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302节

  一位是省机械厂的车间主任。

  意大利工程师吧,听着新鲜,说是来帮忙造车的,但是实际上跟他们的关系不大。

  但是陈露阳可不一样!

  现在公社的新化肥厂即将建成,他们现在用的生产线,是从省化工厂花低价买来的一套二手生产线。

  原本一条生产线是足够用的。

  但是去年下半年,公社建了一个养牛场和一个奶粉厂之后,粪肥的数量登时充足起来。

  一条二手生产线已经承担不了现有的工作负荷了。

  这几天,公社就研究着想请省机械厂的专家过来,再给他们定制一条生产线。

  结果没成想盼什么来什么,他们还没主动登门了,陈露阳竟然自己下来了。

  虽然陈露阳不负责供销的事儿。

  但是他们这半年早就将厂里的事儿打听的明明白白,

  别看陈露阳看起来岁数不大,但是在厂里的地位可属实不差。

  说话可是有分量的。

  正好可以跟他唠唠生产线的事儿!

  公社里的小孩听说来了外国人,一个个全都兴奋的出来看热闹。

  窗户上趴着的全是小脑袋和小手掌。

  最后还是白云昭敲了敲窗户,把小孩给吓跑了。

  不过也别说小孩了,大人又有几个见过意大利人的?

  负责端菜的齐刘海小媳妇儿,借着往锅里倒白菜和大鹅的功夫,偷偷看了马可波罗波好几眼。

  马可波罗波瞧见公社姑娘,骨子里的浪漫脱口而出,向着这位小媳妇儿说出了轻柔的话语。

  在场的其他人不知道这话是啥意思,但是陈露阳的眼皮微微跳了跳。

  这哥们是真不知道异国他乡有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啊!

  他要是原话翻译出来,这一桌子饭得老尴尬了。

  “小陈主任,他说啥呢?”齐刘海小媳妇儿好奇问道。

  “他说头一次吃这个东西,不知道这个叫什么,问怎么吃。”陈露阳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诌。

  齐刘海小媳妇儿乐了:“这叫铁锅炖大鹅,把鹅和菜都放里一起炖,等炖熟就能起锅吃了。”

  陈露阳转过头对马可波罗波道:

  “她说谢谢你的夸奖和赞美,你人真好。”

  马可波罗波热情的把桌上的每个人都赞美了一遍之后,一帮人就开始了有一句没一句的唠嗑。

  出于礼貌,

  白云昭他们先都可着外宾接待。

  一帮人哄着马可波罗波唠嗑,给他哄得高高兴兴的。

  席间,马可波罗波还掏出了小本,很是详细的询问大家对于小汽车乘坐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公社里的人没坐过啥好车。

  对他们来说有个小货车开,不用餐风饮露的驾马车拉粪,有个能遮风挡雨的物件就已经是天大的幸福了。

  再加上机械厂的车间主任还在这,

  所以大家在说起小货车的时候,基本上全都捡好听的说,

  问题没说几个,反倒优点夸了一大堆。

  听的马可波罗波眉头紧皱。

  他本来就不是擅长弯弯绕绕的,直接有话直说道:

  “你们好奇怪,这么糟糕的车,不仅没有意见,甚至还觉得很好。”

  一桌子人看向陈露阳。

  陈露阳硬着头皮跟杨树林众人翻译:“他夸咱们吃不住炎暑寒冬苦,练不出杀敌硬功夫。道路这么颠簸都能顽强克服,说咱们是好样的!”

  白云昭乐了:“这意大利同志觉悟高啊!”

  谁不乐意听好听的啊?

  陈露阳如同是一个中间的润滑油,这边润润,那边滑滑,尽量减少摩擦,努力把所有的冲突全都化为甜蜜。

  等到齐刘海小媳妇儿上来掀开锅帘,一大团热气混着香气扑鼻从铁锅中漾起。

  在马可波罗好奇又兴奋的目光中,

  齐刘海小媳妇儿拿着铁铲,“啪啪啪啪”一个接着一个把锅边贴的大饼子拿到搪瓷盆里。

  同时取出来的,还是一碗热腾腾、嫩乎乎的鸡蛋焖砸。

  “香!”

  马可波罗波不会用筷子,忍不住伸手去抓。

  可是刚碰一下就烫的缩回手。

  白云昭乐了。

  “这事儿整得,给他拿俩勺!”

  齐刘海小媳妇儿赶紧去厨房拿来了俩勺,马可波罗波一手一个勺,仿佛叉着铲车似的将大饼子怼到自己的碗里。

  天一冷,人就乐意吃点热乎的。

  更别说他和陈露阳天不亮就冻得哆嗦的跟着刘一平嘎悠,肚子里早就空了。

  公社的大鹅都是农户自家养的,辛辛苦苦养到大,平常不是欺负狗就是叨小孩鼻子,身上的肉又香又韧,一点都不腥。

  再配上大锅里的其他配菜,吃的马可波罗波嘴啃的不停。

  刘一平瞧着马可波罗波仿佛饿死鬼投身的模样,小声的问向白云昭。

  “社长,意大利那块吃不饱饭?”

  他见识少,不知道意大利啥样。

  但是社长见多识广,肯定啥都知道!

  有事问社长准没错!

  白云昭有些复杂的看着马可波罗波,意味深长道:

  “要不说还是共产主义好呢,起码咱能吃饱饭。”

  

  刘一平重重点头:“对,要不都说思想不领先,方向准跑偏。”

  陈露阳:……

  白云昭一脸关爱落后集体同志的慈爱,主动把鸡蛋焖子和大饼子往马可波罗波的方向推了推。

  刘一平主动给马可波罗波倒酒。

  不知道是马可波罗波的酒力不行,还是公社的白酒劲儿太大。

  吃着吃着,马可波罗波就duang一下的身子后仰,直接倒炕上睡过去了。

  陈露阳“啧啧”开口:“这真是炕上吃炕上睡。”

  白云昭笑道:“睡没事儿,反正这炕够大。只要别炕上吃炕上拉就行。”

  “小陈主任,正好意大利的同志睡着了,咱们说会儿话。”

  “现在公社的化肥厂建成了,我们从化工厂买了一条二手生产线。虽然化工厂的同志帮我们调试了设备,也改进了配方。但是一条生产线实在不够。”

  “我们想联系咱们机械厂,按照现在的生产线再给我们定制一条生产线。”

  陈露阳高兴:“这是好事儿啊!”

  “年初厂里任务没那么重,公社要是有什么生产任务就直接提。”

  “回头咱们坐在一块研究研究,看看怎么能把生产线改进改进,提高生产效率。”

  对于机械厂的这些技术工人来说,飞机汽车都造了。

  造这种小工厂的生产线真的是轻轻松松。

  况且机械厂家大业大,

  除了造车和造飞机以外,还有专门负责其他生产任务的机动车间。

  每年机动车间与省里的其他工厂、甚至外地的一些工厂和单位签单子完成生产任务,也为厂里赚取了一些利润。

  白云昭开口:“小陈老师,其实生产效率这方面我们还真不太在乎,毕竟现在厂里的粪肥原料多,产量也不少。”

  “主要就是味儿太大了,我们想搞一个发酵罐或者发酵池,这样能把味道弄小点。”

  陈露阳:“发酵罐?”

  白云昭点头:“公社现在都是露天堆肥发酵,而且发酵时间长,味道太大。”

  “以前我们公社也是个水草丰美、环境挺好的地方。”

  “但是自从建了化肥厂,大家的腰包鼓了,但是住的条件却没有以前好了。”

  “我好歹是个公社书记,总不能让公社的孩子们以后进了城,身上一股粪肥味。”

  陈露阳敬佩的看了一眼白云昭,感慨道:

  “白书记有担当!”

  白云昭苦笑:“不是担当。”

  “小陈主任,我家里穷,小时候家里养猪,我天天在猪圈里给猪喂食,打扫猪圈,日夜都盼着等猪大了,好杀了卖钱过个好年。”

  “那年过年,我穿着新衣服陪我爸妈进城卖猪肉,结果城里的小孩离老远都能闻到我身上的猪粪味。”

  “那滋味其实不好受。”

  “所以我就想,以后我绝对不会让我的孩子身上也有猪粪味。”

  这边白云昭还在这“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呢,

  刘一平兴许是喝大了,哪壶不开提哪壶的补了个刀:

  “现在不仅你家孩子身上有味儿了,我家孩子、老张家孩子、老孔家孩子、老徐家孩子身上都有。”

  “不仅是猪粪,还有牛粪、鸡粪和人粑粑味。”

  白云昭脸色黑了。

  陈露阳赶紧劝道:“刘哥,不行你去后面陪意大利同志躺会儿。”

  刘一平被白云昭那一眼瞪的都有点醒酒了。

首节上一节302/36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