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322节

  冯久香拿着笔,往后退了几步看着纸上的喜鹊和梅花,一脸的满意道:

  “咋样?就你妈我这才艺,能不能评上‘庆三八’魅力文艺作品展览活动优秀作品?”

  陈露阳认真的左看看右看看。

  “妈,讲真的。”

  “论画画,我不如你。但是论评奖,你就不如我了。”

  冯久香抬头瞥了自己儿子一眼:“啥意思?”

  陈露阳道:“意思就是,你这画的名字起的太普通,一点都不贴合主题。”

  “那画的再好,立意不够,他也不能评奖。”

  冯久香问:“那你说起啥名字好?”

  陈露阳道:“依我看吧,不如就叫‘改革春风拂满园,迎春枝头闹梅花’。”

  冯久香有些心动又有点不托底:“我这一个喜鹊登梅跟改革开放贴一起,能行吗?”

  陈露阳坚定:“那咋不能!咱不就是为了歌颂改革开放,庆祝国际三八妇女节才有的这个文艺活动吗!”

  “没有改革开放,那梅花都不知道搁哪开呢,你还卖力工作辛苦拉扯我们姐仨呢,哪有这好环境让你画画!”

  冯久香被说服了~

  “行啊老二,真有你的!怪不得是车间主任,这词儿一套套的。”

  “你再说一遍叫啥名,妈给他写下来!”

  陈露阳乐呵呵的把名字又说了一遍,看着冯久香将画名写了上去。

  第二天一上班,

  冯久香就和隔壁的小王太太一起将参展作品送到了工会。

  出乎意料的是,

  两个人还在刚刚工会瞧见了陈露阳。

  只见陈露阳领着五个意大利女工程师也来工会交作品。

  这五名意大利女工程师听说了厂里有文艺活动,也都高高兴兴的用铅笔画了画,跟着陈露阳来交作品。

  这几名女工程师平时画设计图厉害,画画也厉害。

  瞧着陈露阳和意大利女工程师们有说有笑的样子,热心肠小王太太开口了:

  “久香,要我说,这几个意大利女工程师瞅着也挺好。”

  “不行你让小陈发展发展,娶一个洋媳妇儿回家,那多热闹!”

  冯久香差点被这句话呛着!

  “拉倒吧,可别祸害人家意大利姑娘了!”

  “再说了我家老二那不能娶洋媳妇儿,娶洋媳妇儿成啥了!”

  瞧着冯久香浑身抗拒的样子,小王太太不赞同道;

  “久香,不是我说你,咱们的思想得开放!”

  “娶洋媳妇儿咋的了,咱厂那么多娶洋媳妇儿的,远了不说,咱就看宋技术员。”

  “那生的宋廖莎、宋瓦西和宋娜塔仨孩子多漂亮!那大眼毛忽闪忽闪的,就跟洋娃娃似的。”

  小王太太不说宋技术员还好。

  这一提宋技术员,冯久香彻底脸黑了。

  “可拉倒吧!那苏联女专家说回国就回国了,扔下宋技术员一人扯着仨孩子长大。”

  那仨孩子看着好看是好看,

  但是没妈的孩子小时候过的多难多惨,她这一路看的最清楚。

  就是心疼这仨孩子,冯久香隔三差五就招他们仨孩子来家里吃饭。

  “回头我们老二要是找了个洋媳妇儿,然后洋媳妇儿再让人招回国了,剩下我们老二自己可咋整!”

  冯久香越说越是不放心。

  “……不行!我得跟老二好好唠唠!”

  “找谁都行,就是不能找洋媳妇儿!”

  ……

  这边冯久香女士正在替儿子操心找对象的事儿呢,

  橡胶车间里,

  陈露阳坐在办公室,右手拿着钢笔不断在稿纸上写写画画,修改完善讲课材料的内容。

  按照要求,今天下午他要给车间同志们讲计划生育。

  

  原本是要单独给车间的妇女职工们讲课的。

  但总不好死冷的天把男同志们都放出去挨冻,况且计划生育又不是女同志一个人的事儿。

  干脆,陈露阳让女同志坐在前面,男同志都统一坐在后面,一起跟着听课接受教育。

  厂里对这次三八妇女节学习会非常重视,

  工会不仅派人来各个车间进行督导,而且还要写材料进行报道宣传。

  为了彰显尊重,

  他还特意安排黄平涛去工会请小徐干事过来,等小徐干事一到,讲课就开始。

  “咚咚咚。”

  杜涵敲开门:“主任,黄哥领着小徐干事来了。”

  陈露阳赶紧收好稿件,站起身:“走!咱们迎接去。”

  此时的车间外面

  小徐干事抱着照相机,受宠若惊的跟在黄平涛的身后。

  从第一天进厂上班到现在,

  他去了这么多个车间,给那么多的车间主任做检查记录,从来都是自己去自己回。

  当黄平涛笑呵呵敲门,主动来到办公室接他去车间的时候,他人都懵了。

  这哪是一个干事的待遇啊!

  说是领导下车间慰问都不过如此了。

  走到车间门口,

  陈露阳热情的出门迎接,拦着小徐干事走进车间,边走边说:“小徐干事,辛苦你了,快请进。”

  推开门,小徐干事还没等反应过来呢,

  就听陈露阳道:“同志们,今天厂工会的小徐干事来我们车间督导检查,与我们大家一起学习,大家鼓掌欢迎!”

  “”一下,车间里几十名女职工全都站起身鼓掌。

  小徐干事感动的嘴唇都有点抖了。

  “小徐干事,您请坐。”

  黄平涛和杜涵热情的将小徐干事请到了居中的位置上,董满贵更会来事,还给他倒了一杯热茶。

  说实话,

  这要换成平常,他们对于小徐这样的综合口小干事是看都不带多看一眼的。

  机械厂嘛~车间工人才是主力军。

  这些后勤和综合部门都是服务生产一线的。

  但是没办法,陈露阳特意交代了。

  所有厂办公楼里的同志都要敬着,不敬犯毛病。

  所以几个车间大组长只能好言好语的前后哄着。

  看着台下的妇女工人同志们都坐好了,陈露阳开口了。

  “同志们,马上就要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了,首先我要祝车间所有的妇女同志们节日快乐!作为家庭的主心骨、社会的半边天,你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非凡的故事。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按照厂工会的要求,今天我们以车间为单位,由我向大家做三八妇女节专题讲座。聊一个和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的话题计划生育。”

  陈露阳这段话一出,

  黄平涛、杜涵他们几个下意识的互相对视一眼。

  不对啊……

  这也不是他们给陈露阳写的稿啊!

  杜涵一下子头皮都炸了。

  难不成自己这次写的东西,主任不满意?所以自己重新写了一份???

  他们几个正狐疑的摸不着方向呢,台上的陈露阳继续脱稿道: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但人多地少。早在《诗经》里就有“人而无止,何以济济”的感叹。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口太多,资源就不够用了。今天,我们要谈的是一个新时代的主题“只生一个好”。

  首先,为什么只生一个好?

  俗话说:“生得起,养不起。”孩子生下来,吃的、穿的、用的,哪样不花钱?从襁褓到上学,家长操碎了心。如果孩子多了,资源怎么分配?小娃穿大娃的旧衣服,小娃捡大娃的书本,难免有个抱怨:“妈,你就不能给我买新的?”如果只生一个,这个问题是不是就迎刃而解了?”

  “噗嗤~”台下有人忍不住乐了起来。

  虽然车间有些大姑娘还没有成家,涉及不到生大娃小娃的问题,但是谁家里没个兄弟姐妹啊?

  陈露阳说的这句话,几乎他们每个人都跟自己爹妈抱怨过。

  虽然是学习会的讲座,但是陈露阳压根没有半分讲课的严肃语气,说的话又接地气招人听,车间的职工们也听的津津有味的。

  陈露阳接着笑道:“而且啊,咱们得为国家做贡献。人口控制得好,资源就能用得好。粮食够吃了,房子住宽了,公园也没那么挤了,这样的生活不是我们向往的吗?”

  “这就涉及到下一个事儿了,怎么才能把'只生一个'做好?”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只生一个,咋就能做到呢?别急,

  “咱们国家的避孕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从传统的安全期,到现代的避孕药、节育环,应有尽有。妇联还会定期组织培训班,教大家怎么科学避孕,省心又高效。”

  陈露阳面色坦荡,但是耳朵却红了。

  这他妈领导是真不好当啊!

  这要是给男同志讲计划生育,直接一句“晚上悠着点”就完事。

  ……关键他还得一本正经得给众多女同志们讲这事儿!!!

  丫的这妇联直接办个全厂职工妇女大会,讲一下子不就得了!

  他这边心里还有点羞涩呢,但车间的女同志们可不羞涩。

首节上一节322/36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