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132节

  说到交接,马俊苦着脸。

  “怎么交啊!现在厂里还没有选出新的厂长秘书。”

  “之前我给厂长推荐了几个人选,但是厂长都没有表态。”

  “没有人接手,我也不好去新单位报道。”

  牛主任慎重道:“你这个位置,既要机灵又要会办事,人选确实不好弄。”

  “放宽心,调令真下来的那天,厂里一定风风光光的送你去新单位报道,不会卡你的。”

  ……

  厂长秘书要调走的消息,以一种无声而又隐秘的途径在厂里不胫而走。

  一时间,

  工会、办公室、宣传科、团委、人事、总务科等综合口的干部全都活络了起来,各个都想摘这个果子。

  “咚咚咚!”

  “请进。”

  王轻舟正在低头看着厂里四季度的工作指标。

  虽然厂里要改革,但是主责主业却是不能松的。

  每年还是要足额甚至超标准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任务才行。

  “厂长,车间申报全国先进集体的材料写好了,请您过目。”

  陈露阳拿着材料,端端正正的走进办公室。

  瞧见是陈露阳,王轻舟顿时脸上露出笑意,招手道:

  “坐,小陈儿~”

  戴上眼镜,王轻舟接过材料看了起来。

  陈露阳坐在旁边,一双眼睛不住观察着王轻舟的表情。

  经过牛主任的指导,

  陈露阳回去之后又把材料慎重的修了又修,改了再改!

  这才拿到了王厂长的眼前。

  起初王厂长的表情还很平和,

  但看到第一个大标题的时候,王轻舟的眉头一挑,将材料拿起来,靠在凳子上看了起来。

  五页的材料看完,王轻舟痛快在材料上签了字,道:

  “好!写的不错!”

  “交给办公室吧。”

  陈露阳高兴道:“好的领导。”

  说完,

  陈露阳刚要起身离开,就听王轻舟道:

  “小陈,一会儿三点我要去省里开个会,到时候你陪我出个车。”

  陈露阳不疑有他,直接答应。

  自从小汽车有了订单和生产线之后,王轻舟但凡去省里市里开会,都要开着小汽车去。

  一来,是为了彰显机械厂的雄厚实力。

  二来,也是为了给自己家小汽车做宣传,让其他单位看见实物,都跟着购买。

  所以,陈露阳这个厂长司机已经当的无比顺手。

  下午三点,

  当陈露阳驾驶小汽车,拉着王厂长出门的时候,

  厂办公综合大楼里,几道不同的视线,一起落在了车上……

  ……

  翌日一大清早,进入了全厂众人视线的陈露阳,神采奕奕的来到了厂里。

  昨天晚上将王厂长送回家的时候,已经快8点了。

  刚走出厂院,

  厂党委的小干事就骑车喊住了他,提醒他交这季度的思想汇报。

  所以,一大早,

  陈露阳就来到车间,想着趁早上车间清净,把思想汇报写了。

  可哪知道等他来到车间的时候,

  曹青杭坐在空荡荡的车间里,身前摆着笔记本,一脸凝重的看着黑板。

  

  黑板上的中间被粉笔划出了一条竖线。

  竖线的左边,写的是“液压减震器”。

  竖线的右边,写的是“橡胶阻尼减震器”。

  最近一段时间,车间众人在减震器的改进问题上,发生了两派明显的分歧。

  碍于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工业制造能力,小汽车使用的是弹簧减震器。

  虽然弹簧减震器的静态压缩量大、固有频率低,耐油、水等腐蚀,性能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会老化,不会发生蠕变现象。

  但是由于本身本身的阻力相对较小,在共振时可能会导致较大的传递比,增强汽车行驶的噪音和影响舒适性。

  同时,过长的减震弹簧会增加车轮与车身之间的惯性,导致车辆转向和制动时的稳定性降低,可能使汽车在转弯时更加困难或不稳定。

  所以,大家都认为应该对弹簧减震器进行改良或者是替换。

  但是替换什么,怎么替换就成了一个问题。

  陈露阳在车间呆了这么久,加上身边有俞汇川这个老师教他。

  哪怕之前他对于物理和材料再怎么是白纸一张,现在也算是半脚踏进门了。

  曹青杭问:“小陈,你觉得这两个减震器,哪个好?”

  陈露阳如实回答:“搁我看,好当然还是液压减震器好。”

  “但是造,还是橡胶阻尼减震器好造。”

  一个,光靠材料就能解决,

  一个是需要设计计算、加工精度、装配调试和性能调试多环节工作才能解决。

  谁好谁坏,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来。

  曹青杭瞥了他一眼:“话都让你说了,要是让你选,你选哪个?”

  陈露阳毫不犹豫:“我选橡胶阻尼减震。”

  曹青杭:“说说理由?”

  陈露阳:“我觉得饭要一口一口吃,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

  “外来的车上了咱们本地的道,要改进的地方太多,”

  “现在厂里的小汽车刚刚起步,我们现在手里的技术和工艺都有限,就连2条生产线都是刚组成的。”

  “现在最应该做的,还是应该稳步推进。”

  看着曹青杭思索的目光,陈露阳继续道:

  “橡胶易于成型,因此也与金属相容,粘接牢固,耐久性也好。同时还可以承受油和水的侵蚀,不会因为温度变化导致老化或蠕变,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保持良好的性能,就算是咱们的冬天也能正常开。”

  ……

  宝贝儿们节日快乐''。

  祝大家''中秋快乐乐oo

第151章 这次不叫我孙悟空了

  陈露阳一五一十的说着自己的看法。

  他的记性好,基本上只要看过的东西都不会忘。

  之前俞汇川给他讲课的时候,对于《橡胶工艺原理》这本书尤为推崇。

  出于好奇,陈露阳便去了省大图书馆囫囵看了两眼。

  虽然涉及具体的橡胶制造设计,陈露阳还都不太掌握,

  但对于橡胶的基本材料特征,他却还是有个基本的认识。

  基于自己现有的知识结构和对厂里造车情况的了解,

  陈露阳像是小学生答博导问一样,班门弄斧的说出了自己朴素的观点。

  曹青杭笑着摇了摇头。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

  “我以为你又会跟我说一些性价比、经济性寿命、维护性还有品质性能和制造成本之类的东西。”

  “没想到我们陈高级技术员,也能从材料性能的角度开始考虑问题了!”

  听了这话,陈露阳不好意思的乐了。

  那时候他对工厂、对造车一无所知。

  刚一上班,就被人提问“能不能将造飞机的技术直接用在造车上”这种高端的问题,他能怎么办?

  肯定是说一些别人听不懂的,又颇有道理的话来免得露怯。

  但是现在他在车间呆了这么久,心态和见识跟之前早就大大不同了。

  “曹工,我那时候说的话,你还记着呢?”

  “记着。”

  曹青杭:“你说的那些词儿我没听过,就写在本上,翻书查了查。”

  “有些查到了,有些没有。”

  顿了顿,曹青杭问出心里一直以来的疑惑:

  “你对市场经济学有研究?”

  陈露阳自信且坚定:“有!不仅有研究,研究的还特别深刻!”

  什么时候追涨,什么时候杀跌,什么时候囤货,什么时候消费降级,他都有切身实际的体会!

首节上一节132/36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