医就能分辨出身体各个地方可能存在的问题,也能分辨出女性有没有怀孕。

  “怀孕了。”女中医眉头微皱:“感觉像是双胞胎。”

  “双胞胎?真的?”杨文东也是大喜,一次性有两个孩子,谁能不开心。

  又不是普通家庭养不起,就算二十个也没问题。

  女中医道:“我感觉是的,而且从脉象上来看,至少有一个是女孩。”

  “男女也能通过把脉判断出来?”杨文东惊讶问道。

  “有一点准确性,但不保证。”女中医笑说道:“你们可以去找其他医生再确认下,但双胞胎应该是真的。”

  “好,多谢医生。”杨文东礼貌说道。

  PS:求月票

第277章 愈发严重的旱灾

  人类怀孕,双胞胎的概率是很低的,据说只有1%左右。

  可实际上,这玩意跟遗传有很大关系,双胞胎的人,体内可能含有这方面的基因,那下一代也就容易有双胞胎,这个概率要比1%要大的多。

  在前世,还会有双子村这种情况出现。

  白家本身就是双胞胎,这样看倒也是正常了,而杨文东自然也是大喜。

  下午,他又带著白玉姗去了港岛的一家大医院,经过确认后,便直接带回了家。

  “你在汇丰的工作就先别做了。”回到家后,杨文东补充说道:“等以后孩子生下来,你还需要照顾一段时间,我们家不缺保姆,但孩子的成长还是自己带最好。”

  别说母亲,就是杨文东自己,都经常性的需要选择放弃部分花费在事业上的精力,来陪孩子与家人。

  人生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总要有抉择,好在他在公司主要负责的是战略方向,因此对于时间什么要求还不算很多,不像一些工作狂人,为了事业连家都不要了。

  “嗯。”白玉姗点点头:“桑的士曾经也和我说过,说我以后有需求可以带薪停职,岗位什么的还是可以留著的。”

  “他留著就留著吧。”杨文东想了想说道:“以后我也会重点发展金融,虽然不需要你来负责,但有你参与一点也好。”

  金融,虽然被称为社会的毒瘤,其本身也不产生什么社会价值,可却也是社会必须,且利润很高的行业。

  作为一个国家,那自然要谨慎利用金融,特别是工业国,更不要由实转虚;但对于个人来说,自然都要两把手都要抓。

  等再过几年,香港的金融业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而全球其他国家也是一样,再结合一些特殊的历史事件,自己进入金融市场能够获得的利润,甚至可能会超过实业。

  “嗯,好啊。”白玉姗笑说道:“桑的士也是因为你的关系才这么说吧,不然怎么可能。”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对,不过还是要跟他打好关系的,在未来十年,我们还是需要得到汇丰的支持的,这样能发展更快一点。”

首节上一节218/3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