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张小乙上完早课,初阳升起后修行完毕,那边青儿的早饭也做好了。
青儿做的饭就是不一样,甭管怎么说,味道比王半仙做的强之万倍。
大米粥至少不是糊的,馒头至少不是硬的。
饭桌上,杨天赐偷偷观瞧着青儿,手里的馒头一点一点啃着。
张小乙瞪了他一眼。
杨天赐被张小乙瞪得急忙端起粥碗,大口的喝了起来。
青儿也看了看新来的杨天赐,不过她倒是没有多好奇。
饭桌上,张小乙也把杨天赐介绍了个众人。
“这是咱们观里新来的道童,杨天赐。”
杨天赐也磕磕巴巴的介绍了一遍自己:“大家好,额叫杨天赐,今年十五岁,来自川蜀。”
“蜀地?”
在他介绍完,众人齐齐看向他。很显然,一个一嘴陕西话的孩子,却来自蜀地,这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意料到的。
杨天赐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他被众人看到很尴尬,脑袋恨不得埋进粥碗里。
他也很无奈啊,他亲娘舅让他这么说的。
就在这时,一道黄光忽然出现在院子里,待光芒散去,从里面走出来一位身穿道袍的女子,进门就喊:“青儿姐姐出关啦!”
推开屋门,黄淑女一蹦一跳的跑到青儿身边,上下打量道:“快让我看看,出关以后又大了没有。”
青儿躲开黄淑女的魔爪,微咳一声。
“呦,来新人啦?”黄淑女扭头看着尴尬羞涩的杨天赐道。
张小乙看着黄淑女,这孩子你还真没法说她。
“消停点!”张小乙训斥一句。
黄淑女吐了吐小舌头,乖乖站在一旁。
张小乙又让杨天赐自我介绍一遍过后,这才问黄淑女:“交代你的事儿都办好了?”
黄淑女点点头,骄傲的说:“那是必然的呀,我出手你就放心吧大爷。我保证,以后咱们北三街不会再有一个人敢在这做投机倒把的事儿!”
“你去料理那群倒卖平安符的了?”黄仕子问黄淑女。
“啊。”
“你怎么做的?”
黄淑女微微一笑,给众人讲解道:“很简单,我只不过是去西山乱葬岗抓了几只游魂野鬼放进城里。让他们无差别的去吓唬人,然后再去买卖平安符的那些人的家里,控制镇魂符,让它无法发挥作用。
这样一来,正经求平方符的就会受到平安符的保护。而那些买卖来的,呵呵!”
黄淑女,不愧为坑人小能手,这招可是真绝了。
这可是一剑三雕。
第一,被平安符保护的人会更加信奉真武观。
第二,不被平安符保护的人肯定会去找那些倒卖平安符的人打架,以后也不会再图省事了。
第三,也是最主要的。
这件事儿一定会被众人宣扬出去。等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一定会为真武观增加一大批路人粉。
这一招,就像起点上的新书忽然上精品推荐一样,收藏得瞬间涨一大波啊!
第132章 笼络人心
早晨,山门打开,此时的真武观门外已经有一大波香客正在翘首以盼了。
当山门打开的那一刹那,韩生仿佛以为今天是什么大日子。
因为今天来的香客比正月十五那天还要多,北三街外面已经站满了人。人头攒动,并肩接踵已经不足以形容这种种场面了。
站在山门前被惊讶到的杨天赐侧着身子,小声问韩生:“韩生师兄,咱们这每天都这么多人吗?”
韩生也吓一跳,小声回复道:“不,今天是特殊情况。”
街道上的众人见真武观的山门打开,异口同声的“唔”了一声,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儿。
韩生做出迎接的手势,但每天一开山门蜂拥而至的香客们,今天却没人迈步。
韩生还以为得一大堆人往里挤呢。
“韩生师兄,这是咋个意思?”
韩生摇了摇头,他也不理解。
这时站在最前面的几个人相互看了看,站了出来。
他们分别是知府杨中魁,晋升为府衙捕头的李公甫,还有钱唐县县太爷,以及几位员外富商。
为首的杨中魁打头,带着一众人走到山门口,李公甫的手,一直暗暗握住刀柄,丝毫不敢松懈。
不过杨中魁不愧为知府,确实比其他人更英勇。其实最主要的还得是他和张小乙认识,私下里有关系。
韩生见杨中魁走上前来,急忙打了个稽首:“见过知府大人。”
一旁的杨天赐见到穿官服的,早就学着韩生鞠躬行礼了。
虽然他知道他舅舅是二郎神,知道他妈是三圣母,知道他舅老爷是玉皇大帝,但对凡间的阶级依旧有畏惧之心。
杨中魁扫了杨天赐一眼,没在意他,随即又看向了韩生问:“小乙在么?”
“观主正在真武殿。”
杨中魁点点头:“那好,你带我进去见他。”
韩生有点不明所以,但还是将他迎了进去。
张小乙站在真武殿内,刚给帝君焚了表,正等着香客上门呢。等了一会儿没有动静,张小乙还在疑惑,今天这是什么情况?
每天开了门就能听见一阵嘈杂声,而今天韩生他们俩都出去有一会了,还没听见有人进来。
难道是山门坏了?
正这琢磨呢,只见韩生迈着小碎步跑了进来。
“观主,知府大人到了。”
张小乙先是一愣,杨伯父怎么来了?
“快请。”
真武殿外,张小乙出来迎接杨中魁。杨中魁也迈步进门,身边还跟着捕头李公甫。
“杨伯父,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杨中魁也快步上前,开门见山的问道:“小乙,早上你们这是怎么回事?”
“早上?”
张小乙回头看了一眼青儿,看看你,装逼装大了吧。
青儿略带尴尬的扭过了头。
杨中魁见张小乙和青儿的表情,身居官场,察言观色已经是他的被动技能之一了。
外加上他早就知道青儿是张小乙的护法兽,也知道黄淑女是自己……小姨子。
所以稍微一联想,杨中魁已然猜了个七八分。
“嘿嘿,那个,杨伯父,早上的事儿让乡亲们受惊了。深感抱歉,还让您亲自来一趟。”张小乙并没有说明原因,他也看出来杨中魁猜出事情原由了。
毕竟他那失踪的小妾还是个狐狸呢。
杨中魁叹了口气,也算是松了一口气:“没关系,你们没事儿就好啊。”
“是啊。”张小乙能怎么着,自己手底下人惹出来的活,当领导的得替她赔礼道歉啊。
“不过这件事儿影响不小,现在整个杭州城人心惶惶,你要有时间,还是出去解释一下吧。”
“应该的,应该的。”
张小乙笑道:“那您跟我一起出去?”
“走吧。”
临走时,杨中魁看了一眼跟在张小乙身后的青儿。
谁能想到这么白净的闺女,本质上是个绿的!
青儿也略带歉意的对杨中魁欠了欠身,杨中魁点点头,也没说什么。
来到山门前,张小乙往外一迈步,街道上的百姓自发的高呼:
“张小神仙,张小神仙,张小神仙!”
好家伙,张小乙差点没被吓一激灵。
在看着街道上人山人海,张小乙下意识的扫了杨中魁一眼。
这就是你说的人心惶惶?
人心惶惶还敢来真武观?
中国百姓的特性嘛,张小乙也理解。
人家外国人要是遇见什么恐怖的事,第一反应是尖叫着逃跑。
而咱们中国人,甭管啥事,先拿出手机,录个小视频再说。
人家外国人要是遇见危险跑不了,第一反应是祈求上帝,或者求饶。
而咱们中国人遇见危险跑不了,他考虑的是,视频发到抖音快手朋友圈,得有多少点赞的。
所以,这就解释的通了。
虽然这些人对早上真武观上空那条青色巨蛇很恐惧,但并不妨碍人家过来看热闹。
张小乙站在山门口,举起右手在空中拍了拍,百姓们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山门内的杨天赐都看呆了,观主的势力这么大吗?
刚才齐呼“张小神仙”,现在说停就停,鸦雀无声。
“咳咳!”
张小乙清了清嗓子,看着街道上的众人,最里面的大部分都是熟人。
钱唐县县太爷?
张小乙的目光在他身上顿了顿,让知府大人独自进观,要么你这么大岁数还只是个知县呢。
“各位乡亲父老,大家上午好。相信各位在清晨那会,都看到了真武观上空腾起一条青色巨蛇是吧。”
“对,敢问张小神仙,那青色巨蛇它可是您降服的妖精?”
说话的是周半城,他对张小乙的信任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