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靖难戍边,称霸天下 第49节

  几人似都猜到了朱缙振准备去干什么,同时躬身应下。

  朱缙振点点头,对着武道修身炉内喊道:“杨宁,时间到后,修身炉会自行打开,你届时便可出来。”

  “末将明白。”

  武道修身炉内,传出杨宁的回答。

  他在武道修身炉内,脑海中不断迸发各种曾经的回忆和感悟,体验感不错,除了等待的时间有些枯燥乏味,倒也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

  朱缙振深深看了武道修身炉一样,转身离开。

  同步复刻天象境的力量,就耗费了一个时辰之久,陆地神仙境还不知要多长时间。他心下失笑:“皇帝那边估计都等得不耐烦了吧?”

  ……

  秦王殿,等到菜肴冷了又冷,闷酒喝了一壶又一壶的朱厚照,都忍不住要将面前丰盛的佳肴连同桌子一起掀翻的时候。

  缓缓来迟的朱缙振这才满面春光的走了进来。

  看到朱缙振,朱厚照就气不打一处来,即便清楚自己受制于人,仍旧借着酒气冷笑道:“肃王真是好大的架子,巳时要见朕,却直到申末时才来。”

  那架势,就差问朱缙振一句,‘你眼里还有没有朕’了。

  朱缙振径自坐到朱厚照的面前,面对他的质问,没有解释,反而打量了他一眼,道:“喝酒误事,陛下莫非是醉了,怎么就开始说胡话了?”

  “孤只说了稍后来见,可并未约定时辰啊。”

  说着,朱缙振也不管朱厚照难看的脸色,捧起旁边侍女端过来的茶水,浅饮了一口,将目无君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没有蛰伏积蓄势力前,需要忍气吞声。

  都已经开挂了还忍,那他之前还蛰伏干什么?

  这目中无人的样子,令朱厚照怒火中烧的同时,也清醒了几分,知道他若是还摆皇帝的架子,就朱缙振刚才的表现,说不定真能让‘奸细朱寿’伏法。

  白鱼龙服,反误己身。

  朱厚照总算是尝到了自作聪明的苦果。

  不等朱厚照开口,朱缙振便已放下茶杯,慢悠悠的说到,“皇帝年纪轻轻,便已有指玄修为,放眼同辈都是屈指可数,天下却从无皇帝会武功的传闻,可见你天赋和心性之不凡。”

  “但孤有个疑问,为何忍了那么多年,突然就忍不住了呢?”

  “是孤的威胁太大了吗?”

  这番话,令朱厚照的瞳孔微缩。

  他身怀指玄造诣,连朝夕相处的昔日掌印大伴刘瑾,东厂督主曹正淳,奸猾如他的皇叔朱无视都没有看出来,如今却被朱缙振一语道破。

  可想到对方乃是最年轻的陆地剑仙,朱厚照也就不奇怪了。

  “京中流言,不是朕做的。”

  “孤知道。”

  朱厚照闻言,顿时气得牙痒痒,怒视着朱缙振,似乎想说你知道还把我强行带到这里来?

  对此,朱缙振不置可否的冷哼一声:“孤更知道,若非皇帝的默许,甚至是推波助澜,这件事不会闹得整个京城人心惶惶,朝野震动。”

  “你更不会出现在这里。”

  “肃王,你误会了。”

  朱厚照没想到朱缙振会直入主题,只能硬着头皮,想要解释。

  朱缙振打断了他想说的话,“陆小凤能够出现在嘉峪关,东厂、锦衣卫和六扇门,或明或暗的乔装打扮来到陕西,难不成你要告诉孤,是为了追查真相?”

  “延绥,大同,宣府,山西,四边频频调兵。”

  “又是何意?真把孤当成傻子不成?”

  面对质问,朱厚照陷入了沉默。

  他当然知道朱缙振不是傻子,让他沉默的也不是朱缙振的态度,而是最后那一番话,他低着头,身体竟涌现出一股彻骨的凉意。

  朱厚照脸上浮现一抹苦涩的笑容,“内阁六部,朝中九司,七天内连上一百四十九道弹劾,要求彻查肃王府,肃清边镇,防止再生边王叛乱之事。朕无法,只能妥协,放手让他们追查。”

  “但四边调兵之事,朕的确不知。”

  “你的镇国府,可就在宣府,你不知道四边调兵之事?”朱缙振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可朱厚照的反应,却让他陷入了沉默,不禁皱起眉头:“皇帝当真不知?”

  “呵呵,可笑吧?”朱厚照自嘲一笑,拿起酒壶直接往嘴里灌,接着怒上心头,啪的将酒壶摔在了地上。

  朱缙振看了地上的碎片一眼,提醒道:“你刚刚杂碎的这酒壶,是碧海琼尊玉壶,价值一万七千两,黄金。”

  朱厚照双目圆瞪,愣在了原地。

  什么破酒壶,这么贵?

  竟然价值十七万两银子?

  肃王这是准备讹他这个皇帝吧???

  朱缙振见朱厚照如此大惊小怪,不禁露出鄙夷的眼神,摆摆手道:“罢了,你虽贵为皇帝,但也穷得跟鬼一样,就当是孤不小心摔碎了吧。”

  “你继续说……”

  朱厚照闻言,牙齿都快咬碎了。

  他,正德皇帝,作用大明万里山河,竟然被嘲笑是穷鬼?

  但想到刚才摔碎的那个酒壶,价值高达十七万两,想想他建个豹房才花了二十三万两,朝中文官就天天弹劾,拿这说事。

  朱厚照果断选择了将这件事略过去,勉强恢复了点心态:“朕承认,起初得到消息的时候,的确动过借刀杀人的念头。”

  “你拥兵百万,又比朕还年轻,比朕厉害千百倍,乃是大明甚至整个天下最年轻的陆地剑仙,在军中,大明百姓心里威望太高,很容易就能重复太宗皇帝之路。”

  “奉天靖难,不错的选择。”

  朱缙振毫不在意的附和一句。

  朱厚照闻言,身体一震,深深的看了眼朱缙振一眼后,恨恨的点头:“四边调兵,朕身为皇帝却不知情。内阁和兵部、左军都督府和右军都督府已僭越到如此地步,你若真的有心靖难,朕亲自给你写圣旨。”

第72章 酒后吐真言?谁君谁臣

  朱缙振的确有了那么一瞬间的意动。

  但很快就恢复了冷静。

  朱缙振盯着朱厚照的眼睛,平静的提醒道:“皇帝,你醉了。”

  “朕没醉。”

  朱厚照眼睛布满血丝,死死盯着朱缙振:“肃王,你是我朱家的子孙,朕问你,若是朕亲自下旨,你肯不肯清君侧,靖国难,讨不臣,以正我大明江山?!”

  朱缙振沉默了片刻,抬起头:“若是皇帝执意,为人臣子,自当领命。”

  他不愿起兵,是不想在大明掀起内乱。

  但皇帝若是将肉送到他的嘴边,朱缙振也没有不吃的理由。

  奉天靖难,有皇帝的旨意,奉命造反什么的。

  朱缙振想想就刺激。

  “好,好,好。”

  “明日,等明日朕酒醒了,朕就下旨。”朱厚照高兴的连连拍桌,可见孤身直面文官集团的压力,就算是他也是亚历山大。

  “等什么明日,择日不如撞日啊。”

  朱缙振翻了个白眼,等到明天酒醒,朱厚照还能不能认账,可就两说了。

  但就算他想要让朱厚照现在写也没办法。

  他又不能变出个圣旨来。

  朱厚照似乎也是意识到自己一时激动,失了言,干脆猛灌酒到醉眼朦胧的样子,果断装死将话题揭过。

  而后像是找到了倾诉的对象,亦或是认清了现实,清楚朱缙振若是想做什么,根本就不是他能够抵挡的,索性也敞开心扉。

  朝朱缙振大吐苦水。

  “父皇暴毙,朕知道是文官所为,却没有证据。锦衣卫、东厂都是废物,连这点证据都找不到,他们拿着伪造的遗诏,逼着朕低头,逼着年幼的朕听话。”

  “虞台岭之败,史官记录一无敌军数量,二无来犯之敌是谁,连敌人为何寇边都不清楚。朕事后追查,纵然知道又是朝廷内部通敌卖国引发的兵变,可朕什么也做不到。内阁只会推诿,他们觉得朕年幼,就该当个傀儡。”

  “朕扶持刘瑾,他们就前赴后继的搬到他,还要朕亲手杀了他。”

  “朕不过是花了不到三十万两建了个豹房,那只是三十万两,朕从锦衣卫得到的情报,内阁六部,随便一人贪污的银两土地都是这十倍之数。他们却责备朕奢靡无度,浑然忘了父皇只是……”

  朱厚照不停的吐着口水,说着文官集团和朝堂的暗流涌动,不停的裹挟,逼着他让步,让步,低头,听话,认错。

  说着刘瑾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太监,竟然有谋逆之心,还是勾结藩王叛乱谋逆的可笑事实,他身为皇帝,却只能‘信’了。

  听着他付出极大心力,将弘治年间的武状元杨宇轩扶上兵部尚书之位,想要他帮助自己制衡六部和内阁,重掌军权,结果却被背叛云云。

  朱缙振安静的听着,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

  对于大明文官集团的腐烂阴暗程度,他比朱厚照要更清楚。

  倒是杨宇轩这位兵部尚书,哦不,前兵部尚书的事,朱缙振倒是第一次听说。

  “皇帝的狗,被文官集团一根骨头就勾走了。”

  “难怪皇帝会雷霆震怒,甚至不顾内阁,六部,三司的反对,直接将其满门斩首。”

  朱缙振表情玩味,想到前几日收到的那个消息,杨宇轩被斩首之前,他的一双儿女被神秘高手劫走,且从京师一路西来,不由露出一丝冷笑。

  若没有朱厚照这番话,他不会觉得有什么异样。

  毕竟无论龙门客栈还是天下第一的剧情,的确都有杨宇轩儿女被救走的事。

  但现在,朱缙振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天下之大何处不可藏身?

  偏偏杨宇轩的儿女,或者说劫走杨宇轩儿女的人,偏偏选择了往嘉峪关的方向走。

  朱缙振听了一个左右的牢骚,很多都是他不了解的大明、皇室秘闻,但他也听得有点腻味,提醒道:“皇帝指玄修为在身,区区酒水,若能喝醉,那也是天大的笑话。”

  被揭穿的朱厚照也不恼,而是运转真气将酒气逼出,叹了口气:“唉,心中愁苦,多年无人诉说,朕竟一时有些失态了。”

  “刚才,说到哪儿了?”

  “京中流言,四边异动…”朱缙振提醒道。

  “哦对。”

  朱厚照一副酒喝多了模样,揉了揉眉心,“京中流言,的确并非朕所为,虽然站在肃王和天下的立场上,除掉肃王是朕获益最大。”

  “既收拢了兵权,又除掉一块心腹大患。”

  “但朕收到消息的时候,很快意识到了这又是一个阴谋。”

  “一个离间你我君臣,动摇我大明根基的阴谋。”

  朱缙振端着茶杯,吹了口气,静静的听着朱厚照的解释。

  这一刻,君不君,臣不臣。

  只是两个平等的人在对话。

首节上一节49/114下一节尾节目录