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350节

  可如果是官方的话,就要严肃对待了。

  “而且今年省机关工委下发的重点理论学习内容也是马恩。讲好马恩的话,不仅能够与日本朋友交流,还能给全省做好学习马列的典范,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

  “所以,我觉得跟他们讲马恩比较好。”

  ……

  此时办公室套间的外面

  部长秘书屋里的沙发上已经等候坐下了四五个人。

  每个人都手里拿着等待汇报和签批的文件,等着陈拓的办公室开门。

  “洪秘书,里面人是谁啊?”

  一个中年人忍不住开口问道。

  “是省机械厂的陈露阳,已经进去有一阵了。”部长秘书回答。

  “这时间也太长了……!”

  中年人低头看了眼手表,忍不住开口。

  从他进屋到现在,等了都快40分钟了。

  其余等待的几个人互相看了一眼。

  等待在最后一位的人忍不住站起来道:“你们先排着,我过会儿再来吧。”

  照着这架势,俩人还不知道要唠到哪八百年去。

  与其在这干等,不如回去干点活了。

  “我也走了!”倒数第二个兄弟也果断站起来。

  眼看着身后的人都一个个走了。

  排头的第一个中年人反倒稳当当的重新坐在了沙发上。

  等!

  我就死等!

  ……

  此时的办公室里,陈露阳还在跟陈拓交流输出。

  “陈叔,你说咱国家现在为啥大面积跟日本合作?除了人家经济和技术确实比咱们发达意外,最主要还是文化知识交流方面有共同语言。日本政府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带有显著的团队经济特点,大小企业间的联动协作与分工体系呈现出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与大企业有机联合的互动特征,这点与咱们的管理模式就很有相似性了。”

  “打个比方,现在咱们汽车行业上即将组建“压倒西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也是以压倒西风为龙头,其他的工厂有机联合,形成整体合力共同发展的大趋势。”

  ……

  陈露阳说的唾沫横飞,不知不觉就从马克思唠到了汽车。

  出乎意料的,陈拓这么大的领导竟然就这么一路听他说了下来,中间除了询问几个问题,其他都始终保持安静。

  “陈叔儿,我最近一直跑厂里的小汽车,说跑题了……”

  陈露阳也是有分寸的。

  省委大院可不是机械厂主楼,自己随便进厂长屋里,一唠唠一天都行。

  自己白话这么半天,该说的都说完了,再多留下来可就是自找没趣了。

  不过陈拓的态度倒是很温和。

  “挺有见识。”

  短短四个字,多了一个都没有。

  但这四个字一出,陈露阳脸上马上乐开了。

  “我这也是近朱者赤,之前跟陈叔儿您交流这几次,对我帮助特别大!”

  “等我去片儿城的补助发下来了,我一定拎着东西再去跟您好好学习学习!”

  兜兜转转一圈,最后还是将落脚点落在了送东西上。

  陈拓脸一黑。

  “陈叔儿,您先忙,我就不打扰你了哈~”

  陈露阳见好就收,不等陈拓拒绝,猴子似的抱着空暖瓶就往门外走。

  临了还来了句:

  “陈叔儿,东西别忘了帮我给阿姨和越姐哈!”

  说完,陈露阳“砰”一下关上门,泥鳅一样的从门缝里钻了出去。

第301章 陈高工给你俩买的

  人出来了?!

  瞧见陈拓办公室门打开,等候签字的中年人仿佛看到了解放区的蓝蓝的天,

  整个人马上站起来,敲门进了屋。

  当从陈露阳的手里拿到空水壶的时候,部长秘书都惊了。

  他深深的看了一眼陈露阳,心里对他的评价瞬间高出好几度!!!

  这俩人唠这么开心吗???

  直接大半壶水都喝没了!?

  “唠的时间有点久,陈叔儿屋里没水了,麻烦您害得给打一瓶。”陈露阳不好意思道。

  “应该的,应该的。”秘书放下暖壶,热情的将陈露阳送出办公室。

  “陈工有事儿常联系!有事儿您说话!”

  “好哒好哒~您留步!!”

  ……

  走出省委宣传部大院,陈露阳跨上自行车,一路拨弄着自行车铃,骑过上坡,一个拐弯消失在路口。

  “!”

  陈露阳右脚点地,心脏砰砰,回头瞅了一眼隐隐可见一个小角角的省委宣传部大楼。

  手心都是汗……

  刚刚没说错什么话吧???

  趁着现在记忆还算清晰,陈露阳疯狂在脑海里复盘。

  从自己进陈拓屋里,喝他水,给他讲课,让他给自己捎东西……好像,没做错啥。

  “应该能把东西给我捎到吧???”

  陈露阳有些不放心的嘀咕。

  “他一个大老爷们儿,办公室留俩瓶雪花膏也不是那么回事……但是他不能自己留下抹了吧??”

  换成陈大志、金大奎、王厂长这样的糙汉子,那肯定是不乐意用这些的。

  平时白天用凉水嘛洒一把脸,刮个胡子就算不错了。

  雪花膏那玩意儿是碰都不碰的。

  但是陈拓毕竟是省委领导,平时经常出门抛头露脸的,也许更注重脸部保养??!

  左想右想,想了一个圈。

  最后陈露阳反倒放下心来。

  “用吧~他用也行,嘿嘿(#^.^#)”

  反正都是为了跟陈今越家里人搞好关系,管他谁用呢,陈拓用了更好!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陈露阳右脚登上自行车蹬,向着东方大街奔了过去。

  昨天在食堂里吃饭,他听见厂里的女工说,准备领着意大利女工程师去国营商店买羊毛围巾。

  听说店里来了好多新样式的羊毛围巾,正好出趟门给对象和拟老丈母娘买。

  掉转车头,

  陈露阳蹬着自行车,向着东方大街骑了过去。

  ……

  虽然陈露阳白天唠着唠着就唠跑题了,

  但是陈拓还是听得很满意的。

  年轻人岁数不大,但是见识倒是不少,最主要的是眼界和格局也不错!

  考虑问题的时候知道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大背景去思考,不像有些人只知道守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这种对于外界信息高敏感和处理能力,在年轻人里面确实是数一数二了。

  就是这两瓶雪花膏……

  擦!!!

  陈拓盯着那两瓶雪花膏半天。

  进他的办公室,给他老婆孩子送东西的人不少,

  但是像陈露阳这种情况还真的是第一次。

  犹豫了一下,陈拓还是将雪花膏放进包里,关上灯锁好门,坐车回家了。

  回到家,走下车。

  在经过筒子楼前面的胡同,一阵漂亮醇厚的女声从楼体传了出来。

  上半年省里要举办一系列的庆祝改革开放的文艺活动,还有中日联合文化交流展览。

  省歌舞团的同志们每天都在紧锣密鼓的排练节目。

  省歌舞团曹团长一家也无比忙碌,回家了也要练嗓子。

  打开家门,陈妈妈正在厨房炒菜。

  “老陈!快帮我把蒜扒了,我刚刚忘扒蒜了!”

  陈妈妈瞧见陈拓进屋,赶紧一嗓子着急的喊他。

  陈拓听到媳妇儿召唤,赶紧脱了鞋几步窜到厨房,从架子旁掏出一个蒜,揪了长出来的绿色伢子,扒了两瓣蒜递给陈妈妈。

  “啪!”

  陈妈妈眼疾手快,手起刀落。

  一个刀背将蒜拍扁,再嘁哩喀喳一剁,将蒜末扔进了锅里。

  “咱姑娘呢?”陈拓在旁边帮忙打下手,开口问道。

首节上一节350/36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