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文士旁边还站着一个棕脸大汉和一个修长干瘪的男子,加上四方围拢过来山贼有上百人。
“只是我们道贺也道了,乔家公子不得表示表示?”
赵胜威脸色铁青,明明已经先行打点过这三家,如今竟然又来讨钱,贪得无厌!
乔羽面色平静,淡淡地说:
“发钱。”
“不要耽误了时辰。”
话音落下,队伍后面十名小厮鱼贯而出,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一个木桌,然后铺开宣纸。
队伍后方的一个红木金漆的大箱子被搬了过来,放在桌子边上。
啪嗒一下,锁扣打开,银光瞬间涌现。
明晃晃,银灿灿,全是足量的雪花银子。
然后一个小厮又拿出一摞丝绸缝制的钱囊,用料全是上好的蜀锦。
“我家少爷大喜,路过的都有喜钱。
一个个上来领取,不要拥挤,每个人都有!”
一名小厮中气十足地大喊。
众劫匪面面相觑,这是个什么操作?
棕脸大汉看着一大箱白银,面上狂喜:
“要是把你们抢了,你们的八箱银子全都归我们,不用等你来发!”
乔羽清了清嗓子,以内力发声,瞬间扩散到整个官道上:
“今天是我大喜的日子,我不想伤了和气。”
“今天我和威远镖局在场,真要捉对拼命厮杀,你们又能活的了几个?”
“事后我乔家的怒火,你们又可能承受?”
“一顿饱和顿顿饱的道理,我想你们不会不明白吧?”
乔羽会武,唐郁并不惊讶。他们第一次相见的时候,唐郁就得到了系统提示。
乔羽理了理白马的鬃毛,不耐道:
“想拿钱的,就来排队,
不想拿钱的,就拿命来拼!
我赶时间!”
话音落下。
沉寂片刻,有一个山贼忍不住了,收起朴刀,跑几步来到木桌前面。
一名小厮坐在桌子后,笑着问:
“姓名?”
“何大有。”
“山寨?”
“白水寨。”
小厮登记的同时,另外两个小厮负责将银子装进钱囊,然后递给何大有。
“下一个。”
一旦有人开了头,那事情就好办多了,其他山贼见状纷纷在木桌前面排起了长队。
不用拼命就有钱拿,这活儿谁不干?
领了钱的都喜笑颜开,甚至还对乔羽作揖,连声道喜,说一些吉祥话。
乔羽满意地点点头,这就是想要的效果,让这些山贼也沾一沾乔家的喜气。
中年文士无奈地说道:
“听人劝,吃饱饭!”
“我们也拿钱走人。”
唐郁在一旁全程观摩,已经震惊到下巴一直没有合上过,他呆呆地喃喃自语:
“这就是土豪的生活吗?”
只是,如果照乔羽这么一路发下去,大概率不会和山贼再起冲突。
除非那些山贼真的是干一票就打算逃离川北的亡命之徒。
那他的因果点岂不是没有着落,这一趟血亏!
第67章 元文县
一大箱银子发出去大半,还有剩余。
山贼们虽然觊觎木箱里的无尽财帛,但也终究是没有再妄动。
而是于山间道旁,目送车队缓缓远离。
入夜里,天气晴朗,星光璀璨,明月怡人,或许老天都有感于乔家大喜,分外给面子。
随行的仆从杂役开始忙碌起来。
砍柴,喂马,搭帐。
点火,起锅,做饭。
有条不紊,乔羽就住在最大的一间帐篷里,衣食起居都有人照料。
唐郁端着一碗疙瘩汤,上面加了一个鸡腿,和赵胜威排排坐在一棵参天古木的下面。
哧溜一声,唐郁勺了一口,汤汁厚重而酸甜,吃了一口鸡腿,肉质鲜嫩,不咸不淡。
在外出行,能有这样的伙食,唐郁感觉自己像是活在梦里。
相比之下,炼锋堂的烤肉又有些简陋了。
唐郁感慨,果然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人吃饱了饭,就想聊点八卦,而且最好是关于自己认识的人。
唐郁用胳膊肘杵了杵赵胜威:
“老赵,我看乔家公子也是会武的,什么来头你知道不?”
赵胜威颇为奇怪地看着他:
“嗯?当然是学自川阳书院了?
还能有别的出处。”
唐郁也奇怪地回望过去:
“那不是一家书院吗?还教武功?”
赵胜威还在啃他的鸡腿,在外游历的他深深地知道珍惜每一粒粮食的重要性:
“儒门书院可不止教学生读书,他们的儒门六艺就包括射和御的篇章。
儒家讲究养浩然之正气,存天地之正义,开万事之太平。
这么宏大的理想,没有武力支持,能行吗?”
唐郁恍然大悟,朝着赵胜威竖起来大拇指。
赵胜威冷哼一声:
“世人多以为书生文弱,但那只是对儒家的一种偏见。”
“真正的儒门大家,德行兼修,言出法随,剑气浩然,纵贯九州,是一等一的绝顶高手。”
唐郁听得津津有味,心向往之:
“瞧你这么熟悉,难不成你见过?”
赵胜威悻悻然:“听说书先生说起过。”
说罢,他又找乔府小厮盛了一碗疙瘩汤,哧溜哧溜的吃起来。
夜里,篝火渐息。
赵胜威安排了守夜执勤的人,唐郁已经发出轻微的鼾声。
第二日清晨,乔家的小厮则动作麻利将帐篷,锅碗全都收拾好放到马背上。
在赵胜威的指挥下众人收拾行装,再度出发。
正如乔管家所料,迎亲的路途很顺利。
沿途的各路山寨,乔家已经事先打点到位。
乔羽又一点都不吝啬,走到哪里就把钱发到哪里。
路过的山寨要么就是夹道恭贺,要么就是干脆不出现,直接选择放行。
喜庆的气氛可以说是充分传达到了沿途的每个山头,这让乔家公子非常满意。
他就是要普天同庆的效果!
如此平平安安的行程,又过了两日。
前方一片村县已经近在眼前。
乔羽的神情隐隐有些激动,终于要见到梦寐以求的新娘。
刚刚到县口,喜庆的锣鼓声骤然而起,热烈的唢呐响彻云霄。
汉子们一个个都卯足了力气,脸红脖子粗,誓要让喜庆的乐声传遍县城。
乔家扛了八抬大轿,前来明媒正娶!
县里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更有许多小孩嬉笑着,跟着迎亲队伍一起边跑边闹。
乔羽胸口带着大红花,面带亲切笑容,对着路过的老老少少连连拱手。
更是吩咐随侍的小厮,将包好碎银的红包分发给路上的行人,小孩。
一传十,十传百,县里人都知道乔家来娶亲,还当街发红包,纷纷赶来凑热闹。
周遭的人群也是越聚越多,大家热热闹闹地往女方家里进发。
乔羽心怡的姑娘姓方,唤作清冉。
方家就在县城以东的清水街,正中央的位子。
家里算着日子也是早早就开始布置,用红绸和大红花装饰大门,再挂两盏大红灯笼。
在院子、正厅、卧房等家里各处,都贴上双喜临门和龙凤呈祥红色剪纸。
最后是姑娘的闺房,红烛红被,红纱床幔,再往门窗贴上喜庆的红纸,红红火火,喜气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