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老周共事的时间也不算太短,对于老周这个人也有些了解,此时此刻周其凤说出这样的话,也就意味着他其实是知道许青山在做的事情的,但他依旧召开了这场会议,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
钱副校长哑然。
“他想见自己的大学,他终究要走,就代表着我们能不给他这个待遇吗?”
周其凤眯起眼来,声音沉稳地问道。
“一座大学想要建起来需要多少年?你心里没个数吗?起码在这些时间里,许青山依旧要留在我们京大,就算他有一天要走,要去他自己的大学,只要在走之前,他一日在京大,他就一日是京大人。”
“就算他去了他自己的大学,他难道就不能在我们京大兼职吗?”
“这是我们对一位世界级学者应有的尊重,哪怕他今年只有19岁。”
“而且,你知不知道许青山为我们信科院的信科中心带过来了多少国际资源和合作机会?像他这样的人,未来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大学,他难道不会优先从我们京大招收人才和寻求合作吗?”
“你爱算就不能只算你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你要算的是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百年,为什么我现在是京大的校长?你好好想想。”
“如果许青山被华清和华科院挖走,那我们和许青山的情谊就会被替代,到时候的合作机会就不在我们手里,而且再说了.”
周其凤扫视全场,霸气外露,朗声说道。
“我们京大有那么多的院士,只是一个院士级的待遇,我们京大养得起!就算是为他建一座研究中心,我们也有那个资本!”
钱副校长脸色苍白,跌坐了下来。
他倒不是因为自己的意见被周其凤批评而发愣,而是因为他发现周其凤说的其实才是对的而发愣。
他坐在位置上自闭,周其凤则是用手指重新点了点自己面前的工作本。
“我们在许青山身上投入的越多,转化成实体的内容越多,未来他在我们京大的牵挂就越多,这是好不容易我们京大从头开始培养出来的京大人,我们不能让他沾染上任何一点外面的什么华清华科,他未来必然要成为我们京大的校魂之一。”
“而且现在我有得到消息,华清和华科院中心这两天也一直都在开内部会议,他们最近也没有什么大事,必然是关于要抢许青山的事情。”
“如果只是正常的学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大家都会墨守成规,不去撕破脸,但许青山不一样,他现在的国内外影响力太大了,如今的国民认可度和国际认可度都不比当年的华先生差,让出去,就是让出未来十年!华清不会再不好意思,华科院也不会自持身份。”
“现在,我重新问一遍,我们京城大学要给许青山新的待遇合同。”
“谁赞成,谁反对?”
第406章 混成京大合伙人了?
京大领导层对于周其凤其人的性格都有所了解。
毕竟是自家直属老上司了,要是连领导的性格都不了解,那想要混得好几乎是无稽之谈。
他平日里就是一个看起来很好说话的慈祥老头,可若是你因为他的日常表现就觉得他没什么主见,容易被反驳,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当周其凤冷着一张脸决断地要做某件事的时候,一般来说是没有人敢开口说不的。
今日的钱副校长如果不是觉得实在太亏,也不会站出来说那些。
“好,既然都没有人有反对意见,那我们提高许青山待遇,和他重谈待遇的事情就这么定了。”
周其凤用笔在自己的工作本上记录了一下,随后又抬起头来。
“下一个章程,是讨论给出怎样的身份和待遇,才能最大程度地适配许青山现在的情况。”
会议室里一阵安静。
并非是因为大家没有想法,而是大家想法太多了,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如何开口,毕竟学校里面能够提供给院士级别的资源,就算再丰富也有限。
另一方面则是尽管许青山如今的成就已经达到了数学界的一个高峰,可他的年龄在国内,依旧是一个问题。
如果真的想按照周其凤所说的,按照院士标准给许青山足够的待遇,那有许许多多的关口需要他们去向上申请特批处理。
会议室里安静的片刻,田刚看不下去,主动开口为自己的学生撑腰。
“那我先提一个吧,基础年薪来说就按照120万到180万的标准给,虽然现在青山没有办法申请到院士资格,但我们可以和他说明,国家院士津贴,我们京大自己掏腰包补,还有校聘岗位的工资,一并算上。”
“可以。”
有了田刚开口说其他人也开始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补充着许青山最新的待遇条件。
“那直接把许青山的薪酬架构讲清楚吧,基础年薪我建议160万左右,留一点空间。他主要的大头应该在计算机里,我们今年不是出台了新的《京城大学高端人才成果转化条例》吗?他最新拿到的菲尔兹奖,按照400万给他这个特别奖励。包括这一次黎曼猜想的陈果等他公布之后,我们也按照国际数学奖项的标准给他,克雷研究所认可之前我们就先认可。”
另一位数院的院士开口提道。
他作为数院比较少露面的老院士,对于这些薪酬架构还是比较了解的,自然也支持京大不惜代价留下许青山。
“小周,你应该可以跟上面反映一下我们的特殊情况,在弹性补贴上也给青山多一份资格,比如长老院特殊津贴,还有京城高层次人才补贴那些,这些虽然一年算下来没多少钱,可这也是个荣誉,也是能争取的。”
“好的,文老,我记下来了。”
这位老院士发话,就连刚才意气风发的周其凤也老老实实的点头把他的话记录下来。
“薪酬倒是好安排,但是在没有办法申院士资格的情况下,这个科研经费和配套我们要怎么给许青山配比较好?”
或许是坐在一旁想了一会儿,想通了周其凤刚刚所说的大格局思想,钱副校长现在脸色已经缓了过来,主动开口问道。
“如果是按照正常的院士待遇的话,一般我们是拨付出2000万的基础学科建设经费,再加上我们用1:0.5的比例追加资金,其中30%可以用于国际人才引进,现在我们就是调整我们的追加资金,反正总共给到他手里的,要有3000万,解除引进限制,报告的时候可以把他的国际人才引进资金摊到其他院士名下,没问题吧?”
周其凤沉声回答道。
这个问题在召开局长会议之前,他就已经考虑好了,这就是他的方案,他最后的没问题,问的是数院和信科院的那几位院士,因为许青山的科研团队相关,在他看来,应该也就是引进一些计算机和数学的人才。
这也好在京大有这么多的院士可以给许青山当后备隐藏人员,不然要是换成那种学校里只有一两位院士的普通大学根本就没有办法如此操作。
“然后就是配套设备的问题,许青山现在团队在的那栋小楼整栋楼的使用权就交给他了,不过那个场地也还有限,我考虑把校南新建的一栋楼留给许青山做科技园。”
“科技园?”
“对。”
周其凤眼光闪过一丝光芒。
“许青山本身做到的事情就不是常人能做到的,那我们京城大学也能用一些非常规的模式来让他对我们京城大学有更深的认可感。”
“我打算用一种创新的模式,也就是薪酬加股权的模式,让许青山的研究团队能够通过我们京城大学的科技园持股平台来获得他们科技成果的转化收益。”
“这个科技园的股份比例,我们和青山事后再详谈,但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你们没有意见吧?”
周其凤目光闪烁,观察着在场的院士大佬们。
他是迫不得已说话强硬一些的,因为这样的薪酬待遇已经突破了院士级别的待遇天花板。
哪怕是眼前这些为京城大学奉献了一辈子,老院士也没有得到过这样的待遇。
实际上在后来京城大学也同样开创性地用这种模式引进了某位菲尔兹奖得主,只是许青山的出现让这种模式提前八年面世。
“我们没有什么意见。”
众院士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张老院士笑着说道。
“小周,你不用太在意我们的看法,毕竟,一个19岁的天才数学家,本身就不需要被那么多东西束缚,只要你能把人留下来,我们数院能掏的东西是都会掏出来的。”
张老院士近些年其实已经不怎么喜欢在外面抛头露面了。
但若是有人真的提起数学界的京大学阀,那势必要谈到这位张老院士,毕竟刚刚发言的那位文院士就是他的小舅子。
“而且你提出来的这个科技园计划,我觉得挺不错的,要是让小许能够在我们金大多一些牵挂,让他以后回来的机会也多。”
张老院士笑眯眯地表态,这就代表这事定下来了。
“好。”
周其凤点了点头。
“那我就大胆地把我预想的待遇都说一下吧,大家根据想法建议修改。”
“刚刚重点提到的那些就那样安排接下来是生活保障的部分,住房方案的话,我们之前给青山提供了一套燕东园,不过就我现在的了解,青山的对象和妹妹都在我们京大读书,他的外婆也被接到京大来,还有一个舅舅也在这边工作。”
“原本是打算给青山安排燕北园340平方米永久使用权住房,或者是每月3万的住房补贴。不过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我们就把原本安排好的那套三居室留着给他用,再加上同一个楼层隔壁户的另一套三居室,刚好两套对门又在边角间,可以当做一个大套房,怎么样?”
“周校,这种小事您定就好了,不用问我们意见。”
下面有人笑了笑出声道。
确实,比起刚刚说的那些待遇,这住房部分简直就是小问题。
“好,那我就简单宣布一下,然后就是医疗通道,可以直通我们京城大学国际医院vip诊疗中心,享受副部级干部保健待遇,包括直系家属。子女教育的话,虽然他现在都还没结婚,但我们这边也承诺,京大附中和附小的入学保障,如果就读国际部的话,学费全额报销。”
下面又是一阵轻笑。
像这些待遇看起来没那么重要,可实际上如果许青山真的在这边扎根、生孩子,那他就算有了自己的大学,起码也得分一半时间回京城的。
关于这一点,他们还是很自信的,在中小学教育上,京大附中和附小不会比全国任何一所学校差,而且还有京城的分数线在,就算许青山不想让自家娃保送京大,也应该会选择让孩子在这边就读。
不过这种想法怎么感觉有点可悲呢?
他们京城大学作为国内Top 0级别的高校,想要留住顶级人才,竟然要指望自家中小学学部?
“那可就得指望小许早点生娃了。”
有人调侃道。
“老李你这是开会开糊涂了,他还没到法定年龄呢。”
“哈哈哈哈哈哈。”
或许是因为刚才钱副校长的心态调整好,再加上老院士们的支持,会议的气氛好了许多,大家也会开始三言两语地提供意见和想办法用各种各样的条件待遇,通过小巧思来留住许青山。
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太多,暂且不表。
会议开完,已经是晚上八点,这帮小老头们才散去。
没有等到第三天,第二天天一亮,周其凤就给许青山发了短信,耐心地等他回复。
当天下午。
许青山就被周其凤请到了他之前毕业和受聘时候的京大大礼堂之中,只不过这次并没有多余的观众,只有一群小老头。
“周校,你说有事找我,这是?”
许青山进了礼堂,看到一群老头正坐在礼堂的讲台上交头接耳,许多熟悉的面孔,仔细一看就知道是自家京大的老院士们。
今天周其凤突然把他喊过来,还把这么多老院士聚集在一起,他是真没想到是什么排场。
“先坐。”
许青山发现自己的位置是正中间,被一群老院士围着看,有点怪怪的。
“是这样的,青山。”
周其凤咳嗽了一声,他从桌子里掏出了几份合同来,就是那合同厚得很。
“你先看看这个,有不清楚的可以随时问我们。”
许青山接过了合同,一目了然。
“我们之前不是已经签过合同了吗?”
许青山还没翻看合同,好奇地提了一嘴。
“之前是之前,现在是现在,你做出了大成绩,那我们就不能亏待你。”
周其凤接话道。
“毕竟你也是国内首位菲尔兹奖得主,而且还证明了黎曼猜想。”
“周校,只是初步证明,还没验证呢,你不怕给我太好的待遇,等会回头我没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