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穿越:都市,无限进化 第361节

  老嬴政看得是又惊又怒。

  “是谁?”

  “那两个篡改朕遗诏的人是谁?”

  “胡亥这个逆子,居然败坏了大秦的社稷?”

  “还有楚将是谁,居然打败了我大秦最后的精锐,致使大秦无力回天。”

  “还有那个小混混又是谁?”

  “居然敢来关中,收买我老秦人的人心?”

  “居然还篡夺了我秦人百年基业,学了朕的秦制,建制称帝了?”

  老嬴政又怒又惊,一股子后怕和冷颤涌上心头。

  他是万万没想到啊,自己奋六世之余烈,七代人前仆后继奋斗的事业啊。

  结果一代,就全送了。

  自己呕心沥血建立的大秦朝啊,居然如此短命。

  死得这么莫名其妙。

  就像人猝死一样,抽抽几下,就没了。

  李斯惊得冷汗迭出,后背都浸湿了。

  他总觉得那两个篡改遗诏的人,怎么看,其中有一个那么像他。

  另外一个人影,是一个阴柔的太监。

  虽然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到底是谁。

  但李斯决定,自己以后绝不会和太监往来。

  嘛的,太危险了。

  想想自己被腰斩于市,夷三族的悲剧场景,李斯不寒而栗。

  太危险了,太监实在太危险了。

  大秦朝堂实在是太危险了。

  一时间,李斯甚至萌生了退出朝堂,隐居乡野的冲动。

  然后转瞬就被他打消了。

  权力,太令人迷醉了。

  退出,只会死得更快。

  就连少年嬴政都有些震撼。

  虽然之前听陈宏说话大秦的灭亡。

  但亲眼看到如此史诗般的王朝更迭之画面,还是不免心神震动。

  一个王朝的毁灭。

  还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秦朝的毁灭。

  怎么看,都充满了无数应该吸取的教训。

  少年嬴政决定,一定要避免这样糟糕的未来。

  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的大秦朝。

  于是,他先老嬴政一步,上前对着陈宏郑重行了一礼,态度都变得谦卑了许多。

  “敢问先生,应当如何做,才能避免大秦灭亡的命运,使得大秦长治久安呢?”

  老嬴政意外又欣慰地看了少年嬴政一眼。

  “没想到,这个奇怪少年郎居然还是个忠心于我大秦的人才啊。

  好,好啊。”

  老嬴政很欣慰,以为见到了忠臣贤才,然后也对着陈宏行礼。

  “请教仙人,到底如何才能让我大秦万世不朽,永无倾覆之危?”

  老板都发话了,李斯自然也不能落后,赶紧表现:

  “求仙人怜悯,勿使天下百姓受战乱之苦。

  使我大秦国祚绵长,永世昌盛。”

  陈宏满意地点点头,这就是他要的效果。

  只有产生了危机感,才有动力去改变。

  也不枉自己动用星象占卜和天机推演之术,推演未来可能发生的画面。

  陈宏早就知道未来大势的答案,揣着答案去求解。

  很容易就得出一种解题的过程,推演出一种未来可能的画面,并不算难。

  反正又不是真正的未来天机。

  说白了,只是亿万可能性中,其中一种微不足道的可能性罢了。

  因为未来时刻都在变,此刻的一个决定,就能发展出无数种未来。

  况且有陈宏在,变量太大,已经不存在什么未来大势了。

  陈宏一举一动,都能影响大势。

  仿佛置身于小湖泊的真龙,一个不经意的扰动,就能掀起惊涛骇浪。

第256章 郡县制与军功爵位制改进

  知道了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老嬴政、李斯、少年嬴政都产生了要改变未来的想法。

  陈宏故意让他们看到危机,又不让他们知道一些历史关键人物,就是为了让他们时时刻刻都有危机感。

  陈宏又故意让他们看到大汉朝的建立,就是在告诉他们,自己除了秦朝,也不是没有其他选择。

  这样就将选择权、主动权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上。

  这样可以时时刻刻提醒他们,不要自以为做了皇帝,就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什么都要控制在手中。

  就连自己这样的仙人也想玩弄于鼓掌之中。

  免得他们骄傲,将来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陈宏从来不会小看一位帝王的掌控欲、无情、冷漠、自私。

  皇帝本就是这世上最畸形的权力怪物,人性在权力面前,不堪一击。

  面对众人期待的目光,陈宏朗声开口:

  “想要解决问题,就得先知道问题出在哪?”

  “先从制度弊端说起吧。”

  “废除分封制后,实行郡县制后,六国旧贵族虽然失去了政治特权。

  但却保留经济实力,在地方上拥有庞大的影响力和力量,成为反秦主力。”

  “现如今天下还是更认可周天子那套分封制度。

  郡县制虽然是正确的,是大势所趋。

  但天下人还尚未认可郡县制,怀念分封诸侯王的时期。

  那些失去封国的六国贵族也一直都不甘心,无时无刻不想着造反复国。”

  “那敢问先生,应当如何做呢?”

  李斯开口问道,他就是主持推行郡县制的,对这个很感兴趣。

  “应当建立中央-郡县-乡里的三级管理体系,既保证中央权威,又赋予地方适度自主权,避免基层治理僵化。”

  “核心地区,如关中、中原,行郡县制。

  而边疆地区,如百越、西南夷、北方匈奴边境,则分封有能力的皇子,去建立封国。

  皇子要带着一套班底作为自己的核心下属去就封,以便迅速掌握封国。

  还可以将六国贵族迁徙到边疆封国,许以爵位土地官职,将他们吸纳进封国体系,让他们为大秦出力。

  这样,就能让他们离开自己祖祖辈辈经营的老巢,带走大量财富。

  既消耗他们的力量、财富。

  又能将他们与故国隔绝,消磨他们在当地的影响力。

  还能让他们去与蛮夷作战,开疆拓土。

  除了六国贵族,还可以招募匈奴、百越部族为“属国兵”。

  以军功赐予爵位土地,缓解边疆冲突,又能以夷制夷,因地制宜。

  如此一来,在土地、军功、爵位、财富、女人种种东西的刺激下。

  想要出人头地的人,不管是六国贵族、秦国士兵、还是蛮夷士兵。

  都会自发地帮助封国开疆拓土。

  而大秦也会获得地方缓冲力量,日后危机爆发时,也有藩王勤王。”

  “妙啊!”

  “简直就是一箭四雕!”

  老嬴政拍掌叫绝,心里顿时舒爽许多。

  李斯也赞叹:“其实六国贵族也是想要上进的,只是大秦没有他们的位置罢了。

  要是大秦也能让他们公卿为官,他们自然也能支持大秦。”

  “先生此计之妙,就在于既化敌为友,又消磨敌方力量,还减少了己方损耗,增强了己方力量。

  确实称得上是一箭四雕。”少年嬴政分析道。

  “其实郡县制还不是大秦最大的问题。

  大秦最大的问题在于商鞅的二十级军功爵位授田制度,到了如今,已经失效了。”

  嬴政等人顿时一个激灵,把耳朵都竖起来了。

  “愿闻其详,还请先生教之。”

  “众所周知,一统天下之后,战功获取变得艰难起来。

  无论是匈奴,还是百越,其实真正能获取战功的底层士卒,少之又少。

  当今天下,无爵位者仍占9成以上,上升通道关闭激化底层不满。

  为此,应该对二十级军功爵位授田制度进行适应性修改,以及找到一条全新的出路。”

首节上一节361/4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