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也有可能是受自己的影响,毕竟长兴集团的存在,实打实的使得香港的就业情况增加数万人,即使是经济危机,这么多稳定的收入群体,占比超过1%人口总数,也让香港的经济变的更加稳定。
郑志杰回道:“是的,据说港府内部反对声也挺大的,麦理浩强行推动的,不过也因为阻力大,所以目前也只是一个计划,我估计还是要等经济好转之后,才会成立。”
杨文东笑道:“那估计也差不多了,恒生指数都快170了,也应该差不多了,再跌下去,可能性也不太大了。”
受到自己的影响,73年的经济危机提前半年开始,到今天也已经超过一年半了,时间方面与经济指数方面也差不多了。
方先名也同意道:“是啊,我也感觉经济快要开始复苏了,不少人如今对于未来还是很有期望的。”
恒生指数高的时候,那谁都没有什么信心,但如今指数已经低到麻木了,很多人自然相信即将见底;
当经济指数越低的时候,就会有越多的人恢复信心、意图抄底,一旦这个群体数量足够,然后再赋予行动,那大量资金注入,经济就真的复苏了。
杨文东笑道:“我们的抄底也差不多了,那就等着吧,港铁公司那边要关注一点,要先了解第一座地铁的情况,我们也要趁机拿下一些地铁站旁边的优质物业。”
在任何城市,除了商业最发达的中心地带,地铁周边的位置,也是最被资本看好的;
甚至前世很多大城市的租户出租房子,但凡自己的房子离地铁站近一点,那租金价格甚至都是可以翻倍的,这也是交通带来的巨大优势。
郑志杰道:“明白,不过按照目前港府推出的意见书来看,以后香港地铁公司,会独立运营,起始资金就是地铁站周边物业的竞拍,咱们那个时候,也得实打实的竞争了。”
“竞争就竞争吧,咱们也不惧任何人。”杨文东淡笑说道。
香港地铁公司是全球少数可以盈利的,其核心就是物业出售、租赁以及地铁票价格等等,这种模式,让港府摆脱了正常国家地区的每年巨额补贴,但也让香港地铁票价非常昂贵,使得其“地铁”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
不过这种事,也是港府说了算,外人也不好插手,他能做的,也就是顺势而为罢了;
郑志杰又道:“除了港铁公司,廉政公署这段时间,也开始对社会及JC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这导致了最近社会混乱;
从经济层面,对我们的影响不大,可因为太乱,所以也请杨生在香港的时候,也要注意这方面。”
“廉政公署?是会有点混乱的,这个我会注意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廉政公署的成立,其实就是新旧势力的一次博弈,旧势力为了自保,开始拼命反击,纵然最后还是输了,但也造成了香港社会面的一点小乱局;
不过这也算是黎明前的黑暗了,熬过这一段时间,那香港的治安也会获得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为香港转化成新的国际大都市做好准备;
当然,廉政公署也并非那么“公正”,其也是有自己目的的,但无论如何,长久来看,还是有好处的。
方先名接着道:“其他方面就没什么大事了,我这边也已经将大量资金抄底恒生指数中的地产上市公司,如今也就等待经济复苏了。”
“我这边也差不多,我也囤积了不少地皮。”郑志杰也道:“不过最近我们与太古集团的一些合作业务暂时停了下来,因为太古那边,对于资金投入很不积极,似乎在观望。”
“太古?”杨文东想了想,问道:“以前太古码头所在的位置,太古集团有开发的打算吗?”
香港历史上有三大传统码头,分别是九龙仓、太古以及黄埔集团控制,这三个码头在货柜码头出现之后,分别被开发成了海港城、太古城以及黄埔花园;
这其中前者是香港最大的收租机构,后两者虽然被开发成了住宅,没有了长期收益,但当时也都是给背后公司获得了巨额的收益;
如今自己有了海港城,黄埔码头目前还属于和黄,暂时没办法,只剩下一个太古城了。
郑志杰摇头道:“没有,那块地如今一直空在那,位置也很好,不开发实在是太可惜了。”
杨文东道:“这样,约一下约翰施怀雅,就说我请他喝茶。”
“好的,杨生。”郑志杰立刻答应道。
第三天,香港四季酒店:
“杨生,你好。”太古家族的掌门人约翰施怀雅见到杨文东后,立刻笑着握手说道。
杨文东也同样握手道:“施怀雅先生,你好,请坐。”
二人坐下后,稍微寒暄一会,便直入主题,杨文东问道:“施怀雅先生如何看未来的香港经济趋势?”
“我对香港的经济自然充满了信心,现在的情况,不过是正常的波动罢了。”约翰施怀雅笑了笑,也问道:“杨生收购九龙仓,必然对香港的未来也是一样看法了,不知道这次约我出来,是为了何事?”
杨文东道:“我是想着能够与太古集团,能够在地产方面进行更多的合作。”
“怎么样的合作法?”约翰施怀雅反问道。
杨文东直接道:“我想买下太古港口的地皮,价格方面,好商量。”
“杨生,这块地可是非卖之物啊。”约翰施怀雅拒绝道:“其他地皮都有商量的余地,但这一块是万万不行的。”
杨文东道:“那我们就合作开发,如何?太古集团有地,我这边有专业的开发团队,你我联手,快速将这块地开发出来后,套现成现金,这样对太古集团也是一件好事吧?听说石油危机对于太古集团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刚刚想购买,那自然是狮子大开口,他也知道太古集团是不会出售手中这么一块优质地皮的,任何人都不会,除非是67年那种情况,有些人想要离开香港,那才有机会;
可太古集团虽然是英资洋行,却是对香港未来最有信心的,其核心产业也主要依赖香港,断然不可能离开的;
“合作开发?”约翰施怀雅有些犹豫了,问道:“杨生觉得这次经济危机很快就要过去了?”
杨文东摇摇头道:“这个我没有把握,但我想时间方面应该差不多了,等经济复苏,地产必然也会一样,我们现在早点开发,等到那个时候正好可以出售楼花,时间方面绝对完美。”
“这我需要考虑一下,也需要内部商讨。”约翰施怀雅自然不会立刻答应。
杨文东笑道:“这是当然,只是这样的大型合作,也是需要很长时间准备的,所以还请尽快快一点,无论行还是不行。”
其实原先历史上,太古城的项目,太古集团因为本身开发能力不足而找了一个华资公司合作,结果最终因为利益太大,太古想要反悔,可为时已晚,还是付出了一亿多代价才成功;
这也是英资地产公司的通病,一点地产开发能力都没有,最终只能让华资占了便宜。
.
,.
PS:求月票
第735章 步履维艰的和黄
涉及到一块地皮面积超过170万尺的港岛地皮合作,双方自然不可能很快就能决定下来;
太古那边也是希望能够与华资合作,共同开发这一块地皮,将资金给套现出来,这样一来无论是投入外地还是已经因为石油危机而亏损严重的国泰航空,都会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双方也不是傻子,这里面涉及到的利益太多了,甚至太古集团内部可能也还会有争执,所以短时间内,能够达成快速合作协议的可能性也不大;甚至太古也有可能在等待经济危机过去,一旦房价开始回升,那手握地皮的他们自然会在合作中更有话语权了。
杨文东也知晓这个情况,他也不急,反正即使经济危机过去,房价也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曾经的高峰的,还有着足够的开发时间;
即使太古集团不与自己合作,也没关系,少赚一点而已,其他地方的各种地皮,一样可以从中获利;
75年-82年的房价涨幅,虽然比不上85-97年,但幅度也是非常大的,且这些年内,地铁周边物业以及港府推动的新市镇,都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时间很快到了8月,香港的恒生指数,逐步开始上升了;
不少股民跃跃欲试,将手中的资金逐渐的投入大盘,试探一下,结果就是股票并没有下跌,而是缓慢的持续性增长;
这个反馈顿时让那些投入少量资本、或者蓄势待发的人一阵心情激动,于是投入了更多的资金,而更多的资金进入大盘后,整个股市自然也会进一步的上涨,这就又刺激了其他人,形成了新的良性循环;
股市或者楼市,很多时候看的并不是现在,而是未来,当很多人对未来有信心的时候,那今天的成绩怎么样,并不重要,如同前世的互联网企业一般,大家看重的是未来,所以今年亏成狗、但只要有市场份额,那就不是问题。
于是乎,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股市,恒生指数在8日突破了180,13日更是直接突破了200,;
当心理界限被突破的时候,全体股民心中一片欢呼,所有人都能赚到钱了,大家能不开心吗?
各家报纸甚至TVB电视台,也开始花费大量资源来报道这件事,对于香港人来说,股市楼市可以说是永恒的话题,这个热度之大,甚至还要超过其他各种新闻综合起来的总和。
毕竟,任何时代,赚钱就是最重要的。
康乐大厦,顶楼办公室:
杨文东放下报纸,舒缓的松了口气,笑道:“恒生指数终于开始回升了,这经济,总算是拨开日月见乾坤了。”
方先名也是笑道:“恒生指数现在开始回升,我们这两年收购的股票,很快也就能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了。”
“这些股票暂时都长期持有,不需要有什么动作,也不用在意涨了多少。”杨文东摆摆手说道;
经济危机自然就是抄底的最佳时机,67年那会房价脚踝斩,因此他抄底了很多房子,而去年与今年的危机,房价下跌其实也就腰斩水平,但股市跌的非常离谱,所以抄底股市是最合适的,特别是地产上市公司的股票;
如今经济开始回升,未来六七年内,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所以自然会长期持有,等到了81年前后,除了一些未来顶级公司的股票,再套现其他杂牌股票即可,这样也才能利益最大化。
“是,杨生。”方先名答应后,又道:“各家股票我们都买了不少,不过现在和黄的股票仍然在下跌,祁德尊似乎有些扛不住了,我们需不需要这个时候下手?”
“嗯,那就开始吧,逐步收购和黄的股票,也可以直接联系和黄的一些股东,不过暂时先保密我们的身份。”杨文东点头同意道;
和黄的股票与经济危机的其他股票还是不一样的,因为底蕴雄厚,所以即使在危机之中,和黄本身还是能够正常运营的;
甚至即使亏损了,祁德尊为了保股价,还特意正常的发放分红,就是为了保住抵押物,从而避免被银行催债;
可根基再雄厚,两年时间折腾下来,各方面的资源也快见底了。
“好的,没问题。”方先名又道:“如今和黄的股票不被市场喜欢,很多人都想着抛售,我们想要收购一定程度的股票并不难,但如果收购的太多了,那还是会引起市场一些人的警觉的。”
杨文东淡笑道:“先不急着收购几十个点,维持二十个左右就行,我们这次收购和黄,跟之前九龙仓可不一样,不需要足够股份的;
甚至,我会让无数股东股民,求着让我接手和黄,也只有这样,那我们获得整个公司的成本才是最低的。”
原先历史上,和记公司的股东很多都叫嚣着让公司倒闭清盘,然后大家分一点离开,要不是因为债务太重外加汇丰的坚持,这件事说不定还真的有可能发生了;
没有人知晓未来,在当时和记负债20亿的背景下,谁也不敢保证未来的和记还能够起死回生。
即使是汇丰,当年也是承担了巨大的债务压力,才拿下和记,因为不救,那汇丰自己也会吃不了兜着走。
现在在自己早年的推动下,和黄的债务规模更大,整个香港,估计除了自己,也没人能够救下和黄了。
“哈哈,那这样的话,可就最好不过了。”方先名也明白老板的意思。
恒生指数的回升,也让香港很多人对未来有了一点期望;
月底,港府趁机举行了新的拍卖会,一共竞拍了9块地皮,总成交价高达8000万港元,不算很多但也不算很少,显然,地产市场还没有恢复信心,或者说,地产市场信心的恢复,是需要更长时间的;
受此影响,一些地产上市公司的股价又有所下跌,恒指也被降了8个点,差一点引起恐慌。
而香港的地产上市公司之中,受到影响最严重的,自然就是和黄了,地价没有回升,这让和黄的债务抵押压力成倍的增长。
“主席,刚刚东亚银行打了电话过来,希望我们这边能够增加部分抵押物,以保证金融安全。”一名年轻的金发女助理进来后说道。
祁德尊嘴里叼着雪茄,听完后眉头紧皱,叹息说道:“真的是会落井下石啊,如今香港经济有所好转,他们这些银行却不肯再多给我一点时间。”
女助理安静的站着,没有说话,她也清楚目前公司的情况,债务太重了,曾经的早期,祁德尊是以银行股票作为抵押获得了很多资金,但股价大跌之后,抵押物没了,银行自然不乐意了;
开始的时候,整个和黄拆东墙补西墙,勉勉强强还是能够维持正常的还贷,加上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银行那边也就暂时稳住了;可时间太久了之后,和黄的正常运营也扛不住危机的影响,财务状况恶化,支付能力不足,那银行就更急着催要债务或者要求增加抵押了;
毕竟,你不可能指望银行真的进行雪中送炭。
过了会,祁德尊道:“海外银行团那边的进展怎么样了?他们能够额外放一笔贷款给我们吗?”
美女助理回道:“主席,没有成功,日本樱花银行拒绝了贷款,认为风险太高,东南亚那边有两家银行倒是愿意合作,但提出的抵押物及贷款利率要求都非常高,我们答应不了。”
“贷款利息高一点能够接受,都好谈,抵押物的话,看看能不能再少一点。”祁德尊脸色难看的回道;
问题就在于和黄没有足够有价值的抵押物了,否则随便什么银行都能贷到款的。
“好的,主席。”助理答应后,又道:“只是这样一来,我们的负债会变得更重,未来风险更大。”
“以后的风险以后再说吧,现在就是要熬到经济复苏,只要地产价格大幅度回升,我们就能成功熬过去了。”祁德尊叹息说道。
作为纵横香港数十年的商场老手,他自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眼下就是在赌时间,只要拖到地价回升,那一切就翻盘了,否则就是满盘皆输。
助理回道:“好的,我这就去办,只是还有一个问题,不少子公司的资金,都快发不出工资了,靠着这点贷款也是不够的。”
“工资?”祁德尊顿时一阵头疼,要是工资都发不出来,那绝对会引发前所未有的大崩盘;
银行欠款什么的还能商量,可工资是上班人的底线,发不出来没人干活,那整个业务就完蛋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之前拆东墙补西墙动用了很多子公司的账户,这些都是上市公司,按理说这样做也是违法的,虽然真的闹上法院也未必有事,可这种时候,多此一举那就是平白给自己添麻烦。
思考了好一会,没什么方法的祁德尊叹气道:“安妮,替我约一下杨文东吧,也很久没与他商量一下和黄的发展了。”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