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335节

  一份又一份。

  脸色也是逐渐凝重。

  在看到文汇报关于《长江》纪录片的报道后,他将秘书叫了过来。

  “小李,这个《长江》你知道怎么回事吗?”

  “领导这我还真知道。”秘书笑道:“这是上半年港岛无线台特意来找寻我们央视寻求合作,拍摄的一组纪录片,叫做《话说长江》”

  “原本我们是打算放在明年年初的时候放映的,港岛那边好像是安排在十一月二十日左右。”

  “这个《长江》电影,我询问过新华社那边的工作人员,说是无线台自己再剪辑了一遍,将二十三集剪成了两小时的电影纪录片。”

  “港岛新华社的同志已经有人看过那部电影了,剪辑的非常好,对于港岛百姓很有吸引力。”

  陈公听后,点了点头:“乡愁,成了具体的符号。无关政治,却处处都在给我们做宣传,这个无线台很会搞宣传工作嘛!”

  “领导,这个无线台可是资本主义的电视台。”

  秘书提醒道。

  陈公摆摆手:“哎,这是心向祖国的爱国人士。”

  “看他们做的这些,我就懂了。有时候文化宣传比之统战要重要许多,尤其是在港岛这个特殊的地方。”

  “之前还有些同志对邵家说些怪话,说什么英国人笼络,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可他们不明白,表面上说多少好话的人,都抵不上这一件实事。”

  秘书疑惑道:“领导您说了这么多文化宣传,怎么一句话都不提这个港岛购物节啊?这可是几十亿港币的营收啊,按那个明报的说法,整个港岛一天可能创造了百亿收入。”

  “说实话,我不知道说些什么。”

  “不知道说些什么?”

  “港岛的经济运转规律和内地完全不一样,无法适用于我们。”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陈公凝声道:“这个邵维鼎,是个天纵奇才!”

  “听说他要来内地是吗?”

  秘书立刻道:“是的,是上面的亲自邀请,不过之前邵先生在欧洲谈生意,回港之后,又在忙港岛购物节的事情,拖到了现在。”

  “等事情告一段落,大概率就会来内地了。”

  “好,等他来了,你安排一下,我要好好和他聊聊。”

  “这种人才,尤其是有着一颗爱国之心的人才,值得国家的重视!”

  说完,他也不想再多说什么了。

  挥了挥手,让秘书退下。

  自己再打开了从日本搜集过来的报纸。

  因为有译文,也有精要,所以看的很快。

  但越快,他越发意识到,这个港岛购物节给国际造成的震荡到底有多大。

  百万人次,日本大讨论。

  松下,日立,索尼,三洋等集团对港岛的重视。

  邵维鼎,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竟然如此之高。

  这让他有些骇然。

  看完这些,他才打开了何汉昌这位华润掌门人给他上的内参。

  “在港岛,目前已然出现了一个类似于日本财阀的庞大组织邵氏集团。”

  “邵氏集团是一个统称,它的资产范畴涵盖了港岛的零售、饮品、医药、日化、贸易、精细制造、娱乐、影视、传媒、地产等十大领域。”

  “这是一个巨无霸集团,却仍在以相当的速度在快速成长。”

  “南洋,东亚,欧洲邵氏集团已经取得了一定知名度,下一个目标必然会是美国。”

  “依照以往的经验以及邵氏集团掌权人的能力判断,很大的概率,屈臣氏斯沃琪等一众产品能够成功在美国站稳脚跟。”

  “国家一直担心港岛回归之后,港岛的经济无法稳定,英国人会暗地使绊子。”

  “这是毋庸置疑的,目前港岛境内已经有了这一趋势,英资在大量转移,上千亿的港岛财富正在被英国人以各种方式掠夺。”

  “如何稳定港岛回归之后的经济问题,目前唯一的出路,是依靠港岛本地的华商。这么多年以来,因为港岛与内地经济文化政治本质上的不同,许多华商虽然仍有一颗爱国之心,但是心中的小家以及家族财富传承无疑要大于国家利益。”

  “在这一点上,港岛的绝大多数家族都不会有本质上的不同……”

  看到这里,陈公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何汉昌在港岛这么多年,分析问题的本质简直鞭辟入里。

  不过内地需要港岛,不光是需要这一块地。

  更需要的是这地上的人。

  小家思维,难以避免。

  只要大方向上能跟着内地走,那就可以利用。

  他继续看下去。

  “邵氏集团,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一众华商的经济领袖。”

  “双十一港岛购物狂欢节,不但是一次巨大的经济活动,更是新旧港岛的转折点。”

  “在这次活动中,成立起来的中华总会,消费者协会,无疑都是华商在向港英政府谋求更多的政治权利。”

  “麦理浩的频频出席都在佐证这一点。”

  “邵维鼎正在以他的方式和魄力,扭转整个港岛。”

  “政府担心港岛回归,经济不稳定。”

  “但华商比我们更加担心港岛经济的不稳定,所以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拉拢华商,以此谋求他们的支持。”

  “内地需要经济窗口,发展建设。”

  “港岛需要政治庇护,安定繁荣。”

  “这些是政府与华商都在寻求的平衡点。”

  “邵氏集团,毫无疑问是这个平衡点中手握最大筹码的那个。”

  “邵维鼎,他是赚钱的天才!”

  .......

  此时的港岛。

  何汉昌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内参刚送上去不久。

  他文章中的主人公,竟然就会坐在他的面前。

  “何总,我想去一趟内地,有兴趣和我一起去见见内地等我风景吗?”

  (求发电)

第380章 安保公司计划,港岛产业调查

  “邵先生,你现在能去内地了?”何汉昌惊喜道。

  没有人比他更加希望邵维鼎能去内地一趟。

  他在港岛,对于这阵子港岛的变化,知之颇深。

  港岛购物狂欢节的疯狂又被他亲眼目睹。

  而这一切,都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邵维鼎。

  因为邵维鼎,华商的势力空前膨胀,比之前两年鲍玉港和李家城吞并和记洋行和九龙仓之时还要强大。

  这样一个人,如果能够前去内地。

  不管是投资也好,还是给上面建言,对于经济的发展都有极大的益处。

  更遑论,现如今内地正谋求与英国谈判港岛的回归事宜。

  得到本地的华商支持,迫在眉睫。

  邵维鼎,以及他背后的邵氏集团,在何汉昌眼中,就是稳定港岛经济的擎天之柱。

  “购物节事情已经了的差不多,之前内地多次邀请,我如果再因故拖延不去,真就不识抬举了。”

  邵维鼎淡然道。

  内地之行事关港岛的家电产业发展,而且无论是非常可乐还是屈臣倍健。

  都需要他去内地一趟。

  而最重要的一点,港岛回归,中英开启谈判。

  在这之前,他都必须要和内地政府通一下气。

  不然,就算是97年国内收回了港岛的土地主权,但是行政主权、金融主权、货币主权、文化主权可还是要名存实亡,重演上一世的悲剧。

  英国怎么可能会轻易的将港岛交回给内地。

  上一世就埋下了无数暗桩。

  将港岛这座贸易港、金融港、工业港,慢慢直接变成了“超级地租”港。

  用几个白手套,吸干了港岛的血,将所有港岛人,变成地产之下的奴隶。

  对于邵维鼎心中所想,何汉昌当然并不清楚,但是他清楚一点。

  依照邵维鼎目前的行为来看,毫无疑问是一名有着爱国心的商人。

  这样的人,越早去一趟内地越好。

  “邵先生可别这么说,领导们对于你是殷切盼望,但是商机难得,领导们可不会因为这个而责怪你。”

  “他们要是知道你马上要去燕京,肯定也会开心的。”

  何汉昌笑着,语气之中明显比之以往要热切,甚至还有一丝恭敬。

  华润作为内地与港岛之间的贸易中转,借由这一次的港岛购物节活动,足足赚了三亿港币。

  这个消息一报上去,最上层都直接关注了起来。

  这可是将进六千万美元的外汇啊,过往是需要华润一年多的时间才能赚到的。

  他怎么能不恭敬。

  邵维鼎对此也有所察觉,嘴角微微露出笑容,缓缓道:“不知道,安排我去内地大概需要几天?”

  港岛人去内地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去的,尤其是他这个级别。

  何汉昌沉迅速道:“邵先生你放心,很快就可以。我先将这个消息告知到上面,就是不知道您这一次是要秘密前往,还是公开前往,无论是哪一种形式,我们都会配合。”

  不同的形式,自然会有不同的接待方式。

  “公开前往。”邵维鼎毫不犹豫道:“我会以屈臣氏扩展市场,以及商谈家电产业链的名义,前往内地。”

  “行!”何汉昌激动道:“这样的话,就很快了,我敢肯定不会超过三天。”

首节上一节335/5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