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165节

  军军:“我问过姥爷了。姥爷同意我把小汽车给他玩。”

  “再说了,我给他的小汽车是动不了轱辘的,自己留的是有轱辘的!”

  说着,军军举起手中的小汽车,手指头拨弄一下小汽车的车轱辘。

  只见那四个小铁轱辘,咕噜咕噜的提溜转起来。

  陈露阳拿过来一看。

  果然在小汽车的轱辘中间,用小铁丝焊上了两根小细铁棍。不仅如此,还在车轱辘上做了找平。

  只要把小汽车放在地上一推,就能往前滑一小段。

  “你姥爷这手是真巧啊!”

  陈露阳爱不释手的摸了半天。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岁数太大,实在不适合干抢小孩玩具的事儿,

  他都想自己把这个小玩具收了,放桌子上学习累了再玩。

  第二天,陈露阳如往常一般去车间上班。

  翻译完了资料之后,陈露阳就开始准备周六的讲座。

  上次在厂里教日语,他主要采取的是“速成日语法”,上来就先教应用,先让大家能张开嘴说话。

  但这次的英文讲座就不能这么糊弄了。

  大家来听他讲座虽然也是学习说话,但更需要的是标准地道的讲话,

  想了想,他决定从音标开始教。

  快到中午的时候,车间电话响起。

  一个小工人接了电话,随后跑到陈露阳的办公室,道:

  “主任,厂长让您去他办公室一趟。”

  “行。我知道了。”

  陈露阳心知肚明是什么事儿,夹了个小笔记本,气定神闲的走出车间,完全没有半分领导召唤的紧迫感。

  车间工人的同志们,还有四个党小组组长看着陈露阳毫无压力、不紧不慢的模样,互相看了一眼。

  最近频繁出入车间的各个主任、领导和其他部门的干事,还有这通王厂长亲自打来的电话,

  一步步坚定的传递了个信号:

  他们这个新来的小主任,真的是能跟领导和其他部门说的上话的!

  车间里,一众工人们推着废轮胎,推的更有劲了!

  

  “同志们加油干,咱们今年也争把先进!”

  “争!!!”

  ……

  说实话。

  陈露阳还是第一次进王轻舟的办公室。

  厂长的办公室是一个套间。

  外面坐着厂长秘书,负责接待、收发各种前来找厂长的人和文件。

  里面的小屋坐着的才是王轻舟。

  马俊走了之后,办公室、工会等各部门分别推荐了预备的厂长秘书人选。

  最后,

  王轻舟在名单中划掉了妇联主席的儿子、划掉了前任刘副厂长的外甥。

  最后选了个工会推荐,工作三四年的干事当临时厂长秘书,先用一段时间看看。

  “小陈主任,隋主席刚刚才进去,您坐着等一会儿~”

  新任厂长秘书林路热情的给陈露阳倒了杯茶,轻轻嘱咐了一声。

  由于厂里除了陈露阳,还有陈大志这个“陈主任”,

  所以为了区分开两个人,大家就将陈露阳叫成“小陈主任”。

  这边陈露阳还没等坐多久,里屋的门打开。

  隋主席风风火火的走出门。

  瞧见陈露阳,隋主席笑着打招呼:

  “这不是小陈主任么,恭喜你高升啊!……回头有时间去我那坐坐,我们工会工作还需要你们大力支持呢!”

  “一定一定!”陈露阳笑着客气回去。

  走进厂长办公室。

  王轻舟正拿着笔看材料。

  陈露阳敲了敲门:“厂长,您找我?”

  王轻舟抬头瞥了陈露阳一眼,皮笑肉不笑:“小陈老师来了?”

  陈露阳笑着接话:“厂长,在您面前我永远是学生,您才是我老师。”

  王轻舟没好气看他一眼。

  “省大校长刚刚跟我通过电话了。他们请你周末去做讲座,这个事情是好事儿,你该去就去,厂里不会拦着。”

  “但是!”

  王轻舟话题一转,

  “不能因为讲课影响了车间的成绩。上次你说要找素材,找的怎么样了?”

  陈露阳诚实道:“素材可以想,但是技术不到位的话,想出了素材可能会成全别人。”

  这时候可没有什么知识产权保护法。

  这边想出了一个点子,很容易就被别人拿走仿造学了去。

  如果不凑巧对方的技术水平还比较高,质量造的更好。

  那就非常容易出现恶紫夺朱的事儿了。

  王轻舟眉毛一挑:“你想升级技术?”

  陈露阳一脸严肃:“我想技术改革。”

第180章 怎么他就进厂了呢!

  陈露阳沉声道:“橡胶车间成立的最初目的,是满足厂内机械元部件的生产,供应机械组装需要。但是由于技术短板,厂里的橡胶件基本都是从橡胶厂购买的。”

  “可就算是橡胶厂生产的零件,也存在‘喷霜’问题。”

  “如果能够解决这个技术问题,那么不仅能够实现厂内机械减震器的自给自足,不再受制于人。”

  “以后还能保证我们的产品质量更好,具有竞争力。”

  王轻舟沉思片刻:“想法不错。”

  “但是人家橡胶厂那么多年都没解决的事儿,你看两天书就能解决了?”

  如果王轻舟没记错的话,

  上次在发动机厂,陈露阳说自己看的书还是《金属学与热原理》。

  就算他陈露阳是天才,也不能这么短的时间,就把天然橡胶生产技术给搞明白吧?

  “厂长,光靠我肯定是不行。”

  陈露阳开始说今天的重点。

  “我想向厂里打申请,外出做调研,找一些橡胶工业的专家,问问他们有没有研究出最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些是我打算摆放的专家名单和单位,您过目。”

  陈露阳打开本,拿出了事先记录写好的人名和单位,递给了王轻舟。

  这些人员都是陈露阳按照资料整理汇总的橡胶专家姓名。

  只要王轻舟同意,下一步他就挨家走访,怎么也能学到点东西回来。

  起先,王轻舟还颇有兴趣的一行行看小本上的名字。

  可是看着看着,王轻舟将本合上还给陈露阳,轻飘飘的来了句:

  “这个事情以后再说吧……”

  陈露阳:?!!!

  这怎么还能以后再说呢?

  老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可你活再好,兵器不行那不也是白扯?

  陈露阳刚想再劝几句,结果王轻舟的电话突然响了。

  看着王轻舟一副“你且回避”的目光,陈露阳只能狐疑起身走出办公室。

  回到车间,陈露阳越想越觉得王轻舟的反应不对。

  对于融合车间,王轻舟从来都是需要技术买技术,需要机床买机床,怎么换成自己出差找技术,就“以后再说”了呢?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陈露阳叫来了黄平涛。

  在看见本上的那些人名和单位之后,黄平涛苦笑道:

  “主任,这些人真都不用去见。”

  陈露阳疑惑:“为什么?”

  黄平涛无奈:“这里面的人徐主任都领我们去拜访过,没什么用。橡胶该喷霜还是喷霜,解决不了!”

  人都不傻。

  陈露阳能想到的点子,之前早就被人想过了,也做过了。

  正是因为没有办法,解决不了。

  所以橡胶车间才一直没有突破,限制在这。

  “怪不得王厂长不同意。”

  突如其来的变数,彻底打乱了陈露阳的布局。

  如果连这些人都不能解决橡胶喷霜问题的话,他也真的是没有办法了。

  “难不成还真要直接造瓷器活?”

首节上一节165/36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