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前段时间慌乱了心神,到处乱烧香那班人,也是没一个落好的。
每次厂会议上,像郭大撇子那些人汇报生产情况,都会被老杨同志那边挑刺,然后就是批评。
而才新安排进去的那些干事,提出个什么意见,老杨同志却是带头鼓掌。
按照老杨同志说的,就是年轻人敢想敢干,是厂子能发展好的最重要前提,让老同志们为年轻同志做好保驾护航的工作。
说白了,就是杯酒释兵权。
这还是对郭大撇子那样“自己人”,也就是给个体面,让那些人自己有数。
至于已经完全投向聂副厂长那边的,那就是直接发脾气了。
一个月内,接连两次会议,就下掉两个从区里安排过来的领导,也就是聂副厂长那边的人。
聂副厂长倒是想着还用以前那套,也就是在建设以及物资供应,还有工人工级考核上给老杨那边卡脖子。
但今时不同往日了,谁也没想到,去年老杨走动的那么勤,并不是为了谋求他的个人升职。
而是为了今年的大改,在争取上面的支持。
首先就是大领导的支持。
在老聂同志的安排下,这边给轧钢厂建设筒子楼的施工队刚以别的地方有重要工程为由撤人,
那边老杨就从部里,在别的地方拉过来一批更专业的施工队。
并且大领导的电话还直接打到了市里,
至于负责工级考核的事情,谁让四九城是四九城呢?
部里直接派人坐镇,谁都不敢闹幺蛾子。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直接把老聂打懵了。
老聂亲自摆了顿酒,在酒桌上自罚三杯。
何雨柱也不想关心那些破事,但老聂那顿酒席,是何雨柱亲自掌勺的。
有在里面布菜倒酒的阿姨,亲眼所见老聂伏低做小的样子。
何雨柱是叮嘱自己这边人,不要外出去瞎传。
他不愿掺和厂里事情也就是因为这些,厂里大佬们斗来斗去,输了,低头敬两杯酒就过去了。
但下面那些为了各个大佬做事,而遭受影响的,说不定一辈子的路,就那样给断掉了。
第633章 一语道破
闫埠贵那天回家后,表面上一副云淡风轻。
对家里老小说的,也就是这个事很快就会解决。
但实际上他夜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长吁短叹,竟然还在枕头掉了几滴眼泪。
第二天,闫埠贵就请了两天假,到乡下各个公社寻摸。
所求也不是别的,就是为了给闫解成讲个媳妇。
不急不行,闫解成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别的同龄人都是结婚生子了。
只有他还是一根卖不掉的老甘蔗,
为这,闫解成已经跟闫埠贵在饭桌上拍过几次桌子了。
自私的人,在遇到问题时,大多是追究别人的责任。
在闫解成而言,他落到今天这个地步,都是被闫埠贵的抠门给害的。
闫解成威胁闫埠贵的事情也不是别的,也就是闫埠贵要是今年再不给他讲媳妇,他就跟刘光齐学。
找户人家,给人家当上门女婿去。
这个威胁有没有用,还真的有用。
闫解成作为闫家老大,要是他跑去给别人家当上门女婿,那闫埠贵以后在胡同里,就再也抬不起头了。
说句不好听的,以后逢年过节都不好跟地下的先人交代。
这也是闫埠贵想去求何雨柱的原因。
那天闫埠贵没有上门,不是拉不下这个脸。
而是他自认为他好像没条件能打动何雨柱。
这话怎么说呢?
也就是闫埠贵认清了自己。
他坑过何家可不是一回两回了,
连现在同住一个院子的许大茂都不肯再搭理他,何况是跟院子断得更干脆的何雨柱。
闫埠贵那天,看着去何家的人来来往往,骑倒骑驴的,拉板车的,还有上门恭喜骑自行车的。
他第一次清晰的认知了整个院子邻居们跟何雨柱的差距。
以前说何雨柱跟他们不是一路人,还是院里邻居对何雨柱的讥讽。
但那天,闫埠贵看到了什么?
治保,粮店,菜市场,基本上那条街面上的排面人物,都到何家露了个脸,
虽然大家都是像遛弯式的顺路拜访,
但闫埠贵自然知道那是什么意思。
而何雨柱没记住这一茬的原因在于,他平时遇到那些人,也会停下来抽根烟,闲聊几句。
在何雨柱来说,那些人就是熟人,知道何家搬家,顺路过来看一下。
而在闫埠贵来说,那就是排面。
又是一天失望而归,闫埠贵今天跑了两个公社,却是没有合适的。
真要找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儿媳妇,别说闫解成不同意,就是闫埠贵也在院子里抬不起头。
闫家在院子里,虽然抠归抠,可是面子也不小。
像是院子里走亲访友,跟亲友介绍,总归会是一句“我们前院住的是个老师……中院后院两个高级工……还有一个放映员……”
这些说出去都是排面。
当然,像这种亲友一般是很远,不然容易漏馅。
闫埠贵走进院门,却是看到一个二十六七的少妇,长得模样还可以,拎着个包裹,正在跟杨瑞华打听什么。
边上一个五六岁的男娃娃,一张大长脸,竟然让闫埠贵感觉脸熟。
杨瑞华看到闫埠贵,不由喊道:“当家的,这是来找宋,宋什么来的?”
最后一句话是问的是拎包裹的少妇。
“宋望山!”少妇清脆的声音答道,回话的时候,少妇扭过了头,却是看向了闫埠贵。
闫埠贵估计自己今天走得太劳累了,肯定眼花了,他看着少妇也好像有印象。
少妇跟闫埠贵点点头,闫埠贵收起狐疑,却是先答道:“宋望山不就是后院宋屠户么?
这位同志,你找宋屠户干嘛?”
“我是他媳妇,他写信让我带儿子过来投奔他。”少妇稍微有点害羞,但还是实话实说道。
闫埠贵越看少妇越觉得眼熟,但要是个小姑娘他说不定还跟人家拉拉关系,少妇,还带娃,闫埠贵自然兴致不高。
闫埠贵把少妇领到了后院,指着宋家门户,让她在那等待。
回到前院,刚要进门,杨瑞华却是一把拉住了他,神神秘秘的说道:“当家的,你看出点什么没有?”
杨瑞华哪里不知道院里就一个姓宋的?
她就是刚才瞧出有不对的地方,这才估计装不知道套了半天话。
闫埠贵懵逼道:“看出什么?不就是宋屠户相好的过来找他了么?”
闫埠贵说的是“相好的”,而不是“媳妇”,是因为宋屠户搬进来时,就说明他是个光棍。
就宋屠户那副凶悍模样,脖子上还有颗大瘤。据说早年还是给地主家养猪的,没做杀猪匠之前是不好找媳妇。
杨瑞华眼见自家男人反应如此迟钝,气的直跺脚,她着急道:“孩子,那个孩子,你不觉得像我们院里谁?”
“谁?宋屠户?我是看着眼熟。”闫埠贵今天真没心情搭理这个事,所以搭完话,又往屋里走去。
杨瑞华也跟着进门了,顺手又把门带上了,然后坐到闫埠贵身边还是一副神神秘秘的说道:“我跟你说个人,许大茂,像不?”
闫埠贵闻言,猛地站了起来。
杨瑞华的话语犹如一道惊雷在他的脑海炸响,他就说刚才看着那个男孩子眼熟呢!
那大长脸,瘦得干巴巴的模样,跟刚进院子的许大茂一模一样。
闫埠贵眼珠子乱转,整个人都被震得失了分寸。
闫埠贵说道:“难不成这是老许在外面留下的种?”
杨瑞华面色古怪的说道:“你还记得当年老太太领了个小姑娘回来,说要介绍给傻柱的事么?”
闫埠贵想了一下,点点头,他抬头看向杨瑞华。
杨瑞华点头笑道:“刚才那女的叫秀儿。”
这下闫埠贵完全想起来了,当年聋老太太带了个姑娘进院子,还想着认作娘家后辈介绍给傻柱的,最后却是被莽撞人许大茂把这个事搅糊了。
闫埠贵摸摸脑袋诧异道:“我不记得大茂那时候还小,而且那女的当年进来也就一小会吧?
后来跟许家闹翻了,就被易中海跟聋老太太送走了。
这两个怎么拉上关系的?”
“我听陈五媳妇说过,当年许大茂才工作时,在乡下应该跟这个秀儿有一腿……她弟弟,就因为这个被老许找人弄了进去……
你看那孩子那年龄,那长相……
这事情不就对上了么?”杨瑞华一语道破。
第634章 诉苦与嘲笑
杨瑞华说完八卦,这才对闫埠贵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杨瑞华说道:“当家的,你说这个事会怎么发展?
咱们家能不能在这个事里,算点好处?”
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这夫妻俩,其实也都是一样德行。
坏不坏另说,但遇事爱算计是肯定的。
闫埠贵也一扫刚才的疲倦与沮丧,却是下意识的算计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