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胡应相的帮助,算是兴趣,投资他其实也是比不上李嘉成等人的;,
不过他对于内地基建的兴趣,或许对未来的自己有一点帮助,以内地的基建蛋糕之大,就算杨文东的资产再扩大百倍也只能吃下一小部分,那自然也可以带著其他人一起参与,也能分摊zz上的一些风险。
而胡应相这样的人,也该获得比其他未来四大家族更高的财富,或许,等未来一些自己看不上或者不合适投资的方向,也是可以指挥他去做的;
当然,自己也得有足够的股份,互利共赢才是王道,不然他也不会做慈善帮助别人致富。
香港,太平山:
杨家一行人乘坐多辆豪华奔驰防弹轿车,来到了一栋别墅之前;
众人下车之后,苏依依看了周围一圈,道:“这个面积大小,比我们现在的房子要大多了。”
“对,太平山的房子,面积当然要大多了,不然凭什么成为香港的政商中心人士聚集的地方?”杨文东笑说道。
这次地产危机爆发后,他在8月份的时候他拿下了两栋太平山的正常别墅,不过他也不太想住二手的,因此就向港府直接买下了太平山的一块地皮,然后自己建房子;
港府一般很少批准太平山地区的新地皮,不过特殊时候,就不会在意了;
苏依依又问:“那这房子什么时候能建好啊?”
杨文东笑道:“大概69年初吧,我们自己的房子,不是商业楼,所以还是要慢工出细活的,后续,各种家具、装修材料也需要静置一段时间。”
虽然他购买的很多家庭用品都是最高品牌的,但这个时代对于环保意识不强,他也是担心装修完之后还有甲醛之类的致癌物,特别是家里还有婴幼儿,所以宁可再等等,反正也不急。
“那也就一年出头了。”苏依依算了下说道。
时间很快就到了12月中,内地一位领导最终发话:香港保持原样;
消息一出,香港所有人对未来的猜疑、不相信终于全部消失了,至此,股价与屋价,终于有了一丝喘息之机,逐步恢复
郑志杰,方先名一起来到了杨文东的办公室,汇报著这段时间的收获。
“杨生,这是长兴地产目前所有物业的详细资料。”郑志杰将一份厚的文件夹递了上来,道:“这里面也标注了每个物业的投资或者收购年份,以及早期花费的成本;
其中后半部分都是今年收购的,一共涉及16栋大厦,417处临街商铺、722处大小不同的写字楼物业,另外还有131块地皮,总面积超过了800万尺。”
“800万?我记得置地的持有物业超过1000了吧?”杨文东翻开文件夹后问道。
郑志杰道:“是的,置地有很多大面积的大厦,一栋大厦就三五十万尺,这样的大厦就十几栋了,然后在港岛中环以外,也有著大片地皮、楼房、货仓等等,这些也是置地百年来的积累,我们这半年还是差了点。”
杨文东笑道:“也没事,也接近了,再个,这可能也是双向接近的,虽然经济危机可能过去了,但我还是会继续收购一些物业的。”
从明年开始,香港地产开始走高,牛市打开,这让很多在传统业务发展不顺利的英资也开始进军地产市场,比如太古、港灯、会德丰等等。
但这群英资对于地产不是很了解,不敢像华资那样杠杆上满的模式运营,于是保守的他们会采用卖地筹集资金然后再开发另外一块的模式,虽然这样没什么风险,但利润率自然就大跌了。
而接手那些地皮的富豪,也就是未来四大家族的几人,或者另外几个地产新秀,这些公司在67年抄底赚了一波,然后又低价拿到了英资洋行的最优质土地,开发出来后更是赚的盆满钵满,也为未来他们崛起提供了足够的资金。
郑志杰笑道:“那样就更好了,不过如今我们手中也有了大量地皮,或者非常旧的楼不适合出租,那要不要开发?”
长兴地产如今分为三个核心业务:开发、置业以及基建。
从63年开始,杨文东便下令开发这一块逐步暂停,直到今天,快5年了,时间也太长了,不过也恰好躲过了这一轮最惨烈的经济危机。
杨文东道:“可以开发了,只要不是港岛或者九龙重镇的核心位置,其他地方,能合适开发住宅小区的,那就开发住宅,合适开发写字楼的就建写字楼,工业用地也可以建工业楼,放心建,上一波低价跌成那样,未来几年肯定会长期走强的。”
虽然想在地皮面积上超过置地,这也算是个小目标,但位置一般的,没必要长期保留,之前经济危机的时候,时间短,选择性不强,差不多就收购了,但后面时间就长了,他也需要将这些地皮开发了,然后再去购买位置佳的物业来长期持有,只有这样才能算真正意义上赶上置地。
“好的,我这就开始准备。”郑志杰欣喜说道。
虽然大量物业收租比较轻松、简单,但这样也体现不出职业经理人的价值,随便来的人做的都不会很差;
而开发就很讲技术了,一个小区如何才能利益最大化、资金回流率高、开发时间短等等,地产公司的强弱,就看这方面的安排。
而且大量开发项目动工,也能给公司带来大量流动性,这样才更能向社会展示长兴地产公司的实力,不然这几年下来,很多人都忘了。
“行,后面开发哪几个小区,确定好了跟我说一声,”杨文东点点头,又看向方先名道:“我让你收购的那些公司股票,怎么样了?”
方先名道:“杨生,怡和系三家公司,目前我这边持股怡和3.5%、置地4.6%,九龙仓4.2%;
牛奶国际那边,目前一共持有9.05%,牛奶公司的股票比较散,市值也不高,所以更容易收购;洲英坭我这边有7.3%股票。
其他一些英资公司,我就是跟著祁德尊一起投资的,目前主要是均益仓基安达臣工业两家。”
“这个比例还可以。”杨文东道:“不过现在股价也会开始上升,后面收购的难度就会增大了,你也要有所准备。”
这么多大型企业,且他们很多股份还掌握在自己或者董事会成员手中,因此,即使碰到经济危机,也很难短时间收购足够多股票,能趁机收购一部分就足够了。
方先名道:“这个我知道,我已经让操盘手降低一半的投入了,不过虽然难度高一点了,但我们就有著很长时间了,慢慢收购也能收到足够份额。”
“说的好,未来时间还多的是。”杨文东又道:“不过我们的资金财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步对这些企业发起并购;
所以你的优先目标还是九龙仓与牛奶国际,这两家公司相对来说更容易一点。”
原先历史上,李嘉成与包玉冈先后攻击九龙仓,怡和反击,最终失败后也就爽快的断手保命,可能也有点不忿,但后面也没怎么样;
可到了80年代末李嘉成与几大华资财团共同围攻置地,怡和可就是拼死护犊子的。
自己这边纵然想吞并怡和系所有优质资产,但也的确做不到同时收购,所以自然要挑选骨头最软的下口,先吃一下一口再说后面。
方先名答应道:“好,九龙仓与牛奶公司的市值的确要低很多,只是流通股也是有限制的,我们收购再继续下去就可能被发现了。”
“那先尽量收购到安全线,等以后再说。”杨文东想了想说道。
这收购不是你有钱就行的,特别是这种恶意收购,必须要在对方不知道的情况下收购足够多的份额,这样才能在公开之后,有了打擂台的基础,要不然根本就没机会。
原先历史上,九龙仓在68年后为了开发地产,曾经多次增股融资稀释掉了怡和集团掌控的股份,如果这一世还是一样的话,那他就可以趁著增股的时候增加自己的股份;
如果对方不融资,那短时间内还真没什么好办法,不过英资公司的运营都很垃圾,不融资开拓,那运营成绩绝对会更惨不忍睹。
方先名回道:“好的,我明白了。”
杨文东道:“经济也会开始复苏了,现在全民的信心也恢复了,后面几年,就是我们发展的黄金时期了。”
抄底抄了那么多地皮,不是为了囤著,至少部分是需要开发的,股票那边,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吞并部分老牌公司的资源。
时间很快就到了1968年1月。
开市第一天,香港股票就出现了不小的涨幅,很多曾经离开的、有些小名气的企业家、工厂主也开始返回,被一些新闻媒体关注。
1月8日,港府举行了年度第一次竞拍,平均成交价格直接为底价的126%,直接给予了在场所有地产商以及记者们足够的信心。
不管是地产还是股市,牛市即将打开了。
PS:求月票l
第495章 货柜的机遇
对于地产竞拍,如果没有什么地王级别的地皮,杨文东是不感兴趣的,作为香港顶级的资本,总不能啥小地皮都要,即使有收益,也看不上的,同样是巨头的置地也是如此。
眼下,长兴地产的手中还有著大量未开发的地皮,将这些逐步开发套现才是最重要的,因为之前的借贷购买,也欠了不少的债务,虽然抵押是长兴航运抵押的,但钱还是由谁需要谁还的。
面对这个刚刚开始的牛市,杨文东也没有投入过多的关注力,如今还有两个大型基建项目,一个是货柜码头、另外一个是红隧道。
从拿到项目到如今已经半年多了,这两个项目也都开始按照计划动工,国外的很多工程师,也被请来了不少,金门建筑也参与进去,一切都是往好的方向发展。
2月6日,春节之后的第一天工作日,长兴航运的郑玉华以及未来货柜码头的负责人钱俊毅来到了杨文东的办公室。
“坐,什么事?码头那边有事吗?”杨文东招呼说道,历史没有因为他而改变,这让他也很是欢喜,心情也好了不少。
钱俊毅说道:‘杨生,码头那边如今都在按照计划进行,很顺利,但我们碰到了另外一个棘手问题,没有货柜。’
“没有货柜?这个买不到?”杨文东好奇问道。
既然要做货柜码头,那自然得有大量的货柜甚至货柜卡车才行,这种重投资只能由长兴集团来负责了,虽然投资大,可后期只要运营顺利,控制了货柜、运输等等,也会是大基建其中的一部分,可以保证长期获益。
钱俊毅解释道:“杨生,是这样的,现在全球都在建货柜码头,不仅仅货柜货轮不够,货柜也不够了,目前亚洲这这边,能够生产货柜的也就日本与湾湾有些规模,但他们的订单早就被欧美公司预定了,我们抢不到,强行砸钱也会亏损很大。”
“我倒是没注意这个了,货柜现在也应该缺的厉害。”杨文东也反应过来了。
在他的前世,偶尔的年代也会出现货柜短缺,当航运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都会如此,比如因为什么原因,导致大量货物从亚洲运往欧美,反过来就没啥货物,那空的货柜可不一定会被带回来,太亏了,还不如买新的。
郑玉华则说道:“杨生,我们内部商量了下,干脆我们直接在湾湾那边投资一家货柜工厂算了,我估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货柜都会是紧缺货物;
不仅仅是新货需求高,按照美国欧洲那边的标准来说,货柜也是有报废期的,一般10-15年,还要算上很多运输过程中的损坏、变形等等。”
“你们倒是想搞制造业了。”杨文东笑说道。
郑玉华解释道:“并非我们想,而是没办法,现在货柜码头都快有了,我这边的一些旧货轮也能改装一下运货柜,可却没有箱子,这能不急吗?”
杨文东又问:“这货柜的制作复杂吗?是直接买钢板回来焊接的吧?”
郑玉华道:“是的,钢板我们可以直接从日本买,然后自己焊接,不过这个焊接要求非常高,也对各种强度有要求,不然问题就是大事;
所以要投资的话,也得投入不少资金,要么不做,要做就得做好。”
“行,你们等会,我让老魏过来一趟。”杨文东说完立刻拿出电话拨了出去。
过了会,魏泽涛便赶了过来,今天他正好也在长兴大厦这边。
“是这样的,老魏,.”杨文东大概将事情说了下,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魏泽涛回道:“货柜这个东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确会需求量很高,只是我长兴实业并没有处理过钢铁这类的业务,杨生是想我来负责这个吗?”
杨文东点点头道:“我们内部除了长兴实业还有谁呢?你之前做的业务是跟塑料、纸张有关,这两个业务虽然没发展到极致,但很多业务的成长速度都很慢了,追根究底就是在与很多其他公司竞争;
想改变这个,要么你就需要拿出拉杆箱这样的创意型产品,要么就只能做一些刚刚出现的新产品,这个货柜我就比较看好。”
长兴实业早期靠著穿越者的创意起家,但创意也是有限的,如果不是早年杨文东强力推动进军塑料、造纸、胶水的前端产业,那长兴实业恐怕连今天一半的规模都没有。
如今有了新的大产业,且还有机会做大,那自然要照顾一下这个集团长子了,不然迟早会被市场更大的屈臣氏及荣耀电子超过去。
“好,那我这就准备筹划生产货柜。”魏泽涛点头说道。
杨文东又道:“行,不过有一点,郑玉华建议在湾湾生产,我不同意,你要把工厂放在香港。”
内地即将恢复联合国席位,这对于湾湾.不太好,加上新加坡甚至马来西亚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工业生产基地,所以他在湾湾的投资也会适可而止,不会投入太多进去。
魏泽涛道:“杨生,做货柜需要大量的优质焊工,在香港很难找到这么多人,如果在香港建厂的话,那就只能从湾湾挖人了。”
杨文东不在意的道:“没事,就直接挖人,住宿什么的都安排好就行了,这点成本没什么,该需要挖技术人员,那就是从日本欧美挖也行。”
只要做的不是最低端的工业,多一点海外高工资的技术人员或者工人,影响不大,毕竟竞争对手可都是这样的工资。
“好的,”魏泽涛答应道。
杨文东又问:“那钢板进口这一块,有问题吗?”
魏泽涛回道:“应该没问题,香港也有很多钢材需要进口,特别是建筑钢材,从内地、日本的都有,板材类的可能比较少一点,但港口那边肯定是可以进口的。”
“那行,先去做一下前期调查,然后给一份总结给我。”杨文东又道。
魏泽涛答应道:“好的。”
三天后,魏泽涛带著一份文件,再次来到了杨文东的办公室。
“杨生,这是我最近调查的资料。”魏泽涛递上资料后,介绍道:“货柜的产业,在欧美很早就有了,早年是在火车上使用,后来一名工程师想到了将它放在船上,然后经过多年的测试、运营,才有了现在的货柜产业。
因为需求量暴涨,欧美本土的货柜也都是很缺的,到亚洲这边更是如此,日本的第一家货柜工厂是在5年前成立的,湾湾的是在两年前。”
“那我们现在也晚不了多久,还是有机会追上的,至少有机会做出自己的成绩。”杨文东也顺带著看著手中的数据,问道:“全球有统一标准了吗?”
与货柜船只一样,货柜本身也是严重供不应求的,特别是如今刚刚出现没多久,市面上也充斥著很多质量不行的,而货柜货轮用了之后,在海面上出了问题,立刻就是一团糟。
这更导致了“合格”质量的货柜奇缺。
魏泽涛道:“有,美国那边已经定制了全球版本的货柜尺寸、质量要求等守则,我们做货柜,也必须严格按照这个标准,这样才能全球到处使用。”
“那你这边,第一期工厂准备建一个年产多少数量的工厂?”杨文东又问道。
魏泽涛道:“第一期工厂我想的是产能5万,一天差不多要做150个货柜,不过这也是只是计划,这种也算半个重工业了,现在我们这边什么都没有,想提升产能,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