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25节

  “这个好说!”郝逢春提到这茬,马上开口:

  “之前我们请翻译的时候,早就已经将相关的词典都买全了,现在就放在我办公室,回头我就把它们拿来。”

  说到这,就不得不感谢那个日语翻译了。

  当初他们去首都费尽周折找了一个日语翻译,翻译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买齐字典。

  郝逢春和于副厂长两个人跑遍首都城,才好不容易买到字典,带回了省城。

  没想到现在竟然直接派上了用场。

第29章 我需要时间!

  简单的打扫了一下小办公室,陈露阳拎着暖壶去打了两壶热水,回来先给自己泡了一杯茶。

  茶叶和水杯还是陈母特意从柜子上面的抽盒里拿出来的。

  茶杯是当年陈父陈母拔河比赛赢来的奖品,搪瓷的,红彤彤的,看着就喜庆。

  这么多年,陈母因为喜欢上面的牡丹花,一直没舍得用。

  知道自己儿子上班工作了,

  陈母特意把茶杯掏出来,仔细刷干净,还拿了一包茶一起给陈露阳带了过来。

  小茶泡上,陈露阳正准备看看窗外的景色,舒缓一下心情。

  郝逢春捧着一摞资料走了进来,资料的最上面还压着三本厚厚的字典。

  “这些是初步的一些资料,稿纸我已经去办公室申请了,但是负责这事的同志现在正忙着招工,要一会儿才能回来,等他回来了我就去后勤取。”

  陈露阳不好意思了。

  “郝叔,你即是我领导又是我长辈,这种跑腿的事儿交给我就行了。”

  “哪有让你这么大领导亲自跑杂事的道理!”

  郝逢春笑着摆摆手:“咱们不讲究那个。”

  “你也看到了,现在车间算上你我才18个人,人手不够,有活大家一起跑。”

  “只有18个人?”陈露阳惊讶的出声。

  他刚刚借着收拾卫生的机会,将融合车间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全都打量了一个遍。

  整个车间除了地方大,压根就没有几个人。

  就这么十来个人,怎么研发小汽车啊!

  “现在虽然人少,但等以后,全厂的工人都会是融合车间的工人。”

  郝逢春耐心的解释:“现在国内的汽车结构是缺重少轻,轿车为零。”

  “厂里改革的事儿,你应该也听说过。”

  “最初国家大力发展石油开采,针对市场需求,我们开始开发石油钻头产品。”

  “后来发现钻头不能解决,我们又开始弄缝衣服的绞边器、猎枪和纺织设备,但规模都不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万人大厂的吃饭问题。”

  “继续小打小闹搞这种缺乏竞争力的低档货,不可持续,要干,就要造附加值更高的汽车!”

  陈露阳听到这,总算是大概明白了厂里改革的内容。

  合计大厂改革,主要还是解决大家吃饭的问题。

  郝逢春叹了一口气,开口道:

  “理论指导实践,只有先把其中的关键技术搞明白,才能着手进行生产。”

  “造飞机,我们驾轻就熟。”

  “但是造汽车,我们真的是两眼抹黑,什么也不懂。”

  “哪怕买来了国外的技术,但是其中的很多环节还要去学习摸索。”

  “而你,就是我们学习摸索的桥梁!”

  郝逢春一脸器重的看着陈露阳。

  “虽然我们也都学了一些日语,但是水平都有限,学的也很粗浅。”

  “只有你才能将材料完整的翻译出来。”

  “可以说,现在整个融合车间的核心都在你身上,千万不要让我们失望。”

  “郝叔你放心,我知道轻重。”

  陈露阳本就是做编译出身,对于翻译的准确性和严肃性把握尤为深刻。

  宁可一字不译,也不能错译一字,否则就是造孽!

  “好。”

  郝逢春欣慰地拍了拍陈露阳的肩膀:“有什么困难就跟我提,只要能有利于保证你的翻译工作,我去给你解决困难。”

  可是话刚说完没多久,陈露阳就遇见了第一个困难。

  “小陈,这个部分着急,先帮我们翻译一下。”

  “好嘞!”

  陈露阳接过一小沓十几页的材料,手指捻了捻页数,回应道;“翻完了就给你!”

  这次的材料跟刚刚老郝给他的,明显就专业的多。

  陈露阳先是将材料大致翻看一遍,心里有了思量之后,拿笔圈出了一些专有名词,

  就在他准备翻开字典查看生词的时候,办公室的门又被人敲开:

  “小陈,这份材料着急,快点翻!”

  陈露阳接过大概翻了翻,二十多页。

  “行,放我这,马上就弄。”

  刚坐下又没有几分钟,又是一个人拿着资料跑了进来,

  

  “小陈,快给看看这份材料上写的啥,这上面的图纸非常重要!”

  陈露阳:……

  造车的技术难点多,需要研究的工作步骤也多。

  为了更好更快的推进进度,曹青杭根据不同技术员的特长,将他们分成了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研究不同的项目部分。

  而买来的技术材料,按照相应的模块分给了不同的研究小组。

  不到两个小时的功夫,陈露阳就收到了不同小组的八份材料,而且各个都说着急,

  更过分的,还有一个人不到半小时的功夫就催了他两次。

  在听到陈露阳回答还没有来的及翻译那份材料的时候,那个人还抱怨了一句:“太慢了!”

  看着对面桌子上垒砖头一样的材料,陈露阳受不了了。

  “你们给我的材料到底先翻译哪个!”

  陈露阳走出办公室,一声怒吼惊动了车间里的所有人。

  “翻译资料不是写小说,想咋写咋写,爱怎么胡编就胡编!我需要时间!”

  陈露阳说的半分不客气。

  这是入职的第一天,如果自己不先说明白规矩,那以后的工作只会越来越烦。

  “且不说翻译需要查字典查资料,那么高一摞厚厚的材料,光是用手抄就要很久。”

  “所以,我希望在我工作的时候,不要进来催我。写完了我会自己送出来。”

  陈露阳的眼睛环扫众人,目光尤其在刚刚催促的人身上停留许久。

  “我这不也是着急吗……”那名被着重注意的研究员嘟囔了一句。

  “你着急?大家都着急!”

  “如果都每隔十分钟就进来催我,那我这活还能不能干了!”

  整个车间寂静下来。

  能站在这里的,可以算是机械厂目前最为顶尖的一批人才了。

  他们平时在各自的车间都是说一不二的存在,只有训斥别人的份,何曾被别人这么说过。

  可是此时他们被陈露阳怼着,还没真办法反驳。

  毕竟现在厂里能翻译的只有这么一个人,

  真要把他惹急了,没人给翻译可就完了。

第30章 厂长吵架

  “从现在开始,除了曹工给我的材料可以优先翻译,其余的资料都只能按顺序排队。”

  陈露阳说着,眼睛看向曹青杭。

  曹青杭顿时心领神会,甚至连犹豫都没有,直接道:

  “那就这样安排!”

  “以后有什么着急的资料,就先来找我,我确定是否优先翻译。”

  “大家还有没有什么意见?”

  有了曹工的话,大家谁还敢有意见。

  “没意见那就执行,大家回去工作!”

  曹青杭拍拍手,众人纷纷转身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

  “小陈,融合车间成立其实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因为翻译跟不上,一直到现在也没什么进展。大家憋了好多天,着急了些,你别往心里去。”

  曹青杭走到陈露阳身边,耐心开导。

  在他眼里,陈露阳刚刚高中毕业就来上班工作,年轻人难免有些脾气,性格锋利了一些。

  不过这样很好!

  来一个有锐气有本事的青年人,总比来一个滑头强。

  “曹工,你们有你们的工作节奏,我也有我的工作把握。”

  “工作的时候我脾气不太好,要是有什么得罪的地方,大家别往心里去。”

  曹青杭哈哈一笑。

  “你这算什么脾气不好,年前我们几个因为一个数据,差点打了起来,看见小吴头上的伤口了吗。”

  小吴就是嘟囔“太慢了”的那个人,所以陈露阳对他的印象特别深。

首节上一节25/36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