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480节

  对于包玉冈这样的成功人士来说,不可能不清楚这里面的问题,只是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运河会通罢了。

  包玉冈点点头道:“对,我也担心,不过我还是觉得如今全球贸易发展的越来越强,苏伊士运河也只是影响欧洲,但亚洲美洲甚至非洲的经济都在发展,运河开了,或许对航运业有影响,但应该也只是短期。”

  杨文东笑道:“或许吧,可能也跟香港地产一样,一会高一会低。”

  其实香港的很多船王都没错,因为历史经验来看,航运业也是规律性的,七八年上涨两三年下跌,如同香港地产;

  所以80年前后,不仅仅是包玉冈,其他几个船王也早看出问题,但他们认为熬过去就好了,却没想到因为石油危机,导致这一熬就是十几年,最终差不多都崩溃了。

  现在的包玉冈,估计也是没有看到石油危机,所以判断的还不准。

  包玉冈接着道:“不过,我购买的货轮还是以集装箱为主,全球都在建集装箱港口,这一个领域的发展必然能够持续很长时间,租赁集装箱货轮的公司,风险也应该低很多。”

  “哈哈,说的很对。”杨文东又道:“包生,如今你也有了码头了,其实不妨考虑一下,将资本投资到码头上,码头的风险可比货轮小,这一点你应该清楚。”

  包玉冈同意道:“我知道,但利润也比不过啊。”

  “这就看经营模式了,或者香港物业也行。”杨文东笑了笑,码头只能说是稳定的收益,暴利是很难的,因为这些都是被政府控制的,且太高了,很多工厂就可能绕过去去其他码头,也就香港是个例外,没办法绕

  包玉冈又道:“说起物业,最近还有一件事,亨利凯瑟克找到我,想要以香港中环的两栋大厦,换我旗下一艘20万吨的油轮,被我拒绝了;

  杨生我看你似乎很喜欢在中环投资地产,或许可以跟他们问问。”

  “大厦换油轮?”杨文东心中惊讶,他似乎记得历史上是有这样的事情,便好奇道:“我旗下也有20万吨的油轮,怡和集团为什么没有找我?”

  虽然长兴航运在买船这一块的激进程度比不上包玉冈,可20万吨级别的油轮也是有的;

  目前这个时代,石油的价格并不贵,中东那边的售价就是不到3美元一桶,这也是为什么后续爆发石油危机的原因之一,实在是西方的石油七姐妹,对中东国家压榨的太厉害了。

  但石油的运输却特别的贵,目前全球的石油延炼能力基本上都是在欧洲与美国东海岸,正常情况下是要走苏伊士运河的,但运河封了就只能绕路,运输成本大涨;

  这种情况下,越大的油轮,单位运输成本越低,也越受欢迎,全球的轮船公司,都将油轮往大了造,这样才能赚取最高利润,长兴航运的旗下,也有5艘20万吨级别的油轮,活跃在中东及欧洲路线上,一次来回就能赚取百万美金以上,甚至更多。

  这可能也是怡和集团眼红的原因,实在是太赚钱了,海运最赚钱的时候,哪怕是中环大厦的租金也比不过。

  包玉冈摇头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你得去问他们,或许是因为你已经在香港有大量大厦,他们担心你的物业太多,会超过置地?”

  “有这个可能。”杨文东想了想,也觉得有点道理。

  不过如今置地收购了牛奶国际,获得了大量优质地皮,只要将这些地皮再建楼,那估计置地的第一物业公司,还是能够保住位置的。

  PS:求月票

第653章 和黄收港灯

  与包玉冈再闲聊一会后,二人便再度分开,杨文东又与李嘉成、胡应相等人闲聊了会,主要就是讨论香港的地产问题;

  交谈一番之后,杨文东也知晓,这几人似乎也对香港未来的地产有了一丝警惕,觉得可能会出问题,他们也想了解杨文东的意思;

  杨文东自然也表露出差不多的意思,让他们自己注意,其实连他也不知道,下一次危机什么时候、会因为什么导火索而爆发,这也是他唯一一次不能确定的经济危机了,等再下一次的1982年,他就清清楚楚了。

  码头开业仪式,主要是港督府以及各家码头的负责人参与,杨文东作为背后老板并没有参与太多,主要还是交给了郑志杰以及码头的负责人,他也只是来混个脸而已,顺便这样全港富商聚集的场面也很难得,顺便就来与香港富商们沟通一下。

  TVB以及香港的很多报纸传媒也都过来了,除了拍摄庆祝仪式本身,诸多记者也是到处走访,试图采访各方富豪,特别是地产或者金融方面的高手,因为这些人的一句话,就可能会成为头条,甚至能够影响部分上市公司的股价,同样也是如今香港很多市民比较关注的热点。

  不过这种大场面,可不是只有保安,而是有大量警察维护秩序,政商群体如果不愿意接受采访,记者也是没法靠近的;

  整个仪式到了中午才结束,随着港督府的人离开,大伙也都各自回家,不过祁德尊找到了杨文东,道:“杨生,中午一起吃个便饭?”

  “行。”杨文东点头答应道。

  最近置地饮牛奶,使得香港最风光的就是怡和集团,但和黄其实也不甘示弱,在同一段时间,一个月出头的时间里就连续收购了20多家公司,其中还包含三家上市公司当然,祁德尊这边都是善意收购,就算恶意,一些小公司也被迫接受变成善意。

  和黄的规模,如同吹泡泡一般扩大,市值已经超过30亿港元,杨文东早年不到2000万的投入,如今已经变成了5个多亿,翻了20倍,这投资效率,巴菲特短期内都比不过。

  二人来到葵涌当地的一间还不错的饭店,进入了私人包间,祁德尊笑道:“杨生,这间饭店,也是我和黄的。”

  “饭店这种小生意,你也有兴趣?”杨文东问道。

  酒店是有星级的,业务广泛,大资本或许还会适当参与一下,但单纯的饭店,一般是做不大的,单栋物业一般营收不是很高,中小资本或许会感兴趣,但大资本一般不怎么喜欢;

  除非是专业做连锁店的,但这种一般也会采用加盟模式,可华人的饮食品种多,区域性的又不一样,很难形成类似肯德基麦当劳的标准,所以即使是前世内地经济发展到全球第二,其内部也没有大规模的连锁饭店;

  除非是沙县小吃、黄焖鸡、猪脚饭这种小门店,才有可能。

  祁德尊淡笑说道:“投资玩玩而已,我投资这些不是为了靠这个赚钱,而是财务报表上好看一点,这样股价才能更高。”

  “嗯不过我还是建议你,别一门心思,都放在股市上,实际的业务才是最重要的。”杨文东提醒道。

  祁德尊则道:“这一点我不认同,股价高了,我才能够融资,也能够质押股票获得资金,这样才能开发更多的项目,形成良性循环。”

  杨文东听完后也没反驳,笑道:“也对,你这套方法的确也行的通。”

  香港那么多上市公司喜欢将市值做大,不仅仅因为这些纸面财富好看,而是香港的银行,是默许可以以股票进行抵押的,一般是其一半价值。

  也就是说20亿市值的公司,其股票是能够抵押10亿现金出来的理论上。

  所以不管是现在的和黄还是原先历史上未来的佳宁,都是拼命扩张各种乱七八糟的业务,将股票市值做大后去银行贷款,拿到资金后再开发新项目,项目如果成功,那股价又要涨,再继续贷款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融资等等等,形成良性循环。

  这种模式,在股市地市一路走高的情况下,操作的好,财富可以爆炸式的指数级增长,陈松青就是这样几年时间打造接近百亿港元级别的财团。

  可一旦市场出现问题,股市价值下跌,银行要求增加抵押物或者提前还款,那必然就是全体业务断崖式的暴跌,原先历史上和黄从70亿市值跌到三四亿最终被汇丰吞并,就是因为这样玩法的弊端。

  如今和黄在杨文东的帮助下,似乎玩的更狠了,不过他也无所谓,现在混的越好,和黄未来才会跌的越狠。

  祁德尊笑了笑,又道:“杨生,这次约你出来,是想与你商讨一下,我和黄准备收购港灯的事情。”

  “你现在手中有多少港灯股份?”杨文东问道。

  祁德尊道:“大约16%,想再收购下去就有些难了,虽然港灯没有大股东家族,可很多股份还是在很多股东手中,这些股东与管理层关系密切,所以我是准备公开了。”

  “公开,你不会也准备模仿置地,来一次大并购吧?”杨文东笑问道。

  作为香港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他也比较好奇会怎么发展,其实对他来说,这样也挺有趣的,人生有些变数才更有意思;

  不管是香港未来的各行各业,还是全球的科技行业等等,80年之后的历史估计会因为他的蝴蝶效应而变的完全不一样,这也是他早就有心理准备的。

  祁德尊摇摇头说道:“当然不可能,和黄比不过置地,港灯也是远比牛奶公司强的,我和黄其实也不过比港灯强一点罢了;

  我准备进行善意收购,与港灯的管理层的协商,大概收购约港灯30%的股份,然后一起合作开发港灯的地皮,杨生你知道港灯旗下物业的优质,一旦这个事情成了,那和黄的股票必然还能够大涨,我也就能从银行套现出更多的资金,再借助开发港灯的地皮,说不定能够让和黄的规模,成为顶级英资洋行之一。”

  “善意收购的确是最佳方法。”杨文东同意说道:“但港灯的管理层能不能同意,可你有把握吗?”

  其实任何资本想收购某个公司,能善意的话没人愿意折腾一番,这样成本最低、也能保证收购成功后顺利接手;

  香港历史上,那么多恶意并购能够成功,一方面是华英权利交接,另外一方面就是香港公司的核心业务都是地产,运营起来比较简单,恶意收购方收购成功后可以顺利接手,所以这方面不需要顾虑太多;

  而少数的例外,比如李嘉成接手和黄,开始哪怕成为大股东、也有汇丰的支持,可李嘉成仍然只能做股东、参加董事会,权利方面还是交给了原团队,甚至即使双方发生冲突,李嘉成也是选择退让,直到四年后的1983年,李嘉成控制的华人团队熟悉了业务、也拉拢了部分和黄原人马,加上股份持有接近40%,才成功的掌管了和黄。

  港灯的发电业务,那更是专业,如果没有原团队,那根本玩不起来。

  祁德尊道:“只能试一试了,再差一点,我也能成为其大股东,港灯发电的收益还是不错的,而且我的要求也不高,只需要获得地产开发就行。”

  “也可以。”杨文东思考片刻后,问道:“祁德尊,那以后的计划呢,是真的准备彻底并购港灯,还是只是间接控股?”

  祁德尊摇摇头道:“这个就太遥远了,我先成为大股东并入主董事会,再考虑以后的事情吧。”

  杨文东道:“那行,如果你需要资金,恒生那边会给你额度的。”

  这些年来,在杨文东的帮助下,恒生银行不仅仅在香港发展的仅次于汇丰,在亚洲一些国家也发展的很好,因为很多银行进入外地,第一个困难就是没有本地公司合作,而杨文东的资本已经在很多亚洲国家投资,再与恒生银行合作,就方便了它的第一步。

  而让恒生与和黄多合作,也是杨文东计划的一部分,一旦和黄未来出现问题,那恒生也是最大的债主之一,这样也能避免汇丰在债务控制上一家独大。

  “好,多谢杨生了。”祁德尊也没有多想。

  这些年来,杨文东对他还是不错的,一方面投资和黄之后从来不干涉和黄的经营,另外在资金、资源、人脉方面也经常性的帮忙,使得和黄的规模越来越大;

  当然,他自己也从股票市场中获得了巨大回报,但这本身也是应该的,不然谁还投资啊?

  6月中旬,香港市场再一次爆出了一个轰动全港的消息;

  和黄集团突然宣布,已经持有港灯集团接近20%的股份,出于看好港灯集团的未来,和黄将会对继续增持港灯股份,但增持到多少,公告之中没说。

  受此消息影响,港灯股价立刻大涨18%。

  PS:求月票

第654章 负债累累的和黄

  港灯集团总部,当天中午,所有管理层聚集,开启了闭门会议;数个小时后,港灯的大班威尔斯,秘密前往了和黄的总部,见到了祁德尊。

  “祁德尊先生,我们港灯的管理层,非常欢迎你的投资,不过,我们还是希望港灯公司维持以前的运营模式,不会有什么重大改变。”威尔斯虽然说的很有礼貌,但语气之中,却有了一丝傲慢。

  祁德尊自然明白其中的意思,心中虽然不爽,但面色却带着笑容,道:“威尔斯先生,我投资港灯的目的,只是看好港灯的未来,并不会寻求对于港灯的任何经营影响。

  我和黄这些年收购了很多公司,也有很多是独立经营的,比较出名的海港工程、安达臣工业,这些都只是挂在我和黄旗下而已,原有的管理层,一个都没有变动。”

  和黄在这些年来,收购了很多企业,有大有小,也有数家上市公司,遇到的人多了去了,很多人是什么想法,他一眼就知道;

  很多公司的原控股家族或者管理层,自然是不希望外部方参与自己公司的管理,就算你投资,安心做个股东就行了。

  祁德尊在很多时候也会答应这些要求,第一是为了快速收购,不然对方不同意,那你要么来一场恶意收购战、要么就得在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上与对方斗智斗勇,这可能就非常不划算了,且很多公司的业务独立性很强,祁德尊信任的属下,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所以很多和黄旗下的公司,祁德尊只要要个名义上的控制,实际也是让原团队管理的,这样也方便未来自己对其他公司的收购,就像现在,可以拿出来举例说服港灯的管理层与自己配合。

  威尔斯倒也知道和黄的一些事情,之前自然做过调查,对于祁德尊的回答还算满意,但还是说道:“祁德尊先生,和黄成为港灯的股东不是问题,但港灯不会属于任何一个其他公司的属下,希望你能够明白这一点。”

  身为香港十大上市公司之一,威尔斯作为大班,哪怕没什么股份,其在香港商界也算是很有地位的;

  一旦港灯成为和黄集团的一部分,就算只是名义上,那他以后如何与怡和、太古、会德丰、中华电力这些公司的大班平起平坐?

  港灯的其他管理层,也不会接受这样的事情。

  祁德尊脸色微变,但思考片刻后,还是答应说道:“那也行,不过,我需要按照香港上市公司法律的规定,获得对应的董事席位。”

  如果对外宣传港灯属于和黄,那很多不明真相的股民,必然会追捧和黄的股份,这是他收购港灯的重要目的之一。

  只是眼下他也不想与港灯的管理层翻脸,这样不利于他的计划,所以就只能先答应下来,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反正也只是口头协议,这种事,不可能有书面文件的。

  “祁德尊先生,刚刚您不是说,不会参与港灯的经营吗?”威尔斯脸色不悦的说道。

  无论港灯的管理层怎么强大,控制了公司多少,但从法律层面来说,最高的公司权利代表就是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港灯的股东非常闲散,就算召开股东大会也不会有什么团结力,但董事会可没几个人,且每个人都是有很强的投票权的,即使是汇丰大班,有的时候都受制于董事会。

  祁德尊笑道:“我身为大股东,总得有监督财务的权利吧?有个董事席位,我也可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

  威尔斯则道:“大股东自然有这个权利,这样吧,和黄这边,可以安排人进入港灯财务部门,这样总可以吧?”

  被一个外人收购了大部分股票,那就不可能指望对方啥都不要,虽然财务很重要,可大股东本身也有着调查财务的权利,所以给一个财务位置也是正常的,总比董事席位强多了。

  祁德尊摇摇头道:“财务方面先不说,我还觉得现在的港灯经营,有问题,发电业务是很专业的,且港灯也满足了港岛的需求,我就不评价了;

  但如今香港最赚钱的可不是水电气,而是地产业务,这一点你也清楚,港灯身为香港的百年历史企业,手中握有大量港岛的优质地皮,可却不开发,反而任这些荒地浪费或者只是建了一些小房子收租,这不是暴殄天物吗?

  所以我希望,和黄能够与港灯,一起开发这些地皮,这样一来,港灯也能获得比发电业务还要赚钱的收益。”

  “合作开发地产业务?”威尔斯听完后,沉默了片刻,道:“听起来很不错,其实我们本身也有这方面的想法,只是内部没有这一块的经验,所以也一直很犹豫。”

  虽然英资巨头们也看到华资公司通过地产业务赚的盆满钵满,可很多轮到自己下场,就容易出现亏损,也不知道为啥,只能说,公司可能的确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加上英资巨头们一般也都是有着本身就很赚钱的业务,所以也不是很急,只是在观察,这也导致错过了很多时机,眼见如今房价很高,又担心自己这个时候进去,会不会出地产现价格暴跌,因此很是犹豫不定。

  祁德尊笑道:“那就更好了,你也知道香港的英资之中,很少有企业能够将地产业务做好的,但我和黄可以,这一点,毋庸置疑,你不放心与华资合作,跟我合作即可,我现在也是港灯的大股东,这样就很完美了。”

  和黄能够做大,操纵股市是一回事,但本身在各方面业务运营中,也发展的很不错,不然股市根本也炒作不起来;

  而地产业务,也是和黄的重点业务之一,和黄旗下的多家子公司,都是间接被祁德尊控制或者合作运营地产,也都是赚的很不错,丝毫不比其他华资地产公司差,这也是为什么和黄的市值能够到三四十亿的原因之一。

  威尔斯想了想,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或许可以合作,不过这件事,我还是需要回去协商一下。”

  “可以,那我等着你的好消息。”祁德尊也没有急,港灯的地皮价值按照现在市值来算也是以亿为单位的,这么高价值的合作,自然不可能很快就决定下来。

首节上一节480/5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