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295节

  愣了一分钟,孙毅诧异:“松亭饭店的女经理啊?!”

  陈露阳骄傲:“嗯呐~我对象就是她。”

  嚯……!

  孙毅瞬间望着陈露阳的眼神都变了。

  原先他还以为陈露阳的对象是谁呢,搞得神神秘秘的。

  哪想到竟然是外宾饭店的女经理?

  刹那间,孙毅对孟梦有了一股深深的同情。

  他和姜铁都瞧出来,孟梦想把陈露阳撬墙角撬过来。

  但是这个墙角,是真的太难翘了!

  孙毅走南闯北的四处跑,也很难碰到几个像陈今越这样的明艳大美人儿。

  孟梦……咋说呢,

  不是不好看。

  太嫩了。

  ……

  第三天,伴随着载满大量废轮胎的货车轰隆隆的驶入车站,

  风尘仆仆的傅东虎和宋廖莎总算是重新踏入了祖国的土地。

  瞧见陈露阳的一刹那,

  宋廖莎都快瘦脱相了,整个人扶着车身虚软的走过来,脸上都快哭了,整个哀嚎出声:

  “哥……!我总算活着回来了!”

  陈露阳为孙毅和傅东虎互相做了介绍之后,宋廖莎干吧个嘴唇,迫切道:

  “哥……快给我整点大饼子和馒头噎噎。”

  陈露阳诧异:“咋饿成这样?那日本公司不给你吃饭还是咋的?”

  宋廖莎惨兮兮:“那叫啥吃饭啊……成天就吃那黏糊糊的豆子,吃完直放屁。我窜稀窜好几天。”

  陈露阳皱眉:“有这么血呼吗?”

  傅东虎颤颤巍巍道:“不说饿死也快差不多了,没有馒头大饼子的话,给我点咸萝卜条也行。”

  眼见傅东虎和宋廖莎都快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孙毅和陈露阳赶紧领着他们两个去饭馆吃饭。

  两条生长在红旗下,成长在粮仓大省的机械铁汉,硬生生的在饭馆吃出了饿死鬼投胎的压迫感。

  不仅一盘子馒头进去了。

  桌子上盘子里的东西都被吃了个精光,就连炖鱼的汤都被他们用馒头蘸着蹭了干干净净。

  “嗝!”

  宋廖莎打了一个饱嗝儿,之前还瘪平的小肚现在挺起了一个微微圆润的轮廓。

  “吃饱了?”孙毅问。

  “吃饱了。”宋廖莎回答。

  “你呢傅哥?”陈露阳问。

  “我也吃饱了。”傅东虎拿着一根牙签剔了剔牙,完事还裹了一下牙花子。

  “你俩吃饱就行。”孙毅心有余悸的看了看桌子上的几个大空盘子。

  “你俩要是吃饱了,我和小陈吃点。”

  孙毅给陈露阳就着剩菜,又点了两碗鱼丸虾面,对付一口之后。

  陈露阳陪着傅东虎和宋廖莎第三次来到了青云市场。

  锥子河市外地人多,但是二毛子更多!

  宋廖莎在省城里看着有些显眼,但在这里就如同回到了自己的地界,行走在马路上能碰见不少跟自己相似的混血青年。

  在给父亲和弟弟、妹妹买完东西之后,

  宋廖莎和傅东虎一人买了一根冰糖葫芦,

  一边啃着消化神儿,一边站在室外一处卖冻马哈鱼的摊位前,瞧着一个操着南方口音的小伙子,和摊位前的大娘砍价。

  虽说是买鱼,但实际上卖的是鱼子酱。

  冬天的锥子河市本来就是个天然大冰窖。

  新鲜的马哈鱼从江里打出来,扔到冰面上就是最及时的速冻保鲜。

  况且马哈鱼在当地又是特产,物资丰富,是当地人家里常吃的家常菜。

  其实价格真不贵。

  唯一一个缺点,就是鱼肉没有办法保鲜。

  一旦鱼肉缓化,就极易发生变质,非常不容易运输。

  反倒鱼子酱能压制成小罐,还算方便购买携带。

  “孙哥,咱们这块咋不开个罐头加工厂啥的。”宋廖莎突然开口问了一句。

  “咱们这些鱼,要是能做成罐头或者是打个包装,再简单加工一下。”

  “到时候价格翻倍不说,还能方便运输,这销路不就打开了?”

  孙毅摇摇头:“不好弄。”

  “你们也看见了,我们锥子河市就这么屁大点的小地方,现有的这些单位都是紧紧巴巴,哪有地方建加工厂。”

  “况且一条生产线也不是小数目。”

  “我们想着就是能不能去哪个食品厂低价买一条二手生产线。”

  “或者是比照着这条生产线,跟咱们省机械厂定制一套设备。”

  他们也想尽快投入生产。

  但是目前市里的这个小罐头厂,只够生产加工鱼子酱。

  实在无法再承担更多的生产工作。

  宋廖莎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傅东虎开口:“其实你们这边最应该弄的应该是木材加工厂。”

  宋廖莎好奇:“这块有树,但好像也不至于做加工厂啊!”

  孙毅摇摇头:“我们这边没有,但是隔壁有。”

  说着,几个人一同将视线移到了国门之外。

  遍山遍野的树。

  一扎扎、一丛丛、放眼望去白雪覆盖着松木,一望无际看不到边。

  陈露阳感慨:“等国门打开,咱们可以从隔壁进口木材,再通过加工之后运输全国,那生意可就做大了。”

  宋廖莎瞳孔瞬间缩成一个圆圈:

  “等国门打开,我就可以瞧见我妈了……”

  孙毅半开玩笑半认真道:“真没准的!之前我们这里就是与苏联的重要贸易口岸。”

  “一旦到时候国门打开,这里都是毛子,肯定能有你妈的消息。”

  宋廖莎双眼近乎渴望般的看着国门之外。

  转头,

  翠绿色的眼睛看着陈露阳,

  “哥……啥前能开国门啊!”

  陈露阳:“等两年!咱都改革开放了,国门开放肯定也不会远!”

  ……

  第二天。

  陈露阳跟孙毅挥手告别,与傅东虎一起领着心事重重的宋廖莎,踏上了回家的列车。

  随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第一批日本运送过来的废轮胎。

  这些废轮胎安置在省城锥子河市的货运专列上,

  为了方便省机械厂的生产,减少运输成本,

  干脆将货运的铁路增设一段,直接开进机械厂的后门。

  一群工人早早就等在旁边,准备卸货。

  陈露阳从列车上走下来,瞧着这段增设的铁轨,诧异道:

  “这玩意儿好啊!省老事了。”

  接着,列车员打开车门走下来,跟一个机械厂的青年抽烟唠起了嗑。

  别人都是来搬东西的,他却能跟司机唠嗑!

  “这人谁啊?”陈露阳好奇问道。

  “办公室的郝猛。”宋廖莎回答。

  “这名字牛逼啊!”陈露阳震惊了。

  

  “名字猛,人也猛。以前是管仓库的,现在提了办公室的干事,牛主任眼前的大红人。”宋廖莎如数家珍的回答。

  “听说就这个铁路的事儿,前前后后都是他负责跑的。”

  “各部门之间跑的贼明白!”

  陈露阳点头:“瞧出来了。是挺机灵。”

  说完,陈露阳撸胳膊挽袖子就加入了搬轮胎的队伍。

  这次搬轮胎,整个橡胶车间的男工人全都出来扛力气活,他身为车间主任,更得好好干才行!

  人多力量大!

  等到都搬完的时候,太阳都落下去了。

  幸亏之前组长赵跃进领着车间小组工人把仓库清出来了。

  要不然这要是往里搬运还真不能这么痛快。

  等到陈露阳晚上去仓库查看的时候,

首节上一节295/36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