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原材料,我们更有优势,长兴航运的船只从美国返回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空的,我们运废纸回来,顺路送到湾湾去就行了,废纸只要压缩好,那上船下船也不是很耽误时间。”
这年头,香港与海外很多国家的贸易都是顺差的,也就是香港主打出口,大量货物从香港出发前往欧美,但反过来就很少有货。
“这倒是不错的一个方法。”杨文东笑说道。
在货柜普及之前,大部分生意都得考虑运输成本,甚至就是因为海运成本太高,导致欧美这些国家还留存著低级的纺织业。
魏泽涛道:“那我这边,立刻派人去湾湾那边查看一下,选择合适的位置,再协商建厂。”
“好。”杨文东同意道:“要选择靠近水源、离港口也要近一点,找个适中的位置。”
“明白。”魏泽涛回道。
杨文东又问道:“那各种化学物质,湾湾都有,还是也都是进口的?”
魏泽涛回道:“湾湾是有化学产业基础的,强酸强碱自己都能做,造纸行业中的化学物质基本上都有的,就算没有,只要基础在,需求又大,那也是能够自制的。”
“行。”杨文东再问:“那设备呢?湾湾自己做的吗?”
魏泽涛摇头说道:“不是,永丰造纸厂的设备是小日本的,湾湾本土至今也做不了,本身也没什么太大市场,不会有人开发这种设备的。”
杨文东道:“那行,就我们也去日本买设备,不过必须要有污水处理设施,不说绝对无污染,至少要达到法规排放标准,或者稍微严一点。”
环保这个问题,本身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湾湾那边或许比不上欧美那么重视,但肯定也不容许本地河流被污染的,不然附近居民都能闹起来。
原先历史上的RCA对著地下水百米深处排污,肯定也是为了应付湾湾的环保政策。
而且湾湾那边也是华人,且如果引发环境污染也会影响自己的名气,所以还是需要做好这一点的。
魏泽涛点头说道:“好的,杨生放心,现在小日本对环境污染也比较看重了,特别是水俣病之后,这方面的设备都有配套的去污措施。”
“行。”杨文东说道。
废水重新造纸,过程中需要大量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也会产生大量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悬浮物、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
所以即使香港这边有足够的水,也不在乎污染问题,但没有很多化学原材料也行不通,这些强危险的化合物,海运的成本也非常高,
就说一个常见的强酸,想上船人家航运公司都不敢接,这个风险太大了,而且也需要特定的国际运输资质等等。
所以在东南亚建厂也麻烦,当地没有化工产业,且自己的资本,去那边没被背景,风险也高,相对来说,湾湾要好很多。
下午,杨文东再次下楼,来到了厂区内。
不远处,多名工人推著液压车,车上面有著一个大铁笼,里面有著很多布袋,装满了东西。
见到了杨文东与魏泽涛,一人连忙跑了过来,说道:“杨生好、魏生好。”
“这是在做什么?”杨文东随口问道。
来人说道:“这是准备过年前给工人们每人发10斤米,也是公司的福利政策。”
“嗯。”杨文东也走到了一个液压车面前,摸了摸布袋,随后道:“行,你们去忙吧,辛苦了。”
“应该的。”来人连忙说道:“兄弟们能够领到这么多吃的,都是非常感谢杨生的。”
杨文东笑了笑,干活的几人也不敢多待,就都走了。
杨文东与魏泽涛闲聊:“老魏,你说我们都有塑胶袋了,基本上一些小型的纸袋与布包都可以被取代,那能不能做一种大型塑胶袋,来取代这种承重几十公斤甚至一百公斤以上的布包?”
如今只是半年的时间,长兴实业的塑胶袋的产能就获得了几十倍的增长,在有资金、有人、有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发展速度是极快的。
只不过因为价值低,在被财务统计的时候,列入了“其他”分类。
但今年再发展下去,就可能可以成为长兴实业的一个主营产品了,虽然利润不会很高。
而普通的塑胶袋出来了,那再高级一点的塑料编织袋,自然也应该考虑了,这个东西对社会经济活动也有著很大帮助。
“大型塑胶袋?那得很厚才行了。”魏泽涛想了想说道:“可如果太厚了,那韧性可能就会很差了。”
杨文东说道:“你去查一下,欧美的塑料产业之中,有没有那种可以将塑料做成比较薄的扁丝,就跟纸一样,一条一条的;
我的想法是,将这些扁丝编织起来,做成一个袋子,这样不是一体的话,就可以轻很多,韧性也不差。”
虽然不知道前世为什么没有超大型塑胶袋来装几十公斤的大米等物资,但理论上肯定有人想过,既然没有,那就是被市场淘汰了,或者技术达不到,自己自然就没必要花精力研究了。
前世最常见的,就是塑料编织袋,也就是“蛇皮袋”。
“塑料扁丝?”魏泽涛想了想道:“这种技术应该有,钢材也有类似的技术,塑料虽然不一样,但应该能做到;
做成袋子也应该不是问题,只是这种塑料扁丝做出来的袋子,似乎不防水啊?”
杨文东仔细回想著前世见过的蛇皮袋,说道:“外面编织出来的结构肯定不防水,不过如果在内部再有一个我们正常的塑胶袋内层,那应该就可以了。”
“好方法啊。”魏泽涛立刻大喜:“这样的话,就可以取代大部分布包了,特别是防水的布包,成本也很高。”
“想将这样的袋子做出来,还是有不少难度的。”杨文东又说道:“第一得有设备将塑料变成扁丝,然后扁丝上机器编织成袋子,袋子内部还要套一个大型塑料薄层。
这些都是需要设备来做的,靠人的话效率太低了,这一条生产线,恐怕不容易搞出来。”
香港的人工成本再低,但有些活,它就只能依赖设备,比如早期的便利贴制作,靠人那整个香港百万人一起上,都满足不了全球需求,还会导致成本极高。
塑胶袋或者蛇皮袋都是大规模走量的,哪怕有著专利,也必须走高性价比的路线,类似可口可乐。
魏泽涛思考片刻后到:“这样的设备,估计还是需要请日本那边的机械公司来设计,东盛估计没这个能力。”
“那就找小日本。”杨文东说道:“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也都是需要与小日本的这种企业合作的。”
这个时代能够有著各种非标设计能力的国家,还真没几个,这需要很强的工业基础的,亚洲这边,基本上就是小日本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1月24号,春节:
杨家别墅内,被红色的喜庆所包围,大门上贴著崭新的春联,上面的字,是杨文东写的.
“还行,不枉费我练了半个多月。”杨文东自己贴完后,自己又评价说道。
苏依依笑道:“你自己评价的没用,要不你拿出去卖看看,看看能卖几张?”
“不要这么不给面子。”杨文东又问了下抱在自己手上的儿子:“志文,你说爹地写的好不好看。”
“好~”小志文头都没抬,手里还在玩著玩具。
“你看。”杨文东笑说道。
“那你再写一点。”苏依依说道:“我去厨房了,等会你贴完了,也可以来帮忙啊,你上次烧的番茄鱼还是不错的。”
“好。”杨文东答应说道。
杨家的习俗,过年的食物,都是自己家人做的。
傍晚:
餐桌之上,有杨文东烧的番茄鱼、苏依依炸的肉圆,剩下的就是郭婶主力了。
“来,祝大家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平平安安。”作为家主,杨文东第一个举起酒杯。
酒杯之中,是澳洲的葡萄酒,度数不高,除了怀孕的白玉姗,其他人都可以喝一点。
“好,平安是最重要的。”郭婶笑说道。
如今的杨家,最重视的就是安全,当杨文东的名气越来越大后,所有人身边都配备保镖了,而杨文东的身边,还有专职的医生,家中日常也有专职的营养师、护理师等等。
“合家欢睦。”白玉姗则是举起了一杯牛奶,它现在的情况,喝这个最合适了。
“干杯~”
第317章 提前诞生的TVB
春节过的很快,时间很快就到了2月1日。
杨文东来到办公室后,与集团的几个业务过程也过了一个简单会议,算是提振公司士气的,没有讨论什么具体细节。
每个公司具体的细节方面,基本上都是需要单独谈的,因为各个业务之间,也是需要互相保密的,也只有那些瞒不住的非机要数据,才会在内部通知,比如最简单的产业规模。
中午,杨文东叫来了赵立明与林浩宇,三人一起来到楼下,找了一家小火锅店,并要了一个单间。
“好久没吃火锅了。”赵立明笑嘻嘻说道。
杨文东道:“那多吃点,我请客,你别客气。”
港人非常喜欢吃火锅,在前世TVB电视剧中就能看出来,很多人在大排档吃火锅,帮会成员经常吃火锅,几个兄弟见面也是喜欢吃火锅。
林浩宇笑道:“东哥放心,立明早上可是特意没吃早饭,就是想饿著肚子来大吃一顿。”
“没事,我以前也经常这样。”杨文东笑了笑。
在前世,如果中午要去吃自助餐,那早上基本上都是不吃的,就是要留著肚子。
赵立明道:“还是东哥懂我。”
杨文东熟练的将各种菜加入火锅中,待差不多了后,就只能等待了,便问道:“过年期间,各地发水的情况怎么样了?”
有钱人才有资格过年休息,穷人是不配的,香港大量的工厂,在过年期间都是不放假的。
而现在还迭加了一个旱灾,很多人下班之后还得去找水,可以说是苦不堪言了。
长兴慈善基金的多个储水站点,在过年期间都是不放假的,仍然需要供水。
赵立明回道:“这段时间要好一点了,因为天气凉快一点了,很多地方对淡水的消耗,都降低了很多,就算是我们,出的汗也少了。”
“那就好。”杨文东点点头。
虽然也没有下雨,但冬天对于水的需求肯定比夏天少很多,甚至就是普通的水池,在天冷的时候,蒸发速度都慢很多。
林浩宇又说道:“冬天的确好多了,就是不知道今年夏天还会不会继续干旱,要是华南再不下大雨,香港这边的情况会比去年更严重。”
赵立明说道:“应该会下雨吧,这都干了几年了。”
“这不一定。”杨文东道:“中国历史上的大旱灾,也有持续很多年的,到了最后都是饿殍遍地,史书上都是有记载的。
这天气,它就是不下雨,你也没办法。”
别说现在,就是一百年后,人类的科技估计也没办法干预大范围的天气。
人工降雨,或者驱散降雨,也只是在小范围内稍微影响一下天气,大范围的暴雨或者干旱,人类是无计可施的。
不过改变陆地河道也算是个方法,还能有经济效益。
林浩宇叹气道:“那就难了,东哥,你这边还能增加运水的运力吗?”
杨文东道:“还是能增加一点的,但不会很多了,全球的二手船交易,也是有限额的,而且也不可能都被我买了。”
早期的布局,是从几年前就开始的,所以有充足的时间收购了不少二手船,而现在半年左右时间,也收不了多少。
再说,大部分资本家都是黑心的,香港如今需要运水,很多人都看了出来,他再去买,对方还会趁机抬价,这也就导致了收购更加困难、以及成本的抬高。
赵立明说道:“那的确就是没办法了。”
杨文东又道:“想根本性的解决缺水问题,还是得靠东江水才行,但现在港府与内地谈不拢,我们也只能等著了。”
淡水供给的背后涉及ZZ博弈,因此一直没有谈妥,倒是运河本身的资金需求,倒算不了什么。
赵立明道:“港府的做事效率真低,这种事扯到现在,快半年还没定下来。”
“短时间就别想了。”林浩宇摇头说道:“效率低倒不一定,我觉得港府是在等今年夏天的气候问题,他们是想等著旱灾自己结束,这样就不用折腾这件事了。”
杨文东赞同说道:“对,港府大概率就是等气候,赌的就是今年华南会下雨。”
香港缺水已经是共识了,但港府却死活不肯与内地合作,就是在赌一把今年夏天的天气。
赵立明道:“果然,这些人不在乎底层百姓生死,只在乎自己。”
“没办法的,现实就是这样。”杨文东说道:“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这段时间,我们各个基站的蓄水池都要装满了,能好一点是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