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零件全部放在内地,由内地工厂进行代工。
而这些工厂,屈臣氏只拥有股权。
在控制质量的同时,资产轻量化,可以随时转向。
而且能够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注在研发之上。
可以说,如今的屈臣氏,是加强版的三星。
说到这里,正好一道说了,邵维鼎继续道:
“今后日本,你会长时间驻守在这里,趁着这个时间,我和你多说几句。”
听见这话,石敢立刻打起了一万分的精神。
“鼎少,您说。”
“你知道,为什么我会这么看重屈臣氏的发展吗?”
“为什么?”
“你算算屈臣氏关联的行业......”
不等石敢一个一个数,邵维鼎率先道:“日化、服装、饮料、食品、这些都是大宗快消品,没有什么技术门槛,容易进入。”
“一整条生产链条,可以提供极多的工作岗位。”
“凡是我们可以生产的,我一个产业都不会让给国外品牌。”
这是他一直以来都在推行自营品牌的最大原因。
“至于电器、药妆、生物制药,这几大产业虽然有一定的门槛,但是利润率高,发展起来之后,可以形成天然的行业巨头。”
“所有的以上这些相关的大型企业,又往往都是广告投放的大户,天然对于媒体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同理,媒体对于他们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他们需要媒体。”
邵维鼎笑着道:“这也是为什么,松下索尼如此青睐我们这档还未开始制作的节目的最大原因。”
“所以,你在日本,除了继续发展实业。”
“还要替我补足传媒这个板块。”
石敢不是一个笨人。
在话音落下的片刻,他的脑子便轰然炸响。
文化传媒行业如果细分,可以分为影视及院线、游戏、广播、出版发行等子行。
邵维鼎的这句话,充分暴露了其对于整个日本的野心。
而他,毫无疑问是要顺着影视传媒的这根线,逐步向外侵吞。
石敢瞪大了眼睛,迎上了那张抿起的嘴角,以及镜片反射出的光芒。
他点了点头,吞咽着口水道:“我明白了!”
(求发电。催更)
第630章 出版业的黄金时代,集英社
现如今在日本,鼎峰还缺哪些传媒资源?
石敢细细想了一下,影视院线这些都不是他操心的事情。
广播业正在逐步下滑,也并不需要多浪费精力。
这样看来,数来数去,也就只有游戏、出版两大业务需要他深耕。
抓娃娃机严格意义上来说,也能算是游戏的一种。
但是与世嘉、任天堂这样的游戏公司根本没办法相提并论。
这样具有研发实力的公司,是可以将题材和IP转化为金钱的。
这也是目前鼎峰在逐步建立的部门。
至于出版业,说实话,石敢对这方面的知识一片空白。
想到此,他脑海中立刻闪过了一个人影。
松本清。
这人是商政名流出身,对于日本文化界想必也有一定的了解。
而且,目前屈臣氏在日本要逐步清退“松本清”这三个字的影响力。
不是过河拆桥,只是为了统一门店的标识,扩大传播度。
现在将这尊大神,转移到其他行业,倒也能算是一举两得。
想到这里,他立刻让人将松本清给请了过来。
“出版业?”松本清听完石敢的讲述之后,愣了一下。
“是,我们鼎峰准备加大在日本传媒业的投入,松本君在你看来,我打算从出版业开始入手。”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破局点。”
松本清沉吟了一会儿道:“从明治维新时期开始,日本出版业经历了两次革命,将受众普及到了最底层的大众,更是随着漫画等通俗读本的兴起,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日本的出版业可以说有着极高的活力。”
“就拿讲谈社来说,成立于明治时期,麾下有杂志50余种,年出新书约2000种,去年的年销额近1000亿日元,正式员工多达1000人。”
“这么大的规模,已经围绕着讲谈社,形成了传媒帝国的中心。”
石敢听到这里,头皮都有些发麻,一个出版社年度销售额一千亿日元?
这未免也太恐怖了。
难道日本人真的人人看书买书?
这话还真不假。
日本出版界在大众社会形成初期掀起的两场“革命”。
分别是由改造社引发的“元本热”,也就是一本书以极低的价格出售。
从前普通人难于问津的文学全集,现在以一元一本的廉价走进千家万户。
就问你,你看不看?
而且这还是在识字率上升,平头百姓没有多少娱乐方式的时代。
所以这种低价策略,直接加速了日本的出版业的发展。
更是被后世称之为出版界的黄金时代。
而第二次革命,则是一本叫做《国王》的杂志发起的。
它开辟了一条大力宣传、大量贩卖的路线即“自卖自夸”。
简单来说就是每月在报纸上刊登旗下杂志的广告。
直接明了的打出“日本第一便宜”“日本第一好看”“日本第一有益”等等夸张字眼的宣传旗号。
创刊时,光是凭借着这种宣传,发行量就超过了百万。
到了后期更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除了登广告,制作多种海报四处张贴外,出版社还对各地书店巡回拜访、甚至出动街头说唱队助势。
其宣传攻势可以说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以致九州某个小岛渔村的村民们“虽然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总觉得不容错过”,联合向书店订购了50本。
这个事件,还在当时引起了一个轰动。
但总体来说,上述两场“革命”,让日本的文化阅读,从精英化实现了到大众化的过渡。
如今,日本的出版业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不管是小说、漫画、杂志、以及各类文化书籍。
都拥有再传播的能力。
如将小说改编为电影、将漫画改编为动画片、以及制作配套商品等等。
日本正在沿着这个路线,逐步提升综合文化软实力。
后世国内记忆尤深的动漫电视电影,几乎都是八九十年代的作品。
文化的繁荣基础,正是经济的繁荣。
邵维鼎这个时候进入日本传媒业,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从源头控制住部分IP。
像什么《七龙珠》《宝可梦》《街头霸王》都是日本对外文化输出,且最为赚钱的IP。
尤其是精灵宝可梦,以880亿美元的预计收入,常年霸榜全球最赚钱IP榜榜首的存在。
马里奥现在已经在任天堂出现了,但是这个精灵宝可梦,说什么也得抢过来。
石敢虽然还没有完全明白邵维鼎的意图,但是在不经意间已经向这个方向靠拢。
“松本君,那在你看来,我们应该如何进入这个行业?”
石敢询问了一句。
“肯定是要先收购一家出版社,而且这家出版社一定要有漫画业务。”
松本清毫不迟疑道。
他虽然已经年过五十,但是却也清楚的知道,目前漫画对于日本出版业的重要性。
“目前日本拥有三大出版集团。”
松本清顿了顿,缓缓说道:
“分别是以“小学馆”为核心的一桥集团,由相贺家主导经营,以“讲谈社”为核心的音羽集团,由野间家主导经营。”
“以及由角川家主导经营的角川集团,这家集团与上述两家不同的是,它以轻小说见长,旗下以角川书店为中心。”
“而且还有电影公司,动画、音乐业务。”
“角川映画是日本五大电影公司之一。”
石敢对这些事一窍不通,他试探道:“你的意思是接触角川集团?”
松本清失笑道:“当然不是,先不说我们买不买得起的问题,就是我们想买,他们肯定也不会卖!”
“甚至,以上三家出版社,它们的核心出版公司,都不会变卖,除非我们拿出溢价几倍的价格才可能,而且这个收购的中间,不会遇到日本政府的叫停。”
毕竟出版业关乎着文化与未来,日本的教材都不是官方出版的,而是由各大出版社出版,然后各大学校联盟联合采购。
“那松本君你的目标是?”石敢小心翼翼的问道。
“这家......"松本清指着石敢桌子上的一本《周刊少年JUMP》道:“集英社,就是我们最好的目标!”
第631章 超大型综合出版社,可为基石?
“松本清是这么跟你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