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此影响,只要在港岛有物业的上市公司都受到欢迎,作为中环最大的物业业主置地公司自然更是首当其冲。
长兴集团总部:
杨文东这段时间也时刻关注着置地、牛奶公司的股价,看到现在的局面,杨文东道:“我感觉置地是在准备拉高自己股价了。”
“意料之中了,我们暗中安排恒生银行给与牛奶公司足够的信贷,置地那边肯定是吃不消的。”方先名笑着回道。
杨文东点点头道:“那就按照计划行事,如果置地开始以股换股,那我们手中的牛奶国际公司股票,全部进行兑换,咱们也能顺势成为置地的股东了。”
为了保证今天的顺利,他才答应不直接帮助牛奶公司,不过安排恒生银行对牛奶公司进行贷款自然不是问题,本身这基本上也没什么风险,因为即使风险大了,置地一旦收购成功,也得认这个账;
甚至就算置地放弃了,以牛奶公司旗下那么多地皮的价值,恒生银行也不亏。
“好的,现在就等着置地什么时候公布消息了。”方先名笑道。
杨文东道:“估计还要几天,如果我是置地,必然先拉高置地股票,然后故意沉默,打压牛奶公司的股票;
你这边也不要什么都不做,牛奶公司股价跌了,我们也趁机收购一些,这样未来也能多兑换一部分置地的股票。”
PS:求月票
第649章 成为置地大股东的机会
接下来的几天,牛奶公司的股票犹如过山车一般,一会涨一会跌,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
有的时候,不少大量的买入单子拉高股价,又有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大量卖单,使得股价暴跌;
无数小股民,无论是已经买的还是没有买的,都在万分纠结,不知道自己该什么时候上船,或者什么时候下船。
而也有很多人,沉迷于大喜大悲之中,各种快速交易,使得牛奶公司的交易额屡创新高,因为很多人可以做到一天买卖数次;
但也有悲剧的人,4月12日那一天就有一人从交易所楼上跳下,立刻被传媒将其资料扒了一个底朝天,其就是一个职业股民,曾经还在一家贸易公司上班,但因为在股市赚了几年钱之后,便全职炒股;
这一次置地公布收购牛奶公司之后,此人更是梭哈式的抵押了自己的房产,收购牛奶公司的股票,借贷之后还借了高利贷、然后再与银行进行杠杆借贷,5倍的资金量,投入了数百万进去;
只是这几天的股票波动太大,他选择了一个进入错误的时机,结果后续股价大跌,银行为了资金安全强行平仓,然后其立刻倾家荡产,还欠了帮会一屁股债务,最终就只能从楼上跳下彻底解脱;
可却留下了老婆与两个不到5岁的孩子,房子也被即将银行收走;
不过好处就是因为传媒关注力度较大,加上今年麦理浩开始整顿社会治安,也使得高利贷团队没有嚣张的逼良为娼,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长兴集团,当杨文东也看到这份报道的时候,叹气说道:“金融这玩意,很多时候真的是害人不浅啊。”
全球太多地方,因为这种事,导致家破人亡的案例太多了,每年也都有,根本就无法避免。
方先名则道:“也不能怪金融,其实是贪心,心太大了,就算没有金融,他们也可能会选择其他方式赚大钱,比如去澳门。”
“你这么说倒也对。”杨文东点点头,道:“这样吧,让东方日报发一篇关于这件事的报道,顺带提醒一下一些股民,适当的见好就收,控制风险,考虑家人,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吧。”
方先名答应道:“好的,只不过杨生您这是好意,但很多人是不会听的。”
杨文东笑道:“听不听就随意了,都是合法操作,谁也阻止不了他们,让东方日报报道一下,也算是提高一下我们报社关注社会的现象吧,真要是有的人为了暴利自己作死,那也是他的自由了。”
能救一个是一个,如果都帮不了那也就算了,其实人都是贪心的,这一点无可厚非,毕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一句老祖宗就留下来的名言,自然有其道理。
“是啊,很多人做事,都不考虑失败的。”方先名也跟着道;
杨文东问:“这段时间的牛奶国际的涨幅,是因为我们?”
方先名道:“有一部分是因为我们的收购,但很多也有其他资金进场,是谁就查不到了。”
“看来聪明人还是很多的,也都知道置地是不会那么容易放弃的。”杨文东点点头,随即道:‘那些总是不停买卖股票的,其实也都是没有耐心,对社会的了解也不够,不然也不至于在这种情况下还会亏钱。’
置地这种大级别的公司,制定了一个计划,基本上是不会随意放弃的,真要是因为一点困难就放手,那以后还怎么做其他大事?
只要稍微分析,就会知道置地后续肯定会有动作,顶多普通人不清楚置地会搞出“以股换股”罢了。
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置地在以股换股之后,股价可能会暴跌,现在退出未必是祸事
也就杨文东这种大资本,目标是置地,为了未来的战略考虑,短期内股票的一些跌幅,还是能接受的,毕竟对比于未来香港中环的价格,如今的可能只是几十分之一,置地即使最近将股价抄高三四倍,对比未来的增幅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更不要说置地的很多大厦,每年都有丰厚的租金收入,这些即使是世界500强,都眼红的稳定收益。
方先名笑道:“如果能够真的能够稳定经营股票,他们也就不会是闲散股民了,这些人的特性就是这样,香港或者其他全球任何上市公司想在股市上捞钱,捞的就是这些喜欢不停买卖的账户资金了。”
“哈哈,说的对,这些人的确是最好的韭菜。”杨文东也笑道。
“韭菜?”方先名有些没理解。
杨文东解释道:“韭菜这种菜的特性就是割了之后,还会继续涨,你说,像不像这些股民?”
方先名倒是不怎么懂农业,想了想后道:“这样看来,是描述的挺像的。”
尽管跳楼了一人,但股民们对于股市的执着是绝对不会放弃的,往年经济危机的时候,一天跳几个的都有,今天这点也算不了什么。
4月15日,置地突然在大公报上公开发布,董事会会以价值10元的置地股票,兑换价值8元的牛奶公司股票,也就是以股换股,但打了一个8折;
同时,文章之中还描述到了置地未来的十年发展规划,收购牛奶国际公司之后的雄伟宏图,香港的美好未来经济、国际资本对于各种商业写字楼的需求、社会对于住宅、商业地产的需求等等等等;
这些描述,每一项其实也并非置地原创,而是这些年来很多人士对于未来香港经济的评估,只不过置地将这些结合写在一起,再描述了置地在其中的作用,又介绍了一番置地如今拥有的大量物业,包含中环、金钟、铜锣湾、尖沙咀的大量写字楼、地皮物业、空白地皮等等。
作为如今香港最大的商业地产公司,还掌握了最优质的位置,置地的描述没有夸张,就足以让一些牛奶公司的股民看的热血沸腾,这简直就是未来香港地产的顶级巨无霸,能够成为这种公司的股民,必然能够跟随着一起分享到香港经济的发展之中;
同一时间,置地再一次恢复了在其他三处交易所内的办公桌,不少牛奶公司的股民,立刻前去交换股票;
只不过到了现场,才发现问题。
“这股票还要等半年到一年后才能到手?”前去的股民发现自己并没有直接获得置地的股票,而是一个带有置地公司公章的股票凭证,需要半年之后才能再次拿到真正的股票。
置地集团的职员解释道:“对,过段时间才能转成正式股票。”
“为什么啊?报纸上可没说有这事啊?”不少牛奶公司的股民相继抱怨说道。
置地职员们也很无奈,回复道:“这也不是我们决定的啊,我们也就是普通职员,被安排在这里做事的,总之条件就是这样,各位要是愿意换,那可以现在就换,要是不愿意的话,也没关系,我们不强求。”
其实置地的目的,有心人还是清楚的;
本身置地就是想拉高自己公司的股票,然后再打压牛奶公司的股票,之前操作的目的就是如此,表面上看起来是8折兑换,但只要股价操作的好,那反过来反向8折都是有可能的;
而这种情况下,置地自然希望自家股票高、牛奶公司股票低,只不过牛奶公司那边的股票他们难以控制,可自家的就容易多了,这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不能让那些兑换到置地股票的股民立刻抛售套现。
虽然置地在传媒上宣传的很好,部分股民可能会持有,但也肯定会有部分人就是保持“现金先入袋”的原则,必然会有很多套现离场,一旦套现的人多了,置地股价就会下跌,这会严重影响置地“以股换股”的策略,同时,股价下跌反而会让更多牛奶公司股民不愿意兑换,或者要求更高的条件。
只是,大部分股民都是没脑子的,不少人心中想的就是置地对于未来的描述,自己会成为未来香港最大地产公司的老板,置地股价在未来必然还会赚大钱,他们都会变的财务自由,不用再工作、不用再被老板骂~~~
于是,四大交易所内,无数牛奶公司的股民,都在排队交换着置地的股票。
长兴实业的总部内,杨文东收到消息之后,立刻下令:“我们手中的牛奶公司股票,也全部兑换,不过要安排大量的人,分批兑换,不能让置地发现这一点。”
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之前九龙仓曾经扩股融资,让长兴金融有了机会,可置地却一直没有这样做,如今为了收购牛奶公司,置地的大量股票终于流通了;
虽然未来他也知道置地的股价会跌,但能够不惊动怡和系而获得一定分量的置地股票,成为置地大股东,这一点比亏损一点钱重要多了,只要以后能够收购置地,这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好的。”方先名答应道。
就在此时,助理阿英走了进来,道:“杨生,牛奶国际的周爵士想约您喝茶。”
PS:求月票
第650章 置地饮牛奶(2)
“周锡年?也差不多是时间了。”杨文东对于这位的相约也是有心理准备的;
毕竟如今在明面上,长兴集团是香港最大的华资财团,虽然没有义务帮助其他华资,但被寻求帮助也是很正常的,也只有长兴集团,如今才有能力击退势力处于巅峰的怡和集团。
方先名则道:“看来置地这一招换股,还是打动了太多股民,牛奶公司也多次在报纸上呼吁股民冷静,但基本上没用,置地所描述的未来太美好了。”
“只能说傻子太多了,被忽悠一下,就真的相信了。”杨文东笑了笑;
其实炒股的,大部分都认为自己聪明,但实际上除了真的少数有把握的,其他的都是自认聪明而已,或许他们也知道股市是资本大亨的游戏,但总是认为自己能够跟随大亨捞一笔,却不清楚,自己才是这些大亨的目标。
全球95%以上的大公司都寻求上市,本质上就是因为这群人,甚至很多公司发现股市比自己的本业还赚钱,比如通用电气公司,这家科技领域的巨头,在有一年就多次利用股市波动,赚取的利润居然超过了其实体业务。
方先名问道:“我们与亨利凯瑟克有口头协议,您这边要不要见周锡年?”
“见吧,不帮忙是一回事,不见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杨文东答应后,对着助理道:“跟他说,今天晚上,我们在四季酒店会面,让他低调一点,不要被媒体拍到,这次会面要是被传媒发现了,会有很大的影响。”
市场其实已经在猜测华资之中会不会有人出面帮助牛奶公司,杨文东更是最可能的一个,甚至也都有记者前来访问,只不过被保安给挡住了。
“是。”助理答应后便离开了。
当天晚上7点半前后,杨文东与周锡年,在四季酒店的总统套房会面;
“杨生,你好。”周锡年笑呵呵说握手道。
杨文东也是同样握手,并道:“周爵士,你好。”
虽然就财力上来说,周锡年是比不过杨文东的,但周锡年这个人一生实在是比较精彩,从政从商都几乎发展到了香港华人能够抵达的极致,与多位前任港督、议员、zz人士、社会名流、多家历史悠久的华人家族关系都非常好,地位也是非常高的;
只是在1967年的时候,他为了避嫌跑去了湾湾,这才得罪了当时的港府,这也是怡和集团敢于对他下手的原因之一。
二人寒暄一会后,周锡年直截了当的道:“杨生应该知道我约你出来的目的,我希望杨生能够支援牛奶公司,避免这家公司被怡和吞并。”
“我也知道周爵士的目的。”杨文东也同样直接道:“只是现在的问题是,不是资金,而是置地采用了以股换股策略,难不成,我用高昂的资金,反向给那些要把股票交换置地股票的股民?
你也应该知道,置地给的报价,虽然没有现金交付,但从数据上来看,已经是非常高的了,不管是谁,都不可能以这个价格,来收购牛奶公司的股票的。”
置地这一招就在于他不需要花费一分钱就能获得大量牛奶公司的股票,甚至间接将牛奶公司的“市值”推到了差不多20亿港元,自己则只需要推高自己公司的股票,甚至还能套现一部分,自己既能赚钱,又能收购牛奶公司;
这种玩法其实也只能玩一次,因为后续必然会坑了无数股民,使得未来任何一家公司也无法再用这一招了,但这一招就是这么无解;
别说杨文东已经与凯瑟克家族达成默契,就算没有,这个时候想救牛奶公司,也是无能为力,除非真的不惜代价,但那就不划算了,与其投入大几亿甚至十亿资金,那还不如趁机布局置地公司,以后要是成功收购置地,那今天的牛奶公司也一样到手。
周锡年顿了顿,再次问道:“真的没办法了吗?”
“从经济上来说,置地这一招是没办法应对的,除非有另外一家优质上市公司也这样玩。”杨文东摇摇头道:‘但香港如今市值最高的就是置地,加上如今的房价,置地也是最有潜力的公司,其他公司根本就比不了;
而我旗下的公司,都是没有上市的,也不可能分配股份。’
“那如果换一个思路,我们一起合作开发牛奶公司的地皮呢?”周锡年对于杨文东的回复似乎没有失望,而是换了一个建议:“以长兴地产的运营能力,加上牛奶公司的地皮,这些地皮开发起来,必然能够产生大量价值。”
杨文东则道:“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我估计行不通,时间太晚了,现在才开发,根本就来不及;
股民们这个群体,周爵士应该也很清楚,大部分都是在乎眼前利益的,你跟他们说几年后甚至十年后会有多少收益,股价能翻多少,就算是真的,就算他们相信,你觉得他们会等吗?”
前世在大A玩过的人,基本上都懂这个道理,一万人之中,也没几个人会真的长期持有某一家公司的股票,都是想着趁低吸纳趁高抛售;
在这种收购战的时候,谁都会只考虑赶紧套现,没人会考虑多少年后的。
周锡年点点头道:“这一点我也清楚,但这也是最后一个机会了,所以希望杨生能够公开这个消息,以杨生的名气,或许可以拉回足够的股民。”
“抱歉了,周爵士,这件事,我也帮不了。”杨文东直接拒绝道:“如果很早之前我们合作,那置地根本就没有机会,但如今事态已经变成这样,恐怕已经无力回天了;
一旦我们现在与牛奶公司展开合作,置地后续收购成功了,那对我来说,也会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这一点杨生放心,财务之上,我们的合作协议不会有很多限制。”周锡年连忙道。
杨文东摇摇头道:“不是财务上的,而是我不打没有把握的仗,牛奶国际如今的情况,我参与进去成功高的可能性也不大;
周爵士,说句不好听的,我觉得您还是尽快要想办法,体面的退出来吧。”
其实以怡和的规模,当他盯上牛奶国际的时候,这件事基本上就已经稳妥了,除非杨文东这个先知者过早干涉,可如果真的这样过早购买大量股份甚至成为最大股东,那不管是外界还是周锡年,都会认为杨文东是想吞并牛奶国际,那样反而会让自己里外不是人。
现在置地也已经动手很久了,收购的股份也不低了,这种时候找谁都没用了。
周锡年听到杨文东的话后,冷声说道:‘这就不劳杨生操心了,我绝对不会放弃牛奶公司的。’
杨文东也知晓周锡年这种人的性格,便道:“好吧,我理解周爵士,这样,如果你这边涉及资金方面的需求,我可以让恒生银行再额外给你一些信贷额度。”
“多谢了。”周锡年沉默了会后,最终也没有再说什么。
很快,他也就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