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203节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星加坡的国民会为了港岛产的可乐而疯狂。

  会为了一个港岛明星而疯狂。

  而且这种“疯狂”不止局限于星加坡,甚至还蔓延了南洋很多地区。

  “这个屈臣氏崛起的速度太快了。”

  “而且港岛的发展,未来几年必然还会有所上升。”

  负责战略部的总监肃然道:“前些天的新闻想必你们也知道,一批港岛的政商界人士北上前往燕京洽谈港岛回归的问题,一旦两方政局稳定了,港岛的地理位置和海外口岸的作用,必然吸引无数资金的注入。”

  “到时候,港岛的制造业有了内地这个庞大的市场,金融上又承托着庞大的海外资金。”

  “我们淡马锡,得快点行动起来了。”

  在场所有人都知道,他说的行动是什么意思。

  那就是投资。

  与港岛逐渐剥离制造业实业不同,星加坡是以政府为主导,不断推动着制造业的发展。

  甚至于,从立国之初就确立了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经济方针。

  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

  当时星加坡在交通运输、造船业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创建了一系列的公司,当地市民将这类企业称为与国家有联系的企业,简称“国联企业”。

  到了70年代初,星加坡甚至还创造了一个全民就业的壮举。

  不过随后便迎来了石油危机,但星加坡政府调整非常迅速。

  利用其特殊的战略位置,决定发展新加坡原油加工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高科技产业发展。

  1977年由政府出资相继成立星加坡石油公司、星加坡化工集团。

  与此同时,政府还投资兴建了一批高科技的电子和计算机产业。

  而随着着国联企业越来越多,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星加坡政府进行了紧急调整,将有关行业的管理机构进行合并,分离了经营权以及相应法规的确立权力。

  为了不影响企业的发展,确保原国有资产不流失,并能增值,淡马锡这个由星加坡财政部直属管辖的私人企业创建了出来。

  这家公司,几乎掌握了星加坡最重要、营业额最大的一系列企业,控制了星加坡的经济命脉。

  手上管理的市值资产,达到星加坡股市将近一半左右。

  而除了投资星加坡本地市场外,淡马锡也把亚洲市场和发达国家市场视为投资目标。

  李树生作为淡马锡的CEO,是星加坡执政者李广耀的绝对亲信。

  他当然清楚,李广耀将淡马锡交给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星加坡国库增加财政收入吗?

  当然不仅仅如此,更为重要的作用,还是海外投资,是为李家赚钱。

  而且就在前两个月,星加坡政府成立了一家国际投资机构,其主要任务就是管理星加坡的外汇储备,跨出国界向海外大举投资。

  他知道,这是一种制衡,也是竞争。

  想到这里,他环视左右,淡声道:“那你们觉得,哪些企业适合我们淡马锡投资?”

  “斯沃琪集团,绝对是斯沃琪。”

  “屈臣氏也可以,我得到消息,它们马上就要上市了。”

  “邵氏兄弟怎么样?这家集团在传媒娱乐版块在港股几乎占据了统治地位。”

  “李家城的长江实业我觉得可以考察考察。”

  “渣打银行、汇丰银行拥有港币的发钞权,港岛经济全面崛起,这两家银行绝对值得投资。”

  .......

第227章 我是资本家,你要和我谈公平?

  人在港岛的卡尔伊坎,此时此刻也感受到了港岛的深刻变化。

  自从领航基金狙击失败之后,他没有离开,反而住在了港岛。

  这一战,他足足亏损了差不多一亿多美元。

  不但使得他的基金在华尔街成为了一个笑话。

  最为重要的是,因为这次失败,领航基金管理的资产大为缩水,已经有些投资者对于他的能力产生了质疑。

  败在港岛,这在他的履历上都是一个极大的耻辱。

  不过卡尔伊坎是何等的枭雄人物。

  他可是华尔街狼王。

  狼王在失败一次之后,怎么可能就彻底萎靡不振。

  他蜷缩在角落,静静的看着港岛这座城市。

  看着斯沃琪集团的种种动作,看着屈臣氏的分离,看着非常可乐在亚洲市场对可口可乐发起的挑战。

  他有种感觉,港岛的市民的精气神似乎在提升。

  港岛原先放弃制造业,资金流向地产金融的趋势,似乎发生了停滞。

  甚至有逆转之势。

  “斯沃琪模式”的带动下,已经有很多人意识到港岛制造业基础雄厚,而且背靠原材料充足的大陆,再加上港岛这个自由贸易港,制造业大有可为。

  大量的资金涌入制造业,通过收购在短时间内买到全套的技术和品牌,迅速切入自主品牌制造的赛道。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这一点没人比他看的更加清晰。

  “我低估了我的对手。”

  “更低估了港岛这座城市。”

  卡尔伊坎站在半岛酒店的高层处,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的夜景,低声自语。

  “主席,我们什么时候回华尔街?那边已经在催我们了。”

  背后他的助理询问道。

  卡尔伊坎回过头道:“我们现在还不能回去。”

  “不能回去?”

  “马上给我订一张前往巴黎的机票,我们去巴黎。”

  卡尔伊坎眼神果决。

  就在三天前,他收到消息,浑水证券主投的蒂芙尼珠宝上市纽交所,获得了机构投资者10倍以上的超额认购。

  这个消息震惊了整个华尔街。

  而当这个消息传到卡尔伊坎这里时,他脑海中有条线逐渐清晰了出来。

  现如今有些事情已经确凿无疑。

  浑水证券和浑水调研背后主控人为同一人,而这人幕后的主子来自港岛。

  正是做空佳宁集团的最大黑手,邵维鼎。

  蒂凡尼、卡地亚、斯沃琪、宝珀、雅典.......

  这些品牌或直接或间接,掌握在邵维鼎手上,遍及珠宝、钟表两大领域。

  现如今屈臣氏的种种动作,又显示其在零售终端的布局。

  而在自建品牌以及收购的种种动作之下,潜藏着的是邵维鼎在不断侵蚀化妆品市场份额。

  一切都清晰了。

  化妆品、钟表、珠宝,这三大类全都是高消费,高利润的品类。

  换句话说,这些分类多奢侈品品牌。

  只不过在欧洲,这些奢侈品品牌都是独立存在的。

  像什么汇聚着多个品类多个品牌的奢侈品集团,却是没怎么出现过。

  而现在,一切迹象都在显示。

  这个邵维鼎,正在走这条路,他要打造一个属于他的奢侈品帝国。

  想到此,卡尔伊坎觉得自己复仇的机会来了。

  巴黎,就是他的机会!

  ......

  与此同时,在忙完屈臣氏的工作后,邵维鼎疲倦的回到了家里。

  因为一系列的收购,最终签字和做决定的事情都要交给他来做。

  而且又临近屈臣氏上市,他还要配合港交所对屈臣氏进行一系列的审查。

  所以尽管已经很放权了,但是邵维鼎仍然面临着大量的工作。

  “忙完这段时间,我一定要去休个假。”

  邵维鼎吐槽了一句,不当老板不知道,原来这个职位也这么累。

  不过,还不等他说完,家里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接通后,徐浩文的声音从话筒中传来。

  “鼎少,南洋那边出大事了!”

  “怎么回事?”听到南洋出事了,邵维鼎眉头一皱。

  在他的计划中,南洋有着不逊色于日本、韩国的地位。

  毕竟这里的华人太多了,而有华人的地方,就是他攻略的主要市场,是他的基本盘。

  “南洋市场可乐销量这周相比上周增长了三倍......”

  “说重点!“

  徐浩文急急忙忙道:“是这样,增加的三倍销量,这些投票权全都投在了周慧敏身上。”

  “嗯?”邵维鼎问道:“调查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吗?”

  “根据南洋的负责人宋尧汇报,说是周慧敏在南洋的国民度很高,或许是因为去年《追女仔》的缘故。”

  邵维鼎想起来了,在国语版本中,有个特供情节。

  就是周慧敏的出境。

  而且那个时候,周慧敏就因为一张照片火遍了全南洋。

  现如今看到她又出现在《亚洲好声音》的舞台上,不可能不引起轰动。

  “这是好事,能增加节目的影响力,对于周慧敏以后的发展,也有益处。”

首节上一节203/5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