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162节

  杜涵笑容微微一僵。

  他们自然去看过!

  关键人家项国武压根就没病,他现在就是负气不想来。

  斟酌了一下用词,

  杜涵道:“之前我们去看项哥,他的病还没好,一直在家休息。”

  陈露阳点点头。

  现在车间的工作算是初步稳定,四个党小组组长每天都领着自己的小组成员库库干。

  现在去看看项国武也行!

  眼看快中午了,陈露阳简单吃了口饭,就准备去看生病的项国武。

  既然名义上是看病的,

  陈露阳就先跑到了小卖部,象征性的买了两个黄桃罐头和一小把瓜子,骑着自行车去了项国武家里。

  等他进门的时候,项国武正在家里弯腰腌酸菜。

  半人高的大缸,

  项国武一次捧起三颗大白菜,平摞一层,然后再往上面撒盐,干的热火朝天的。

  “白菜不切开就这么腌,出水速度是不是慢啊?”

  项国武头都没回:“没事儿!去年我家就这么整的,省事儿!”

  “还是项队长有生活!”

  项国武一愣,转身正看见陈露阳拎着两瓶罐头,笑呵呵的看着自己。

  尴尬……

  不过项国武脸上的尴尬马上就恢复平常。

  他拿过旁边的毛巾擦了擦汗,转身就坐到了旁边的凳子上。

  既没打招呼,也不说话。

  端起旁边的茶缸就灌了起来。

  最后还是项国武的爱人主动走出来,感谢的接过罐头和瓜子,请陈露阳坐了下来。

  “陈主任,您今天这怎么有空过来看我了?”

  项国武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这陈露阳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时候来,他用脚丫子都能猜出来。

  绝对是昨天开会被点名,

  今天请自己出山来了。

  呵!

  想得美!

  陈露阳将他的心思看的一清二楚。

  “项队长生了病,我心里挂念,就来看看。”

  项国武冷嗤一声。

  

  骗鬼呢?

  挂念的话第一天就来了,还用等这么多天?!

  懒得搭理陈露阳,项国武摘下耳朵上别着的烟,自顾自点火抽了起来。

  反正自己刚刚干活被陈露阳看了个正着,这个病也无所谓装不装了。

  干脆他就放挺,

  摆明了自己就是不想回车间干活,让陈露阳下不来台,瞧他能怎么办!

  陈露阳深深看了一眼面前的大哥。

  眼前的项国武红光满面、身强体壮、明明深秋的天,上身却还只是搭了一件小褂。

  怪不得是橡胶车间的骨干力量呢!

  这大哥火力真不是一般的旺。

  陈露阳一脸担忧道:“项队长,之前他们说你装病,我还不信,今天一看,您这确实是病的挺严重。”

  项国武愣了一下,不知道他要说什么。

  陈露阳发自肺腑道:“项队长,车间的事儿同志们都很努力,干劲也很十足。你在家好好养病,车间的事儿不要操心。”

  “家里要是有困难了,就跟车间说,组织给你当后盾!!”

  陈露阳站起身:“项队长,不用送我,等过几天我再来看你。”

  目送着陈露阳离开的背影,项国武坐在原地懵逼了。

  “老项,他这是啥意思?他咋不让你回去上班呢?”

  项国武爱人跑出来,不解的问。

  “这我也不知道啊!”

  项国武嘴里喃喃,但是心里却有点感觉不对劲了。

  自从那天开始,项国武就开始关注起了车间的动静。

  这些日子,陈露阳除了来过那一次之后,就再也没出现,仿佛彻底忘了他这个人。

  倒是车间的兄弟们有来问候过。

  在知道车间现在以党小组为生产单位,自己的第一党小组组长被黄平涛暂代之后,

  项国武开始有点慌了。

  “项哥,要我说咱们这小主任挺有本事的。不行你就回来工作吧,总在家待着人都废了!”

  车间工人实在忍不住了,跑他家里开口劝道。

  “再等等!”

  项国武烦闷的抽着烟。

  他现在骑虎难下。

  原本,他想的是给陈露阳点厉害看看,让他知道到底谁才是车间的主力和老大。

  然后再被“八抬大轿”的敬回去!

  哪知道陈露阳完全不在乎。

  别说“三顾茅庐”了,甚至还有点黄鼠狼给鸡拜年的调调。

  “再等等!”

  项国武狠狠吸一口烟。

  “等你们这次做完了给融合车间的橡胶阻尼减震器,我再看看!”

  整个橡胶车间,技术最好的工人就是他!

  回头这次交工,车间交出了一批质量参差不齐的标准件,于副厂长怪罪下来。

  他就不信陈露阳还能坐住!

  ……

  但是让项国武失望的是,陈露阳真的坐得住!

  不仅坐得住,那简直是坐的太稳了。

第177章 上大学的第二种姿势

  陈露阳现在时间非常规律。

  上午坐着翻译完今天的资料,其余的时间就用来研究看书。

  周末,陈露阳拿着一周复习的资料和卷子,去省大找俞汇川补课。

  到达省大的时候,

  俞汇川已经早早坐在桌子旁等候。

  “小陈老师,这几本书是我从图书馆找来的,不知道对你的工作有没有点帮助。”

  郭强和俞汇川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材料学,天然橡胶这里并不是他们的专业,能够给陈露阳提供的帮助也很少。

  所以,俞汇川便从图书馆借来了一些天然橡胶原理与加工的书,想着让陈露阳看一看。

  陈露阳叹口气,哭笑不得道:“我连高考物理和化学都没学明白呢,结果现在看的书倒是一本比一本还专业。”

  俞汇川沉默了半晌。

  “小陈老师,我说话直,你别不爱听。”

  “学习要一步一步的打基础,不能一蹴而就。这些书现在对你来说还有点早,当成兴趣书看看还行,但要是想研究明白,甚至弄技术革新,恐怕有点难。”

  搞研究哪是轻松的事儿?

  如果看看基础书,就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带来领域改革的话,那还需要学校和研究院干什么?

  那但凡识字的,全都是科学家了。

  “我知道。”陈露阳小声叹口气。

  论看书、论研究、论实际生产经验。

  橡胶厂的那些技术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不比他厉害?

  他们这么多年都没彻底解决的问题,换成自己看两天书就解决了,这话说出去连他自己都不信!

  “我现在就想找找有没有哪个研究院研究这些东西,看看能不能跟他们进行合作。”

  看着陈露阳忧心忡忡的样子,俞汇川道:

  “要不然问问学校呢?也许学校里有相关研究的课题……”

  陈露阳想都不想的直接摇头。

  省大要是研究出这个课题,早就跟橡胶厂合作了,还能等到现在??

  况且省大的优势学科是力学、航天、材料和机械工程,根本就没有橡胶技术。

  就连图书馆里关于橡胶工业的书都不多。

  与其在学校这浪费时间,倒不如自己出去找出路了。

  “可是祖国这么大,研究所这么多,你总不能每个地方跑吧?”

首节上一节162/36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