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出的电影,已经卖不出多少票房了。
但是这些人的弟子,却是会成为之后十年二十年的中流砥柱。
港岛是有很深的师徒羁绊在的。
无论是吴宇森还是冯淬帆,无论是狄龙还是尔冬升。
都是值得投资的对象。
更遑论,现在在TVB,王天林的两个徒弟林岭东和杜琪峰。
港岛就这么小,电影圈的人际关系更是小的不能再小。
你拉出一个人,就可以牵扯出一大串。
邵氏集团,破天荒的给这些“老臣”购买股份的机会。
给他们一个养老保障。
外界会怎么看?
这就是最好的示范。
只要你为邵氏流过血流过汗,邵氏就不会不管你们的未来。
只要传递出这个意思,邵氏就不怕和其他电影公司抢人。
人才会自然而然的流入到邵氏当中。
嘉禾能模仿学习吗?
新艺城、金苹果能够给股份吗?
当然是不可能的。
在如今,整个港岛,只有邵氏兄弟这么一家上市集团。
在如今证券上市越来越收紧的关口,影视公司想要上市,只会越来越难。
邵氏给的不是钱,而是股票。
而这个股票又是专向增发股票,从头到尾邵毅府没有出一分钱。
最后邵氏的这些核心人员,能够拿到多少股份,看他们自己的实力。
能够通过股份分红,拿到多少钱,全靠集团的继续扩张。
所以哪怕是为了提升股价,为了让自己的养老金更多,他们也必须让邵氏越来越好。
这是彻彻底底的阳谋。
邵维鼎微微露出笑意,向李翰祥看去。
在这里面的所有人当中,也就属这位最为跳脱了。
在如今靠着弯岛吃饭的现在。
这位大爷,第一个靠近大陆,接住了大陆投来的橄榄枝。
最近悄悄地和内地电影局筹办了一个《慈禧传》项目。
万事俱备,只等资金。
上一世,李翰祥去内地拍片没有知会邵毅府,弄得邵毅府相当尴尬,最后闹得很难看。
这一世,邵维鼎提前给邵毅府漏了这个口风。
一开始邵毅府又惊又怒。
他们才刚刚签了十部片子的合约啊,又瞒着自己在外面接片。
而且还是内地,这在此时相当敏感。
要是连累邵氏电影都不能在湾岛放映。
简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不过,经过邵维鼎的一点拨。
邵毅府也缓了过来。
邵维鼎当时说道:“老豆,内地市场十倍广阔于湾岛市场,借李翰祥投石问路,对于我们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个道理我何尝不知,可是现在我们根本进不去内地市场啊!”
“老豆,内地主动提出和李翰祥合作拍片,毫无疑问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你是说,对岸要放开口子了?”邵毅府试探着问道。
邵维鼎凝重地点点头:“改革开放,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改革开放,文化上迟早也会跟上的。”
“现如今港岛说到底还是殖民地,大家都是中国人,内地要将港岛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无论是出于领土完整原因,还是出于经济原因,港岛迟早是要回归的。”
听到这话,邵毅府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你的意思是,我们对于李翰祥的事情视若不见吗?”
“当然不是,非但不能追究,而且还得通过李翰祥,搭上内地那根线。”
“那湾岛那边呢?”
邵维鼎早就有主意了:“我们可以给李翰祥出资建立一家电影公司,明面上还是李翰祥和内地合作,和邵氏没有关系。”
“但是邵氏却可以通过这条线,拉近和内地的关系,甚至可以卖出一两部电视剧给内地进行播放,培养一下内地市场。”
“湾岛那边就算是知道了,也只会或者说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任何机构,都是由人主导的。
而只要是人,就可以有商有量。
砸点钱给弯岛电影局,别说是封杀邵氏,就算是上一世惨遭封杀的梁家晖,也能全身而退。
第100章 不一样了,一切都不一样了
1980年,港岛虽然还不至于全民炒股。
但是对于股票,大多数人并不陌生。
所以即便是张彻、楚原、李翰祥、王天林这些人,也准备砸上全部身家。
现如今邵氏兄弟的股票在外界已经涨到了14元。
内部价却是只有个位数。
但是即便是个位数,每个人也都有高有低。
邵维鼎针对在场所有人划分了三个层次。
年龄、工龄、取得的成绩、未来的成就、人脉关系网等等作为评判依据。
等级越高,内购价就越低。
听到这里,所有人都互相望了望,然后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张彻几人以及华人影业和TVB的总经理。
张彻等人享受着这些羡慕的目光,不由得心生得意和畅快。
生出一种这么多年的辛苦,没有白费的感觉。
至于之前对于艺人部的怀疑和抵制,仿佛所有人都忘却了一般。
恩威并施,邵毅府操弄人心的手段堪称老辣。
王京在一旁看着这一切,着实心生羡慕。
作为邵氏新人他没有购买资格,但是此时他无比希望自己拥有这个购买资格。
目光不由得看向邵维鼎的方向。
鼎少,特地把我叫过来到底是因为什么啊?
总不能就是让我看这么一场大戏吧!
邵维鼎仿佛注意到了他的目光,向他点了点头。
王京不知道为什么,瞬间有种安心的感觉。
鼎少是看重我的。
仿佛是听到了他的心声一般,邵毅府的声音响起。
“这里有一份白包,里面有你们各自的股票内购价以及各自的艺人合同。”
“待会我会分发下去,大家可以带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一下,买多少股票,签不签这个合约,全凭自愿。”
说话间,方艺华就将档案袋形式的白包分发了下去。
众人都很有默契的没有第一时间打开,而是继续看向邵毅府,他们清楚,今天这事还没完。
“还有一件事,是与斯沃琪集团的合作,所以就让我儿子给大家介绍一下。”
邵毅府指了指一旁的邵维鼎,语气平淡,但是难掩骄傲。
邵维鼎站起身,没有客套的来一句叔叔伯伯之类的话。
都是给他打工的,客套给谁看。
他直接道:“斯沃琪集团将会和邵氏兄弟建立起战略合作,我们会成立一个专项基金。”
“往后邵氏的每一部电影和电视剧,凡是和现代元素相关,并且植入了斯沃琪集团相关品牌,都可以向该基金申请一笔拍摄费用。”
邵维鼎的野心很大。
他要将港岛电影,打造成他的宣传机器。
现在还只是邵氏的影视剧,但是往后,这个专项基金将面向港岛所有电影。
他要让全球各地每一个观看过港岛电影的观众,都种下一个“斯沃琪”的种子。
哪怕是你没有买过,但是你一定要熟知这个品牌。
他要让每一名观众,潜移默化的认可斯沃琪,认可该集团之下的所有钟表品牌。
他要无死角在电影电视中免费插入广告,无论是英雄的正派人物还是邪恶的反派人物,总之人手一块斯沃琪集团旗下的手表必须是标配。
这个手段,可口可乐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
无论是电影电视,还是各种体育赛事,总能看到它的影子。
二战的时候,可口可乐为了占领市场,直接以极低的价格供应给军方,成为了军方特供。
在其他饮料品牌销量萎缩之际,可口可乐销量暴涨,营销市场甚至扩散至全球各地。
而除了从战场上着手,三十年代,可口可乐还十分看好电影市场的潜力。
经常把一箱箱可口可乐运到电影片场,希望导演在电影中为可口可乐安排镜头,那时还没有高昂的广告费,作为交换,可口可乐只需免费供应一部分可乐,再通过自己的海报、广告与分销商等协助宣传影片。
可口可乐,堪称交叉营销的鼻祖。
所以邵维鼎永远不会小看媒体的宣传能力。
而邵氏,毫无疑问,就是他手上的一张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