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天,也无法。
第五天,还是无法。
而这一天,却有大曼士卒死了十八个。
一众江湖人开始招呼着回雁关中被他们雇来的人开始检查每一个大曼士卒的气息。
第六天。
又死了三百六十人,依旧是在无声无息间消亡。
第七天。
没有人死去。
但一个消息却从京城传来。
大曼的可汗,蒙哥舒已破大兴聚在漠北的三十万大军,如今将行南下,马踏中原。
中原告急。
斩首行动需得再行一次。
所以天剑主只得先行放下不净僧,急吼吼地往京城去,说要杀了蒙哥舒给不净僧报仇。
另外,天剑主还带走了一些人,岳不群并不在其中。
第八日。
死了一万人,整整一万人。
第九日。
岳不群他们仍不能找到法子。
他们甚至都想着一起念叨这佛经,然后尝试能否再度进入那方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中,以此解救不净僧。
有人提议了,立即就有人去做了。
然而没有成功,每个人都试着去念诵佛经,并且跟这些大曼士兵念诵的速度达成一致,也不成,无法成为他们的一员,无法变得像他们这样癫狂。
第十日。
不净僧醒了。
突然就醒过来。
在他醒来的时候,那些大曼士兵便一一死去,一个没剩,都是精神枯败而亡。
对此,不净僧解释是,他胜了。
大自在和尚,败了。
仅此而已,如此简单。
而后,众人重新整备,便往京城奔袭而去,要做好他们未完成的任务。
把蒙哥舒打死。
一路北上,终抵京城。
此时,已是新丰八年,十一月。
冬天来了,风雪降下,袭扰了整个北方。
但是蒙哥舒已然率领十五万铁骑冲破了风雪封境。
其所过之处,无人可挡,无城可敌,无军可对。
最终大军于新丰八年,十二月,兵临京城脚下。
而这时,大兴也已然集结好兵马,从大兴各地征召兵马,齐至京城,准备与蒙哥舒决战。
而岳不群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继续着未完成的斩首行动。
可就在他们将要出发时。
京城的城门竟然开了。
将蒙哥舒的大军迎了进去。
大曼大军就这么大摇大摆地杀入了京城。
而开城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不净僧。
…………
第三十五章、旌胜(补昨日)
新丰八年,腊月初八日。
大兴京都被破,皇帝南狩。
天剑主陨。
大曼可汗蒙哥舒亦重伤。
不净僧陨,受大兴太宗拼死而亡。
天下震动。
然,大曼南下之势已成,裹挟大批大曼军民,西域三十六国之民,火獠之民,住入玉江之北。
大兴以玉江分南北,玉江以北为北方,玉江以南为江南。
如今大兴朝廷尽皆迁入江南,随大兴朝廷南下的还有北方三百万百姓。
不过,相比于北方三千万人口,这三百万百姓不过十一而已,算不得大数。
百姓只以为是头顶上换了个朝廷换了个皇帝。
皇权早就难下乡,百姓甚至都不知朝廷为大兴,皇帝姓王。
所以,朝廷换哪家,他们照样过,税赋不都得交那么多。
新丰九年,元月二十九。
皇帝更易年号,改为旌胜。
其意已昭然,大兴必然北伐,夺回中原腹地。
旌胜三年,初春四月,中原腹地霄云州,爆发了一场起义。
起义为大兴的江湖人组织,首领者乃曾经闻名天下的铁面判官。
曾经人们不知铁面判官之名,可时至今日,人们总算知晓了铁面判官姓岳,名不群,霄云州人,有大义,心系天下。
而这位铁面判官竟还有些万夫莫当之勇,其领了三千不服大曼朝廷残暴统治的人,直接攻破了大曼设在霄云州的三万兵马。
后,整个霄云州从者云集。
实在是大曼朝廷的统治不得人心,其收税比之大兴还要高了两成,更限制治下百姓的服饰,不得僭越穿着蓝色与白色。仟
而且,从事任何的经商,都得上交一半的所得收入给朝廷。
除此外,还有被朝廷封在各地的贵族收取杂税。
诸般税务下来,百姓都得饥一顿饱一顿。
人们这才知晓,曾经的大兴还将百姓当个人,而大曼完全不将百姓当人,全是他们的家仆奴隶。
而后便有起义一出出,各地百姓落草为寇,还有诸多江湖好汉常行刺杀事。
光是旌胜元年,在大曼初步伐下北方时,便有江湖好汉行刺大曼官员七十余起。
只是大曼的官员也都是高手,多是以八部众为官,八部众乃大曼的高手所聚之地,所以这就使得刺杀大多以失败告终。
除了刺杀,起义也有不少。
旌胜元年,大大小小的起义有十三起。
到得旌胜二年,起义一下子飙升六十八起。
但这些起义皆被大曼的大军镇压。
大曼的铁骑兵锋之盛,在北方全然无忌,一切不服皆被镇压。
除此外,大兴也组织了三次北伐。
但次次皆以失败告终。
当年未能挡下大曼兵锋,只能借着玉江天堑与水师将大曼拦住南下步伐。
除此外大曼未能南下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蒙哥舒重伤,必须回漠北汗庭养伤。
否则以当年大曼之形势,怎么可能放任大兴朝廷南渡,定然要将之追杀殆尽,直至大兴皇帝身死为止。
现如今的情况就是天下只余一位宗师人物,而余下的那一位也已身受重伤,行将死期。
也正因为蒙哥舒频出将死的传闻,才有了岳不群的这一场起义。
岳不群早先未去江南,而是回到了老家霄云州青山县,藏匿自身行踪,孤身修行,至于父母亲眷,已被他迁往江南。
钟鼎仍跟在身边习练武功。
岳不群有感世间百态,更有觉世事不如百姓意,天地之间少有百姓之武,因此粗创了一门武功,名叫拙拳。
他将这门武功传授给钟
鼎,交由钟鼎习练,如若钟鼎都能习练有成,那推广给世间所有人即可。
拙拳的个中之武,且先不论,岳不群已先行起义,率领一批早先联结的江湖人士,于青山县中誓师,然后分了刀兵,直接杀入县城,将镇守县城的大曼将领斩杀当场,把大曼当地守军五百人或杀或俘。
而后,岳不群直接在县城中招募豪勇之辈。
在大曼手下,大家都过着苦日子,一时间响应者云集。
即使大曼已经镇压过数十场起义,将起义人员的颅首传檄各地,尸身更是被削尖木桩穿刺过下体,然后从脖颈断出刺出,如此立于各地道旁,以儆效尤,但起义仍不断。
实在是在大曼的手底下,讨不到生活,既然讨不到生活,怎么都是死路一条,还不如反了,说不定还能搏出一条生路。
斩杀大曼在青山县的守城将领和部队后,岳不群就直接将青山县的粮仓打开。
但是里面空空,而后去将守城将领的家中仓库打开。
其实都不必开启,对粮食尤为鼻尖的人们已经闻到此间仓库满是粮食。
最后仓库一开,露出满仓的粮食,随后便开始赈灾。
为何要赈灾发放粮食,只因人祸闹饥荒。
大曼这群只知纵马驰骋烧杀抢掠之辈,如何知晓治理中原,他们满脑子都是掠夺金银珠宝,夺走他人性命,何时想过治理。
尤其是蒙哥舒重病养伤,眼看不行,且无人可以继承蒙哥舒的雄心壮志,大曼的人马就更无人约束,因此烧杀抢掠更甚之前。
而他们的收税基本上就是要将百姓的劳作所得征收走大半,足足七成。
其中更有上下小吏钻空子盘剥一番,也就剩下八成。
如此一来,农民也就不乐意去种地,既然粮食都要被征收走八成,那还种地作甚,不如不种。
如此一年,整个北方就开始闹饥荒,而饥荒生了,那些不将北方当成自家土地的大曼人也不管,他们只管自己享乐,他们眼中的“贱民”死了便死了,本来他们就将大兴人视为俘虏,而在大曼,俘虏都是奴隶,对他们可以是生杀随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