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每日盲盒,悠闲生活 第81节

“没问题,沾小六的福,等会吃饭,我也能喝点。”

赵军没再刚才的事情上纠结,虽然不知道媳妇娘家人怎么看自己,小六特意给他买了烟和酒,总归不是不待见他。

拿着东西就往房间走去,只把铅笔和作业本,交给三个孩子。

四本作业本和四支铅笔,三个孩子,每人一本作业本和一支铅笔,还能多一本作业本和铅笔。

他不知道的是,陈景以为,只有一个外甥和外甥女,不知道有一个外甥女和两个外甥!

进入房间,把所有东西都放在柜子里,没有上锁,根本不担心被偷。

军区大院里要是被偷走东西,不管偷的人是家属,还是小孩。

军人都会受到牵连,严重一点的,很可能直接卷铺盖回家,亦或者,提前安排下岗就业。

这个时代,军人是非常神圣的,军人的家属偷东西,就会成为军人身上的污点,要被严肃处理。

含笑的看着手中的两瓶茅台,或许可以找个时间,和老战友喝上一顿。

不管是军人、工人、农民、只要有时间和机会,晚上吃饭的时候,多少都会喝点。

赵圆圆、赵光辉、赵国强、拿着手里全新的作业本和铅笔,都露出开心的笑容。

捣腾那几双小短腿,往自己房间跑去,把铅笔和作业本,都放进军绿色单跨小书包里。

很快,一阵阵肉香传出,就连隔壁的其他几个院子,都能闻到肉香。

大家注意到是陈春花家后,都很惊讶,不是过年过节的,也不是军人发工资的日子,居然能吃上肉。

至于陈春花给娘家寄东西的事情,其他人并不知道,没人会把这种事情说的满天飞。

都是街坊邻居,从三个孩子的面相,也能看出来他们瘦了。按照营长的工资,应该不至于如此。

之前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些好奇,现在人家吃上肉,周围人才明白,合着是把钱攒起来了。

“军哥!军哥!!”一个穿着军绿色军装的汉子走进院子,对着房间里喊道,手里还拿着一个小碗,牵着一个小孩,脸色有些忐忑和尴尬。

“来啦!伍子?你这是?”赵军从房间里走出来,一出门,就看见自己的副营长,牵着一个孩子,拿着一个碗。

他还没反应过来啥事,疑惑的询问。

“嫂子做的肉太香了,这臭小子一直在闹着想吃肉,发工资也还有一段时间,所以.....能不能弄几块给孩子解解馋。”

被叫做伍子的汉子有些窘迫,要不是和营长关系不错,他也不会厚着脸皮来要点肉。

“这有啥的,来来来,我让你嫂子给你夹!你也算是沾到我小舅子的福气,你嫂子弟弟从家里寄来的,二十多斤的鹿腿。”

“还给我带了两条烟和两瓶茅台,晚上咱们找上团长和政委几个人,一起喝点,先说话,我出酒,你们得出菜!”

大气的摆摆手,接过他手里的小碗,凑到耳边,小声的说道。

听见有茅台喝,露出一个饱含深意的笑容,他们的工资,大多数时候都得给家里。

平时能喝酒,也都是蹭领导的。

“没问题,下午,我就去找人,咱有酒,菜肯定得他们解决!还是茅台,等让他们弄点硬菜。”

很是期待的开口,十块钱一瓶的茅台,配上几个硬菜,一点都不过分。

基地周围可都是大山,手里还有枪,他们不好去弄硬菜,领导肯定有办法!

只要不经常弄,上山打点野味,也没关系。长时间没肉的话,甚至会直接带兵进山。

战士们经常需要训练,要是没点肉补充,铁做的人都熬不住。

“春花,夹几块肉进来,给伍子那孩子,嘴馋。”拿着小碗的赵军,走进厨房,把碗递给媳妇,目不转睛的看着锅里的鹿肉。

别说是小孩子,就算是他,闻着味,也咽口水。

“伍子?好,收拾一下,准备吃饭。”听见伍子的名字,她也知道是谁。自家男人手下的副营长,两人关系不错,有机会就会一起喝酒。

因为年纪较小,被和他们一起喝酒的战友,喊伍子。

赵军能坐上营长的位置,也不是没关系,不说家里,就他自己,也是真正立过大功的!

和上面的团长、政委、都是老战友,私底下,都是好兄弟,这也是他为啥喝酒喊上团长、政委的原因。

家里也有关系,爷爷当年参加红军,打几场小鬼子牺牲,父亲当兵的时候,立过好几次大功。最后,因为受伤,导致退役。

可老爷子生前的老战友,会关照他们家。

父亲的战友,也一步步高升,这年代只要是过命的战友,升的再高,私下,都是兄弟。

赵军可谓是根正苗红,稍微关照提携一下,才能让赵军,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坐到营长。

陈春花夹了四五块肉放在小碗里,递给赵军,炖的肉,肉都是切成小正方形或者是小长方形,四五块肉可不少。

等赵军把碗递给苏伍,聊了一会,回到客厅,陈春花正好端着一盆鹿肉出来。

“快来吃饭,这是舅舅寄过来的鹿肉,你们还没吃过。”把一盆鹿肉放在桌子上,温柔的对着自己的三个孩子说道。

就算是她自己,好像也没吃过鹿肉。

“舅舅?舅舅是谁呀?我见过吗?”赵圆圆好奇的对陈春花询问,旁边的赵光辉、赵国强、也好奇的看向母亲。

“舅舅啊,是妈妈的弟弟,你们还没有见过他,以后会有机会的。舅舅还给你们寄了苹果、牛奶、大白兔奶糖。”笑着解释,谈及弟弟,她脸上满是骄傲。

“真哒?大白兔奶糖?我想吃大白兔奶糖~!”前面的一个字没听进去,最小的小家伙,赵国强,满脑子都是大白兔奶糖!

。。。。。。。。。。。。。。。。。。。。。。。。。。。。。。。。

第159章 为冬天做准备!黑市卖粮食!

中午,吃饭时间,给陈景家盖房子的村民,都回自己家吃饭。

对此,陈景也只能道谢,人数太多,家里的粮食也不够让全部人一起吃一顿。

系统空间里的粮食不少,拿出来,却显得突兀。

全村每家都没多少粮食,他一次性拿出一千多斤粮食,别人不多想都难。

反正是村里给他家盖的两间房子,全部事情,村里自然会解决,至于帮忙的人,有没有东西,陈景就不知道。

“洗手过来吃饭,站在那干嘛!”端菜出来的姜翠花,语气很不好的对陈景说道。

心里依旧对陈景进山非常不满,刚才有村里人在,她不好发脾气。

现在大家都回去吃饭,她能有好脸色给陈景才怪。

“嘿嘿,来啦来啦~”知道是自己的错,嬉皮笑脸凑到饭桌前,拿起筷子,就夹菜吃。

陈秀珍、陈梅、陈小玲、陈丽、纷纷从厨房走出来,一起坐到饭桌前,准备吃饭。

吃着东西的陈景,目光放在院子里的三头猎物上,下午有时间,等会照看一下蘑菇培育基地里面培育的蘑菇。

就拉这三头东西去轧钢厂卖掉,系统空间里面,还有一头大驼鹿。

现在他还有五百块多块钱,大驼鹿,暂时不准备卖,一直放在系统空间里面,也不会坏。

存着,冬天太冷的不想出门的时候,可以用来当作冬天的肉食。

秋收过后,要不了多久,北方的冷空气就会下来,得尽早为冬天做准备。

这里不是北方,但也会达到零下的温度,冬天保暖是必须,家里的被子不厚,下午去城里,得弄些布和棉花回来。

“蘑菇养的怎么样?”见陈景坐在凳子上发呆,有点愣神。

姜翠花没好气的开口,养蘑菇的事情,关乎村里的粮食。自家儿子是负责人,她得关心一下。

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陈景的年纪不大,要是没认真弄,蘑菇没养好,村里人肯定会说闲话。

“啊?蘑菇?哦哦哦,还行,都有在长的势头,只要湿度和温度有保障,三五天,就可以割第一茬。”沉浸在思考中,直到母亲的话,才把他抽离出去,淡定的回应。

培育室内蘑菇的事情,他早已胸有成竹,原本就掌握完整的培育技术,现在还有蘑菇营养液,更加没问题。

“那就好,认真一点,别去山里晃悠,看着蘑菇就行。”得知培育的结果,姜翠花微微点头,看样子应该还不错。

继续叮嘱一番,不再多说什么,儿子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有些话,说了也没用。

......

城里黑市

陈建军带着一群人,每人身上都带着枪,在城里两个黑市晃悠,看看有没有粮食卖。

原本以为今天和往常一样,一样没有粮食拉出来卖的时候,一辆辆牛车出现,上面全部都是一袋袋用麻袋装的东西。

“建军哥,咱们上去看看,俺感觉像是粮食啊。”看见一辆辆牛车上面拉的东西,陈国伟就感觉是粮食,凑到陈建军旁边说道。

周围其他人,也连连点头。

“好,咱们过去看看。”陈建军也不犹豫,就算不是,也没关系。

他们有的是时间,只要能买到粮食,多走几步,也没啥关系。

带着一群人,扭头就一起走进黑市,身上都背着一把枪,蒙着面。黑市内为数不多的人,都纷纷避让,生怕惹到他们,发生冲突,枪口无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进入黑市,没走几步,就看见那几辆牛车停下来,把东西卸在一边,面前放着一个木牌子。

上面写到:粗粮一斤/八毛、细粮一斤/一块三,这价格,看的陈建军等人倒吸凉气。

现在粗粮的价格,居然提到前段时间,细粮的价格。

细粮更是达到一块三,以前哪敢想这个价格,都已经赶上曾经的肉价。

“建军哥,咱们咋办,八毛一斤,这也太贵了.....”原本众人都为有粮食买,感到高兴,可八毛一斤的粗粮价格,却让他们高兴不起来。

八毛钱一斤,村里一千多块钱,也买不了多少。

“先这样,咱们买一车,运回村里,找族老商量,看看要不要多买。”一时间,陈建军也有点拿不住主意。

可粮食再贵,也比钱好,有粮食在手,才能保证大家不会饿死。

“俺看行,先买几百斤,咱们本来也只有一辆牛车,运回去,问问族老他们。”其他人都赞同陈建军的提议,纷纷点头。

随后,众人就往卖粮食的位置走去。

卖粮食的一群人,看见陈建军等人背着枪走过来,都有点紧张。

他们这边的人,没对方多,就连枪都没几把,一旦发生冲突,吃亏的肯定是他们这边。

加上秋收将近,很多人家里的粮食都见底,黑市还是见不得光的地方,直接抢的事情也不是没发生过。

“你们拉过来的粗粮有多少斤,俺们买。”看出对方几人紧张的样子,陈建军也不在意,低声询问。

不到真正的生死存亡时刻,他不会带着人在城里的黑市乱来。

“买?那没事,你们气势汹汹的样子,吓我一跳,一共拉过来一千斤,你们要多少?”

领头的听见对方是来买粮食,而不是来抢粮食的,顿时松口气,只要是买,什么都好说。

“一千斤.....俺们都要了,八毛能不能便宜点,七毛五怎么样,俺们后面还要。”得知有一千斤粮食,陈建军并不意外,刚才可是好几辆牛车。

就是价格,有点高,看看能不能说下一点。

“那不行,八毛就八毛,这些粮食,我也不愁卖不出去。眼下秋收快到,很多人家里都没粮食,钱留在手里又不能吃,还不如买点粮食回去。”见对方想要讨价还价,领头的果断拒绝,苦口婆心的劝导。

人没钱,最多就是穷。没粮食,那就是没命。

。。。。。。。。。。。。。。。。。。。。。。。。。。。。。。

首节上一节81/1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