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490节

  其实公司管理也是一样,如果沉入进去太多,那也非常累,古代皇帝估计也是一样;

  杨文东这边,很早的时候就充分放权,虽然有的时候下属可能会没有完全按照杨文东的意思来操作,导致少赚了一些,不过自己赚到了健康的身体,修仙的时间、陪伴家人成长,那还是很值得的,毕竟100亿与90亿其实也没啥区别,但身体难受一点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金镛接着道:“年龄也是一方面因素,毕竟是老了,再考虑那么多人物剧情,脑子也考虑不动了,哈哈。”

  “渣生的小说,人物的确精彩啊,我敬你一杯。”杨文东举杯笑道;

  前世他看过很多网文,其中能够将主角一个人写的精彩的,就已经是非常少了,这种成绩一般也都不是很差,精品成绩保底;

  能够将女主写的精彩的,那没什么剧毒剧情,万订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将几个配角写的都好,让读者看完之后能够记住里面的多个人物,那绝对是白金大神级别;

  而金镛的小说,一部射雕,就能让人记住几十个人,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故事,不到百万字就能写的清清楚楚,如江南七怪的忠义、梅超风的钟情、杨康夫妇的曲折爱情故事、中原五绝的武功、全真七子的菜逼、老顽童、一灯与瑛姑三角恋、完颜洪烈的专一等等等等;

  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之中基本上都是如此;

  金镛也举杯道:‘杨生客气了。’

  喝完之后,杨文东突然道:“渣生、熊生,我有一个想法,二位也算是如今华人武侠世界的顶流,写了很多精彩小说,名气也大;

  但受限于精力,也已经大不如前,那不如,成立一个专门的武侠小说组织,怎么样?”

  “武侠小说组织?”金镛与古龙对视一眼,问道:“什么样的组织?”

  杨文东道:“就是鼓励更多有才学的人来写小说,或者适当的培养部分有一点才华但还够不到登上报纸的级别;

  这样的人,香港就有不少,因为赚不到钱而放弃,着实颇为可惜,所以我想成立一个这样的机构,来辅助这些人,为香港乃至整个华人世界,培养更多的武侠小说作者,创作出来的作品,也能够让更多人观看。”

  “这个想法倒不错。”金镛想了想说道:“那名字叫什么?”

  杨文东道:“就叫中华武侠协会吧,两位可以当协会的会长与副会长,怎么运营,你们来决定,资金方面我来出。如何?”

  “中华武侠协会?这个名字够霸气啊。”金镛笑了笑道。

  PS:求月票

第673章 促进武侠文化的发展

  金镛古龙之后,华人社会的武侠小说就真的没落了,虽然原先历史上还有梁羽生、温瑞安、黄易等等,这些人名气也不低,但比起前面两位,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而这批人之后,武侠小说的创作更是几乎断层了,可能也是因为香港社会经济崛起之后,娱乐行业起飞,有能力写小说的人,都跑去当编剧了,毕竟当编剧只需要讲故事,不需要那么费力的将每个字都写出来,赚的钱也不会少。

  这一点是真的很可惜,武侠文化没有持续传承下去,这甚至也导致了未来内地的武侠电视剧,除了《水月洞天》、《天下第一》等少数原创,其他的就是重复性的翻拍金镛那几本小说,几年一次,看的人都吐了~

  因此,从这个角度,杨文东也希望能够以资本的力量,来推动武侠小说行业的发展,这样一来,不管是给自己还是给其他无数亿华人,都能提供更多的精神娱乐;

  同样,从资本层面,如果精彩的小说更多、或者出一个类似金镛古龙这样的年轻武侠小说作者,那对于香港娱乐产业乃至未来内地娱乐产业,都是受益巨大的,光是TVB就能再改编多款小说,对外更多的输出香港文化以及中华文化了。

  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至于花了多少钱,只要后续能够有成果,那也绝对不会亏,甚至自己的报纸也是需要小说的。

  金镛与古龙各自思考了片刻,古龙同意道:“杨生,这个想法看起来很不错,如果能够在未来引导更多的人成为武侠小说作者,也算是一个成就了;

  只是这件事该怎么操作呢?”

  杨文东道:“具体怎么操作,得由你们来决定,我也不是专业的,不过从经济层面,我的想法是以报社刊登小说的名义,吸纳一些人投稿小说,然后经过你们或者专业团队的审核,通过了便可以上报纸。”

  金镛则道:“可实际上香港的报社,都有这样的举动,有什么区别?”

  在金镛靠着小说,将明报建起来后,香港的其他报社自然有样学样,都在拼命吸引各种有天赋的人写武侠小说;

  虽然在成绩上远比不过金镛的产品,但这种竞争不是工业品,买了这个就不可能买那个了,而是可以重复的,读者看了金镛的小说,也不影响看其他人的,只要质量都好就行了。

  杨文东摇摇头道:“还是不一样的,首先各个报社的审核人员就没几个是专业的,而你们组成的团队我想肯定专业很多;

  第二就是我们有培训机制,如果你们发现了写的还行但没到上报纸的资格,那也可以安排专业人沟通指导,或者直接吸纳进来,专门培养,培养成功了再回收这个成本;

  第三,我这边会尝试联合多家报社,组合在一起,就能提供足够的上报机会。

  如此一来,在效率上必然比很多报社单独行动要强的多。”

  组合香港的报社资源、有潜力的人,聚集在一起,那肯定比这些组织与个人各自联系,要强的多;

  如同音乐行业,有专门的培训学校,再有专门的娱乐公司前来挑人,那肯定比让有天赋的人去随机寻找公司要强的多;

  金镛听完后,也点点头道:“也是,杨生的这个协会,只要成功了,效率方面必然比以前强十倍不止啊,厉害,有这种想法,看来杨生也是真的喜欢武侠了。”

  “哈哈,其实我也喜欢科幻与神话,不过这种太少了。”杨文东笑了笑道:“武侠的话,我喜欢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也是有经济收益,能够拍成电视电影,只有足够的经济回报,才能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作为前世的网文读者,他自然更喜欢玄幻仙侠,至少这种世界是可能活的更久,甚至还有永久长生的,如《盘龙》《吞噬》等。

  不过这些小说进行影视化后,就没几个不是扑街的,虽然这也可能与当时的影视公司太菜有点关系,但世界观过于宏大的,难以拍摄;

  而武侠则简单多了,虽然有武功,但其实主打的还是家国情仇、儿女情长等等,容易拍摄也容易代入。

  金镛也笑道:“是啊,经济收益高,才会有更多的人参与。”

  这是最显眼的道理,在这个社会,任何行业想要发展,都必须能够赚钱,指望热爱那是不可能有成果的。

  杨文东又道:“文化层面交给你们,经济层面交给我,一方面我会促进小说上报纸,不过香港的报纸版面有限,所以我还会专门成立一些武侠书刊,将一些小说直接印刷成本子出售,增加收益;

  另外,如果有好的小说,我也会让TVB尝试拍摄电视剧,或者安排人指导他们如何更改,给这些作者的回报也是不低的;

  额外,我也会出一笔钱,当做一定的生活最低保障,给那些有点天赋但还没成绩的作者,让他们在一定时间内不用担心自己的基本生活,甚至住宿与吃饭,我也可以承担。”

  这些对于杨文东来说,都是小钱,完全不太在意的;

  别说成功之后经济回报更高,就算没有,只要自己花了这些钱,能够有一些好的作品出来,能够娱乐自己,那就很划算了;

  实际上这些年来,有些时候,他也觉得挺无聊的,甚至即使是前世,有那么多娱乐,有的时候抖音也刷腻了,还是得去找到文字小说看看,因为文字能够描述的世界,比电视剧要好的多。

  “如果能这样,那这个协会,肯定能够办好。”金镛笑着说道。

  其实如今香港小说的问题就在于对于作家来说,只有一个报社稿费,至于拍电视剧之类的,实在是太遥远了。

  但这也没办法,毕竟这是个小市场,只有一些传媒资本参与进来,且这些报社基本上还要吃大头,对于给作者的稿费也是非常少;

  没有经济回报,那自然没多少人愿意参与;

  不过如果杨文东真的按照所说的来做,那就可以直接将小说作者群体的收益扩大十倍乃至百倍,那自然能够吸引更多的人。

  杨文东笑问:“那两位是答应了。”

  “我这边没问题。”古龙答应道;

  他本身就算是长兴传媒与TVB的长期合作伙伴了,也算是半个给杨文东打工的,多了一个工作,且还有一定的权利,自然乐意,且本身他未来也会面临金镛同样的问题,年龄大了之后就写不动小说了,那这个协会也算一个很不错的后期职业了。

  金镛则道:“我也可以,不过我有明报,在这个协会就只能做个兼职,我就当个副会长吧,熊生来当会长,如何?”

  “可以,内部职位你们自己安排。”杨文东对此也不干涉;

  跟古龙不一样,人家金镛可是有正经事业的,怎么可能来自己这边参与太多时间;更不要说未来金镛还会加入政界,那估计就更忙了;

  倒是古龙,是真的很适合这个位置。

  金镛笑道:‘那就好。’

  杨文东接着说道:“另外,我们这个协会,名字是中华,而不是香港,所以不仅仅是香港人写的小说,外面湾湾、东南亚华人,甚至以后内地有华人投稿,我们也都需要接受,

  总之一切看质量,写的好,那就算人在美国,也可以,只要是以中文写的武侠小说,就行,甚至非武侠的,偶尔也可以接受一点。”

  其实未来的内地,人群数量足够,哪怕平均文化水平低,但只要有外汇收入,在80年代的环境下,肯定也会有很多文学大师的;

  如果能够吸纳这些人,那至少互联网时代之前,中华文明的武侠文化必然会的很好;

  这也算是杨文东的终极目的了:促进武侠文化的发展。

  金镛想了想道:“内地?以后有可能吗?”

  杨文东笑道:“一切都有可能,如今内地与西方交好,与香港的各种贸易也越来越多,我想未来在各方面必然更加开放的;

  不过短时间之内,也不需要考虑那么多,先将香港内部做好就行了。”

  改开其实也就6年了,甚至改开之前,香港与内地的接触就已经很多,包括广交会,国内也是非常欢迎香港以及海外公司来参加的,因为国内也需要外汇;

  特别是明年,内地将会大规模采购大型工业设备,虽然这些大采购,香港资本是插不上手的,但却也是一种象征。

  金镛点点头道:“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也挺好的,内地很多文化人,在各方面还是很强的。”

  “当然,我也希望能够与这些人合作共赢啊。”杨文东也说道。

  内地改开之后,非常重视理科,这也正常,毕竟科技工业的发展就是需要数理化。

  这也导致了文科一定程度的被没落,这种事杨文东自然干涉不了,不过只要香港的娱乐产业够发达,那或许也能够帮助一些文学方面有成就的人;

  当然,如今也只限于跟娱乐有关系的,太过于有哲学的,那就没办法了。

  PS:求月票

第674章 饮料塑料瓶的诞生

  【中华武侠协会】的成立,也算正式确定下来;

  第二天,杨文东立刻安排郑志杰在港岛区域找一块合适的办公室,不需要位置很好,但建筑面积要够大,最好还可以将部分办公室转化成教室。

  这对于拥有大量物业的长兴地产来说自然是小事情,就算没有,直接用一块地皮自己建也行;

  古龙也正式成为【中华武侠协会】,金镛作为兼职担任副会长,这件事,也自然被明报、东方日报公告出来,甚至等未来协会办公地址入驻之后,还会安排TVB进去拍摄上电视;

  这个目的自然就是为了广而告之,从而让全港有想法的年轻人行动起来,毕竟,光是报纸上所说的一些基本收入保障就比一般工资高了.当然,前提是文笔与故事,能够达到一定的要求,不可能什么人随便写一点,就行的;

  不过也有反作用,一大堆觉得自己有天赋的人,写了两千字,然后寄给了协会,这可也让古龙立马忙的飞起,最终实在是来不及看,找长兴传媒的报社,借了几个人过去,每天进行着小说筛选;

  文笔这个东西,是真的看天赋的,别说现在需要等报纸的连载小说,就算是前世门槛很低的网文,有些人写出来的看两句话就知道不行,直接KO,想签约都能够难住9成以上的人。

  但也不是一点成果都没有,几千份来信,也让古龙发现了几个勉强写的还行的人,于是回信让他们亲自来见面聊聊.

  具体怎么样,杨文东也就不过问了,他其实也不懂武侠小说,只需要等以后,有机会看到多少本精彩出成绩的小说,就知道自己投资的成果了;

  至于费用,开始一百万港元,就足够武侠协会使用一段时间了,这点钱,对于杨文东来说,完全就是九牛一毛,再贵几倍,但只要出一部精彩小说就能回本;

  这也是因为长兴集团有着强大的版权开拓能力,只要有好故事,再做到广而告之,便可以从中盈利,不像以前的模式,那是真的很浪费了一些人才。

  时间到了十月底,长兴实业那边传来了一个好消息,杨文东得知后,立刻赶往了观塘的工业园区。

  魏泽涛也是很兴奋的拿着一个瓶子,对着老板道:“杨生,这就是我们做出来的塑料瓶,已经确定,这种材料经过高温生产之后,基本上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后续清洗过程的成本也不高,再经过清洗之后,灌装后的饮料,内部化学成分,达到了欧美的食品标准等级。”

  “这种材料经过欧美认证了吗?”杨文东接过瓶子后,问道;

  其实瓶子的形状并不重要,核心就是材质,因为一般的塑料在高温之后都会产生一些化学物质,但正常的塑料制品,都是手拿的,要求不高;

  即使有些会放入一点食物,但也都是固态食物,不会有什么化学反应,可放饮料或者水就不一样了,液体本身就非常容易触发化学反应,地球上的生命都是在液态水中诞生的;

  因此,早期的饮料瓶,都是玻璃的,因为玻璃那是真的性能稳定,放硫酸都没问题;

  可玻璃太重易碎这些缺点太明显了,加上自己知道未来,所以花费大量资金去研究材料,原本多年下来没什么成果,他也是能够接受的,毕竟参与这种纯技术研究,也不是穿越者公司擅长的,正常科技研发有失败也是常态;

  但没想到,几年下来,居然成功了,这可算是意外之喜了。

  魏泽涛回道:“这还没有,我们也是刚刚研究出来,并做了各种内部测试与试验,后续还需要送到欧美多个国家去做认证,经过当地政府的许可之后,我们才能出口这样的饮料。”

  “欧美的这种部门不太好相处的。”杨文东想了想道:“联系一下周浩然,让他告知百事公司这件事,以百事公司如今在与可口可乐的竞争状态,如果有这种塑料瓶,那绝对会非常有利。”

  70年代,全球饮料市场,百事可乐对可口可乐发起了总攻击,在全美以及全球疯狂的打广告,并且邀请各种不同明星来代言,甚至李晓龙也被邀请过,只不过因为红牛的原因,同为饮料行业,他不能代言两种,最终才放弃;

  如今市场的主流还是玻璃瓶饮料,易拉罐的也不是很多,虽然易拉罐看起来也比玻璃好,但很多人还是喜欢购买能够看的见的饮料,或者说是一种消费习惯,想改也是很难的;

  不过如果换成同样形状的塑料瓶,也是透明的,还更轻更便宜,那消费者接受起来,也就简单多了。

首节上一节490/5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