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第468节

  毕竟龙江基地的建设也是林辰华负责的,他对于龙江基地的熟悉程度要远超他人,在重要的场地分配和承载管理上,没拉胯过。

  至于面向那些团队、公司,也基本上不需要他出面,投资方面邱静在负责。

  实在有大客户过来了,他处理不了,再偶尔拉那么一两次邱静的壮丁,也能解决。邱静也不会觉得累。

  完美。

  最出乎许青山预料的,反而是江道华这位已经年近60的长辈了。

  正常来说,就算是对接好了,这么重要的事,江道华这种长辈也得再考虑考虑,许青山甚至在心里都已经预留了几个月半年的时间让江道华完全切割好自己在如此重要的核心国企的工作。

  但江道华却告诉了许青山,什么叫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邱静代表青山资本和江道华对接的第三天。

  江道华就直飞京城,要来京城大学找他这位让他惊为天人的侄女婿,好好地谈一谈从零开始打造大学这件事了。

第363章 获奖!再度获奖!

  江道华辞职的决定,出人意料。

  因为目前路桥集团的总经理即将达到退休年限,集团内其实都已经在暗暗讨论能够上位的副总人选。

  无论是从资历,还是从能力,他都是最有希望成为总经理的候选人前三位。

  可就在这么一个关键的时候,江道华竟然选择了辞职。

  “老江啊,你这突然提出要辞职,是不是我哪里工作做的不到位呀?”

  副总级别的辞职和普通员工的辞职是不一样的,江道华需要在总经理和董事长面前说明原因,而且也需要办理一系列的手续。

  现在他就在总经理的办公室里跟曾总谈心。

  其实就平心而论,曾总是更喜欢技术出身的江道华的,而且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由江道华来接手路桥集团的管理是最有群众基础的。

  比起其他当了领导之后,就和普通员工有了一定距离不同。

  江道华经常走在一线,也经常下基层指导工作,而且他们的这种指导工作和政府领导下基层指导工作不一样,他是真的是要把手再教那些新新进入集团的新员工们和面临棘手问题的老员工们应该怎么去解决实际问题。

  “老领导,不是您的问题,是我自己有别的追求和理想。”

  江道华恭恭敬敬地说道。

  尽管眼前这位老领导再过半年后就要正式退休了,自己也要离开路桥集团,并不需要在意那么多的规矩,可江道华还是坐姿端正、态度恭敬,因为这是一手把他提拔起来的直属至亲老领导。

  “什么情况?”

  曾总有些惊讶。

  “还有什么能比在路桥集团更能实现你的追求和理想呢?我们这个位置难道不是土木建造的最后追求吗?”

  他很是不解。

  “暂时可能还是不太方便透露,但等到能公开的时候,我一定第一时间告诉您。”

  江道华面露难色。

  许青山并没有让他保密,但这种工程的信息量之大,他比谁都清楚,保险起见,就连老领导他也没说。

  “好吧,如果你确实想好了,那我祝你今后一切顺利,有时间来家里喝喝茶。”

  曾总在江道华的辞职申请上签上了自己的意见,以及盖上了公司章。

  这代表着江道华在公司层面上完全走完程序。

  “希望您以后能保重身体。”

  江道华起身,握住了曾总的手,鞠了一躬。

  “加油。”

  曾总没有多言,只是拍了拍江道华的胳膊。

  离开了路桥集团,江道华在背着东西走出大门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看这一栋自己待了将近大半辈子的地方,他还有些留念,可他更清楚在前方有更多值得自己去做的事情。

  在路桥公司集团的大门外,江道华的妻子蓝英正开着车等待江道华。

  “都办好了吗?”

  蓝英关切温和的问话,让一直有些放空的江道华回国神来。

  “嗯,都办好了,机票也买好了,后天就回去京城,刚好恩泰放假回来说要先回京城,我们俩也刚好能去京城逛一逛,到时候和他一起回来。”

  江道华系上安全带,长出一口气。

  “我刚刚看新闻的时候,咱们这位侄女婿又得奖了,而且还不是一次。”

  蓝英启动了车辆,笑着说道。

  她指了指放在车子中间的手机,上面是打开的新闻,示意江道华看一看。

  虽然蓝英一开始也不太理解江道华辞职,但她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他的选择。

  只是在听到了江道华说到了江浣溪的男友是许青山这件事之后,蓝英才有些意外。

  “老二家这口风有点紧。”

  蓝英笑着说。

  “这么优秀的侄女婿都不和咱们说一说,我们知道了也高兴呢。”

  “他们就是爱低调,也挺好的,不容易招人嫉妒。”

  江道华随手拿起了手机,看了一会儿。

  原来是在他忙着辞职的这几天里,全球有两项重要的科学奖项,公布了最新的获奖名单,而刚刚好这两项科学奖项,许青山都名列其上。

  其中最先公布的就是邵逸夫科学奖。

  邵逸夫科学奖总共设有三个奖项,分别是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每年颁奖一次,每项奖金一百万美元,自2002年创立,到今年已经是第七届了。

  2010年5月27日,邵逸夫奖基金会在港岛举行了新闻发布会,邵逸夫奖基金会理事、评审会主席、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教授公布了得奖人名单。

  2010年年度天文学奖由3位美国科学家分享,分别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物理与天文学教授查理斯班尼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讲座教授莱曼佩治,与该校天体物理科学系主任及教授大卫斯佩格,以表彰他们领导威尔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试验的杰出贡献,使其能够精确测量宇宙学基本参数。

  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则是颁给了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生理学系主任及教授大卫朱利雅斯,以表彰他对人类皮肤感知疼痛、刺激和温度以至产生疼痛、过敏现象背后的分子机制的开创性发现。

  最后的数学科学奖,则是颁发给来自大陆京城大学的许青山研究员,以表彰他在数论方面的工作以及其在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上跨时代的突破。

  最后宣布了,今年的颁奖典礼将于2010年9月28日在港岛举行。

  像这种类型的奖项颁布,一般是不会事先通知获奖人的。

  江道华看着新闻里被突击采访的许青山,许青山正在自己的实验室里站在一群学生身边,不知道在指导他们什么,被中途打断,说他获得了最新的邵逸夫数学科学奖的时候,他人还有点懵。

  表现得.就好像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奖项一样。

  就连听到这个奖项的奖金高达100万美元,脸色也没有什么波动。

  “嘿,这小子。”

  江道华看着视频里的许青山。

  他能没什么波动吗?别人不知道,他现在可是知道了这小子的身家,整个鹭岛都挑不出来多少个能够跟他掰掰手腕的。

  区区一百万美元,还真没法让他产生什么心里波动。

  “100万美元啊,算起来都有七八百万人民币了,搞研究的可真厉害,这一拿奖就这么多,一辈子都不用愁了。”

  蓝英笑着说道,她是挺高兴看到小侄女找到这样的男朋友的。

  只不过江道华还没有和她说,自己这次辞职就是为了去给许青山打工,要是说了的话,蓝英指不定会觉得他疯了。

  “他就算不拿这个奖,他的钱一百辈子也花不完。”

  江道华决定循序渐进,慢慢释放信息给老婆知道。

  “也是,毕竟可是在京大当教授的,这种国家级人才,工资什么的肯定高得吓人。”

  蓝英自顾自地说道。

  “准确的来说,是研究员。”

  “好啦,教授研究员不都一样嘛,你懂你懂。”

  蓝英五十好几的人,笑起来和小姑娘一样狡黠,他们夫妻俩很难吵起来,但凡江道华严肃一点想纠正什么,蓝英就撒娇笑着胡搅蛮缠,不是不讲理的那种,因为事后她会记住。

  “还有一个奖呢,你退出来看看,现在主页都是呢,我看广告也在打那个,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好像对国外的奖更热衷。”

  蓝英说到另一个奖项,撇了撇嘴,似乎对于许青山两次得奖在国内收到的关注程度不同而感觉有些不是滋味。

  江道华连忙退出来到手机的门户网页上一看,第一行第一条的新闻就是了!

  《华夏京大研究员许青山,获得美国数学最高奖项!》

  嚯,看起来还挺唬人的。

  【2010年6月2日,美国数学会宣布2010年弗兰克奈尔森科尔(Frank Nelson Cole)数论奖将授予许青山。科尔数论奖于1931年开设,只面向美国数学会会员,是数论领域的最高成就奖之一。】

  【许青山成为华夏首位获得该奖项的数学家,也是历史上获得该奖项最年轻的数学家。】

  众所周知,华夏是很在乎首位这个概念的。

  就像是首位获得奥运金牌的运动员许海峰先生,首位UFG冠军张伟丽女士,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王亚平等等。

  在科学领域里,首位的概念更是被放大到恐怖的程度。

  因为对于正在努力追赶美国科技的华夏来说,在所有科学领域里,任何一个首位都代表着华夏科技体系的又一块空缺被填补,大国科技的拼图又对了一片,与美国之间的差距被缩短。

  而且许青山还如此年轻。

  这新闻从标题到内容那种油然而生的民族骄傲,简直是让人天灵盖颤栗,快爽翻了。

  “这小子,确实厉害啊。”

  科尔数论奖公布的时间比较近,记者们都还没有找到机会进入京大去采访许青山,所以只有文字报道。

  看着看着江道华还看到了一些网友的科普。

  【许神又牛逼了,虽然是之前的成绩,但你们可能对于科尔数论奖没有什么概念,克罗斯论讲正常来说是三年颁发一次。对于此前几年内科学家对于数论领域的成就进行表彰。但说是这么说,可是近几十年,数论领域的发展其实已经逐渐进入了新的瓶颈,能够拿出来表彰的人都不多。所以有时候会隔四年,有时候隔个五年甚至多的时候六年都没办,就是为了凑够人来评这个奖,害怕拉低了奖项的含金量。】

  【我查了一下上一次颁发科尔数论奖,才只过去了两年!上一次是2008年颁发给了一位印度裔数学家。】

  【那他们岂不是为了许神破了例?】

  【看看外网吧,这次不是只有许神拿奖了,还有另外两位数学家,Chandrashekhar Khare和Jean-Pierre Wintenberger,不认识,不熟,但国内报道的时候只说了许神。】

  差不多从这里开始,评论区就歪楼了。

  一群人开始在讨论科尔数论奖到底有没有为了许青山破例?

  江道华心满意足地放下了手机。

  他觉得自己拥有光明的未来,遇到这样的老板,不管怎么说,在国内想要做点什么项目,可都是有领导看着、支持。

  到时候他工作的压力可能要比在路桥集团还小。

  这里的压力指的是外界压力。

  两天时间眨眼就过。

  江道华也用了两天的时间让妻子接受了自己前往京城其实就是为了去见许青山,并且自己未来在鹭岛的工作也是为了许青山而服务这件事。

首节上一节468/5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