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外贸口老大没同意,并且他今天说的那番话,就是对那些太过于极端的言论的回复。
也就是这一波,他站何雨柱这边。
这并不是什么太难理解的事,公事上不论,就是私人角度上,何雨柱的在与不在,他也是能分得清利弊。
别的不说,像何雨柱这样已经在上面挂了号的人,如果在他手里毁了,后续要是娄晓娥因为这个事跟咱们这边翻脸,那么这个锅,他顶不了。
所以,他必须得保住何雨柱。
何雨柱也是很清楚这个事,当然,他了解的就不是这么深层次了。
在何雨柱来说,也就是外贸口要是跟他翻脸,如果不影响他的生活,他就彻底抛开外贸口。
如果影响他的生活了,那么他就以老路在港岛铺设出去的道路,跟老路做交换,换全家能安全出去。
从这个方面说,何雨柱还是太过于单纯了。
过年后,还是很忙。
没了郭书苗在身边,何雨柱很多事都需要亲自跑动。
像是今年的猪仔,所需数量之大,就需要何雨柱在几个育苗场经常跑动。
何雨柱为此是安排了好几个办事员常驻育苗场,就是在当地等着人家母猪产仔,等到断奶,就直接凑个整数拉回来。
还有养鱼上面的问题,今年算是新项目,也是各种小事情不断。
鱼苗现在是养在了暖棚里面,氧气,食物,温度,每一个项目都是需要准备很多小项目。
这个项目上面,暂时没什么大佬盯着。
毕竟现在鱼肉方面,因为缺油,不是老百姓必须的东西。
远不如大肥肉受老百姓欢迎。
后世有传言,说民国时的穷人吃大闸蟹充饥。
这个是不是真的暂且两论,但前些年真有人吃鱼吃伤了的。
也就是家里没粮,只能吃鱼,关键是没油,没盐没佐料,还是得吃。
等熬过那段岁月后,以后闻到鱼腥味,便是大吐特吐。
养鱼上面,大佬不重视了,那所有的需求就需要何雨柱亲自去跑。
所以何雨柱这段时间,真没时间跟外贸口扯皮。
何雨柱在电话里发过脾气之后,就没管外贸口的反应。
在职场上面,何雨柱一直就是个小学生,也就是他干的都是独一无二的事情,别人没法替代。
也就是在何雨柱不知道的情况下,外贸口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何雨柱也不清楚,但最近外贸口相关部门打了几个电话到农场,对何雨柱遇到的问题主动提出了帮忙。
何雨柱坐在办公室里,皱眉深思。
现在到了他做出选择的时候了,他现在摊子铺的太大,想着每件事都全力去做,那得把他累死。
养猪场,养鱼实验池,电器实验室还有今年市里搞的电视机产业链。
每件事里面,好像何雨柱都是不重要那个,但只有何雨柱知道,所有的方向都是何雨柱指引的。
现在何雨柱所要考虑的,就是他要分个主次,把手里面一些事情交出去,让他前段时间看好的人各管一摊。
第1135章 又要跳圈
何雨柱通知的人,陆陆续续的来,实验室来的是王老师,也是最早到农场来的头一批老师之一。
现在老王同志身上的问题早就解决了,工作关系也已经恢复,如今算是借调在农场工作。
这个上面,原本就是你情我愿,何雨柱把老王同志夫妇都安排在农场工作,而老王的儿女,一个进了部队,一个去了下面小县城教小学。
这个上面就不是何雨柱安排的了。
何雨柱怀疑老王同志是老路那边安排的暗子,也就是这个原因。
估计老路也没想着瞒何雨柱,不然这个年头,父母问题还没解决,儿女就安排的好好的了?
有那个能耐,当初老王同志也不至于到农场。
这个年头,四十白头,好像是很普遍的事情。
对面的王老师也是如此。
何雨柱看着对面这个儒雅又带着点狼狈与忐忑的中年人,不由好笑。
这也是正常,何雨柱让对方过来,但来了之后,何雨柱却是一直皱着个眉头,不发一语,这让老王同志忐忑不安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何雨柱手指有节奏的敲在办公桌上,眼见着老王同志面色越来越苦,何雨柱这才笑道:“王老师,不用多想,今儿个找您过来,也没别的事情,就是想把实验室托付给您。”
何雨柱这突兀的话语,却是让老王同志直接愣住了。
发愣也是正常,在老王同志来说,别看何雨柱养猪场还有别的事情搞的热闹,但何雨柱最主要的贡献应该还是在实验室跟外贸上面。
像是以前,就是何雨柱指定研究方向,老师专家们分拆成各个小项目,然后专业对口的老师三五成群,认领一摊。
后来随着出了成绩,受到了上面重视,才有专业项目组的划分。
而何雨柱在其中,除了一开始指定研究方向,其实后面也就是做好各种保障而已。
如果说,那些老师最认可何雨柱的某个方面,估计就是何雨柱一直是认为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去做。
像是农场办公室安排到实验室的办事员,并不是什么领导,而都是联络员,也就是把老师们的需求解决,其他的事,何雨柱不允许那些办事员掺和。
这就让农场的工作氛围,生活氛围都是相对的轻松一些。
当然,场面上该做的事,还是得做。
像是开会,跳舞,每天晚上,大家组织在一起,学习学习理论,偶尔做个思想汇报,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相比于外面的世界,这边已然是像世外桃源一样了。
“场长,您知道啦?我我”老王同志面色纠结,他一张黄脸也不由憋得通红。
有些事,大家原本就是心照不宣。
但现在何雨柱突然说起这个,这让老王不知道该不该接下何雨柱的吩咐了。
何雨柱能守住农场的一方平安,那是因为农场也出了不少成绩。
这些事情,老王同志都是心知肚明的。
他更加知道,虽然不知道何雨柱跟港岛那边究竟是什么关系,但要是换第二三个人,肯定是办不到何雨柱现在这般成绩。
这就是因为位置不同,认知也就有区别了。
像是老王同志,肯定是不清楚娄晓娥跟何雨柱的关系,他也不知道何雨柱现在一门心思全部放在了那个电视机产业链上。
他以为的,就是实验室对何雨柱应该是很重要的,而何雨柱现在这样找他谈话,说不定就是试探或者摊牌。
这让心里仍有良知的老王同志,很是痛苦。
当初,老路同志安排他在农场作为暗子的时候,老王同志并没有太过于纠结,当时甚至还感觉有些庆幸。
只要有人重视他,那么他就能很快的解决问题,恢复工作与名誉,那对他的职业生涯,说不定还是一段传奇。
但这几年相处下来,他逐渐对何雨柱是认可了,并且有些感恩。
何雨柱这个人也不算无私,但却是最大程度的守护了他们这些人的自由与安逸。
这个年头,像是老王同志这样的人,身上带了问题,又没想着牵连别人的。
不论本来是什么人,但至少都是要脸的,知道什么是羞耻。
所以老王同志很纠结。
何雨柱根本就没有给老王同志坦白的机会,他摆摆手,一头黑线的说道:“其他事不用说,您就告诉我,您能不能组建个小班子,把实验室给我撑起来。
您要给我摸个底,看看咱们实验室这些老师,可以做什么,研究什么方向能出成绩”
老王同志的愧疚全无,这玩意,刚才白纠结了。
这哪里不明白,这是何雨柱有了更重要的事,想着找人给他分担一摊了。
这个事对于老王同志来说,是个事业发展的机会。
其实研究室里很多老师都讨论过,像是这几年他们交上去的成果,取得的成绩,研究室已然早就可以独立出去成立研究所了。
这种事,早晚而已。
如果能在现在这个节点上占到一个位置,那说不准老王同志还能混个官身,也能在行业里成为一个权威。
这对做学问的人来说,是最大的诱惑。
所以,老王同志又发愣了。
何雨柱麻爪了,他选择老王把这一摊担起来,一个是老王跟老路的关系,还有他来的早,对实验室里面众人都了解。
再就是市里面顾问组里洪老头的关系,老王是洪老头的学生,而洪老头现在在电视机产业链顾问组也是挺重要的一个角色。
何雨柱也没想太多,也就是他扶老王同志上去,应该是最便利的选择,至少几方面都不会反对。
至于利益方面的事情,何雨柱还真没考虑多少。
老王同志把这个位置看得多重要,但在何雨柱来说,实验室再重要,那也是集体的,跟他个人其实并没有太大关系。
说简单一点,是何雨柱以前需要这个实验室,而现在,已然无所谓了。
在做事业上来说,现在实验室出再大的成绩,何雨柱也没那个能力把它变成实业。
抓不住的,那么索性就放任自流。
感谢大家的订阅,月票,推荐票,收藏,谢谢支持,谢谢厚爱。
第1136章 闲事皆毕
何雨柱现在折腾这些事,也就是他有了更大的圈子可玩,想着跳出目前的舒适圈了。
他把实验室安排给了老王同志,农业跟养殖方面是交给了办公室一个老同志为主,小董为辅。
其实也就是以小董同志为主,不过他现在还太过于年轻,需要一个老同志为他保驾护航。
这个上面的安排,肯定是仓促的。
但也是没办法的事,何雨柱没那么多时间来对小董这些人亲自教导。
只能说给机会,给平台,然后能做到什么样子,就要看小董自己能力了。
那个老同志,除了给小董保驾护航外,也是有盯着小董的意思。
如果小董自己立不起来,那么何雨柱也会直接换人。
职场之上,现在何雨柱也得学着当好掌舵的一把手了。
还有些零碎事情,比如说玩具厂的筒子楼建设,何雨柱就交代给了老文。
这个就是真的叮嘱了。
也没别的,就是建房不能停,不论远近,得让厂里工人都住上新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