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324节

  “再加上内地改革开放,未来政策怕是会越来越好。”

  “不然邵维鼎,根本不可能在港岛,在内地身上投下如此重注。”

  “而往后,也会有第二届港岛购物节,第三届港岛购物节。”

  李家城无比冷静的分析:“但目前状况看来,港岛其实还没有得到完整的开发,店铺普遍规模都比较小。

  “如果我们能够推动港府进行新的建设,拿到港府的工程,推进港岛现代化开发,你们说这会是一笔多大的生意?”

  听到他这番话,三人全都震惊了。

  他们没有想到李家城竟然想了这么多。

  李钊基第一个抬起头:“港府会同意吗?”

  李家城沉声道:“你们觉得,在这场狂欢中最大的受益者是谁?”

  李钊基想了想道:“是邵维鼎。”

  “是他,却也不仅仅是他。”

  李家城掷地有声道:

  “最大的受益者是港鹰政府。”

  “要不是如此,港督能如此支持他。”

  “英国能够给邵维鼎颁发荣誉勋章?”

  李家城之前一直在想英王室为什么邵维鼎授勋。

  原本他死活都不明白。

  凭什么邵维鼎能先他一步,拿到这个三等勋章。

  可这几天,他把所有事情梳理了一遍。

  总算是想明白了。

  邵维鼎之所以能够拿到这个勋章,就是因为他让港岛在世界出名。

  金雍此前在报纸上说,中英谈判,大概就在84年之前。

  看样子,还不用这么久。

  明年怕是就要有消息传出来了。

  听到李家城这么一分析,三人也都明白了过来。

  “好,就按你说的,咱们说动港府,同时将我们的地产拿出来,进行大开发。”

  郑宇通是第一个表态的,因为在这场狂欢中,他们新世界物业和周大福可都赚了个盆满钵满。

  不管是店铺扩张,还是推动港岛的现代化翻新,对于他而言都有极大的好处。

  李钊基是第二个点头的,因为他手上除了囤积了大块土地之外,还有港岛最大的建筑公司。

  只要与建设相关,他都能从中获得好处。

  三人同意,只剩下郭德生一人没有表态。

  看着三双眼睛看向自己,他说出了自己的疑虑:“按照你所说,现在局势不稳,我们大兴土木,会不会适得其反啊?”

  李家城摇摇头道:“局势不稳又如何?能比六十年代的那次大游行要危险?有比七十年代的两次股市崩盘严重?”

  “邵维鼎这么聪明的一个人,都能投下重注,咱们这些老家伙,要是再不跟上,可就要被这些年轻人,拍死在沙滩上了。”

  听他如此说,郭德生一咬牙,“好,那我也参一股。”

  正当他们议论间,李家城的亲信,长江实业总经理李业广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李家城一看他的脸色,忙问道:“出什么事了?”

  李业广兴奋道:“就在刚刚,港交所传来消息,港股几乎所有股票,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幅,恒升指数突破了前所未有的两千点大关。”

  两千点?

  听到这个数字,在座四人全都呆住了。

第368章 恒升指数暴涨,港岛仿佛来到了巅峰

  如今的港岛,与上一世的港岛,太过不同。

  消费的旺盛,海外资本的到来。

  各大华人富商对于港岛的持续投资。

  乃至于英资的犹豫不决。

  直接刺激了港岛股市金融经济的蓬勃发展。

  港股恒升指数,在这一天突破了两千点大关,直接震惊了所有人。

  这一刻,港岛仿佛来到了巅峰。

  港交所,直接沸腾。

  与此同时,金门大厦。

  邵维鼎也收到了股市方面的消息,港股指数上涨,作为领头羊的屈臣氏和斯沃琪自然首当其冲。

  二者的股价,不同程度上涨了一块到三块。

  这意味着光是凭借着两家上市公司的市值,他的个人财富,又上涨了足足二十亿港币。

  虽然这些都是虚的,邵维鼎早就不在意了。

  但是对于办公室的其他人不同。

  他们每个人几乎都有一些股份,两家公司股价上升,他们的个人财富也随之暴涨。

  尤其是袁天帆,他没想到,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

  他就通过执掌屈臣氏,实现了个人的财富自由和自己的野心抱负。

  他越来越确信当初,从港交所离职,是一个多么正确的选择。

  与他们的狂热不同,邵维鼎的目光却是看向了九龙的方向。

  “看来,九龙的那块地,我们要尽快开发起来了。”

  “鼎少,你指的是城市综合体?”

  宋毅冷静了下来,吞咽了一口唾沫问道。

  玛格丽特有些不明白:“什么是城市综合体?”

  宋毅知道玛格丽特得到了邵维鼎的信任,所以也不隐瞒,主动将城市综合体的概念依照之前邵维鼎所讲的,又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了一遍。

  “将高端奢侈品品牌、大型百货公司、电影院、高档餐厅、各种类型的商铺集中在一个综合建筑群当中。”

  “这怎么可能?”

  玛格丽特非常惊讶。

  这种模式,别说是在港岛,就是在美国都未曾出现过。

  “如何不可能。”邵维鼎淡淡道:“九龙那边已经在施工了,等到明年双十一,外地游客和本地消费者,在那里就能够将他们想要干的消费活动,全部完成。”

  “这还只是港岛的第一座商业中心而已。”

  “等到九龙那边的商业中心完成,下一个目标就是湾仔和油尖旺区。明年,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邵维鼎眯起了双眼,淡淡道:“不过,只要稳定下来,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他没有深入地产的想法,但是商业广场,关乎着他众多产业的联动发展。

  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纽带。

  而且,这些都是暴利行业。

  他不做,难道以后要给李家城、李钊基他们交租?

  袁天帆忍不住询问道:“邵董,明年股市真的会崩盘吗?”

  “崩盘可能不至于但暴跌是肯定的。”邵维鼎严谨道。

  虽然现在已经和前世大不相同。

  但是既定的历史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

  比如明年就要到来的中英谈判。

  而且,不止是股市,包括金融、地产、货币,一系列连锁反应,引起的全面崩塌。

  邵维鼎深吸了口气,心中开始细细估算起了自己的实力。

  82年可以说打响了英资全面撤退的号角,港灯是肯定跑不掉的。

  四大洋行,除了和记黄埔。

  怡和置地、太古以及会德丰这三家。

  目前最有可能吃下的就是会德丰。

  但是,也要给太古尽可能多的压力。

  不然,要是和前世一样,让他们和内地接上了线,彻底在港岛稳住了局面。

  本身负债并不多的他们,可就不好吃下了。

  对于邵维鼎而言,会德丰吃下与否并不太重要。

  但是太古,他是一定要拿下的。

  只不过,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而他,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如果说这两年,只是他的财富积累阶段。

  那么从明年开始,将是彻底的飞跃。

  这么好的抄底时机,可不容易找到。

  为此,他一直在派人紧盯着股市。

  没有什么会比资本更加敏锐捕捉到市场变化了。

  他可不敢盲目笃信上一世的记忆。

  “对了!”邵维鼎微微一顿,将目光看向袁天帆道:“现在在外面执勤的警察还有那些替我们维持秩序的人,让人将他们的名字都记下来,给他们每人送一张会员卡。”

  “卡上存五百港币,让他们以后随时随地过来消费。”

  袁天帆点点头,“邵董,你说我们要不要趁这个机会,推出屈臣氏的会员体系,顺便将港岛的警务人员作为我们的第一批会员用户?”

  这批人可以说是港岛最为稳定的工薪阶层。

  而且还和权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屈臣氏与他们打好交道,可以说十分有必要。

  “这件事你自己看着办,不用请示我。”

首节上一节324/5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