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章廷驾驭下属之法!让李蔡信负责钢铁公司!!
按照章廷的计划,韦彼得离开和记国际,担任第一任造船公司的负责人。
那按照计划新成立的钢铁公司,第一任负责人由谁来担任呢?
章廷想到了一个人。
李察信。
现在李察信依然还是和记国际副董事长,是和记国际三驾马车之一。
但是,在历史上,这个李察信可不简单。
历史上,1979年,李加成购入和记黄埔股分后,于同年10月15日出任和记黄埔执行董事。
经过一年多的持续吸纳,到1980年底,长茳实业持有和记黄埔的股份已超过40%,韦理辞去和记黄埔董事长兼行政总裁职务。
1981年1月1日,李加成正式出任和记黄埔董事局董事长,成为入主英资大行的第一位华人大班。
李加成入主和记黄埔后,他深知要控制这家庞大的公司并非易事,尤其是该公司旗下的货柜码头、船坞、制药及零售业务等,对于作为地产公司的长茳实业来说,相当陌生。
因此,李加成极力安抚和记黄埔的外籍高层管理人员,并委以重任。
在韦理辞职后,即委任其副手李察信出任行政总裁,业务董事夏伯殷及政务董事韦彼得亦继续获得留任,组成和记黄埔新管理层的三驾马车。
李加成还多次在和记黄埔会议上强调和记黄埔的独立性,以稳定军心。
不过,与此同时,李加成亦不忘委派长茳实业的李业广、麦理思出任和记黄埔执行董事,负责筹划该集团的地产业务的发展,实际上为日后全面接管和记黄埔未雨绸缪。
在新管理层的主持下,和记黄埔先后将众多的附属及联营上市公司私有化,包括和记地产、屈臣氏、和宝、安达臣大亚,又将连年亏损的海港工程售出,和记黄埔的业绩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综合纯利从1980年度的4.11亿港元增加到1983年度的11.67亿港元,和记黄埔的市值也从1980年初的38.7亿港元增加到1984年的98.5亿港元,成为香江股市中第三大上市公司,仅次于汇沣银行和恒银行。
不过,在这期间,以行政总裁李察信为首的和记黄埔管理层与李加成的矛盾逐渐尖锐化,这种矛盾其实是韦理时代和记黄埔管理层与大股东汇沣银行的矛盾的延续。
当时,韦理在致力将和记黄埔扭亏为盈的同时,并不甘心长期蛰伏于汇沣旗下。
从1976年到1979年期间,韦理积极推动和记不断进行收购合并,先后收购了均益仓及黄埔船坞两家大型公司,一方面既增加了和记黄埔的土地储备,增强和记黄埔的实力,另一方面又使得大股东汇沣在和记黄埔的持股量下降。
汇沣银行自然明白韦理的野心,遂把手上的和记黄埔股权全部转售予长茳实业,利用长茳实业来控制势力不断膨胀的韦理,而长茳实业亦可分享和记黄埔庞大土地储备发展后的收益。
汇沣此举当然遭到韦理及其在和记黄埔原有势力的反对,眼看努力多年即将到手的成果,白白流到长茳实业手中,韦理抨击汇沣不应把股份售予长茳实业,应按比例售予原先的股东,这反映了和记黄埔管理层不希望外界人士插手和记黄埔行政,种下了长茳实业与和记黄埔管理层分歧的根源。
其后,韦理引退,行政总裁由其副手李察信接替。
虽然表面上暂时解决了双方的矛盾,但和记黄埔高层基本上仍是韦理时代的班底,仍然贯彻韦理时代的宗旨,积极阻止长茳实业插手行政,并全面巩固本身的势力。
李察信早在1927年就已加入和记,其经历了祈德尊、韦理时代以及长茳实业的入主,职位日益提高。
但他与韦理一样,并不甘于只成为决策的执行者,他希望长茳实业与汇沣银行一样,只承担大股东的职责,完全不过问和记黄埔事务。
因此,在出任和记黄埔行政总裁期间,李察信的曝光率相当高,以和记黄埔“当然发言人”的姿态出现。李察信在多次对外公开谈话中,都强调和记黄埔的独立性。
期间,市场曾流传长茳实业会全面收购和记黄埔的消息,李察信被记者问及此事时表示:“我只是一名雇员,并不是东主,对东主的事,是不便讨论。虽然李加成是和记黄埔董事长及大股东,但一直以来,他并未干涉和记黄埔的工作,对我所提出的公司发展的意见,也从未反对。在每两个星期一次的非正式聚会中,李加成先生则不断强调和记黄埔之独立性,及以现行方针继续发展下去。”这番话可说充分反映了李察信内心的想法,他希望和记黄埔能够继续独立下去,按照他个人的抱负和部署,去发展和记黄埔。
李察信等人利用长茳实业取得和记黄埔控制权之后,在贸易、零售、货柜码头等业务仍须依赖原有管理人才这一青黄不接的机会,积极扩张本身的势力。
最明显的例子是设法排挤和记黄埔华籍高级行政人员,阻止这些华籍高级行政人员势力扩张,与长茳实业结成同一阵线。
1983年,和记黄埔多名华籍高级职员被迫离职,一时人心惶惶,部分华籍行政人员与长茳实业方面接触,要求解决问题。
其时,李加成见全面接管的时机尚未成熟,坚持不直接干预和记黄埔行政,只对这些华籍行政人员进行安抚。
1984年,李察信等人与李加成的矛盾表面化,导火线是长茳实业决定和记黄埔派发巨额现金红利。
事缘1983年底,和记黄埔因来自地产的赢利大增,积累了大量现金,双方就这笔巨额现金的安排出现歧见。
根据李察信的意见,和记黄埔作为一家独立公司,要利用这些资金继续扩展,为和记黄埔谋取更大利益,而董事长李加成则倾向于将大部分现金派发给股东,理由是几十亿港元现金如存在银行生息,由于从1984年起实行新税制例,每年可能要征交数千万港元税款。
结果,在大股东长茳实业的坚持下,和记黄埔于1984年 4月派发巨息,每股和记黄埔除这一年度末期息0.42港元之外,还派发特别现金红利4港元整。
为此,和记黄埔该年度派发股息总额达20亿港元。
和记黄埔这次派息,最大得益者自然是长茳实业,长茳实业获得7亿港元的股息。很明显,李加成的这一部署,削弱了和记黄埔管理层的权利,并有利于长茳实业进一步增持和记黄埔股权,一举两得。
这自然引起和记黄埔管理层的不满,他们利用外资基金的不满试图迫使长茳实业接受以股代息的建议,可是外资金却持续抛售和记黄埔股份,终于导致双方的裂痕无法弥补。
此时,李加成已完成接管部署,在此情况下,以李察信为首的三巨头只好全部辞职,长茳实业正式接管和记黄埔管理层。
和记黄埔新管理层除李加成继续出任董事长外,副董事长由麦理因升任,他实际上是长茳实业在和记黄埔的全权代表,财政大权由与李加成关系密切的盛永能掌握,和记黄埔董事总经理则由马世民出任,专责集团的贸易及零售业务的行政管理,权力已比李察信时期减少。至此,李加成已实际控制了和记黄埔。
实际上,章廷很清楚,历史上,沈和汇沣银行趁机强吞和记国际后,沈只是把韦理请来当一位职业经理人。
但是,身在和记国际董事长那个位置,时间一长,任何人都有野心。
包括韦理和和记黄埔的三驾马车,甚至其他白人高管。
在他们看来,和记国际本身就是属于英资白人的,如今,他们又辛辛苦苦把亏损,甚至面临破产倒闭的和记黄埔变成香江最值钱,盈利最好的洋行之一,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野心是不可能的。
除此之外,韦理被聘请回来全权负责和记国际事务,其除了正常的工资福利外,更是可以获得2.5%的盈利纯利。
这意味着什么?
也就是说,只要他能够让和记国际恢复盈利,即使盈利1亿港币的情况下,相当于,他个人可以获得250万港币。
也正是因为在这样的奖励的情况下,韦理带着其他高管,在1977年底,实际上和记黄埔已经开始盈利了。
也就是说,仅仅三年时间而已。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一段时间下来,韦理和李蔡信,夏伯殷,韦彼得,以及其他三驾马车的野心就越来越强,希望能够一直管理和记黄埔,甚至,希望可以吞掉和记黄埔。
而沈和汇沣银行只是把韦理请回来当职业经理人,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会是被职业经理人反吞和记黄埔呢?
所以,沈和汇沣银行看出韦理等人野心,再加上李加成当年在沈身上的投资,沈最终也就把这可以让李加成直上云霄的和记黄埔,差不多如同白送一样送给了李加成。
但是。
现在不一样。
章廷和银河投资公司,已经吞掉和记国际超过70%股份,而韦理原先也在香江置地干了一段时间,他再被章廷调到和记国际。
但是,韦理这个人得野心是否一直都在?
野心肯定也是有的。
而历史上,李加成确实无法驾驭这些白人,更是清楚他们的野心,即使他重用白人,但是,如果不信任的情况下,也会赶跑。
现在章廷要考虑的是,韦理现在已经开始在管理和记国际。
而现在和记国际三驾马车也还是原来那三人。
但是,如果现在把韦彼得调去负责即将成立的造船公司,而李察信调去负责新成立的钢铁公司。
那岂不是韦理和这三驾马车也就很难在一起。
当然,章廷不是不信任韦理。
即使信任,考虑到历史上的可能性,他还是要考虑清楚的。
如果把韦彼得,李察信调走,三驾马车也只剩下夏伯殷。
但是,时机成熟,到时再把夏伯殷调到其他公司,那么很难再像历史上那样了。
章廷作为上位者,也是要清楚这些下属的心思到底在想什么。
正如韦理那样,即使他现在对章廷忠心耿耿,但是,长时间呆在和记国际那么重要的位置,你要说他没有其他想法那是不可能。
只是历史上的时候,李加成一开始掌控到的和记黄埔的股份还是太少,韦理和三驾马车的野心就更强烈。
现在章廷突然问起李察信这个人,韦彼得有些惊讶。
他和李察信相处太久了。
当然,李察信从1927年就开始加入当时的和记洋行,到现在也有47年了,也就是说李察信从还是小伙子开始就加入和记洋行,然后经历了祁德尊时代,到现在韦理时期。
可以说,李察信大部分时间都在和记洋行里面。
“老板,李察信这个人,之前是非常信任祁德尊,和祁德尊关系非常好。当然,他能力是有的,至于为什么他会赞同和记国际投资海外,其实还是因为他也考虑到未来香江的前途问题,还有就是祁德尊本身有那样的想法,他作为和记国际的二把手,自然也就完全支持祁德尊。”
历史上,李察信是在韦理被李加成赶跑后,短暂时期负责和记黄埔全部事务,但是,李加成早已看透对方的野心,在时机成熟也就把对方赶跑了。
“你是说他能力不错?”
“是有能力,毕竟在和记国际做了四十多年。而且,他有些看不起华人。”
这可不是韦彼得乱说的。
历史上,李察信确实是看不起李加成那样的华人,他觉得李加成能够吞掉和记黄埔,纯属是因为在沈弼身上投资获得的。
其实,这也是李加成通过那种方式来获得和记黄埔,让韦理和其他高管都非常不服气。
但是,现在不一样。
章廷是光明正大,真金白银,不仅仅是自己让人买入大量和记国际的股份,还从祁德尊那里买了股份,然后再通过注资获得更多股份的情况下获得。
这种情况下,李察信自然不敢像历史上那样看李加成的眼神看章廷。
除此之外,章廷的实力明显比起历史上同时期的李加成强太多了,可能是百倍,甚至千倍以上。
这种情况下,李察信敢小瞧章廷那不可能?
“还有,李察信大半辈子时间都放在和记国际身上,时间长了,他都把和记国际当成是自己的公司,自然非常排斥其他股东入主。”
这一点上,章廷太清楚了。
像一些普通人,别人把东西借给他用后,时间长,那也会把那东西当成是自己的。
更何况,现在和记国际还是四大洋行之首,对方有那样想法,确实很正常。
“这段时间,他和韦理相处得如何?”
“应该还不错,他非常佩服韦理的能力,觉得韦理管理和记国际也不错。”
韦理刚刚代表章廷入主和记国际后,也就先召集李察信和夏伯殷。
至于韦彼得因为和沈,汇沣银行关系太密切,所以韦理没有找对方。当然,也不是说韦理不信任韦彼得,主要还是韦理也看章廷韦彼得的态度,如果对韦彼得态度不认可,那么到时自然可能把韦彼得调走都有可能。
韦理在得知章廷信任韦彼得后,自然也就会重用对方。
章廷听到这里。
双手背后交叉,在书房转来转去。
章廷知道,就现在白人高管里面,他最信任的当然是劳纳,凯丝,还有麦理思,唐恩等人,韦理,马世民,柯霖等人还是其后。
不过,从现在来看,韦理,马世民,柯霖等人还是做得不错的。
“如果让李察信负责钢铁公司,你觉得如何?”
让李察信负责钢铁公司?
韦彼得真的惊讶。
他原以为老板要在钢铁公司方面投资那么多,要慎重考虑。
没想到,现在老板已经考虑清楚钢铁公司负责人就是李察信。
当然,他并不是很清楚为什么老板要用李察信?
“老板,李察信确实有能力。”
“既然你说李察信能力不错,把他调到新成立的钢铁公司担任第一任负责人,确实不错。”
想到这里,章廷忍不住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