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483节

  但此刻在邵维鼎的讲述下,他感觉的到,前方的路越来越清晰了。

  “邵总,是不是还有第三条?”

  钟志平迫不及待的问道。

  其他人听到他的声音,也纷纷将目光投注了过去。

  邵维鼎淡淡一笑,说出了六个字。

  ”第三,建立品牌矩阵!”

第554章 王者气息,征服所有人

  品牌矩阵?

  又是一个新词。

  这下子不单是钟志平了,不单是那七十多名各行业代表。

  就连郑宇通,李钊基乃至于郭鹤年这些大佬都是一脸认真的侧耳倾听。

  邵维鼎能用两年多的时间,做到这个地步。

  那不是一句运气可以解释的通的。

  每一步都是踏着更强者走到今天。

  那都是真材实料的本事。

  一句话,可劲学去吧!

  聪明的人,已经拿起了小本子了。

  “园艺工具只是一个极小的分类,但却是一个极适合作为跳板的行业。”

  邵维鼎说的很认真,他也想借这次机会将港岛的制造业推上一个全新的水准。

  作为中华总会的会长,之后的注资,毫无疑问他将持股最多。

  扶持他们,提升他们,邵维鼎自己也将间接获得一份收益。

  更何况激活了港岛经济,消费力提升,他也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现在在就是造蛋糕的时候,蛋糕越大,他获得的份额分量也就越重。

  “创科横向发展,可以以电动工具、手动工具、户外动力工具三个方向,不断丰富产品链。”

  “纵向发展,则是可以跳出园艺工具这个范围,以家庭定制为导向,丰富品牌线。”

  “比如吸尘机,每个家庭需要的地板护理,家庭存储箱柜以及家庭装修使用的各个机器的零配件。”

  “做到这些,不但可以满足DIY一族,专业人士及工业用家等一系列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还能为他们提供家居装修、维修、保养,建造基建一系列产品。”

  “纵向和横向叠加,这就是品牌矩阵!”

  “当做到了这一步……”邵维鼎淡淡道:“创科自然而然能进一步提升品牌溢价,在中高端领域获得优势,成为无可争议的行业霸主。”

  这番话已经毫无保留了。

  能听进去多少,学到多少。

  就看在场这些人的悟性。

  别人不知道,正在用笔记的钟志高,听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手都在不可抑制的颤抖。

  他从未想过,一个小小的园艺工具,竟然能拓展出这么多的产品线。

  品牌矩阵,多产业板块,包揽下家居装修,保养维护所有工具需求。

  这得是多大的市场啊!

  钟志高猛吸一口气,站起身道:“邵先生,我还是希望能得到鼎峰控股的投资,请您答应。”

  这已经不仅是要钱那么简单了,拿出股份出来,这是要得到鼎峰这颗大树的庇护。

  而随着这个口子一开。

  未来,在港岛必然也会出现“鼎峰系”企业这个名词!

  邵维鼎没有说话,点点头示意他坐下。

  此刻,聪明的人,不光是钟志高一个。

  在场很多人都明白了过来!

  他们从未想过,制造业还能有这样提升的方式。

  围绕着一个产品,不断外扩拓展,众多品牌相加。

  这种叠加的优势,必然会超越一个顶尖的单品类品牌。

  行业霸主,毋庸置疑。

  而且现在想想,斯沃琪走的不正是这条路吗?

  从低端,中端,高端以及更高一级的世界级奢华手表四个分类,整个斯沃琪集团,再加上控股的SMH集团,可以说是一网打尽。

  而除了这多个端口的手表品牌外。

  斯沃琪从打破精工的石英表霸权开始,又在复兴机械表,如今又以摧枯拉朽般的实力一举改革了整个电子表市场!

  将粗制滥造的电子表市场重新进行了洗牌。

  如今的斯沃琪,放眼全球,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钟表类的行业霸主!

  曾经制霸钟表业的精工,如今只能望其项背而已。

  虽然在石英表上仍然有着很强的技术优势。

  但是论整体实力,已经无法和斯沃琪相提并论。

  以斯沃琪成功走出来的路,再和邵维鼎对于创科品牌矩阵的规划相对照。

  在场很多人的脑子,对于制造业又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

  何洪生坐在圆桌一角,望着会场中心的那个男人。

  目光中透露着一种复杂的情感。

  王者气象!

  他竟然在一个二十四的年轻人身上,具象化的看到了“王者气象”这四个字。

  原本,通过邵维鼎过往事迹,他还以为这个人是个信奉诡道,喜欢出奇招,是个剑走偏锋之人。

  可现在,从一开始的对于购物节的整体优化,到港岛的产业升级构架,再到目前毫不藏私的培植港岛新势力。

  光明正大,大开大合。

  这不是王者气息,又是什么?

  他的目光一动,不经意间和霍正英对视了一眼。

  同样也从对方眼中读出了这个惊叹。

  但紧随其后,他又听到邵维鼎的声音响起。

  “我相信,在此前肯定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一座城市是否可以离开制造业?是否可以只靠服务业金融业撑起城市的发展?”

  邵维鼎扫视了一眼众人,平淡道:“在这里,我告诉你们答案。”

  “不能!”

  所有人都在认真听着,前所未有的认真。

  “举几个例子,纽约的金融业在全球范围内是首屈一指的,大名鼎鼎的华尔街便坐落于此,但纽约同样有着较为齐全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邵维鼎侃侃而谈:“东京、巴黎、伦敦这些国际大都市,任何都不是一条腿走路的瘸子。”

  “港岛是一个天然港,未来会是亚洲的金融中心,会是亚洲的购物中心、旅游中心。”

  “甚至有一天,可能还会超越东京,成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城市!”

  “但只依靠服务业,金融业,能做到这一点吗?”

  “不可能!”

  邵维鼎无比确定道:“港岛地处亚洲的中心,上承内地,韩国日本作为他们的中转站,下接暹罗、大马,星加坡,印尼一众南洋诸国。”

  “我们有着很大的优势,既如此,我们就要更大化的利用这些优势。”

  “这就是我要提出的第四项提案:立足港岛,与以上这些国家和地区连结成一个整体,打造一个内循环的经济带。”

  “在经济,文化,旅游,工业制造等多领域开展合作。”

  “我打算以中华总会的名义,邀请各方华人势力,与当地政府前来港岛,洽谈相关事宜。”

  邵维鼎的声音落下,双目一扫:“谁赞成,谁反对?”

  (求发电,求催更。目前作者正在外面,3号回家,之后再给大家加更)

第555章 港岛只有一个对手,那就是韩国

  我靠!

  邵维鼎的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

  尽管,他们已经尽可能的高估邵维鼎的野心了,可此刻他们还是被吓到了。

  邀请南洋华人,乃至于当地政府前来港岛。

  目光所及,已经不只是港岛这一座城市。

  视野已经在俯瞰整个亚洲。

  从制造业、到旅游业、再到文化娱乐,这么多产业,一旦邵维鼎这个想法真的落实下来了,毫无疑问,他手中掌握的资产将以指数级进行飞涨。

  李钊基吞咽了一口口水,问道:“邵先生,你说的这个内循环经济带是什么意思?”

  “就拿旅游产业来说,过去十天,港岛至少来了七十万旅客,但是三四天之后,我们陆续将这些游客,有目标性的引导到了澳门、湾岛。”

  邵维鼎微微一笑,缓缓说道:“这些游客产生的收入,大家从手上的数据都可以看到。”

  “如今,港澳台就是我们的第一层级内循环。”

  “如果我们再扩大一个层级,在港澳台中心带之外,开发出南洋旅游带,将南洋的旅游产业连成一个整体。”

  “一方面,可以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

  “当地人得生活水平提高,他们的消费需求自然也会随之增长。”

  “这就是第二层内循环。”

  “连成一个整体?”李钊基皱了皱眉,“怎么连成一个整体?”

  “简单来说,就是开发当地的旅游产业,在他们的国家建设码头,提升基建水平。”

  邵维鼎指了指霍正英、鲍玉港、郭和年三人道:“目前,霍老正在槟城承办了一个海滩,打算打造成一个新的景点,我的和记黄埔正在南洋投资码头,兴建新的港口,增加货柜数量。鲍老、郭老在航运和酒店方面各展所长。”

  “这些项目,如果顺利推行下去,我会以中华总会的名义统一进行开展,并且对各个项目进行入股,保持一致性。”

首节上一节483/5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