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465节

  “没错!”邵维鼎指着东南亚的地图道:“港岛前往南洋,主要有两个方式,飞机和轮船。”

  “坐飞机可以前往曼谷,星加坡,吉隆坡,雅加达,马尼拉这五座比较繁华的都市。”

  “这些地方的旅游资源多数都得到了开发。”

  “但还有一些沿海城市,风景秀丽,未得到完全开发。”

  “所以我想和大家一起合作,和当地的华商开发这些地方,打造一条遍及整个南洋的旅游线路风景区。”

  遍及整个南洋,而且这还连通了港澳台。

  这是越听越熟悉。

  邵维鼎之前所说的以港岛为中心,建立的南洋一体化。

  不就是这个模板吗?

  现在这是实践来了不是空谈?

  鲍玉刚等人震惊了,他们震惊于邵维鼎的野心。

  这得多大一笔投资啊!

  还没等他们缓过来,邵维鼎继续说道:“鲍老您是世界船王,而且手上还有个大连造船厂,船只交通的问题可以由您来解决。”

  鲍玉刚一愣,捋了捋稀疏的胡子。

  邵维鼎这是投桃送李啊!

  大连造船厂就缺订单,而且他别的不多,船是应有尽有。

  “霍老您的企业在海上沙滩,和风景打造方面别有建树,我们可以合作在槟城这些地方承包一些无人沙滩打造为我们自己的景点。”

  霍正英一听,也是喜出望外。

  承包景点,只要这景点不缺游客,完全就是下金蛋的鸡。

  另一旁的郭和年此时也开始期待起来了。

  “阿鼎那我呢?我应该做什么?”

  邵维鼎一笑:“郭老您在南洋尤其是在大马手眼通天,又是酒店大亨,沿途的旅游景点少不了酒店这些基础设施的提供。”

  “所以除了您之外,南洋的本地华商我也希望可以由你联络,大家一起将这个盘子做大如何?”

  郭和年震惊于邵维鼎的野心,但是仔细想想,又十分的有可行性。

  从交通到游玩的项目,再到基础建设,一切都在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服务。

  而且邵维鼎手上握有一百多亿现金,这就是最大的保证。

  “阿鼎,酒店这些本就是我们集团要拓展的方向,大马这边我没问题。”

  郭和年想了想说道:“暹罗谢家,印尼黄家,菲律宾的苏家我们都可以联络一下,相信他们会很感兴趣。”

  邵维鼎沉着道:“最好让他们亲自来一趟港岛,大家坐下来商量好这件事。”

  “日本目前正在步入老龄化,手上有钱的老人有很多,而且现在日本人的压力都很大,很需要外出旅游。”

  “我会让人去日本组建旅行社,目前已经有几家当地的旅行社愿意和我们合作。”

  邵维鼎透露了一点口风。

  说到底在这个产业链当中,赚的最大的还是他。

  游客购物旅游,消费的产品制造方大多数都来自他的产业。

  而游客消费,必然需要办理外汇兑换本币服务。

  鼎峰银行这个时候就至关重要了。

  顺势还能打入日本市场,乃至欧美等国。

  而所有的总消费加在一起,作为主办方,他又能抽1530的分成。

  可鲍玉刚他们不知道这一点吗?

  不,很清楚。

  但他们更清楚,没有邵维鼎,在这个产业链条当中,他们一分钱都赚不到。

  “说到底还是我们港岛还是太小,提供的旅游设施还是太简单了,除了购物之外,没什么可以玩的。”

  “增加澳门湾岛,乃至于南洋的这些景点,就是为了从日本人口袋里掏出更多的钞票出来。”

  “况且也不仅仅只有日本一个地区的游客。”

  邵维鼎顿了顿,拿出了一份资料递交到几人手上道:

  “这是欧美各个国家前来亚洲旅游城市的意愿排名,通过去年的购物节其实我们就知道欧美人其实也有意愿来亚洲游玩,但是对于我们缺乏了解。”

  “我们推出的这个项目,正好可以让这波受众群体,可以逐一游览港澳台以及南洋诸国各个景点。”

  “可以说我们的受众范围其实很大,重要的是如何挖掘引爆出这股消费力。”

  邵维鼎注视着他们道:“但前提是我们要做好前期的各种准备,承接住这波财富!”

  “所以,各位还有异议吗?”

  邵维鼎坦然自若。

  (求发电,求催更。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凡是未来,皆有可期。---莎士比亚-)

第533章 旅游业、金融业、制造业、贸易物流、影视娱乐

  鲍玉港等人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们也不得不承认,邵维鼎的想法确实异想天开。

  将港澳台和东南亚的旅游资源连成一片进行开发。

  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又忍不住开始期待。

  一旦邵维鼎将这件事做成了,那么邵氏、那么他们的财富又会发生有着多大的升值。

  而且,至今为止,邵维鼎可从未失败过。

  一路走来,他们不说是一路扶持,但是至少也是一直在见证。

  而且,他们也在细细思考。

  目前南洋各国都在谋求发展。

  亚洲四小龙毫无疑问是领头羊,但是亚洲四小虎却也是紧随其后。

  四小龙指的是湾岛、港岛、韩国和星加坡。

  四小虎指的是大马、暹罗、印尼、和菲律宾。

  邵维鼎的旅游开发计划,除了韩国之外,七个地区全都包含在内。

  这是有营运基础的,而且各个地区的政府,极大的概率都会给予支持。

  港岛对于绝大多分地区又有着免签的优势,很多人愿意来旅游。

  最为关键的是,港岛和南洋这些国家增加经济往来,会促进双方的发展。

  当地生活水平的提升,也就意味着消费水平的提升。

  是会反哺到整个港岛的经济的。

  至少邵维鼎的可乐、电器、手表、日化、化妆品等都不会缺少销路,而且会一路的看涨。

  他们自家的产业,比如郭和年的酒店、贸易,鲍玉港的航运、地产,霍正英的旅游开发和建筑都不会缺少市场。

  甚至于,未来南洋人富裕起来之后,也会来港澳台进行消费。

  这必然是跨国旅游的首选。

  于是三人毫不犹豫的加入了这个开发计划当中。

  而且有了他们三人的带头,再从中华总会邀请一部分人加入。

  可以进一步完善基础服务。

  ......

  “你们都听清楚了吗?”

  等到鲍玉港霍正英等人走后,邵维鼎转身看向还留在原地的马世民和袁天帆。

  旅游业只是他立足港岛,打造南洋一体化的开始。

  “听清楚了。”袁天帆心跳的很快,邵维鼎构建出来的蓝图,让他心潮澎湃。

  “邵董,随着你的这个旅游业的展开,我们鼎峰银行可以一步步推进到南洋各个国家。”

  “本来我的既定战略,是通过南洋的那些华商,逐步在星加坡、吉隆坡这几个城市建立分行,但一旦我们的旅游市场打开了,完全可以做到,市场拓展到了哪里,我们的鼎峰银行就能开到哪里。”

  “而且这还能弥补不同国家的游客,进行消费换币的麻烦。”

  邵维鼎笑着点了点头:“没错,我们的游客来源十分广泛,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在日本、韩国、欧美这些主要国家,提前登陆收购当地的银行,建立我们的分行,满足全球各地用户的需求。”

  这是连汇丰目前都没做到的事情。

  前世汇丰突飞猛进的时期是在1987年之后,在吞并了英国几大银行之后,迅速又吃下了美国马林米德兰银行,才完成了全球布局。

  到了九十年代则更加疯狂。

  先后收购英国的米德兰银行,转型为国际性银行。

  同年,成立汇丰控股有限公司,作为汇丰银行的母公司。

  而后又先后收购JP摩根的清算业务及罗切斯特地区的第一联邦储蓄贷款协会、收购阿根廷罗伯士集团、巴西巴马兰特银行以及墨西哥瑞丰集团19.9%的股权。

  而如今,汇丰银行仅仅不过是背靠罗斯柴尔德银行的地区银行而已。

  其主要的经营核心就是港岛。

  而如今,邵维鼎手上握着一大笔钱,就是底气足。

  “老马,你的全球码头建设计划,也到了落地的时候了。”

  邵维鼎的视线开始转向马世民:“旅游业的南洋一体化只是落地的基础,金融业是锦上添花。”

  “最重要的就是你手上掌管的实业。”

  “我给你一百亿港币,先在南洋的各大港口,建立我们自己的码头,拿到更多的货柜经营权,打通南洋的贸易渠道和货柜渠道。”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我的目标是,和记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要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私营货柜码头经营商。”

  南洋尤其是马六甲是全球的海上生命线。

  如果,这些都能落实到位。

  那将来,南洋是港岛,或者说是邵维鼎产业帝国的后花园都不为过。

  邵氏的产品,不说隔日必达,却能轻轻松松铺遍南洋。

  而且是畅通无阻。

  此时此刻,马世民听到邵维鼎的话,脸上尽是成熟的自信。

首节上一节465/5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