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的支持!”
邵维鼎坐下,毫不犹豫道。
“这没问题,我们很支持民间举行的这种交流活动,对于能够提升港岛的经济和地位的举措,你放心在我这里都不会有任何障碍。”
麦理浩满口笑容道。
说话间茶已经上来了,他指着正在泡茶的侍女道:“这位可是我从杭州请来的专业泡茶师傅,这茶叶也是79年我去燕京的时候,那位陈公送给我的。”
邵维鼎喝着茶,微微感觉到讶异。
他没想到事情竟然进展的这么顺利。
不过他也没有放松下来,反而是趁热打铁道:“总督大人,想必你也看了报道,这是关于双十一当天的策划书。”
麦理浩抿了一口茶水,随后拿起了策划书,笑道:“双十一,这是什么意思?”
“十一月十一日,两个十一,简称。”邵维鼎回答。
麦理浩点了点头,将目光投注在眼前的策划案上。
开始看,他的目光平静,手指还在不断的抚摸着茶杯的釉质。
可翻到第二页,他的眉头开始皱了起来。
第三页,他的手指停了下来,又恢复了不动声色的模样。
十年的官场生涯,已然让这位曾经的外交官,喜怒不形于色。
“上面所说的购物狂欢节,你打算搞多大的规模?”
麦理浩问了一个和当初鲍玉港同样的问题。
邵维鼎毫不犹豫道:“至少要覆盖香港岛、九龙这两个大区,加入的商家越多越好。”
这是第一届港岛购物节,但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期。
“那这个宣传费用,你的预算又是多少?”
“大概一千万美元,其中包含在各大城市的广告宣传费用,以及我们港岛的城市MV拍摄。”
“城市MV?”
“简单来说,就是拍摄我们港岛的特色美景,以视频音乐的形式,投放出去。”
邵维鼎所说的就是后世常常出现在油管上面的,各大城市的精剪视频。
一般五到七分钟,高空俯瞰各种城市建筑。
邵维鼎相信,港岛的九龙城寨与高楼大厦的强烈冲突,以及赛博朋克风格的夜景秀,能够吸引一大批时尚前卫的游客对这座城市的兴趣。
麦理浩很纠结,他当然清楚拉拢邵维鼎的重要性。
但是这个购物节,却是直接落在了他的危险线上。
一个博览展,他可以放心承办,搞不起多大的乱子。
但是,一个覆盖全城的消费狂欢节,无数从世界各地涌入的旅客。
不可控性太大了,港岛的游客承载能力是多大,到时候那么多商家怎么组织起来?
还有在这个活动过程,出现了什么安全问题,谁来负责。
这一箩筐的问题,他作为港督不得不考虑。
“邵先生,你先回去,这份策划书留在这,我们需要内部讨论一下。”
麦理浩沉吟许久,缓缓说道:“如果只是一个博览展,我现在就能答应你,但是你这个购物节,从来就没有城市举办过,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地方,让我很为难。”
邵维鼎也没有想着,麦理浩能直接答应下来。
甚至于,他根本就没有指望着麦理浩能全部答应下来。
“总督大人,时间紧迫,能给我一个具体的期限吗?”
麦理浩思考了一会儿道:“三天吧,三天内不管结果怎么样,我都给你一个答复。”
两人商量好之后,邵维鼎喝了几杯茶就离开了。
一旁察言观色的夏鼎基见状,连忙问道:“总督,这份策划案到底写了些什么,购物节是什么意思?”
麦理浩没有说话,只是将策划书,扔到了他的面前。
夏鼎基见状,连忙拿起来进行观看。
越看他的表情越是惊愕。
“这......太夸张了吧?不过.....”夏鼎基皱着眉头道:“按照这个方案去执行,兴许还真能将港岛打造为邵维鼎口中的那个购物天堂、旅游之都。”
“但是这个风险太大了。”
麦理浩毫不犹豫否决了这个说法。
明年年初他就要离任,在此之前,麦理浩只想安安稳稳的过渡,任何乱子都不要出。
什么中英谈判,港岛回归,和他都没有关系。
这些大麻烦烂摊子,都交给下一任港督吧!
不管功过,都与他无关!
与此同时,邵维鼎从港府走出。
他弯腰钻进了劳斯莱斯座驾。
坐进去的一瞬间,他的嘴角微微扬起。
“先礼后兵,下一步,就是逼宫了!”
他从来就没指望过麦理浩能直接点头应下。
(求发电,催更)
第322章 港岛顶尖实力,潮汕帮、尚海帮、广府帮
举办这样的一届遍及整个港岛的购物狂欢节。
对于哪些人是最有利的?
毫无疑问,是拥有大量地皮店铺的地主。
是金店遍布港岛的周大福珠宝。
是的士公司,是主宰了港岛公共交通的九龙巴士。
是将酒店开遍了整个港岛,拥有半岛酒店的嘉道理家族。
是被称为酒店大王,拥有港岛规模最大的香格里拉酒店的郭和年。
是汇丰,渣打。
甚至是四大洋行,都能在其中获取丰厚的回报。
无论是华资还是英资,港岛兴旺对于他们而言。
就意味着能够收取更多的店租。
海量的现金成交,频繁的交通需求。
数之不尽的财富涌入,瓜分到最多利益的,就是他们这些占据着港岛顶层的豪门巨富。
当然,这些人当中,少不了邵家。
更少不了邵维鼎。
无论是屈臣氏还是斯沃琪集团,都是利润极高的产业。
从下飞机的那一刻开始,就被邵维鼎的产业帝国所包围。
机场免税零售业务,有DPS。
特色商品购买有遍布全港的屈臣氏门店,经营范畴从保健产品、美容产品、香水、化妆品、日用、食品、饮品无所不包。
更广泛的还有百佳超级市场以及充满地域特色的个人护理药妆店。
想要买高级手表,还有遍布三大中心商业区的时之廊门店。
所以,正是因为如此,邵维鼎有恃无恐。
港督担心不稳因素,不答应港岛购物节。
可这些人如果站在一条战线上。
港督还能不答应吗?
他再不答应,港岛还能稳定下去?
而麦理浩的拒绝,正好给了他借口,将这些人全都聚在一起。
邵府,两父子坐在一起,面色严肃。
听完邵维鼎的计划。
邵毅府沉默许久,“这是你和鲍玉港一起想的?”
他抬起头,双眼目光灼灼。
“是,鲍老也觉得,是时候将华人拧成一股绳了。”
邵维鼎回答道。
过往,香港主要有四股势力。
英资自不必多说。
华资当中又分为,上海帮、潮汕帮以及本土的广府帮。
这三大势力以家乡为区别成立各自的商会,进行抱团。
从五十年代开始,在港岛的各行各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其中的上海帮的代表人物,毫无疑问以何英杰(香港烟草大王)、邵毅府、鲍玉港为首。
同时也包括董浩运(儿子董建化第一任港岛长官)赵从严(另一个船王、华光集团)曹文锦(港岛万邦集团董事长,港岛港口及航运局航运委员会主席)何钊风、李合生、王启宇等人。
这群江浙沪老乡们乡土情结极重,极其抱团。(不抱团的早就被本地人给吞了)
改革开放,最先来到内地投资的,就是这些上海帮的人。
为什么说这么多,就是因为,现如今的局面。
正是整合华人势力的最好时机。
可以说,麦理浩的拒绝,给了他这个机会。
邵毅府拍打着自己的大腿,一下一下很有节奏。
邵维鼎没有干扰,他清楚自己老豆正在思考其中的利弊得失。
所有华人抱团,威胁港督,这可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万一因为这一次逼宫,导致你的名字从授勋名单上取消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