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神机百炼,开局拘捕焰灵姬 第28节

  正是当今始皇陛下的嫡长子扶苏!

  现在听到周围大臣的问候,扶苏连忙微笑着回应还礼,同时脚步不停,快速的朝着咸阳王宫里面走去。

  刚刚自己在圣贤书院里面,跟一些远道而来的儒生大贤,在交流儒家经典的时候,太过投入,一时竟忘记了时间。

  如果不是后来章邯将军及时来提醒,自己怕是都要忘了今天还要来到咸阳王宫,朝觐父皇,因为今天父皇要召见自己。

  所幸现在急匆匆的赶来,还不算晚,能在父皇召见自己的时间截止以前,到达咸阳王宫。

  只是现在自己需要加快一些速度,一路小跑着过去才不会耽搁。

  而在沿途遇到的所有大臣们,他们见到扶苏公子,都是纷纷恭声打招呼,非常尊敬。

  毕竟虽然始皇陛下还没有正式册立太子,但是这位扶苏公子是始皇帝的嫡长子。

  平日里面也素有雅名,温文尔雅,学识过人。

  将来说不定有很大可能能够继承大统,成为下一届的大秦帝国接班人。

  所以现在都是主动问好,不敢失了尊敬。

  而在出来的大臣的队伍里面,李由正也在人群中,当迎面看到一路小跑过来的那位儒雅公子,听到周围人对他的问候和称呼。

  李由神色一动,抬头看向前方的这位儒雅公子。

  “原来这个家伙就是历史上面,那位堪称中国古代历史上面,头号最窝囊的皇朝太子,有兵无胆的窝囊废扶苏吗?”

  其外表看起来,倒是的确温婉尔雅,令人如沐春风。

  长得一表人才,青年俊秀。

  但是,在温文尔雅有余,却少了一点决断果决的英勇气质。

  果然不愧是在将来,能干出手握三十万精兵,结果被一道篡改以后的来历不明的遗诏,给轻松逼死的憋屈事情。

  在李由抬起头看的时候,对面的扶苏注意到迎面走来的李由,眼神耸动,流露出惊讶的目光来。

  因为,这张面孔,自己倒是并不陌生。

  在几天前的时候,那次自己在跟着章邯将军,外出饮茗、散心的时候,遇到那件抢孩子的事情,当时碰到的正是这位青年。

  当时他乔装打扮,一副平民模样的衣着,后来在离开现场以后,自己还让章邯将军打探其底细,却还没有结果。

  现在看来,他竟然原来也是朝廷的大臣。

  并且,看其衣着品级,应该还是一郡之郡守,可谓是年少有为。

  扶苏的目光闪动,深深的看了李由一眼,不过现在自己的时间紧急,来不及再跟他搭话。

  匆匆掠过以后,继续踱步朝着咸阳殿的方向走去。

  而在原地,李由微微停下脚步,回头望了过去,看到那位扶苏离开的身影,眼眸中流露出一丝疑惑。

  奇怪,刚刚自己怎么感觉,这位扶苏公子,怎么好像是认识自己的样子?

  刚刚看着自己的眼眸中可不像是看着陌生人的冷漠。

  并且眼眸里面,似乎还有些惊讶。

  好像是看到自己感觉到很意外的样子。

  奇怪,自己以前难道跟他见过面吗?在这具身体的记忆里面,自己可不记得有这种回忆啊!

  奇怪......

  李由摇了摇头,在回过头来的时候,还看到在咸阳宫殿的方向,蒙恬正从台阶上面掠下,将扶苏迎上了台阶,走向宫殿。

  不知道他们接下来是要跟政哥商量什么事情。

  ......

  咸阳王宫,当蒙恬迎接扶苏到来,陪同着扶苏一同登上台阶,赶往宫殿的时候。

  现在,蒙恬走在扶苏的后面,看到扶苏的背影,还有手中拎着的一卷,还没有来得及看完的竹简典籍。

  内心轻叹。

  这位扶苏殿下,若说是对于书籍经典的热爱,那自然是没的说,喜欢诵读儒家的经典,跟儒家的很多儒生,混迹在一起,这是有目共睹的事情。

  儒雅、温和、仁慈。

  性情温良。

  并且喜欢知识,喜欢文化,这是好事。

  但是,如果是想要成为一位合格的帝国的继承者,单靠平日里面,诵读经典诗文,陶冶情操可是远远不够的啊。

  这样只适合做一个文人、儒生,而不是一个帝王。

  扶苏殿下他仁慈、宽厚有余,但是狠辣程度不足,为人做事,太过优柔寡断,这一点深为陛下所不喜。

  再加上,当初也不知道是受了那些儒生的什么样的蛊惑,竟然跟着一些儒生一起,反对始皇陛下的郡县制度,提议恢复周朝时期的分封制。

  这可谓是当初惹得始皇陛下好大的怒火,严声斥责了一顿,把当时的扶苏骂的是狗血淋头。

  但是,扶苏却依旧不改,坚持认为大秦应该恢复过去的分封制度,应该效仿周礼。

  现在看他手上还拎着一本竹简典籍,爱不释手,只怕是一会儿见到始皇帝,看到他手上拎着一本书,一副老学究的模样。

  又该大发雷霆。

  对这位扶苏公子再次不满了。

  但是,没办法,自己作为属下的,这些事情自己也劝不住啊!

  很快,蒙恬陪同着扶苏公子,走进大殿之内。

  扶苏来到大殿台阶跟前,看到王座台阶之上,负手而立,背对着自己的那道孤高、冷傲的背影。

  连忙叩首施礼。

  “父皇大人!”

  “又跟那些儒生混迹在一起了是吗?”嬴政回过身来,当看到扶苏手中拎着的竹简典籍。

  冷淡的声音问道。

  “儿臣......”扶苏感受到嬴政声音里面不善的语气,内心浮上一丝惶恐,连忙叩首道。

  “儿臣,儿臣是在圣贤书院跟那些大儒们,学习儒家经典的时候,稍微耽搁了一些,他们很多都是从桑海的小圣贤庄远道而来的大儒们,学问很深。”

  “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儿臣,儿臣便稍微耽搁了一些......”扶苏诚惶诚恐的说道。

  始皇帝没有再多言,但是眼中却明显流露出失望之色。

  片刻,始皇帝说道。

  “罢了,不说这些了,现在朕叫你们过来,是有一件要事要与你们商议。”

  “事关重大,不可对外泄露,所以只叫了你们三人过来商议。”接下来,嬴政跟李斯说道。

  “李斯,展示给他们瞧瞧吧。”

  “遵命,陛下!”

  当即,李斯从袖袍中,取出一份包裹着丝帛的竹简,打开以后,呈给蒙恬和扶苏二人看。

  “这是......”

  扶苏接过竹简,解开丝帛,打开看到上面的字眼以后,神色骤变,旁边一同看到竹简字眼的蒙恬更是勃然大怒,神色激动道。

  “亡秦者胡?陛下,这是何人写的此等大逆不道之言!”

第33章 阴阳家?朕想要见见他们!(求追读)

  “这是当初派往海外的方士卢生,带回来的图谶。”

  嬴政负手而立,说道。

  “卢生说这封图谶他是从海外的一座仙山上面带回来的,他们出海以后,在某座仙山的山顶上面,放着这样一封图谶,被他捡到,带了回来。”

  “荒谬,荒谬,何其荒谬!”

  蒙恬义愤填膺道。

  “我大秦千秋万代,怎会被灭亡?这是何等荒谬、不经之言,肯定是有人故意作祟,留下这样的诅咒之言要咒我大秦,望陛下明察!”

  “朕今日招你们三人过来,就是要商议此事。”

  始皇帝说道。

  “朕现在想听听你们对这则谶言的看法。”

  “斯以为,说不定这则图谶是有人故意为之的也不一定。”

  李斯最先说道。

  “现在大秦刚刚一统,六国的那些王宫贵族遗民,有些还流落在外,对我大秦图谋不轨之心不死。”

  “说不定是有人在得知陛下派出卢生,前往海外寻找仙药以后,故意提前安排人,在那些仙山上面留下这样的谶书和言论,好混淆我们的视听,散布这等不详之言妖言惑众,为的就是想要我大秦自乱阵脚,引起恐慌。”

  秦始皇闻言,微微颔首。

  李斯的看法的确有一定道理,毕竟现在,六国刚刚平定,还没有多长的时间。

  还有很多六国原本的王族遗老,流落在外,不肯归附,在暗处图谋不轨,时刻想要反叛复国。

  这则图谶,说不定是他们故意放在那里来混淆视听的也不一定,想要引起帝国的恐慌。

  “但是,如果这则图谶的来历,并不一般,那上面‘亡秦者胡也’中的这个胡字,指的是什么呢?”扶苏这个时候,凝眸问道。

  “况且,如果是他们故意为之,那么为何要特意写下这样的字眼呢?这个亡秦者,胡也,中的胡字,指的到底是谁?”

  “难道,帝国里面还有什么跟‘胡’有关的势力存在,能够威胁、影响到我们大秦安危的吗?”

  蒙恬问道。

  “胡,胡......胡字,会不会指的是塞外的胡人?”兀自重复了几遍这个“胡”字的字眼,扶苏忽然猜测道。

  “毕竟,塞外草原的胡族,自当初七国还存在的时候,就是一股不小的势力,跟中原国家没少打仗。”

  “当时的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的就是对抗西北塞外胡族的草原军团。”

  “包括当时的赵国名将,李牧,就是以对抗匈奴为著名,后来还在赵国的北方边境,建立长城,用来阻拦西北胡族的侵犯,可见那些胡族的力量不可小觑。”

  “哼,塞外的胡人?!”

  蒙恬闻言,当即冷哼一声。

  声音豪迈道。

  “如果是塞外的胡人,能威胁到我大秦的安危,陛下,属下愿意带兵前去征讨他们,带领我大秦铁骑,看不把这些蛮夷鞑虏杀得片甲不留!”

  蒙恬豪迈、爽朗的气概,让始皇帝眼中流露出赞许的目光。

  “蒙恬将军,果然神勇如初,蒙氏一族不亏为我大秦柱石,朕心甚慰。”

  此刻,现在。

  看到始皇帝、蒙恬、扶苏,他们三人在这里议论纷纷,不停的讨论。

  李斯的脑海里面,却开始回想起来先前,自己在跟李由说起这个事情的时候,当时李由解读的那个角度:

首节上一节28/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