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建厂都无法控股,别谈全球化了,就是生存的土壤都没有。
但是,邵维鼎提出的这个概念,却是让在场的一些官员萌生了一个惊人的想法。
深圳市长梁向跃跃欲试道:“邵先生,关于这个‘全球化’能再仔细讲讲吗?”
邵维鼎点了点头,说道:“关于全球化,再简单一点,其实就是集中优势资源,加强核心竞争力。”
“现在港岛有技术,那就加强技术研发。”
“内地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丰富,市场庞大,那么就加强制造生产能力。”
他这一次说的很详细,邵维鼎知道这是一次启蒙,对于整个中国南大门的启蒙。
“如今国际市场上,日本家电品牌是不可逾越的高山,如果我的公司要同时从事价值链生产的所有环节,那么每个环节都有无数的竞争对手。”
“这样的话,别说是超越日本品牌,就是投入的成本也将无限提升。”
邵维鼎说的认真,众人也听的认真。
“可进行全球化生产,则不同。”
邵维鼎话锋一转。
“港岛、内地分工明确,既减少了投入,也能加强各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而除了冰箱之外,洗衣机、空调、电视、风扇等家用电器都可以沿用这个生产模式。”
“这也意味着,更多的零配件工厂落地。”
“各位想想看,这么多工厂落地,会是一个怎样的景象。”
什么样的景象?
刘建华、梁向等人光是想想就头皮发麻。
看到他们的模样,邵维鼎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缓缓道:
“产业一旦形成规模,竞争力就会提升。”
“广东必定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只要不断提升技术,保证质量,凭借着价格优势,不但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而且还能收到源源不断的订单。”
梁向立刻问道:“如果这个家电生产基地,落地蛇口。这个股权怎么划分,我们政府应该扮演着什么角色?”
他心动了。
不光是他,房间内但凡是在广东执政的官员,没有一个不心动的。
所以,他这个问题一问出来,所有人都将目光看向了邵维鼎。
“目前来说,内地是有一定的工业基础的,找到类似的工厂搬迁过来并不难。”
“缺的是相应的资金,以及更进一步的技术。”
“这些我都有,而且我也能够提供。”
被这些目光聚焦,邵维鼎没有一丝的慌张,淡笑道:“我会将不同的零部件工厂划分为不同的级别,按照需求的资金以及技术支持的力度,相应占据30%到50%的股权。”
“当然,投资的公司不会是我一家,而是整个港岛华商集体。”
“我们会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由这个公司统一持有家电生产基地的股份。”
“当然,各地政府如果有钱,也可以入股。”
简单来说,邵维鼎是在倒逼内地的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提升他们的制造能力。
这个过程,毫无疑问是痛苦的。
但是一旦实现,毫无疑问会产生巨大的竞争优势。
这可是未来的世界工厂,所拥有的生产力啊!
而他。只需要在港岛专心投注在核心部件和工业设计之上,利用手上的资源快速占领市场,和日本家电品牌进行竞争。
后世戴尔电脑后来者居上,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品牌之一。
正是利用了全球化生产。
将自己非常有限的资源,集中在特定的领域,为客户定制相应的服务。
而后将生产、运送和售后全都外包给专业的公司完成,并与他们建立战略联系。
就是依照这样的模式,戴尔在短时间内,快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脑市场供应商。
这不是孤例!
小米的庞大生态链,也是通过“工业设计+X”的分工,完成了市场占领。
通过输出小米的产品标准,利用小米的资源,不断复制成功经验,制造爆品。
插线板、电饭煲、充电宝、电风扇、吹风机......
小米每推出一款新品,便成功搅动一个又一个行业。
而邵维鼎拥有的就是屈臣氏这个遍及亚洲的销售平台,要做的就是从冰箱开始,逐步搅动被日本所统治的家电行业。
梁向已经听呆了,他没想到邵维鼎竟然做出了这样大的让步。
只持有30%到50%的股份。
而且这个持有股份的不是个人,而是一个集体,甚至是地方政府都能加入的集体。
这个股份结构,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啊!
既解决了资金和技术上的难题,而且还不用担心政治上的风险。
“邵先生,您放心,这个家电生产基地,我们深圳要定了,别说是一个蛇口开发区,就是整个宝安,我们也要推进建成。”
听到他这话,邵维鼎还没有什么反应,羊城市长徐世杰当即道:“邵先生,其实你也可以考虑我们羊城。”
他这话一出,其他一些地方领导立刻开口。
“我们顺德,是有一些电扇厂和冰箱厂的,这是现成的工业基地。”
“论工业基础,我们东莞也不差啊!”
邵维鼎毫无疑问成了一块香饽饽,值得他们这些地方大员放下身段。
“咳咳。”任老咳嗽了一声,顿时让房间都静了下来。
他环视众人一圈道:“三个亿的投资,这是一个大工程,需要上报中央,不管落地在哪里,这对于国家,对于我们广东而言,都是天大的好事。”
“你们也不要争了,等中央命令下来,一切以邵先生的意见为主。”
他这话,等于一锤定音。
一众地方大员的目光也在瞬间,落在了邵维鼎身上。
无比炽热!
(还有)
第397章 片刻不停,赤诚之心
这些目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在场大部分人就被任老这个广东主心骨给打发了出去。
“邵先生,要不要出去透透气?”任老邀请道:“我带你逛一逛我们广东,看看这羊城的新气象。”
邵维鼎笑道:“长者邀请,岂敢推辞。”
任老挥了挥手,立刻就有人前去安排。
任老于邵维鼎一起往外走着,他唠着家常:“我听小刘说,你有几名保镖,是我们广东人?”
“是,一个在中山,一个在湛江。”
“好啊,他们是要回家探亲是吧?你放心,我亲自给地方打一遍招呼,让他们荣归故里。”
“让您老费心了,用不着这么大的阵仗。”
任老笑道:“要得,他们是你的人,你的安全更需要他们尽心尽力的保护。”
邵维鼎点点头,他清楚身边这位单独要和自己聊聊,肯定不可能是为了这些小事。
果然,等两人坐进了汽车内。
任老直接问道:“邵先生,对于港岛回归你怎么看?”
“您指的是哪方面?”
“嗯......”任老沉吟了一会儿道:“港岛百姓以及权贵们,对于港岛回归你觉得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到底会有多少人移民?”
邵维鼎思考了一会儿道:“港岛人口成分复杂,在1945年之前,这里大概只有五十万人,随后十几年,涌入了至少一百五十万人口。”
“到目前为止,整个港岛的人口高达五百万。”
“这些人,大部分来自广东,小部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于二战时期流落在外的南洋华人。”
“前期移民大部分都是内战失败之后的困民,后期移民则是想要讨个生活的内地人。”
“但不管是何种身份,大部分人其实都只关注于自己的柴米油盐,纵然关心政治,但更多的人……”
“他们只想要过好自己的日子,想要生活稳定,治安稳定。”
“回归,也是每一个中国人最心底的期望。”
“没人想在自己国家的领土上,是一个二等公民。”
任老点点头,“你继续说。”
“至于港岛这片土地上的权贵,成分就更加复杂了,有如同利家这样的买办家族,有本地发展起来的豪商,也有四五十年代,携带着巨款从尚海等地搬到港岛的巨富。”
邵维鼎缓缓道:“他们对于回归态度自然不同,不过这些人其实倒好说,‘利’字当头,只要港岛继续稳定下去,能够让他们看到更大的财富价值,无论是回归或者不回归,于他们都无碍。”
“除了一些心里有鬼的人,不会在97年之前就选择移民。”
“不客气的说,他们,大部分都是没有国家意识的。”
这句话说的却是有些重了。
任老有些不敢相信,但是却记在了心里。
不过随即,他便听到了邵维鼎接下来的话。
“如今移民潮起,需要担心的不是这些顶级权贵,而是港岛的中产阶级。”
“这些人,一有风吹草动,必然会有所动作。”
“不过,这也是我的机会。”
“你的机会?”任老有些惊异,问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邵维鼎也没有隐瞒,淡淡道:“这些人离开了,固然会带走一定的财富,但是却也将港岛的精华留了下来。”
“抄底?”他说了一个从底下人口中听到的新词。
“对,就是抄底。”邵维鼎毫不避讳道:“中国是一个来去自由的国家,港岛亦如是,他们离开就离开,留在这里的产业,却必须贱卖出来。”
所谓贱卖,就是压低你的价格,知道你要走的心思,最大化夺取利益。
“你觉得中英谈判会持续多久?”
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又问了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