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192节

  每一处都领先这个时代太多。

  “董事长,我们必须要加大投资,加大预算进行营销宣传,不然可口可乐在港岛市场,真的要被非常可乐给超过了。”

  可口可乐部门的总监一脸焦急地看着施约翰,说道:“非常可乐今天简直卖疯了,每一家屈臣氏都挤满了人,我已经收到消息,港岛各大超市零售店都已经打算从屈臣氏进货了。”

  在港岛,非常可乐并没有经销商,由屈臣氏销售部门统一进行转售批发。

  目前只提供给旗下各大门店。

  不过可乐这东西薄利多销,自然是销售渠道越多越好。

  他料定,屈臣氏的负责人,一定不会拒绝这些超市的进货请求。

  施约翰却是坚定地摇了摇头:“今年可口可乐的营销费已经超过预算了,这件事等我和可口可乐总部那边谈完之后再说。”

  可口可乐这个品牌,可不是他一家的。

  而且太古洋行手上只握有港岛和内地的灌装权限。

  而非常可乐的这一次营销,是借由《亚洲好声音》这档节目进行宣传的。

  覆盖范围太广,根本就不是他一家能够扭转得了局面的。

  他拿出三百万赞助丽的的节目,已经证明在这条路上和邵维鼎比营销,根本就是自取其辱。

  况且,打广告,提升品牌知名度,这件事还得可口可乐美国总部那边牵头。

  哪里轮得着他啊!

  听完施约翰的话,这名可口可乐部门总监欲哭无泪,心里更是憋屈的要死。

  没钱打广告,还想提升销量?

  看看非常可乐这钱砸的。

  怎么就不能学学人家了?

  当然这话,他不可能说出口。

  只能怯怯的退走。

  看着他离开的方向,施约翰心中郁结的闷气达到了顶峰。

  一挥手,直接将办公桌上的东西全拂到地上去了。

  “这个丽的电视台,还真他妈的是一群废物,五年的节目,一点含金量都没有,浪费老子三百万。”

  这可是三百万啊!

  得卖多少可乐才能赚回来。

  不过他也清楚,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联系美国那边。

  自己这边是不可能再出钱了。

  他现在是完全明白了,在港岛打营销战,根本比不了,手上拥有TVB与《明报》这两个铁盟友的邵维鼎。

  想到这里,他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

  “不会,真的要在港岛诞生第二个‘百事’吧?”

  说着,他将目光看向了被他扫到地上去的塑料瓶装的非常可乐。

  “塑料瓶......能不能在环保上面做文章呢?”

  可口可乐虽然推出了2L装的塑料瓶装可乐,但是一直没有推出500ml装。

  没想到,非常可乐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只是,港岛不是美国。

  举起环保大旗,真的能有用吗?

  ........

  就在施约翰纠结之际。

  邵维鼎却是深夜来到了新华社。

  新华社港岛分社社长刘建华,早早的等在了办事处门口。

  “邵先生,久仰大名啊!”刘建华伸出手,一脸热切。

  对于邵维鼎,他是很认可的。

  扶起了港岛自己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与日本品牌竞争,而且没有落下丝毫下风。

  而且他看的出来,邵维鼎这个人是个实干家。

  更别提,邵维鼎手上掌握的财富,以及他父亲邵毅府手中持有的邵氏兄弟能够带来强大的影响力。

  而这种人,正是内地最需要拉拢的对象。

  此前内地接连发声,声援邵维鼎。

  就是在他和内地总社的推动下进行的。

  所以,在接到邵维鼎想要和他见一面的要求后,他立刻同意了下来。

  甚至,直接在门口迎接了起来。

  给足了礼遇。

  “刘社长,深夜叨扰了。”

  邵维鼎姿态不卑不亢,握了握手,脸上带着笑容。

  两人一起走了进去之后,刘建华笑道:“邵先生你策划的这档《亚洲好声音》我刚看完,不得不说,节目很是精彩,听说非常可乐也卖的非常好,真是双喜临门啊!”

  “这些都算不上什么。”邵维鼎无意在这方面和刘建华闲聊,直奔主题道:“刘社长,不知道你对金雍先生前几天发表的那篇游记怎么看?”

  “你说的是那篇深圳东莞见闻?”刘建华闻言收起了笑容,面色也严肃了起来。

  “对。”

  “金雍先生的这篇游记写的很好啊,让很多港岛人,真实了解到了内地的发展。”刘建华由衷道:“希望港岛的老板们看到了这篇游记,能够多多去内地投资。”

  他当然知道这篇游记在港岛掀起的讨论。

  而且在第一时间,他就将这件事上报给了燕京。

  总社那边很重视这件事,甚至还将金雍写的那篇游记刊登在了新华社社报之上,让内地的读者也看到了。

  “刘社长,我也不和你绕弯子了。”邵维鼎直接道:“港岛其实还是有很多人对内地有着很深的提防,纵然这篇游记完全是站在客观角度,如实的写出了东莞深圳的发展,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其实还是将信将疑的。”

  “文字可以虚假,但是影像新闻是没办法造假的。”

  “你的意思是?”刘建华心中猛地一跳,试探着问道。

  “我想申请派一支我们无线台的新闻拍摄团队前去内地,将深圳与东莞的发展以新闻播报的形式拍下来,让港岛的市民能够通过影像真切的看到对岸,看到故乡的发展。”

  “另外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想和贵方的央视进行合作,拍摄一组关于长江的纪录片。”

  邵维鼎认真道:

  “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从橘子洲头到扬子江畔,千年文脉赓续,浪花淘尽英雄。”

  “看长江,就是看中国。”

  他这番话话振聋发聩。

  《话说长江》这部纪录片是1983年日本和中国联合打造的纪录片,播放后甚至成为了一代人的长江记忆。

  在整个中华文化圈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而且这个纪录片,不谈政治,不杂其他。

  只谈文化,只讲历史。

  用文化的血脉,串联起了海外游子对故乡的眷恋。

  刘建华听的心中激情澎湃,立刻明白了邵维鼎所谓的拍摄长江纪录片的意思是什么。

  他猛的跳了起来,握住邵维鼎的手激动道:

  “邵先生,你等等,我立刻将你的想法汇报给燕京。”

  说完,他直接跑去电话旁边,一刻都不停留。

  (义父们,求发电)

第214章 一条大河波浪宽

  港岛新华社分社虽然是一个新闻机构,但是在此时它承担的职能却是相当于后世的中联办。

  甚至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就是中联办的前身。

  主要职责是联系并协助内地有关部门,管理在港岛的中资机构。

  促进港岛与内地之间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联系港岛社会各界人士,增进内地与港岛之间的交往。

  反映港岛居民对内地的意见等等。

  所以,燕京方面一接到刘建华的电话,立刻给予了重视。

  甚至引发了一些震动。

  不过港岛电视台进入内地采访拍摄,这在此前从来就没有过的先例。

  没有人敢做这个决定。

  层层上报之后,这个电话来到了陈公的手上。

  他没有任何犹豫,直接予以了批示,诚邀TVB入粤进行采访。

  并且通过了拍摄长江这个题材纪录片的申请。

  日本人都可以与央视进行合作拍摄纪录片,为什么要阻止港澳同胞?

  而且金雍游记在港岛以及内地引发的积极风向,让很多人都看到了舆论的重要性。

  这个时候,就更应该做好宣传工作。

  内地虽然现在很穷,远远比不上港岛的繁华。

  但是就算是这样,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不应该遮遮掩掩,要吸引海外华人来内地投资,就应该大大方方敞开门,让港人,让南洋华人,看到内地的发展,看到燕京对于改革开放的决心。

  这条批示,从上级下传到各个机构,立刻引起了重视。

  而刘建华不但将邵维鼎提出的申请汇报给了燕京方面,甚至于将《亚洲好声音》引发的收视率狂潮,非常可乐在亚洲市场对可口可乐发起的大反攻等等,全都汇报了过去。

  燕京方面,已经有人将“邵毅府”以及“金雍”两个人的名字,提到了与“鲍玉港”“霍正英”“谢国明”等人同等的批次。

  此时的广州。

  金雍匍匐于案写着昨天的见闻。

  火车恐龙扛狼的声音,如同一首交响曲,非但没有打扰到金雍的写作,反而更加让他的心情激动澎湃。

首节上一节192/5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