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130节

  “没错。”邵毅府笑着点头道:“不过这不是最终数据,南洋有些地方还没有下映,最后拢共加起来可能有个三千万港币票房。”

  “还不错。”邵维鼎点头道。

  以往南洋市场就是华人群体,票房数据和港岛基本上差不多。

  现在有个三千多万港币,证明八大院线还是成功的。

  “不光如此,日本更是突破了影视记录,来到了十一亿日元大关,换算成港币也有五千五百万。”

  “没想到,我们没有程龙,也能有这么高的票房,阿鼎你让出10%的分成,换取东宝的全力支持这个决策是对的。”

  邵毅府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他很清楚,如果按照正常的放映流程走,《追女仔》能有个两三亿日元就顶天了。

  毕竟《师弟出马》靠着程龙也才只有四亿日元的票房。

  “韩国的票房怎么样?这上面怎么没有记录?”

  “韩国票房记录方式不太一样,他们是按照人次计算的,那边报过来的数字是在汉城有26人次观影,全韩加起来一共81万人次,折合224万美元。”

  “也就是一千多万港币咯。”

  邵维鼎心中换算了一下,随即问道:“如果加上湾岛那边的票房,票房大概有多少?”

  邵毅府心中也在做着计算,随后回答道:“大台北票房有个八千四百万台币,全台加起来总共一亿三千万,换算成港币就是三千两百万。”

  “这样算起来.....”邵毅府在脑海中计算着,然后被吓了一跳,“《追女仔》全球总票房大概有一亿五千万港币。”

  “竟然有这么多?”

  就算不是全拿,但是依据35%的票房分成算,邵氏也能拿超过五千万的现金。

  何况在港岛和南洋,邵氏都有自己的影院。

  能到手的钱,绝对超过五千万。

  五千万,可是去年邵氏所有电影加起来全年的票房数据啊!

  现在竟然被一部电影就赶超了。

  “阿鼎,你让我缓缓。”

  邵毅府有些自我怀疑了:“这是真的吗?我们真的只用一部电影,就拿到了这么多的票房?”

  邵维鼎淡笑道:“老豆,时代变了。”

  “小作坊式的电影生产模式已经被市场淘汰,观众的胃口都养刁了,以量取胜是不可能占据现如今的电影市场的。”

  “精品化,大片化,建立现代化影视传媒集团,搭建出工业电影产业链才是我们邵氏未来的发展方向。”

  他的视野,看得很远。

  要对邵氏进行彻底的改造。

  光是用言语,用手段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只有先拿出成绩,用事实摆在所有人面前,才可能从骨子里剥除掉邵氏过往二十年的陈旧思维。

  《追女仔》现如今的成绩,就是他拿出的铁一般的事实。

  邵毅府此刻心有戚戚。

  他都不敢想象,如果没有邵维鼎。

  继续按照邵氏以往老一套的制作方式运行,邵氏是否还能够存在下去。

  不过,现如今他从这部电影上看到了邵氏未来的希望。

  邵维鼎过往对于港岛电影的判断,对于邵氏提出的方针策略,如今都得到了证明。

  他甚至迫不及待的想要退位让贤,让自己这个儿子来执掌邵氏。

  “老豆,这个位置还是您继续坐着吧!”

  邵维鼎连忙拒绝,出主意可以,亲自坐镇,他还真没那个想法。

  “斯沃琪现在还立足未稳,过段时间我还得去一趟瑞仕,你可别再给我加工作量了。”

  “你现在不接手也行,和我说说,这个现代化影视传媒集团,到底该怎么个推行法?”

  邵毅府对这个很感兴趣,好莱坞六大一直是他的事业目标。

  “老豆,现代化影视传媒集团不是一蹴而就的,饭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邵维鼎笑着摇头。

  “你这小子,还教训起老子来了。”邵毅府假意嗔怒道:“好,那你就先说说眼下。”

  “简单。”邵维鼎伸出两根手指道:“首先,拿《追女仔》大做文章,犒赏有功之人。人就怕比较,以往是在我们邵氏拿的少,在其他地方拿得多,所以很多人心里不平衡,纷纷出走。”

  “现在我们就反过来。”

  “邵氏兄弟的市值上涨,放出年底分红的消息,在《追女仔》全球电影票房这件事上大做文章,只要让他们明白,在邵氏赚到的远高于在其他电影公司,就不怕人才不向我们靠拢。”

  邵毅府老奸巨猾,品出了一些味道:“你看中了谁了?需要这么大费周章?”

  “我不是看中谁了。”邵维鼎摇摇头道。

  他看到的是整个港岛影视圈。

  “老豆,您不觉得港岛这地方太小,但是臭鱼烂虾什么的太多了吗?”

  “这么一座五百万人口的城市,是不需要那么多不同的声音的。”

  邵毅府心底吃惊,暗暗琢磨邵维鼎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那第二点呢?”

  “第二就是话语权。”邵维鼎解释道:“美国有金像奖,欧洲有金熊奖与金狮奖、金棕榈奖,就连隔壁湾岛都有一个金马奖。”

  “而作为东方好莱坞的港岛,却没有一个自己的专业电影奖项,老豆您不觉得这很可笑吗?”

  邵毅府也不禁深思,抬起头认真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做?”

  他做电影这么久了,还真是第一次考虑到话语权的重要性。

  “联合媒体成立属于我们港岛自己的电影奖项,将东方好莱坞的影响力,彻底辐射开,哪怕是不能成为国际电影节,也要将它办成亚洲电影第一盛事。”

  嘶!

  邵毅府倒吸一口冷气。

  亚洲电影第一盛事,好大的目标。

  “不光是电影,电视的影响力我们也不能忽视。”邵维鼎凝重道,这么久了,终于道出了自己的野心:“老豆,话语权这个东西,我们不去抢占,就会被别人抢走了。”

  在他的心中,话语权影响力这东西可以说是影视圈最为重要的筹码。

  也是他最想要拿到手的东西。

  邵毅府也有些明白邵维鼎的想法了,问道:“电影奖项这东西可以搞,你说要找媒体合作,明报吗?”

  “不光光是明报,《电影双周刊》这类影视杂志,还有《星岛日报》《大公报》《南华日报》这些有影响力的媒体,乃至于亚洲各大影视公司,我们都可以拉进来。”

  邵维鼎仔细的传授后世港岛金像奖的创办经验。

  当然这一次,港岛金像奖不会只面向华语电影。

  而是直接对标美国金像奖。

  他要以此为起点,将港岛打造为全亚洲,乃至于全球的影视圣地。

  他很清楚,港岛的影视传媒影响力越大,能够给他提供的助力也就越大。

第140章 掀起了新一轮的高峰

  【《追女仔》全球票房出炉,再次打破华语电影票房记录】

  【一亿五千万港币,三千万美元,不可思议的奇迹】

  【《追女仔》超越《醉拳》,成功登顶华语票房冠军】

  第二天,港岛各大媒体,仿佛全都收到了风声一般。

  各自报道了相关新闻,《追女仔》的票房成绩,成为了当天最为火热的话题。

  邹文怀看到今天的报纸,满眼的不敢置信。

  “怎么可能,票房怎么可能会这么高?”

  当年的《醉拳》轰动全球,也就只拿下了两千万美元的票房,按照那时候的汇率,也就九千多万港币。

  可现在《追女仔》直接一亿五千万港币,这数据,太夸张了。

  何冠昌在一旁凝重道:“新闻上虽然没有报道各地详细的票房数据,但是这个数字应该造不了假,我们在各地市场的发行商,都传来了消息,《追女仔》这部电影在他们那都是座无虚席,热度一点都不比在港岛低。”

  “看样子,我们也得转换思路,拍一些更摩登,更现代化的都市戏了。”

  总结过往港岛电影和《追女仔》最大的差别就是,追女仔是完全摆脱了过往的民国背景,而是放在了现代,放在了美国和港岛。

  让剧情看上去更加都市化,国际化,时尚风潮化。

  “可惜三毛走了,要不然可以让他试一试。”梁峰在一旁感叹道。

  听见这话,邹文怀气不打一处来:“不要再提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我们给他开公司,这么培养他,结果转头就去了邵氏,他对得起我们的栽培吗?”

  听见邹文怀这话,何冠昌和梁峰都沉默不语。

  与其说嘉禾栽培了洪金保,倒不如说洪金保个人的野蛮生长。

  而且人家自有一票团队,从来就没有和嘉禾靠得太近。

  何况,这中间又有个程龙。

  习惯了当大哥的,是没办法屈居曾经的小弟之下的。

  沉默了一会儿,何冠昌闷声道:

  “现在就看,阿龙的那部《炮弹飞车》能不能挽回局面了。”

  .......

  新艺城。

  雷绝坤看到了今天的新闻后。

  心中羡慕而又惊叹。

  但是随即立刻在新艺城五人组,提交上来的电影预算上,画了一个勾。

  “《最佳拍档》这个名字不错,剧情我看了,很有潜力。”

  “我不期望这部电影,能立刻超越《追女仔》但是我希望它至少在港岛本土迈过两千万的大关。”

  雷绝坤话音一落下,麦加几人心里都顿感压力。

  但是没办法,光这部戏的投资,就要八百万港币。

  而且他们几个还不确定,八百万能不能拍完。

  “这个飞贼黑猫你们打算找谁去拍?”雷绝坤问道。

  剧本设定上,这个角色的定位是英俊潇洒,新艺城五人组,矮挫是一应俱全,但是就是没有长得帅的。

首节上一节130/5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