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消失的八门 第175节

丁齐本不想叫人备轿,难道出去逛逛还要坐轿子吗?但转念一想,今天是市,村社里来得人太多,按照庄梦周颁布的“谕”,众人与天兄话至少都要隔四尺,还不能触碰天兄的身体发肤,坐轿子确实更方便,所以没有阻止。

孟蕙语声道:“我觉得太不好意思了,被人当成天兄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出门居然还要人太轿子,简直太腐败了!”

丁齐:“暂时入乡随俗吧,有些话不太好,有些事等见到几位师伯、师叔后再商量。你们在这里也别只顾着舒服,同样有苦头要吃。这几天夜里,跟我一起出去练功吧。”

丁齐昨夜穿行黑暗走到东营二社,感觉神气法力消耗极大,在那里休息一番后才重新出发返,走到天亮时突然感觉,其实这种方式对修炼神识的帮助极大!这是一个好机会啊,在外面很难找到这种天然的修炼环境。

他当时在想,等三名弟子的方外秘法修为突破隐峨境之后,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锻炼神识。只是他这个做师父的恐怕要辛苦一点,得拿着棍子跟着,防止出意外,最好也不要走得离村社太远。

等到神祠见到了几位弟子,丁齐转念间又改变了主意,决定将这种修炼提前。穿行黑夜可以锻炼神识,同样也可以帮助修炼出神识。

入微境讲究的是感应入微,以见平常感官所不能见的世界,并寄托心神祭炼景石、借助景石保持这种状态。这不是通感的最高境界吗,假如能超越平常的感官掌握一种延伸感应的能力、凝炼清晰的自我,其实是所谓的凝炼元神,那样意味着突破了隐峨境。

穿行黑夜对他们是一种很好的修炼,有助于达到通感的最高境界,能够尽快的突破隐峨境。丁齐当初带着三名弟子来寻找方外世界琴高台,目的是什么?不是一场试炼吗!先却没有想到出现了如今这种状况,但也不能忘了当初的目的呀。

对三名弟子讲解了一番要修炼的内容,四顶轿子已经在神祠前院备好了,登轿出门。神祠门口是大路,路对面是一片空地,是每月两次的市所在,如今已经聚集了很多人。

见到四位天兄坐着轿子出来,大家纷纷停下了手的事情,向着四位天兄下跪叩首,杂闹的声音瞬间消失了,场面一片肃然寂静。

丁齐坐在轿朗声道:“大家都起身吧,今后如无必要,不必总是下跪话,这样太麻烦!今日市,我等只是来观摩,诸位不要受扰,该做什么还是继续做什么,我等才好看得明白。”

元帅肖博知也大声道:“天兄谕,诸位都听清楚了吗?都起来吧,平时做什么继续做什么,天兄想好好看看。”

众人称谢起身,按照天兄的吩咐继续做刚才的事情了。丁齐暗暗松了一口气,场面还好,大家没有一齐都拥过来,连很多好的孩子都被大人拉住了。丁齐坐着轿子开始参观集市,元帅大人在前面领路,丁齐指哪个方向往哪边走,军师和司马跟随两旁。

所到之地,众人都很自觉地退出四尺之外,虽没有下跪,但也纷纷躬身行礼。一看这个架势,丁齐干脆吩咐轿夫离那些交易摊位远一些,不要妨碍到大家做事情。市出售东西,基本是各家的物产以及制作的手工艺品和日用器物。

丁齐发现,这里的商品从某种意义其实非常丰富,尤其是竹编工艺非常发达。各种竹编的日用器物如篮、筐、扁、筒、碗、杯、椅、凳、帽、伞应有尽有,还编出了很多漂亮的装饰性花纹,件件精美。

这里还有很多竹制装饰品,或雕或编,制作成各种动物或人像,还有孩的玩具,可见竹子在此地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

根据天国物志所载,这里一共有十三种竹子,形态不一、各有其用。竹料木料更好获得,一片竹林只要限定一定的采伐量,每年都会有竹料出产,更兼竹笋可食,细嫩枝叶还可以饲养竹鼠。

丁齐看见了竹鼠,也是此地的“猪”,经过长期的人工培育,个头很大,跟猪仔似的,一只估计有十来斤重。集市有卖竹鼠肉、竹鼠皮还竹鼠油的,其油最贵。

此地的买卖同时有以物易物和货币交易两种方式,假如双方的东西恰好可以交换最省事,否则用金币买。有意思的是,竹鸡蛋也有部分某种货币功能,很多人拿竹鸡蛋换东西,如丁齐看见有人用一蓝竹鸡蛋买了两筒樱桃膏。

此地也有人制作樱桃膏,不是像丁齐那样做成半透明固体乳糖,而是熬成浆膏状出售。固态的糖也有,山楂糖,集市甚至还有糖葫芦。集市居然还有卖炕山芋的,炕山芋其实是烤地瓜,地瓜在这里很便宜,主要是烤的工夫值钱。

人最多的摊位是卖豆腐的,还有豆腐干和豆腐皮出售。地瓜、水稻、麦、黄豆、向日葵、南瓜、西瓜,应该是当初从外面带进来的物种,数万人的大军不可能没有粮草,粮草同时也是种子,各种瓜子可能是某些人带在身的零食。

整个天国总人口是四千三百多人,而东大营的人口是七百二十六人。今天因为天兄降临的缘故,所有人都来了,连襁褓的婴儿都被大人抱到了东大营主社,其他三个村社完全空了。丁齐等人在四处参观时,其他三个村社的居民正在陆续赶来。

这么的人口规模,却有这么丰富繁多的物产,简直令人惊叹。以丁齐亲眼所见,此地居民过的日子,外面他的老家山村要舒服多了。

;

140、天国游

140、天国游

集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这四顶轿子所过之处,众人都得纷纷让开行礼,显得很是拥挤不便,丁齐便示意前面领路的元帅肖博知离开了集市,边走边问道:“这旁边的两座楼,是做什么用的?”

空地的东西两旁,各有两栋二层的楼,有点像外面的联排别墅,但是不带院子,和村社其他的建筑不太一样。 旁边的军师陈容答道:“那里是学舍,一间属于学,另一间属于大学,孩子们的食宿之地。”

此地的孩童不论男女,年满十二岁要到主社来学,满十三岁大学,教室是神祠的前厅和后厅。主社人家的孩子自然可以家住,但其他三个村社的孩子却不可能每天来,所以分别修了两间学舍。

“进学”期间的孩子,“公家”是管饭的,粮食由大营公库出,但平时想改善生活吃点更好的,那要各家大人自己给孩子送了,通常都是每月市或大市的时候。因为几位天兄的到来又恰逢市,所以学舍的孩子都放假了,暂时停课以免打扰到几位天兄的休息。

丁齐吩咐道:“不必继续停课,不要因为我等到来而搅扰各营日常,明日继续吧,我也想看看这里的学和大学都教授孩子什么。”

几人离开集市来到村社巷,所谓的巷是各家院落之间自然形成的道路,这里不缺地方,村社的面积较大,只有五十多户人家,所以每户人家的院落都很宽敞。

丁齐有一种感觉,假如和外面过去的老村庄相,仅仅看房子,这里的人家几乎都能称得大户人家了。

全是青砖瓦房,修得很宽大舒适,每栋建筑都很精致。门槛用条石砌成,而门楣和窗楣以及屋檐下,几乎都装饰着精美的花砖,花砖的内容有飞禽走兽、草木花卉,还有此地历史传的各种人物故事。

从某种意义,这里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物质极大丰富的水平,人们也追求精神享受,看这些装饰知道了。丁齐特意下了轿子走进了了几户人家的屋子,参观建筑内部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丁齐一边看还一边问,几位首领在一旁答。

如今此地建房用的大料早不在山采伐了,而是取自大路两旁种的行道树,每到一定年限便采伐大料储存再种新的。储存方式是用石条压住沉在湖泊里,假如谁家修房子需要梁柱等大料,可以取出来,如今几百年千年的水沉木都有。

水沉是一种储存木料非常好的方式,俗话“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没几年。完全沉在水可以隔绝空气,还能使木料的组织结构缓慢的结晶碳化。将水沉木捞起来在干燥的地方放几年,还可以防止变形。

当地的建筑极讲究经久耐用,一旦修好了至少要用百年,所以才会修得那么精致用工。那些精美的花砖其实并不算太费工,因为砖模大多是现成的,历代人加工好了留下来的。真正费手艺的是木工,走进房子一看,也算是雕梁画栋,哪怕只是普通人家。

是百年也不确切,其实这里大部分房屋都已经使用了几百年,总是有人居住,人气不散,而且历年都不断在修缮。假如谁家新造或大修房屋,所需要的砖瓦和大料提前好几年开始准备了。

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鸡,白天散放在院子里,到了晚间则关进鸡笼。鸡是他们平时最主要的肉食来源,鸡蛋还可以拿到集市换东西。而且在院子里养鸡有个好处,是各种虫子几乎都会被啄吃了,包括蜈蚣蟑螂之类,鸡的粪便还可以做肥料。

房前屋后包括院子里都种了树,有枣树、山楂树、樱桃树、香椿树、桑树、桐油树、胶树这些都算是当地的经济作物了,可以遮荫孩子也有零食,墙角边的空地还种了成排的向日葵或火麻。

火麻籽可以榨油,更重要的是麻纤维可以织布,这里的布料有三种,麻布、葛布和丝绸,其麻布的产量最大。此地有野蚕,古人捕捉之后人工饲养,并且在田间植桑。丝绸的产量很低,但是此地的人口也少啊,而且对东西非常珍惜。

他们平时下地干活穿的衣服,不追求华美,讲究结实耐用,基本是麻衣,磨破了可以打补丁,穿坏了也不心疼,破布头还可以浸油扎火把或当其他的料。但是当地人在节日里穿的衣服很漂亮了,谁家没有精心保存几套丝绸啊。

冬季里的御寒衣物主要是裘皮,麋鹿皮是最珍贵的,还可以用来做被褥,更多的是竹鼠皮。竹鼠皮的衣物,此地的大人孩几乎都有几套。

这里没有外面那种油漆,木质器物的防腐与密封则用桐油,当地还有一种胶树,提炼出的树脂还有防虫蛀的效果。桐油不是梧桐籽油,而是另一种植物,桐油树是这里的山野原先有的,如今也被人工种植。

丁齐等人曾在深山看见了桐油树,当时毕学成还认成了没有熟悉的桔子,其实那是桐油果,丁齐时候见过。他们在山还看见了香橼果,果实也很像桔子,但是枝条带刺,果实有一种特的香味,可以制作香料或芳香剂。

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鸡、纺麻布,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家养猪,养蚕加工丝绸的人家不到十分之一。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在基本的自给自足基础,只能选择少数几种副业,其他东西还是要依赖商品交换。

竹鼠擅打洞,牙齿很厉害,要砌成它们爬不出来的砖圈饲养,连地面都要铺砖。养竹鼠也意味着平时要种竹林和地瓜,这里用来喂竹鼠的东西主要是地瓜,经常也会采集嫩竹投喂。

另一种家家户户都会从事的手工业是竹编。在丁齐眼,这里的每一户人家可能都会被外面当成竹编大师,但在当地人眼的区别却很大。

成年人甚至不少孩子都是好竹匠,但精力用的有多有少,效率有高有低,加工的竹器品种也不同。能加工竹器拿到集市当商品卖的,都是制作竹器最多、最好、最快的人家。此地最多的青铜器物是破竹、刻竹、刮竹用的竹工刀。

所谓的物质极大丰富,要看怎么去理解,如这里没有电脑和手机,更没有外界琳琅满目各种数不清的物产。但以当地有限的活动空间以及资源品种,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所需的各种东西,确实已经非常丰富。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当然是此地的居民勤劳朴实,另一方面,这个世界的化传统是讲究物尽其用。假如是外界特别是西方的消费主义者来到这里,肯定不会喜欢这种习惯。

一栋房子要住百年甚至几百年,一件好衣服也要穿很多年,精心保存勿使损坏,算破了也尽量修补。陶器不得随意损坏,甚至损坏了还要受责罚,哪怕那是个人自己家的东西。

所以这里的耐用品往往都做得非常精致,因为都要尽量使用更长时间,那当然要做得更漂亮才好,很多日用器物都像工艺品。而容易损坏的消耗品都尽量做得简单结实。在物尽其用和不断积累的基础,才能做到如此富足。

首节上一节175/48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