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艺书还用拍励志片?
到时候他直接拍一个自己的自传电影,上映前跟大鼻一样,说这是自己最后一部电影,而且是实打实的退隐,搞不好全球票房都能突破十几亿美元。
名头响亮就是好啊!
李艺书见过太多拿自己名气来当钱花的导演跟演员了,自己现在这三金大满贯的名气最少能撑到2014年,再之后就是资金流量明星的天下了。
不过想来那会儿,李艺书也早已成为了国内影视行业最大的资本。
看样子自己回头得跟佳能集团再谈谈了,之前说好的电影赞助费可得往上继续涨一涨。
一两百万美元,就想冠名三金大满贯导演的电影,也忒便宜了点吧?
至于欧洲片商们拿出1500万美元买下整个欧洲的全版权是赚还是亏,李艺书想来肯定是不亏的,不然人家也不会干这赔本的买卖。
到时候先上映《中央车站》捞一波票房,再出录像带,等过一个月就直接发行一个三金大满贯导演合集录像带收藏版,欧洲几十个国家,几亿人口,回本肯定不是问题,赚钱就更轻松了。
只可惜李艺书的发行渠道还只局限在亚洲部分地区,但凡有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的能力,那他也不会白白便宜了这些欧洲片商们。
欧洲版权算是敲定了,后续就是北美的版权,这方面的版权并没有拿到自家的公司,而是转手以8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哈维韦恩斯坦。
这个价格其实是偏高了的,去年《霸王别姬》在北美扣掉当初给徐砜的版权费,总共才为李艺书赚了不到300万美元。
这还是运作了一年的带来的效益,但现在哈维成立的米拉麦克斯独立电影公司已经被迪士尼入股,财大气粗不在乎这点钱的同时,也是为了能够借此机会跟李艺书交好,这样以后拍电影也能想着他哈维了。
花了两天的时间,把除了亚洲以外的版权全卖出去后,总共拿到3000万美元左右,这可比去年《霸王别姬》的版权值钱多了。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李艺书不是去年的双金大导演,而是三金大满贯导演了,含金量得到了提升,这版权费自然得涨一涨的。
“李导,我算是明白为什么徐总喜欢跟你合作了,这也太赚钱了!”
“这次只是运气好,拿到了金熊奖,不然可赚不到这么多钱。”
“哈哈,赚不了这么多,那肯定也是赚,往后李导要是再想拉人投资,可一定要记得我们年代电影公司啊。”
邱福生现在嘴巴都要笑歪了,当初投资《中央车站》,总共花了差不多500万美元,如果只是单论拍片成本,肯定是没有这么高的,都是在内地拍的,能花多少钱?
但是李艺书把济南老火车站也算在了成本内,所以才有了500万美元这样高昂的制片费。
邱福生自己也清楚这钱肯定是多出不少的,但他花的是心甘情愿,李艺书对外报价,光导演片酬都是千万美元起步,还不算上票房分成。
他投资五百万美元就能分到四成的收益,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现在看来,何止是稳赚不赔,简直是赚大发了。
不算亚洲版权都能有3000万美元,再算上亚洲版权,少说得再加1-2000万,那可就是4-5000万美元。
扣掉税收,自己落四成,那最少也能有一千万美元以上。
瞧着兴高采烈的邱福生,李艺书笑而不语,钱肯定是赚不完的,邱福生在宝岛的能耐很大,黑白两道都是能说得上话,带他发财自己以后的电影才能在宝岛顺利上映。
影视行业本身就充满了各种龌龊事,内地还算好点,铁拳打了几十年了,但港台可就不行了,这会儿正是猖獗的时候,这几年他的电影在宝岛也算是一帆风顺,没出大规模偷票房的问题,全都是邱福生在背后运作帮衬。
所以带邱福生捞一笔钱,也算是对得起他了,同时也算是还了对方当初在威尼斯电影节的人情。
二月底。
李艺书坐飞机从柏林返回了内地。
刚回来没多久,他就被韩三坪给带去了电影局,这次《时代》周刊的报道,对李艺书是好事,对内地来说也是好事,因为中出了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届的名人。
这对国内积极拥抱世界,产品走向世界是一个莫大的好处。
电影局的会议室内来了不少领导,不光有电影部门的领导,还有广电部门跟宣传口的。
一开始李艺书只以为是来讨论“他”的,但是听着听着就感觉不太对劲了,这貌似是讨论进口片的事。
只是现场就他一个导演,其他的都是领导啊,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这个级别吗?
李艺书瞥了眼身边的韩三坪,见他也是一脸迷茫的样子,就知道估计韩三坪也不太清楚这次会议的具体内容。
“李艺书导演,你对引进外国电影的事有什么看法?”
突然,一名不认识的领导开口询问起了现场唯一的导演。
“这个……我只是一个导演……”
“没事,就是让以导演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那名领导笑呵呵道:“你是在国外出过成绩的导演,美国的时代周刊更是评选你为亚洲电影教父,相信你对进口片的事肯定有不一样的看法。”
“这…好吧。”
知道躲不过去了,李艺书站起身来:“在进口海外电影这一块,各位领导肯定是顾全大局的,我就单纯以我导演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说的不好的地方还请见谅。”
见周围人都是微微点头,他才说道:“引进海外电影,准确的说引进美国电影,前期肯定是会打击到我们国产电影的……这两年内地观影人次的下滑,全年总票房的锐减,除了电视机的逐渐普及外,最主要的还是内地制片厂的电影大都是剧情片,在观影效果上比不了香江电影……”
李艺书把他自己对十部进口电影正式开始后的内地电影市场做了一个预测……
呃,也不能说是预测吧。
毕竟李艺书是亲眼见过1990-2000年,这十年的时间里,内地全年票房断崖式下跌的过程。
与此同时好莱坞大片自引进国内后,几乎统治了国内电影票房榜数年之久,一度打的内地相关部门不得不出台国产保护月来保护国产电影在票房上的稳定。
但保护月也没用,真正破局还得是2008年以后。
特别是在2013年,国内电影开始大面积的开花,同时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兴起,电影票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互联网大厂们的补贴,从几十块降低到了29.9元,19.9元,乃至9.9元。
一杯奶茶的钱就能看一部新上映的电影,很多过去几乎从没去过电影院的人,也都乐得花点小钱去电影院贡献票房。
这才有了后来十几亿,几十亿,乃至最高50多亿的电影。
至此观影市场彻底被带动,哪怕后来票价上涨,大部分年轻人,也都愿意花点钱去电影院看电影。
可现在距离那个时候,真的太遥远了,还有20年的时间。
当然,谈论这些都有点早,李艺书说的主要还是此时引进外国电影对国内的利与弊。
李艺书想了想,做了一个总结:“弊端很大,我有预感,未来几年国内票房最高的必然是外国电影,如果好莱坞再出一部《侏罗纪公园》这样的大片,恐怕会瞬间席卷全国票房……有利之处,或许就是加快推动中电影工业化的进程……”
那名领导很满意李艺书的这番话,看向周围道:“嗯!李艺书导演说的很好,分析的很全面,也说出了我们不曾看到的一些点。”
“引进外国电影肯定是有利也有弊的,弊端很大,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还是有利于我们国产电影崛起的,商务部那边的压力很大,不出意外六月份之前,进口协议就得敲定,最迟年底之前就会有第一部进口片在国内上映,这段时间大家都多关注关注。”
年底进口片就要在国内上映了,这回真的是狼来了啊!
不过好在李艺书现在也是持枪猎人,狼来了,多少也能打几头吃,不至于像上一世内地电影市场被群狼肆虐。
249.第248章 259【发布会:国产电影巅峰之作】
249.
会后。
李艺书跟韩三坪再次见到了那位张局长。
有过一次打交道,这回李艺书也相对随意了不少,直接开口道明了找对方的目的,那就是借着这次进口大片的份额,跟时代华纳好好谈一谈派人去他们那学习电影工业化的事。
电影工业在李艺书重生之前的时代,早已见怪不怪了,《流浪地球》系列,真的可以说是国产电影工业的巅峰之作。
当然其他的电影也不是不好,但一部科幻大片,是最能够体现出电影工业基础的,《流浪地球》从特效到服化道的制作,都堪称国产之光,真的不是《满江红》跟《热辣滚烫》能比拟的。
“你怎么肯定时代华纳是拿你来当投名状?”
张局长惊讶的看向李艺书,之前他们也讨论过,时代周刊如此大规模的报道李艺书,十之八九是奔着国内传媒市场来的。
只是没想到李艺书这个年轻人居然没有被名利冲昏头,反而还能如此冷静的分析,实在是难能可贵,难怪年纪轻轻就能获得欧洲电影节的三金大满贯。
李艺书道:“张局,我自己什么能力自己清楚,这次能拿奖也是运气释然,柏林电影节今年的评委团中,有一名香江那边的电影制片人徐砜,她跟我之前合作过几部电影,关系还算不错……”
“诶,你可不能妄自菲薄自己!”
张局打断道:“就算有这层关系在,那其他的评委总不能跟关系也不错吧?你能拿金熊奖,这是你的本事。”
“是,能力固然是一方面,但时代周刊的报道就有点过分夸张了,亚洲电影教父实在是愧不敢当。”
李艺书笑了笑:“正好我去年来局里参加过电影座谈会,知道今年我们就要开始引进外国电影,所以我就猜测时代华纳是不是想把我当投名状,向电影局跟相关部门示好,好让他们时代华纳的电影能够被引进到国内放映。
“其实你的这个猜测,我跟电影局的领导们沟通了一下,觉得可能性很大,本来我们还在讨论该首先引进哪部电影呢,现在时代华纳来这一出,苗头直指今年的进口电影份额啊。”
张局想了想,开口道:“你说的派人去时代华纳学习电影工业,这是好事情,我也看过一些外国电影,在大片方面我们也的确是多有不如的,派人去学习他们的先进电影技术我个人是支持,不过还是得跟上面商量一下。”
引进电影这件事,本身就不是电影局能管的,不过他们多少也是有点话语权,这次进口片协议确定六月份公布,年底之前推动首部外国电影在中上映这件事,本身是已经谈好利益的。
李艺书提出派人去时代华纳学习,从而将首部进口电影的份额给时代华纳,这件事张局还真没资格答应。
不过这是好事情,相信广电跟上面的领导们,也肯定是乐意拿这个本来就要引进一部美国电影的门票,再收回一点利息的。
“张局,到时候要是敲定下来,我能不能安排几个人去好莱坞那边学习?”
“没问题,如果这事敲定下来了,我会帮你要几个名额的。”
“多谢张局!”
李艺书心里一喜,他其实是不缺派人学习好莱坞电影工业机会,但是时代华纳作为好莱坞六大之一,本身拥有的电影工业基础不是一般公司能够比的。
别看李艺书跟哥伦比亚影业的关系还不错,可那也只是跟森岛久雄的私交,而且多派点自己人去学,怎么着也能多培养几个人才不是。
张局长抬头问道:“对了,你们《三国赤壁》准备的怎么样了?”
“还在筹备前期工作,剧本已经大致上差不多搞定了。”
韩三坪开口汇报起了《三国赤壁》的筹备工作。
目前剧本方面王福林已经写的差不多了,大致上跟《三国演义》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就是稍微改编了一下。
本身《三国演义》直接改成剧本都是没任何问题的,但就是架不住导演们都喜欢自己二创,整出一个上将邢道荣!
不过也是能理解的,三国小说本身就是家喻户晓,不整点花样出来,怎么提高收视率?
但李艺书对于二创三国演义没什么兴趣,因为他拍的是电影,只要场面足够宏伟大气,战争场面足够史诗磅礴,就已经足够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内了。
谁不知道赤壁之战的获胜者是谁?谁不知道赵云七进七出?
主要还是电影画面呈现出来的效果。
小说实际上比电影更具有想象力,因为小说能够让人幻想出无数天马行空,但电影受限于特效、资金等因素,无法做到实打实的还原。
可一旦还原了,那就是降维打击了。
张局长点点头道:“嗯,好好拍,慢慢拍,既然要拍国产大片,那就得拍出一个样子来,这部电影上面的领导们也是十分关注的。”
投资5亿人民币的国产大片,这毫无疑问是一场挑战,同时也是一份政绩,一旦票房理想,国内外好评如潮,那张局长也能借此机会提拔,上面的人也欢喜对外的文化输出。
李艺书:“放心张局,这部电影我计划两年时间筹备,一年时间拍摄,前后花费三年的时间精心打磨!”
出了领导办公室。
来到了外面的走廊上,韩三坪说道:“艺书,陈恺哥准备3月1号召开发布会。”
“发布会?”
李艺书诧异道:“难道他不等影城建好了?”
陈恺哥的《荆轲刺秦王》也算是大制作了,秦王宫目前在韩三坪的安排之下,也已经跟横店集团敲定。
如今横店那边已经开始征土地,估计五六月份就能够正式动土,到时候陈恺哥的秦王宫跟李艺书的汉铜雀台都会同时开工,预估是在明年十月份之前,连带内部装饰全部搞定。
本身现代科技建古代王宫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又不是建摩天大厦,像这种不高的古代建筑,想要建快一点不要太简单了,深镇那边有三天一层楼的深镇速度,横店那边自然有横店速度的。
韩三坪摇摇头道:“肯定是要等的,这次陈恺哥召开发布会,是为了全国试镜,选出心目中的秦始皇跟荆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