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417节

  你可能很长时间没来厂里,不知道,不了解,现在剧团里头,演员们,甭管是谁,成名的,没成名的,拿过百花的,没拿过百花的.哪怕是刘小庆,都得四处走穴。

  咱们文学部呢,就更困难了,如何为厂里做贡献,这是个大难题。

  不过《电影创作》倒是给咱们文学部争了把光,《电影创作》拉来的那些广告费,基本能把咱们文学部支出的窟窿给填上。

  最近厂里又有个大动作.”

  罗承翰说到这儿,喝一口水,“前两年拍《骆驼祥子》,厂里盖了一条街,胡厂长上任以后,督促厂里筹备拍《红楼》,谢导,谢铁骊导演挑大梁,准备再建一条街。”

  “.”

  江弦当然知道这个《红楼》。

  北影厂电影版89年的《红楼梦》。

  几乎和央视的《红楼梦》同时筹备,规格极高,几乎动用了北影厂的所有女演员,比1987电视版还高一个档次,比2010电视版高N个档次,比2024的电影版高出一个银河系。

  赵丽蓉演刘姥姥。

  林默予演贾母。

  这俩角色,绝对是公认的成功,创造的这两个角色。

  空前绝后,无人可及。

  还有刘小庆版的王熙凤,提到王熙凤时很少有人会想到刘小庆,不过不可否认,刘小庆的演技绝对比青涩的邓婕高超。

  不过因为电视版普及度更高,所以很少有人在提到王熙凤时,会想到刘小庆。

  但也有被诟病的地方。

  像是女扮男妆的贾宝玉,这是最被诟病的,也是被骂的最狠的。

  结果是,这部89版的电影《红楼梦》,一经拍出,便犹如石沉大海,没掀起丝毫风浪。

  可以说是中国大陆“最长”的电影,全长735分钟,一共六部八集。

  也可能也是中国“最悲壮”的电影。

  甚至是全球电影界的“最悲壮”。

  “呃,厂里还有那么多老职工的房子没解决掉,这又建一条街?恐怕不利于厂里面团结。”江弦好心提醒说。

  “哎,不能目光短浅。”

  罗承翰拍了拍江弦的肩膀,“要把眼光放长远,《骆驼祥子》获得了多大的成功?《红楼梦》要是拍出来,能给厂里带来多大的名誉?这一点你还年轻,可能想不明白。”

  “.”

  罗承翰这么说,江弦也没话好说了。

  劝一句那是他好心。

  要是非拦着这帮人不让他们拍,那北影厂可能还要说他是厂里改开路上的拦路虎、挡路石。

  “江弦,要盖这条街,咱们厂里方方面面都得用钱,我最近谈了几个广告,下一期的《电影创作》就准备给人家印,你看看这几家企业。”

  “广告?”

  

  江弦皱起眉头。

  之前《电影创作》这边,江怀延几乎全盘交给了他,所以江弦说什么基本就是什么,江怀延也从不插手,所以《电影创作》一直都是按照他的想法运转的。

  不过如今罗承翰一来,情况好像发生了个变化。

  江弦接过罗承翰的方案看了一眼。

  “罗主任,这不行吧?”

  罗承翰这哪是几个广告?

  而且这价格。

  说贱卖都不为过。

  江弦当初和张洁世的风雨衣谈广告,谈下来,每次4千元,彩页位置,为表诚意,承诺给风雨衣做通栏不做豆腐块。

  通栏就是和一个整版宽度相同、但是面积不到半个版的排版方式。

  看起来非常利落、大方、醒目。

  结果罗承翰谈的呢?全做通栏,而且价格,基本都在每次四五千。

  如今的《电影创作》,哪还是当年那个《电影创作》。

  四五千的价格,说是糟践这本杂志都不为过。

  而且,这些个广告贴上去,这到底是电影杂志?还是广告杂志?

  江弦顿时犯了后世刷网页、刷手机被一脸广告糊脸的PTSD。

  还有什么开屏摇一摇打开app。

  丧心病狂!

  “罗主任,我不同意这么搞,也不能这么搞,这是自毁根基。”

  “我知道,我理解。”

  罗承翰抬起手往下虚按一下,“杂志是你一手干起来的,你有感情,我都明白,但是你要知道,《电影创作》是北影厂的电影创作”

  “你什么意思?”

  江弦一听这话,顿时觉得非常不舒服了,“你的意思是我江弦把《电影创作》变成了我江弦的一言堂?”

  “呵呵。”

  罗承翰轻笑着摆摆手,“老江,我不是这个意思,你过度理解了,但是有些时候,我觉得我们做工作,还是应该服从组织安排,下级听从上级,你说呢?”

  “.”

  江弦听不下去了。

  有些人是干事儿的,有些人是当官儿的,罗承翰明显属于后者。

  “这事儿胡启明厂长知道么?”江弦语气淡然。

  “什么事儿?”

  “广告的事儿啊。”

  “害,这么小一件事儿,又何必通知厂长?咱们文学部自己商议解决不就行了。”

  “为什么不说?”

  江弦忽然发问,“怎么?你罗承翰要把文学部变成你的一言堂?”

  “这是什么话?”罗承翰瞪圆了眼。

  “呵,我没啥意思。”

  江弦笑了笑,扭头出了办公室,梁晓声在后面叼着根烟跟着。

  “怎么样啊?”

  “江主任?”

  “你去哪儿啊?”

  江弦默不作声,一路往熟悉的厂长办公室去。

  敲了三下,门被打开,江弦见着胡启明,这会儿穿一件儿黑色运动服。

  “胡厂长,锻炼呢?”

  “练功。”

  胡启明擦了擦汗,他钻研气功已久,深得其中奥义,还常用气功给人看病。

  “江弦同志,听说你去美国了,什么时候从美国回来的?”

  “前不久。”

  江弦寒暄几句,便把文学部的事情讲了出来。

  “《电影创作》成立已久,一直归属在文学部里面,我觉得这是不恰当的,像是《十月》,成立最初是在京城出版社文艺编辑室,现在已经基本脱离出来,我觉得《电影创作》也到了这样一个阶段。”

  “.”

  胡启明静静听完江弦的话,又运了一遍功法。

  “这件事儿,我看还是不能草率决定,毕竟我们是电影厂,不是出版社,情形不同。”

  “那胡厂长,我就要您一句话吧,《电影创作》今后能不能不受文学部的干涉?”

  “这怎么行?”

  胡启明皱了皱眉,“既然是文学部的单位,又没脱离出去,你说的这像是什么话?我知道,你可能和老罗不熟悉,交接工作发生了矛盾,两个人可以慢慢谈、慢慢解决嘛,老罗他做这些,不也是为了厂里,为了那条街?”

  “再说了,《电影创作》就算办的再大,总归是咱们北影厂的一个附属,既然能为厂里盈利,我觉得就不能错过这个时机,时代总归是不同了”

  胡启明一通苦口婆心。

  江弦挠挠头。

  得。

  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既然如此。”

  江弦叹一口气,站起身道:

  “看来我和北影厂缘分已尽了。”

  “什么?”

  胡启明看他一眼,“江弦,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胡厂长,我回头再递交辞呈。”江弦说。

  他是真无所谓。

  当初是王洋和江怀延求着他来主持《电影创作》的。

  如今既然这杂志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按照他预想的发展。

  那这北影厂,不待也罢。

首节上一节417/417返回目录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