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山九义的案子一结,唐郁又从镇抚司搬回了黛子巷的小院。
小院没什么变化,没有了李广兴组织,苏北现在很少外出,每日都赋闲在家里。
她的修为突破至一流境界,如果不和唐郁这个妖孽相比,单论武学进境,同样可称天才。
毕竟她年纪和唐郁差不多,还很年轻。
回来的第二天。
吃过午饭,唐郁拿了两个茶杯,又沏了一壶清茶,端端正正地坐到石桌前。
准备和苏北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我大伯和唐无火已经回去了。”
苏北一袭红裙,安静地坐在他对面:
“我知道。”
“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第一次看到你的飞刀…”
那柄飞刀是唐青羽留给唐郁的,刀柄处刻有唐字,代表着唐门亲传的信物。
信物的样式各异,但无一例外都会有唐字标识,比如唐青仁的就是一枚飞镖。
据苏北所说,银色飞刀制式的信物,这些年来只有唐青羽。
唐青仁已经不允许门内亲传再制作同样式的信物。
所以看到他的飞刀的时候,苏北立刻就认出来,他是唐青羽流落在外的血脉。
因为银色飞刀是唐门弟子信物,但唐郁仍不是唐门弟子,所以飞刀被唐青仁收回了。
他说如果唐郁决定回归宗门,并且被接受的话,那柄飞刀就继续给他来继承。
唐郁倒是没什么意见,飞刀在他手里已经沦为处理食材的工具,大于宗门的象征意义。
这其实算是对宗门威严的一种亵渎,收回便收回吧,唐青仁比他更加宝贝那柄飞刀。
唐郁好奇地问道:
“那你呢?”
“你是亲传弟子?”
苏北摇了摇头:“我只是外门弟子。”
“外门弟子唯有天资出众以及有重大立功,方才能被收入内门,外姓弟子也会被冠以唐姓。
之后内门弟子要被门主或各位长老收作弟子,方才称之为亲传。
亲传弟子,是一家宗门之传承根本,也是重点关注和培养的对象。”
唐郁微笑着问道:
“那将我带回宗门,算是重大立功吗?”
苏北定定地看着唐郁,半晌吐出一个字:
“算。”
“所以你离开川北,随我游历至此,也是任务所致。”
苏北眼睛仿佛氤氲着一层雾气,又过了半晌,缓缓答道:
“是。”
唐郁轻吐一口浊气,算是搞清楚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明白了。”
唐郁忽然展颜一笑,安慰道:
“唐门,我会回去的。”
苏北微不可察地点点头,秀口轻启:
“不急,我等你。”
…
时间一晃而过,季节更替,年节将至。
呼啸的北风好像野兽在凄厉吼叫。
唐郁身上穿着黑色劲装,外面披了一件镇抚司玄色锦袍,驾马奔腾在一条乡间小道上。
透过稀疏而暗淡的枝叶,一座小镇赫然出现在眼前。
沥水镇。
在锦城以西。
川江支流沥水,从小镇边上蜿蜒而过。
像一条银色玉带,将小镇环抱起来。
唐郁在镇口下马,牵马继续往镇子里走去。
镇子上来来往往人流如织。
人很多。
道路两旁的摊子和小贩则更加热闹。
买卖的大多是各种年货,屠苏酒,爆竹,春帖,桃符以及各种瓜果。
人群三三两两聚在摊子上挑挑拣拣,不时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
红红火火,一片喜庆祥和。
唐郁也被喜气洋洋的气氛所感染,嘴角不自觉挂上一抹微笑。
走到街角的一处茶铺。
里面更加热闹。
茶博士坐在火炉旁边,一手端着一壶茶,一手摇着折扇,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众多茶客围在他旁边,一边喝茶,一边烤火,一边听个响儿。
茶博士讲的是,这九州江湖上的新鲜事儿,其中尤以川蜀为重。
唐郁将马匹系在后面的马槽,然后在最外面挑了个空桌子坐下来。
凭借他的耳力,即使坐在最外面,也能将里面的声音听得清楚。
而且外面茶桌对着街道,视野和风景更好,除了寒风呼啸之外,没什么缺点。
整个茶铺上,只有唐郁坐在外面,因为气温是在有点儿冷。
茶摊伙计穿着棉袄,两只手拢在袖子里面,一路小跑出来,一张嘴,一股白色呵气冒出。
“客官,您这身板,真是硬朗?”
“这风吹着,一点哆嗦都不打。”
唐郁微微一笑,将腰间的黑刀解下,放在茶桌上,发出一声沉重的闷响:
“只要勤于锻炼,你也可以。”
“一壶热茶,两碟小菜,再给我的马儿加点儿草料。”
伙计瞥了一眼黑柄黑鞘的厚背刀,脸上的笑容顿时咧到了牙根:
“好嘞,您稍等!”
第164章 渔翁
伙计动作很快。
半炷香不到,一壶热气腾腾的清茶连带一个小火炉放在茶桌上,还有两碟小菜。
小二接着又端上一盘瓜子花生,苹果梨子:
“临近年关,掌柜送的,冲冲喜气。”
“客官慢用,有事招呼!”
唐郁含笑拱拱手:
“替我谢谢掌柜。”
伙计呵着气,搓着手,跑回茶铺里。
唐郁老神在在,倒了一杯茶抿了一口,一边听书,一边看风景。
山水是景,人亦是景。
街外川流不息的人群,和高声吆喝的小贩,唐郁看得同样津津有味。
茶铺里,茶博士抑扬顿挫声音传来,时不时还听到吸溜一声,那是在对着茶壶嘴灌水。
这茶博士也是有两把刷子。
高到皇廷深宫的闺房趣事,远到东海之滨的海盗帮匪,全都能侃;
从纯阳道子下山,儒门双杰约战,再到活佛踏入先天,各个能聊。
咕咚一声。
茶博士又咽了一口茶水,稍作歇息之后,折扇哗的甩出一声脆响。
开口继续,这会儿说到了川蜀镇抚司,还有唐郁。
“要说江湖上最大的变化,那还是朝廷建立了镇抚司,而这天下镇抚司中…”
“…川蜀镇抚司的风头最盛,而那黑刀又是川蜀镇抚司的风云人物…”
沥水镇距离锦城本就不远。
镇抚司又想要在江湖增加声望,是以周围茶客或多或少都听过黑刀之名。
唐郁一边喝茶,一边听得津津有味,从别人嘴里听到自己的故事,确实是种新奇体验。
最关键的是,还没有被人口口相传,从而变成面目全非的样子。
这时,打南边出现一个中年渔翁。
头戴斗笠,身披蓑衣。
一手拎着长长的鱼竿。
肩膀上挑着长长的扁担。
扁担两头,各系着两个大木桶,不时能看到水花从桶里飞溅出来。
渔翁在街对面停下。
一溜小贩之间恰好给他留了一个空档。
“老赵,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