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小日本酒量差,几缸子白酒下肚,人就迷糊了,手舞足蹈的在围着饭桌唱起了家乡的歌,还拉着于副厂长和郝逢春一起跳舞。
这一举动,可让于副厂长和郝逢春傻了眼。
俩人跟看猴一样看着小日本左拍拍,右拍拍,完全跟不上溜。
幸好陈露阳大概听出了小日本唱歌的调调,勉勉强强的浑和下来,
最后连骗带哄的跟于副厂长和郝逢春两个人,一起将小日本送回房间。
好不容易陪客人喝完了酒,陈露阳一个脚底抹油,匆忙跑回大厅。
全国重工业讨论会早就结束了,可是周云还在小屋里等他呢!
“兄弟,等急了吧,刚刚有点事被拖住了,抱歉啊!”
陈露阳着急忙慌的推开门,却发现周云正低头坐在桌子前,手里钢笔飞快的在稿纸上书写。
旁边还堆放着好几张记着密密麻麻的纸,显然都是手稿。
“给我几分钟,我马上就写完了。”
周云头都没抬,似乎生怕自己的思路被打断。
时间一分分的过去,
陈露阳闲来无事走到桌子旁,低头去看那几张纸的内容。
结果越看越是瞳孔震惊。
这满满的几页稿纸全是会议内容,甚至就连不同代表的发言都记得一清二楚。
“老周,你这手速可以啊!记得真够全的。”
周云笑道:“以前我在东湖区政府工作,干过几年秘书,这种会议记录的活总干,习惯了。”
陈露阳惊诧:“你之前是在政府工作的?那还跑去做记者!”
在政府里做秘书,要是干得好,四五年就能提个一官半职。
怎么不比去小报社当个小记者强!
“当时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知道有报社招人,头脑一热就去了。”
周云放下手中的钢笔,轻轻吹了吹纸上的油墨,
“虽然辛苦点,但是挺好的,我喜欢!”
这话乍一听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对于陈露阳来说,他可是真的是太理解这句话有多么大的分量了。
一个人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辞了铁饭碗,跑到报社去工作。
用别人的话说,这人不是傻子就是疯子。
“老周,你了不起!”陈露阳发自真心的敬佩一句。
“我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天在会场开会的这些代表才是真的了不起。”
“等回到报社,我第一时间就要把新闻刊登出来,让大家都了解我们的重工业是多么辉煌!”
将写有新闻稿的稿纸放进公文包,周云大事办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高兴道:
“小陈,吃饭没呢?走,今晚我请你下馆子!”
“下什么馆子!这么浪费钱呢!”
在周云诧异的目光中,陈露阳从兜里掏出一个铁皮饭盒。
“我估摸这个会开完得挺晚,所以后厨做饭,给我们多留出了点,我特意给你带了一份。”
陈露阳说着,又从背包里掏出了两根红肠和两瓶克瓦斯递了出去。
“东方大街附近的馆子,做饭都不好吃,要说好吃的地方还得是机械厂和锅炉厂那边的老饭馆,那里的菜炒的才叫一个香。”
“不过我们饭店的菜味道也不差,味道比下馆子香。”
“关键还省钱!”
“……”
周云下意识的接过饭盒,一打开,里面塞的满满登登的都是饭菜。
在最上面甚至还有三个水饺和俩锅烙。
周云看的是哭笑不得:“我还要请你吃饭,结果反倒是你给我送了一饭盒子。你这让我怎么好意思。”
陈露阳道:“这有啥不好意思的,出门在外都是朋友,你就当这顿是我请的,以后有机会你也请我吃顿好的。”
周云拿着饭盒,定定的看着陈露阳。
许久,
周云伸出手:“一言为定!”
陈露阳爽朗:“一言为定!”
第17章 就选三个吧
夜
机械厂三楼厂长办公室
从讨论会赶回来的王轻舟坐在办公桌后面,一脸疲惫的听着人事科李科长的汇报。
“厂长,这就是今年符合招录要求的职工子弟名单,您过目。”
李科长说着,将手中的一份名单放在了桌子上。
王轻舟带上眼镜,拿起笔,一个一个的慢慢看了起来。
李科长的名单做的很详细。
上面不仅有职工子弟的姓名,年龄,还将这人的父母家属标注的明明白白。
“老宋家孩子在哪呢?”
王轻舟拿过表格,就开始找宋廖莎的名字。
“在这!”李科长赶紧走到跟前,伸手在第一页的某处指了指。
“你说这时间过得多快,当年我跟他爸打球的时候,这孩子才到我大腿根这,现在连他都要上班工作了。”
王轻舟一边笑着感慨,一边用笔在“宋廖莎”后面挑了个勾。
李科长看在眼里,
没敢吱声。
也没法吱声。
今晚他的工作就只有一项任务,让厂长定下今年职工子女内招的人员。
可以说,现在王轻舟画下的每一个对钩,都是今年可以直接入厂工作的职工子女。
“唉,老刘人虽然调走了,可他侄子在这,咱们也不能不管呐。”
王轻舟叹了口气,在一个人名后面重重挑了一个勾。
李科长扫了一眼名单,顿时心下了然。
这个“老刘”,就是今年被调到水泥厂的“刘副厂长”。
内部斗争把人挤走了,给人家侄子一点福利也是合情合理。
勾完了两个人,在第三个人的选择上,王轻舟明显犹豫了。
“我记着陈大志他家儿子,跟老宋家儿子一个岁数,是不是今年也毕业了?”
王轻舟放下笔,抬头问向李科长。
李科长赶紧回答:“是的厂长,陈师傅家的陈露阳今年也毕业了。”
王轻舟好奇问道:“这孩子怎么样?”
李科长斟酌了一下,道:“孩子挺好,可惜高考没考好,落榜了。”
“落榜了啊……”
王轻舟皱了皱眉,思量许久,最后还是在妇联主席儿子的名字后面挑了个勾。
“就他们仨吧。”
李科长眼皮一跳,试探问了句:“厂长,就选三个人吗?”
按照人事计划,今年厂里打算招录人员78名,名单上的家属有40多名。
之前的口风还是十个,
怎么开了个讨论会,就直接砍到了三个?!
这消息要是传出去,厂里不得闹翻天啊?
“就选三个。”
王轻舟的目光直直的看着李科长,看的他太阳穴直跳。
“今年的人员招聘,从严从紧,宁可招录不满,也决不能要一堆啥也不懂的。”
这次全国重工业讨论会的召开,让他看见了太多其他兄弟厂的崛起和发展。
再加上“军转民”改革的浪潮不断推进,机械厂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如果还不思进取,只是发展和生产以前那些项目,机械厂迟早有一天得被繁杂的机构和人员消耗拖垮。
所以这一次,王轻舟确实是下了壮士断腕的决心,
决定就从人员招录开始,进行一场由内而外的彻底改革。
李科长眼前一阵发黑。
完了……
自己这次不得被全厂老少爷们娘儿们骂死!
虽然决定是厂长做的,但事儿可是他干的!
大家不敢骂厂长,可却敢骂他啊!
但是看着王轻舟,李科长还是坚定道:“厂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全国重工业讨论会的会议议程满打满算也就一天。
第二天的会议,主要是计经委领着会议代表外出参观。
清晨起来,陈露阳就跟陈今越请了一天假。
回到机械厂家属区,
陈露阳没急着进院,而是低头弯腰捡起一块石头,“咻”一下打在木门上。
过不一会儿,军军从门里探出个小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