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152节

  伊利沙伯医院门口发生的警察与黑道抢夺越南人事件,被巧妙地掩盖了过去。

  但是随着TVB的这则简讯,掀起的热度比之前邵维鼎枪击还要高。

  尤其是在得知枪手竟然真的是日本人之后,更是直接点燃了港岛人的抗日情绪。

  第二天,媒体报社铺天盖地的报道,更是将这一情绪推上了高潮。

  无数港岛市民涌上街道,纷纷对精工对日本进行抗议。

  随后几天,这些报道传到了世界各地。

  台北、星加坡、吉隆坡、乃至于暹罗等地都开始进行声援响应。

  规模远胜过此前声援斯沃琪,无数华人涌上街头,打着严惩凶手,抓出背后真凶的口号。

  更是有媒体打出:商业战争绝对不能上升到刺杀,这是对法律的彻底践踏。

  东京三大报《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

  更是将这一事件,放到了头版头条上进行刊登。

  这是前所未有的待遇。

  哪怕是之前的海关事件,也仅仅是在副刊上报道。

  日本人看到新闻后都惊了。

  “怎么会这样?”

  “精工不是道歉了吗?为什么还要派人刺杀邵维鼎?”

  “真的是精工做的吗?他们太过分了。”

  “我绝对不相信这是日本人做的,这绝对是有人在故意泼脏水。”

  “我以后不会在卖精工的任何商品了,这是彻彻底底的卑鄙行径。”

  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整体文化上呈现出一种开放创新进取的精神。

  这些都直接体现在他们的漫画、小说、游戏之上。

  虽然已经渡过了战后反省的时期,但是民众的言论也普遍有着清晰的善恶标准。

  精工彻底懵了,井上秀一更是欲哭无泪。

  邵维鼎遭遇枪杀这件事真的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都跪下了,求得就是一个息事宁人,保住精工的口碑,后面有着大把的机会与斯沃琪展开全面竞争。

  他怎么可能蠢到,邵维鼎从日本回港的当天,就安排好杀手刺杀他呢!

  “现在怎么办?国民对于我们精工现在非常反感,全都认为我们和这件事有关。”

  精工的新闻发言人哭丧着脸问道。

  井上秀一咬着牙口,恨声道:“这个邵维鼎如果真的死了,这口黑锅我们认下都无所谓,但是他又没死。”

  “现在说这种气话有什么用?当务之急是我们要尽快澄清谣言。”精工新上任的副社长言辞恳切道。

  井上秀一深吸一口气,缓缓道:“立刻拟一则公告,向外界发声,我们支持斯沃琪,声讨凶手,这个态度我们一定要拿出来。”

  “另外去查查这个小寺浩章到底是什么人?把他的底细给我扒出来,只有找到真正的凶手才能证明我们的清白。”

  井上秀一是真的被整的没有办法了,他清楚这个时候做什么都是徒劳的,只能认错挨打,等待事实水落石出。

  他自己都想不到会有一天,还得帮邵维鼎去找暗杀他的人。

  这真的是太憋屈了。

  与此同时,坐镇日本的石敢看见今天的报纸。

  怒目圆瞪,咬牙切齿:“这他妈的日本人,正经生意做不过,搞这种卑鄙无耻的手段,还真是在行啊!”

  “鼎少要是真的出了什么事......我他妈把神社炸了。”

  大骂了一会儿,他的气顺了一些。

  心中却是变得更加焦急了。

  “也不知道现在鼎少到底怎么样了,港岛那边的电话又没说什么有用的消息。”

  “连阿文和宋总都进不去医院。”

  “不行,我得亲自去港岛一趟。”

  本来坐在他对面,松本清不懂粤语,所以不知道石敢在骂什么,但他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词,所以一脸尴尬的坐着。

  他没想到,那个枪手竟然真的是日本人。

  所以不管幕后真凶是不是日本人,在这件事上,他们都不占理。

  不过不占理归不占理,听到石敢要回港岛,他却是立马制止住了。

  “北岛桑,越是这种关键时刻,我们越是不能擅离职守。”松本清叫着石敢的日本名字:“如果这件事真的是精工在背后指使的,那么他们之后一定还有后招,日本市场是邵先生亲自交到我们两个手上的,在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能让精工有机可乘。”

  “而且现在日本国民对于精工有着明显的反感情绪,我们应该利用这一点,大力的推介我们斯沃琪,推介屈臣氏-松本清药妆店,进一步占领日本市场。”

  “这才是我们报道邵先生的最好方式。”

  石敢承认自己快被松本清说服了,但是港岛出了这么大的事情。

  鼎少现在又生死未卜。

  自己就算是在日本,如果连他的最后一面都没看到,哪里对得起鼎少的知遇之恩。

  松本清看出了他的坚决,心中叹服邵维鼎的人格魅力的同时,说道:“北岛桑,如果您坚持要回港岛的话,不妨先打个报告,向斯沃琪总部申请一下,如果集团同意了,到时候我陪你一起回港岛。”

  “好,就这样说定了。”听见这话,石敢立刻点头。

  与此同时,南洋、韩国、澳大利亚、乃至于瑞仕,全都闻风而动。

第166章 希望不是杞人忧天

  金门大厦。

  “宋总,南洋的经销商、韩国的经销商、日本的经销商都派了人过来询问情况,还有驻守在日本的石敢、南洋的罗伯特、宋尧、邵维钟都申请回港看望鼎少,我们该怎么回复?”

  斯沃琪现如今已经乱成一团,邵维鼎遭遇枪击的事情,在斯沃琪内部引起了极大的震荡,工人差点停摆,纷纷要跑到街上进行声援。

  最后被宋毅劝了下来,安抚住了工人以及一众管理层。

  他非常清楚,越是这个时候,斯沃琪越不能乱。

  先不说各地雪花一般的订单,他们要是没有及时完成,违约都是轻的,主要是好不容易占下的市场份额,很可能就要因此前功尽弃。

  “胡闹,现在是我们斯沃琪最为虚弱的时候,如果他们离开,一旦被反扑,我们在海外市场将彻底失去主动权。”宋毅现在是整个斯沃琪职位最高的人,他冷静道:“让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告诉他们不要忘记了鼎少交给他们的任务。”

  “是,我立刻交待下去。”

  秘书立刻退下,他这边离开马上就有人进来。

  “宋总,大厦外聚拢了一批人,他们手持鲜花和蜡烛,说是来为鼎少祈福的。”

  “祈福?”

  宋毅眉头皱起,心中闪过一丝疑惑,连忙走到窗口,从窗口望下去。

  只见浩浩荡荡的人群围绕在大厦周围。

  每一个人都手持鲜花,然后在大厦周围点燃了一根蜡烛随后鞠了一躬随后离开。

  整个过程庄严肃穆,没有骚动,也没有喧哗。

  只是将自己的心意带到,然后便默默离场。

  宋毅看着这一幕心神巨震,“鼎少在港岛市民心中地位这么高了吗?”

  旁边的助理听见了他的呢喃,低声道:“这些人都是贫苦老百姓,这些年我们港岛的生活水平虽然有所提升,但是提升的是上层白领是金融、建筑业相关产业人群,实业却是有着大批工厂倒闭、转型,工人失业,寻找新的工作都是常态。”

  “但是自从我们斯沃琪集团成立之后,工人的待遇全面提升,这带动的不是一两万人,而是几十万人。”

  “尤其是斯沃琪品牌出海之后,渐渐扭转了港岛制造在海外市场的印象,不但让整个钟表产业焕发了生机,就是港岛的制造业在海外市场份额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很多人也都因此重新找到了工作。”

  “现在斯沃琪工业园还在兴建,房子要有了,工人们的日子有了盼头。鼎少前段时间又投资了潘迪声的服装厂,随后他们工厂的待遇也得到了提升。”

  “现在整个港岛都以宝成厂为标杆,以进我们宝成厂为荣,他们肯定不希望鼎少出事。”

  听完,宋毅望着窗外深深感叹:“这些人或许身处社会底层,但是分得清谁真的对他们好。”

  去年一年以来,斯沃琪集团旗下宝成厂一直在扩招并购,目前宝成二厂和宝成三厂已经建成,然后又有十几家零配件工厂进行合作,总工人数达到了六万。

  潘迪声建立的服装厂以及他女朋友家的纺织集团,总工人加起来也有个四五万。

  再加上屈臣氏的零售产品生产厂商。

  更别提,因为斯沃琪集团的跃升,而获益的其他港岛制造业工厂。

  因为一个邵维鼎,至少有百万人因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就是实体业,一个城市光有服务业是远远不能支撑起来的。

  后世顶级大都市,例如纽约、东京、星加坡、伦敦等城市不光服务业金融业发达,制造业同样发达。

  为什么后世港岛逐渐落寞,成为各种“遗址”呢?

  主要原因就是纵观全球这些服务业发达的城市,港岛服务业虽然发达,但已经彻底抛弃了制造业。

  而如果把整个工业化进程分为上游、中游、下游,那么上游为基础研究,中游为成果转化,下游为产业应用。

  抛弃了制造业后,港岛毫无疑问面临一个最大的难题,那就是如何将科研成果进行商业转化。

  这才是最大的财富。

  邵维鼎之所以如此深耕港岛制造业实业。

  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掌握后世的财富风口。

  宋毅虽然还未察觉到邵维鼎的长远谋划,但是此时却是由衷的觉得,邵维鼎走的路是正确的。

  楼下浩浩荡荡的人群,是做不了假的。

  这些都是人心。

  助理站在一旁忍不住问道:“宋总,您见到鼎少了吗?他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宋毅摇了摇头:“没见到,医院外不但有警察,还有鼎少的保镖,现在就只有邵爵士和方夫人可以看到鼎少。”

  “唉,真希望鼎少能平安无恙。”助理感叹道。

  这几天闹出来的风波,让他彻彻底底的见识到邵维鼎就是斯沃琪集团不可缺少的核心。

  如果没有邵维鼎,斯沃琪集团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他根本难以想象。

  宋毅又何曾不是这样的想法,要知道他之前只是宝成实业里的一名副总罢了。

  主管生产,其他事情一概不问。

  要是没有邵维鼎,他不可能站到今天这个位置。

  “鼎少会没事的,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将集团守住,我们自己千万不能自乱阵脚。”

  宋毅双眼坚定:“现如今斯沃琪的股价一直在跌,这已经超出了枪击案的影响力,如果我所料没错,必然是有人在背后兴风作浪。”

首节上一节152/5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