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破事就上门了。
今天这个人上门要孝敬,明天那个人让他交保护费。
所有穿制服的,不穿制服的都能上门欺负他。
没一段时间,就把小蓝同学的口袋给掏空了。
小蓝同学也不是一点跟脚没有,比如说拿着他老师的名头,找上什么故旧。
但那些人,大多是良民,教书先生,账房先生啥的。
真正有名气的人,小蓝同学一个扑街仔也是见不到人家。
本来那些人关系就跟小蓝不近,也就是说起某个熟人,小蓝说那是他老师的老师,而这边他找上的人,看着故旧关系,留他吃一顿饭。
也就是这点交情了。
敢跟那些社团对话的人真没有。
这算是把小蓝同学逼入了绝境。
也就在这个时候,有人给他介绍了何大清。
四九城出去的,谭家酒馆东家,在江湖上因为谭雅丽的关系,与那些南方游过去讨生活的社团关系不错。
至少能讲上话。
关键是说起何雨柱,说起娄半城,这都是在小蓝同学生活里出现过的人物啊!
小蓝同学犹如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稻草一样。
就天天守在谭家酒楼门口,就想着何大清救他一命。
也没多等,两三天功夫。
小蓝同学却是见到了何大清。
何大清也懵逼啊!
他下意识低头看看自家衣衫,一身绫罗锦缎,苏绣手艺。
这说明他现在是老板何大清,而不是厨子何大清。
“你说你是南锣鼓巷的?”何大清带着颤音问道。
像这种老乡遇老乡的情感,也只有何大清这种人能懂。
首先是何大清不缺钱了,生活安逸,现在惟一的执念,就是回家看看。
如今遇到个老乡过来求援,一上一下的对比,那何大清自然有着满足的激动。
小蓝同学绞尽脑汁,把他能说的关系全都说了。
“……我原先是南锣鼓巷轧钢厂的,我师父是刘海中,据说您有个儿子叫何雨柱,也不知道是不是曾经跟我师父住一个院子的那个何主任,原来是轧钢厂的厨师。
我出来那时候,他应该是玩具厂的副主任。
……
现在那些地痞流氓,说我的厂子吵的附近邻居头疼,让我拿五千医药费。
我实在是没办法了,这才求到您老门上。
望您老看着咱们从一个地方出来的,能伸手拉小子一把,以后做牛做马,都得报答您的大恩。”小蓝同学说的情真意切,把他为什么在四九城待不下去,又怎么来到港岛的原因,全部对何大清说了。
特别是说到刘海中的时候,何大清手都忍不住颤抖了几下。
这就是真正的熟人了啊!
何大清对刘海中并没什么痛恨的。
要这个时候,小蓝同学是易中海的徒弟,那说不定何大清就会直接把他装水泥桩里沉到海里去。
但刘海中,至少在何大清的认知里,没欺负过何家。
当然,那也是何雨柱这几年跟何大清联系都是报喜不报忧的原因。
而郭书苗过来后,又因为刘光天兄弟的事,是何雨柱占便宜,也没有细说。
再说,就算说了,也没什么事。
毕竟那事情后续,刘海中并没有想着用什么手段恶心何家。
在这个上面说,刘海中还是不错的。
当然,何大清也没听到就信。
他起身招呼伙计给小蓝同学倒了一杯茶水,却是走进办公室打了个电话给郭书苗。
郭书苗听到何大清的诉说经过,也觉得挺神奇的。
小丫头脑子活泛啊,一下子就想到了当年聂副厂长的事情。
这个上面就是巧合碰巧合了。
聂副厂长的事,不是当事人,还真不一定清楚。
但郭书苗认识何雨柱啊,何雨柱把那个事当故事给她们说过。
“嫂子,我有个计划。”回复过何大清,让他先安顿小蓝同学住下来。
小丫头是直接找上了娄晓娥,却是带着点神秘说道。
稍显丰满的娄晓娥,看到小丫头挺高兴的。
至少郭书苗对她事业上是真帮得上忙,关键是真的能信任。
就像这次去小日子的事情,要换第二个人,那娄晓娥就得想着灭口了。
毕竟她们是生意人,而小日子的商业在亚洲,这几年是一年比一年排面大。
人也是奇怪的生物,明明亚洲绝大多数国家,都是被小日子伤害过。
并且小日子没道歉,没赔钱,
但看到利益,却是绝大多数人忘了以前的仇恨。
当然,更多就是随大流的。
也就是膈应归膈应,生意还是要做。
哪怕背后骂小日子祖宗八代,但见面谈生意的时候,还都是笑眯眯的。
娄晓娥也不敢太另类。
她虽然帮助四九城办了这个“偷生产线”的事。
但肯定是不能暴露的。
第1214章 激动的原因
松软的床垫,明亮的灯光,以及安静的环境。
这是小蓝同学自四九城出来后,睡得最舒服的一觉了。
包括在南方小城时,其实小蓝同学也是提心吊胆的。
他也曾经后悔过。
虽然他在南方,特别是跟尤凤霞合作后,有时候一次生意挣得钱,就顶他以前一年的收入。但那种上班时的心安之境,是以后再没有过了。
在南方时小蓝怕公家,他就怕在那个暂住屋睡得好好的,结果半夜有人闯进来把他按在床上。
然后根本不跟他说什么问题,就一粒花生米终结了他的人生。
这在这个时候的南方小城是正常的,那边离港岛近,所以借路往港岛跑的也多,还有各种挣黑钱的。
所以当地的公社民兵啥的,发现危险,可以先动手。
而小蓝同学的北方口音,就是他最大的破绽。
也就是他跟尤凤霞认识后,有了个不错的企业身份,又出入都是人模狗样。
关键小蓝同学毕竟是大学生,所以言谈上面就像是混职场的。
这才战战兢兢的平安度过,并且来到了港岛。
事实上,到港岛以后,小蓝大失水准,没有经过市场考察,就投入了全部身家搞了一家小厂,也是因为前面经历的原故。
他真是害怕了,他害怕那种无权无势的日子。
其实说小蓝可以选择一条更稳妥的路,那也是太过于理想化。
在目前的港岛来说,小蓝有优势,也有劣势。
优势自然是他大学毕业,并且有实干经验,只要给他一个机会,那成为白领,金领都不是太遥远的事。
而他是内地来的,就是他最大的劣势。
不光是这个年头,就算到后面,港岛的企业能上台面的,其实也只有两种。
一种是全面西化,按照那种职业经理人进行发展的企业。
还有一种,特别是在华人中间,其实还是家族企业比较多。
凭借着经营者个人魅力,从而成为行业翘楚。
后世可以知道,其实港岛的几个商业龙头,差不多都是那样。
有时候继承人不行,那么企业也是一代兴,一代亡。
也就是大势在我们这边,所以那些企业才能借着国运看上去还不错。
这两种企业都没有小蓝同志施展才能的空间。
让小蓝同学去上那种一百多一个月的班,然后熬个三五年,就是等一个机会,小蓝也没那个耐心。
这才让小蓝咬着牙齿,投入全部身家,赌了一次。
应该说,一开始的时候还不错。
小蓝同学买了几台二手的冲压机,也不干别的,就是给港岛本地的啤酒厂,汽水厂,生产瓶盖。
这个技术含量不高,并且需求量不大,毕竟港岛才多少人?也不可能每个人天天都消费啤酒汽水,所以一般的冲压厂家真瞧不上那个。
从这个上面也可以看出,小蓝同学的商业眼光还是挺精准的。
一个瓶盖挣几厘,几台机器,一天到晚两班倒连续不停的拍拍拍,也是能挣不少。
一开始工人熟练度不足,除去小作坊开销,小蓝同学一台冲压机能挣二三十。
后来两班倒,工人熟练度也上来了。
小蓝挣钱也是哗哗的,一天大几百都是很正常的事。
那个时候的小蓝,也曾有过幻想,积累到一定资金,他就要买洋楼,开洋车,娶个如尤凤霞那样的漂亮媳妇。
将来要是有一天能回四九城,他也要让那些欺负过他的人看一看,他终归不是普通人。
只能说,理想太美好了,那意外就肯定来了。
也不算意外,一开始小蓝的作坊,是安排在城郊那块贫民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