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生气,我不说了,不说!”李长乐举手做投降状,退了出去。
耽搁了一会儿出门,天又亮了一些,一眼看去,就发现水井边的桔树、枣树枝干被大风吹断,都飞到自家院坝里了。走到前面弄巷口,看到后排阿根兄弟俩在前面走,两人边走边说著什么?
这时阿清也从巷子走了出来,看到李长乐笑道:“阿乐这么早也去码头啊?”“去看看昨天下的地笼还在不在?”
“阿乐,去看也是白看!”走在前面的阿跟回头叹气道,“风浪大的连船都掀翻了,地笼恐怕都飘到太平洋咯!”李长乐和李长清都惊讶的看著他,“怎么回事,哪家的船被掀翻了?”
“唉!”阿根再次叹道:“荣军爷俩呗,昨晚差点就下去见海龙爷了。”
他大哥阿奎补充道:“听说捞了不少好货,舍不得走,也没料到台风会来那么快,看到天黑下来了才往回赶,船还没到到码头台风就来了。
爷俩拼命往回划,手都麻木了,眼看码头就要到了,一个大浪打过来,船就翻了。爷俩跳海游到岸边,幸好阿东家还有人在,扔了根绳子给他,才把他拉上了岸。”
“怨谁,还不是太贪的缘故。”前面走著的阿伯停下来说道,“我家的渔船离他家不远,看到跑马云想著台风还没过,我就吆喝爷俩返航,他们还笑我胆小。”
阿根说道:“阿水伯是对的,出海不能太贪,只要风向有点不对头,哪怕是大花龙也不能留。”“就是,一船渔获全都没了,还差点把命也搭上。”
说话的功夫,一行人就出了村,村里弄巷里铺著石板和石块,走著还不觉得,出村后去码头的石子路到处都是水洼。一行人快到码头时,只见一大早海岸边已经站了许多的村民。
李长乐远远就看到,滚滚海浪前呼后拥地冲到海岸上,发出如同雷鸣般的声音,又快速回落,也将浪推得更高,浑黄的海水四散飞溅。
走到后,几人听到围观的村民,有的在说昨晚的风有多强,雨有多大,有的在说荣军爷俩昨晚差点喂鱼的事。
“阿乐!”葛昌发和阿威勾肩搭背的走了过来,“听冬叔说台风打过去了,天亮村里的大喇叭就要通知大伙儿了。”李长乐还没应声,阿根就高兴的接了过去,“真的啊,等海面上的风浪平息下来,就可以出海捕鱼了。”
阿奎接过去说道:“你看码头的浪还这么大,外海的浪头肯定更高,等等下午看看潮水如何再说出海的事。”“台风过后海滩上的渔获比平时多,等会儿去看看有没有好货。”
“今天都别想了,风浪这么大,下午能去都是好事!”
第73章:你行不行啊
李长乐见阿清和昌发和一群人,激动的议论起了上次台风来,谁在海滩上捡到一两百斤重的大鱼,谁又捡到什么好货,便拉著阿威往回走。
他把买下渔船的事告诉了陈永威,“吃过饭我们就去水路张找老张,把钱交给他,让他尽快把船改修好,也能早日出海。”
“哥,买船修补渔船再加上买三轮车,一共要八百多,我给你的一百五连两成股子都不够,差的钱你就在后面分的钱里面扣。”
李长乐一听还真是,“还有钱没分,你不往里面添钱了啊?”
陈永威摇头,“不了。阿堂伯的船加上那些渔具,卖给外人的话最少也要四百多。我跟你后面才干了几天就挣了两成股,再添钱分股,我还是人吗!”
李长乐拍拍他肩膀,“一共还有一百六十二块没分,等我回来就把钱分了,以后每卖一一次渔获就分一次钱。”“嗯!”陈永威有些激动的看著他,“哥,我们以后也是有小机帆的人了。
李长乐笑著点头,“对,争取早日小船换大船!”两人兴冲冲的往回走,到村口雨就停下来了。
“哥,吃过饭你一个人去水路张,现在雨停了,我得在家把房顶的瓦片添补一下,不然等雨来了漏得更加厉害。“你不一起去看看?”
“你这话说的,你还是打我一巴掌算了!”
“行,是我多嘴了。你把你家的瓦片翻捡好,我都还没回来的话,就先去我家帮忙翻捡一下,等我回来我们一起干。”“好嘞!”陈永威又想起那些地笼蟹笼,恨不得潮水现在就退了,去看明白,“哥,你说我们的地笼和罐子还能找到么?”
“你怎么还想著啊?”李长乐无语的看著他,“我跟你说,你可千万别去小树林找地笼,刚才在码头你也看到了,那么高的浪头,小树林那边也不会低了去。
“晓得了。”陈永威心疼的说,“幸好阿嫂没把地笼全做出来,不然就全被冲走了。”“卧槽!还叨叨,大男人跟个小娘们一样。”
“嘿嘿!我就是太心疼了,二十口地笼,要不是台风来了,我们又能收不少渔获了。“再念叨下去,你走那边回去!”
“哦哦!”陈永威这才闭上了嘴。
李长乐和陈永威在巷口分手,到家在房门口收拾的李大嫂一见他就问:“阿乐,海浪大不大?什么时候能去淘海?”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渔村人都晓得台风过后海滩上的渔获多,最关心的就是潮水什么时候退,什么时候能去淘海。“他们说,下午能退潮都是好事。”
“哦!”李大嫂这才指著房顶,“阿楠说你爬上去添补瓦片啊?你能行么?”
“三叔,你不行我上。”李小洋在屋里吼了一嗓子,得意洋洋的走了出来,“我们的羽毛球飞上房顶,我就上去过。”这年头的农村孩子玩的羽毛球,大多是用鹅毛还有高温瓶瓶塞自制的,球拍不是书本就是小木板,一个二个照样玩的带劲。
李大嫂上前冲他屁股上就是一巴掌,“看把你能得,还你上去捡的,掉下来腿都给你摔瘸掉。”“你们看著这样也不准,那样也不许,我上去了两次不都好好的。”
李大嫂指著他,“还想挨打你就顶嘴!”
“好了!下次再看到他上房顶,就把他腿打断,省得摔下来连命都没了。
李母说著看向李长乐,“我们屋也漏的很,你要不行的话,就去里岙喊你姐夫来帮忙。”怎么都说他不行,男子汉大丈夫,问这话很伤自尊的,你们晓得么!
“...”李长乐看著婆媳祖孙无语了片刻,才说道,“看你这话说的,哪年不打台风?从小看我阿爸修补房顶看到大,闭著眼睛也能补好。”
“等我吃过饭,去水路张回来,就开始修补房顶,阿威也说了,等他把他家的修补好了,就来帮我。”“这还差不多,你一个人,我还真不放心。”李母说罢端著瓷盆朝水沟走去。
李长乐回屋,见李小海兄弟俩无精打采的坐在那,“怎么了?昨晚玩水著凉了啊?”
“刚起床,等会儿就好了。”周若楠端著陶盆走了出来,“我煮的红薯丝稀饭,都晾了一会儿了,你先吃了去水路张。”李长乐拿起饭碗开始盛饭,周若楠把菜端上了桌,一碟咸鱼干,一盘爆炒小棠菜还有一盘虾皮炒鸡蛋。
“阿娘拿了些鸡蛋还有鸭蛋过来,我们家养的几只也开始下蛋了。“养了几只啊?”李长乐真不晓得家里还养了鸡鸭。
“四只母鸡,两只公鸡还有三只鸭子。”
“四只母鸡,两只公鸡还有三只鸭子。”
李小海听后来了精神,过来坐他身边,“阿爸,我们还帮著捡螺丝喂鸡和鸭子了的,阿娘说下蛋了就煮给我们吃,过年还要炖大公鸡吃。”
李长乐看著活泼了不少的儿子,高兴的把饭放到他面前,“好,明早就给你们煮鸡蛋,过年把两只大公鸡一起杀了炖著吃。”
他忽然想到这年头可都是原生态的散养鸡鸭还有村霸大鹅,等赶集天就去买几只回来养著慢慢吃。人生在世,吃喝二字,重活一世还像以前那样亏了老婆孩子,干脆现在抹脖子再嗝屁一次算了。
小孩高兴的点头,“我喜欢吃大鸡腿。”
“两只鸡四个大鸡腿,都给你们吃。”李长乐见说到吃大鸡腿,小的依旧还无精打采的,“又没事做,你们不睡觉,起这么早做什么?”
李小海打了个哈欠,“小洋哥喊我们去沙滩玩,我们就起来了,阿娘说浪头还大,不能去。”
李长乐看著兄弟俩,严肃的说道:“你阿娘说的没错,阿爸刚从码头回来,浪头比海岸还高,荣军家的船都被掀翻,小孩子更不用说了,被海浪卷下去就爬不起来。
“哦哦!我们不去的。”
“哥哥上次还跟老歪阿娘一起去海边淘海了。”
“阿娘说没大人领著不能去海边,老歪阿娘是大人。”李小海不满的看著他,“告状精。李小洲不甘示弱,“坏哥哥,我以后不跟你玩了!”
“你以为我喜欢跟你玩啊?跟屁虫!”李小海白了他一眼,端起碗开吃李小洲小嘴扁了扁,扭头冲周若楠喊:“阿娘,哥哥说我是跟屁虫!”李小海撇嘴,“你本来就是跟屁虫!”
李长乐笑嘻嘻的看著两个,平时形影不离的小家伙斗嘴,这才晓得长大后好的穿一条裤子的兄弟俩小时候也会吵嘴。“怎么当人阿爸的?”周若楠瞪了看热闹的男人一眼,屈指敲了桌子几下,“你俩不好好吃饭,想罚站是吧?”
“不想!”兄弟俩齐声应道。
李长乐吃过饭,嘴一抹进屋拿了钱出来对周若楠说道:“我去老张家了,回来就修补房顶。”“嗯!你路上小心点。”
李长乐点了点头,拿上雨衣朝村外走,只见家家户户的房顶都有人在翻捡修补房顶,都想赶在雨来前把房顶修补好出村走上大路,担心台风天没车过来,索性边走边等车来。
这一走,都快到盘镇,才看到一辆小巴过来,想著没多少路了,便懒得拦车,从田坎路沿著长塘去了老张家。
张家船坞埠头停靠的大多都是木船,这年头,大多用的都是这种小木船,再等几年就会慢慢淘汰,换成钢制大船。
李长乐看了一圈,才看到自家那艘船停靠在最里面,走过去就看到年轻了不少的老张,蹲在一艘渔船前,用麻丝,石灰膏混同桐油糅合成的舱泥修补渔船。
木船由于长年累月被风侵浪击水蚀,时间一长,船板连接处的填充物会出现腐烂、脱落。
为了航行安全,延长船只使用寿命,就要把木船损伤的位置,尤其是木板缝隙开裂漏水处,进行修补粘合,保证船体的密闭性,以达到海上航行绝对安全。
国字脸皮肤黝黑的老张看向李长乐,“小后生,你找谁?”
“张老板,我是李荣堂家老三李长乐,我阿爸让我把修补改造渔船的钱给你送来。”
“好!你跟我上船看看。”老张把手里的活给了一个年轻人,站起来朝他走了过来,“听说你阿爸被蛇咬了,好些了么?”
李长乐笑著递了一支香烟给他,“好多了,昨天出院的。”
“那就好,我带你上船看看。”老张顿了一下,“你阿爸跟我说了后,我空闲的时候就把船修补好了,昨天才听你们村的人说,他被蛇咬了。”
“咬了几天了,他回家就让我把钱给你送来。”李长乐看了一圈后,掏出钱递给老张,“张老板,大概多久会好?”老张接过钱点了一遍,这才说道:“柴油机、螺旋桨等都是现成的,一个星期就改装好。”
“麻烦你了,一星期后我来开船。”
“挣钱有什么麻烦的。”老张笑呵呵的跟他一起跳上岸,开了条子给他。李长乐忙著回去修补房顶,拿了条子就急匆匆的走了
第74章:出发
等他到家,陈永威已经在房顶帮忙翻捡添补瓦片了,两人一起忙了一上午,才算把漏雨的位置修补好。李长乐想著得去买一袋水泥回来,弄点砖头把瓦片压几道,省得换好的瓦片下次又被台风刮跑。
刚从房顶下来,李母就从外面回来了,“阿乐,我去稻田看过了,稻子没被吹倒多少,我都扶起来用稻草绑好了。稻田旁边那块地里种的玉米被吹倒了不少,你跟我去把倒了的砍了扛回来,把能吃的玉米都掰回来。”
她说完想想又补充了一句,“这些活以前都是你阿爸跟我在干,现在他腿伤了,只有你跟我一起去了。”
“好,我这就去砍。”李长乐拍拍裤子上的草屑,周若楠就把刀和绳子拿出来了,“去了回来吃饭刚合适。”“嗯!”李长乐拿过绳子,陈永威就伸手接过了镰刀,“哥,我跟你一起去帮你。”
李长乐点了点头,“你家的玉米没被风吹倒啊?”
陈永威:“天刚蒙蒙亮,我阿奶就喊我起来把倒掉的玉米砍回家了。”李母挑著箩筐出来,冲李长乐说道:“走了!”
“好嘞!”两人跟著她外走。
李母见陈永威也去帮忙,感激的说:“还是阿威勤快。”说著又瞪了李长乐一眼,“他连家里的田地在哪都记不住。”“阿娘,你也太小看你儿子了吧!”李长乐笑嘻嘻的看著她,“我记得,就在盐碱地边上。”
李母好笑的白了他一眼,“还想我煮个鸡蛋表扬你一下不成!”
三人说说笑笑的顺著长塘到了稻田边,只见稻田中间的位置被风吹倒了澡盆那么大一块,李母已经用稻草绑起来了。走过狭窄的田埂就到了稻田旁边的坡地,这些地都是分下户后,李父带著两个哥哥,偶尔也揪著他一起来开出来的。不到两亩地,种了玉米、洋芋、芋头还有番薯。
。。。。。。。
边上的几垄玉米被台风刮倒了不少,陈永威抓住一棵,手起刀落砍下来后放在一旁。李长乐和李母把玉米杆子上那些,长成熟了的玉米都掰下来
,往箩筐里扔。
他想想说道:“阿娘,明年不种这种玉米了,陈阿奶种的糯玉米好吃。”
李母听后指了一下玉米地里面,“坡坎边上种了有两垄地的,有的已经熟了,想吃就去掰。”“等把这些弄完了再去。”
三人忙了有十几分钟,就把吹倒的玉米全都砍了,玉米棒子也掰下来装箩筐里了。李长乐跟著李母去了坡坎边,发现玉米地里还种了豆角。
母子俩指著成熟了的玉米棒子掰了十几个,抱著回到地边,陈永威已经把玉米杆子全都捆绑在一起了。“哥,你挑箩筐,我扛玉米杆。”
“好嘞!”李长乐挑起箩筐,晃晃悠悠的往回走,“这条田埂也留得太窄了吧!”
“这条已经算是宽的了,你看旁边那根,只有扁担难么宽,挖成那样至少能多种两行,就能多收十几斤稻谷。”李长乐听后想到后世,这些被老一辈人当成命根子的田地,全都用来种菜草了。
三人回到家,李小涛就跑过来,拿起一包玉米,“阿奶,我们要烧著吃。”“我也要。”李小洲也跑了过来。
李大嫂笑道:“我们家就他俩最馋,说到吃的跑的最快。”
李小涛小嘴撅的能挂油湖,“你都不烧给我们吃,我们自己烧,你又说我们会把房子点著。”李母:“你阿娘说的对,家里没钱建新房,你们要是把房子点著了,一大家子只有去讨饭了。”“阿奶,你给我们烧。”李小洲拿起一包玉米递给了她。
李母扒开玉米叶子看了看,“烧著吃要老一点的才好吃,阿奶给你们挑。”“我们也要。”其他几个都从屋里跑了出来。
“好好好,都有!”李母带著李小慧和李小青挑了十几包出来,一起去灶屋烧煮玉米去了。吃过午饭,李长乐几人继续做地笼、蟹笼。
李母把家里的渔网啥的都清理出来,该织补的织补一下,好的就装起来交给李长乐。
下午又下起了雨,风也比上午大多了。大伙儿也不想去淘海的事了,安安生生的在家休息了一天。大雨过后,淅淅沥沥的小雨一直下到天黑也没停,李长乐觉得这样的天气睡懒觉真的挺舒服。
一直到第二天中午,太阳才出来了,但风还是有点大,阳光照在阶檐上晒得人发烫。
李长乐想到李父的伤,端了把椅子出来,去父母那边把李父从屋里背到阶檐上,“阿爸,晒晒太阳,对身体好。”“一年晒到头的太阳,还没听说过晒太阳好的。”李父满眼笑意的看著玩闹的孙子,觉得还是在家里舒服。
李长乐把他的腿抬起来放凳子上面,“阿爸,你看庄稼不也要晒太阳才长得粗壮,结更多的果子,人肯定也一样。”
“那倒也是!”李父舒服的靠著椅子,“在医院几天,觉得人都快发霉了。”“阿爷,晒晒太阳就不霉了。”
“嗯嗯!不霉了,不霉了!”
这时,陈永威走了过来,“哥,我们去看看潮水退下去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